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智商怎么来的呢?

1905 年,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比内找出各年龄层儿童的所知所能,依此设计一套可以客观计分的题目,并将测验结果称为“心智年龄”。“心智年龄”测验的最初目的是找出智能不足的儿童,然后加以合适的教育,只适用于小孩,而且是一种教育评估的工具。

后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塔曼,将之改良成“斯坦福比内测验”,内容包括现代智力测验中常见的语文、推理、逻辑、数字测验等等。适用于大人跟小孩,并将心智年龄换成一个明确的数字,称为“智商”(IQ),就是将“心智年龄除以实际年龄,乘以 100”。一般人都在“100”左右,智商的数目多少,只是排名而已,智商 140 的人不等于是智商 70的人的“两倍”智力。

智力测验的种类繁多,但它只能测出“你已经知道的”技能或知识,并无法测出一个人如何形成答案的“思考过程”。换句话说,智力测验无法测出一个人学习或形成新观念、新知识的能力。智力测验高的人,只能说他们知道的比较多。

以前许多家长无不希望自己的小孩是智商 180,或是买了许多测验卷让小孩填写,立志将自己的小孩训练成智商180。所幸这几年的教育观念改变了,让这种错误的魔鬼训练方式,没有再继续拔苗助长。

再者,目前为止的智力测验都受设计者的文化背景所影响。智力测验或许可以准确地测出一个人在学校课业的表现,以及吸收知识的速度。但天才需要比单纯吸收知识更多的东西,天才有跃过已知的知识界线,而创造出新东西的能力。

举例来说,过去化学家已经知道苯的分子式,但并无法正确地解决分子结构的问题,德国化学家凯库里每天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在火炉前打瞌睡,梦中看到原子链像蛇一样动了起来,这条蛇后来用嘴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凯库里才猛然醒悟,发现苯环的结构是封闭式的。这样的创新能力就不是智力测验测得出来的。同样是艺术家,达利、毕加索、莫奈等人,也都不是智力测验或是学校考试可以考出他们的能力来的。

曾经有一个学生问我说:“选文科好,还是选理科好?以他的成绩而言,选文科比较可能考上大学,选理科就要读得比较辛苦了。”我问他想上哪一个科系?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只是想看哪一类组比较容易考上大学?”我再问他为何要上大学?他的回答是:“因为我念完高中啦!”

有些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他告诉自己:“我要怎样背会这一段才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或是“我要怎样才可以通过考试?”听起来很好笑吧!但是我们以前都问过这样的问题。就如一些职场上的前辈给刚从大学、硕士、博士毕业的新进人员的评语是:“只会讲理论,不懂得实际操作。”原因就出在将学习重心放在考试上,而不是“我可以怎样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的状况中”。以至学生可以读书、背诵、考满分,却不会应用所学的资料。

每次学习前,问一下自己:“我为何要学习这本书或是这个课程?”除非我们认清这一点,否则我们不会做出任何明智的行动。

有些人独处的时候学习效果最好;有些人是大家一起讨论时灵感不断;有些人喜欢借由听讲来学习;有些人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有些人一定要书桌干干净净的才有办法学习;有些人就算坐在乱七八糟的房间也能学习;亚里士多德喜欢一边走路一边思考。每个人的思考学习方式都不一样。但是成功者有一项共同之处,他们都是“主动去学习”。

大脑的历史

莫扎特说:“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乐章是从哪里涌出来的。只要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灵感就源源不绝。”

三岛由纪夫说:“当我想要写书的时候,主角人物就在脑中浮现,我只是把他们说的话抄下来而已,完全不需要构思情节。”

脑科学家早在 1975 年便已发现,位于脑部最上层、掌管人类的知识、语言等知性活动的大脑皮质,是灵长类才拥有的构造。自从 1984 年加州理工学院罗杰·史贝利博士,将人的头脑功能做一项突破性的研究发表而获得诺贝尔奖后,全世界教育领域的专家,对于教育与学习方法才有更专业分工的技巧研究。史贝利是在多年研究癫痫病人的治疗法后发现,人类的两个脑半球,功能是不一样的。

左脑是语言与逻辑性的思考模式,主管分析、理论、文字、数字、逻辑等理性活动;右脑则是感性活动,主管想象、直觉、创意、情绪、感觉、音乐、空间、图像、颜色、韵律等,右半脑掌管了我们的幻想与白日梦。

感性与理性的测验

有一个小小的测验,请先拿笔记下你选的a、b、c各有几个,再算出分数。此测验可以测出你的大脑较偏理性活动,还是感性活动。每个问题的作答时间请勿超过十秒钟,一共三十题,请计时五分钟。

1.当你在捷运站、火车站内,需要转乘其他路线时,你会:

a.直接找人问路。

b.调整地图方向,改成面对你要走的方向,方便阅读辨识。

c.完全不需要协助,可以很轻易找到。

2.当你在厨房正忙得不可开交时,一边听着收音机,突然电话铃响,你会:

a.一边接电话一边做菜,不会关掉收音机。

b.一边接电话一边做菜,但关掉收音机。

c.先接电话,告诉对方等煮好饭后马上回电给他。

3.邀请朋友来家里玩,你会:

a.画一张标示清楚的地图寄给他们,或是请别人替你说明该如何走。

b.直接告诉对方地址,询问对方想要怎么来,再跟对方确认路线。

c.告诉对方遇到哪个地标左右转,走到哪里再左右转,以这样的方式告知。

4.平时跟对方说明想法或概念时,你大多会:

a.利用书写、肢体语言、言语说明。

b.言语说明加上肢体语言。

c.直接言语清楚简单地说明。

5.看完一场很棒的电影后,你会如何回味:

a.记得每一场画面。

b.记得画面及对话。

c.记得对话。

6.如果可以自己选择,你最喜欢坐在在电影院里哪一个位置:

a.电影院的右边。

b.左右边都可以。

c.电影院的左边。

7.朋友在使用机器上出了问题,你会:

a.表示同情,并跟朋友讨论这种经验。

b.介绍懂得修理的人去帮忙修理。

c.自己想办法弄清楚构造,想帮忙修理好。

8.在陌生的外地,有人问你东方是在哪个方向,你会:

a.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b.思考然后推测大约的方向。

c.直接就指出东方。

9.你找到一个空间很小的停车位,你会:

a.宁愿找另一个车位。

b.试图小心地停进去。

c.很顺利地倒车停进去。

10.看电视时电话响了,你会:

a.马上接电话,电视开着。

b.把音量转小后才接电话。

c.关掉电视,叫其他人安静后才接电话。

11.你最喜欢的歌手出了新歌,你会:

a.听完后,你可以很快就跟着唱。

b.如果是首很简单的歌,可以跟着哼唱一小段。

c.很难记得歌曲的旋律,但是你可以回想起部分歌词。

12.当你对事情的结局有强烈的预感,通常是:

a.直觉。

b.可靠信息和大胆假设,才做出判断。

c.统计数字和实际资料。

13.忘了东西放在哪里时,你会:

a.先做别的事,等到自然想起再说。

b.做别的事,但一边回想东西应该会放在哪里。

c.回想刚刚做了哪些事,试着想起放在何处。

14.在百货公司里,听到远处传来警报声,你会:

a.马上确认出声音方向。

b.如果你够专心,可以指出声音方向。

c.没办法知道声音方向。

15.社交场合上,有人向你介绍七八位新朋友,隔天你会:

a.可以轻易想起他们的长相。

b.只能记得其中几个的长相。

c.比较可能记住他们的名字。

16.你想去山上度假时,但是你的伴侣想去海边度假,你会:

a.和颜悦色地说你的感觉:你喜欢山上活动较悠闲,小孩和家人可以过得很快乐。

b.告诉他如果能去山上度假,会感到很愉快,下次再去海边。

c.直接分析山上度假比较近,比较便宜,休闲设施也很齐全。

17.规划日常生活时,通常你会:

a.直接写下来清单,一目了然。

b.慢慢考虑你应该做哪些事。

c.在心里想你要见哪些人,要到哪些地方,以及你得处理哪些事。

18.朋友有了困难找你商量,你会:

a.表示同情,能理解他的困难。

b.劝他事情并不如他想的严重。

c.建议或是合理的忠告,告诉他该如何解决。

19.已婚的朋友有了外遇,你会:

a.很快就察觉。

b.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察觉。

c.根本不会察觉。

20.你目前的生活态度是:

a.喜欢交朋友,和大家尽量和谐相处。

b.友善对待他人,但保持个人隐私。

c.完成某个成就,赢得别人的尊敬、名望、晋升。

21.如果重新选择,你会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a.和好相处的人一起工作。

b.和其他同事一起工作,但也保有自己的空间。

c.独自工作。

22.你喜欢读的书是:

a.小说、文学作品。

b.报刊杂志。

c.非文学类、传记。

23.你的购物态度是:

a.常常是一时冲动。

b.大略的计划,也会心血来潮购物。

c.比较价钱。

24.睡觉、起床、吃饭,你比较喜欢:

a.随心所欲。

b.依据计划,但弹性很大。

c.每天几乎有固定的时间。

25.工作上认识许多新伙伴,新伙伴打电话找你,你会:

a.轻易地认出他的声音。

b.谈了一会儿话后,才知道他是谁。

c.无法从声音辨认他到底是谁。

26.和别人有争论时,什么事会令你很生气:

a.沉默、没有反应。

b.他们不了解你的观点。

c.追根究底地问问题、提出质疑、评论。

27.语文科目的成语以及作文,你觉得

a.两项都很简单。

b.其中一项感觉还可以,另一项感觉不是很好。

c.两项都不好。

28.曾经学过的舞蹈,你会:

a.听到音乐就会想起学过的舞步。

b.只能跳一点点,大多想不起来。

c.抓不准时间和旋律。

29.你会分辨动物声音并模仿吗?

a.不太擅长。

b.还可以。

c.很棒。

30.回家后你喜欢:

a.和朋友或家人谈谈你这一天过得如何。

b.听别人谈他这一天过得如何。

c.看报纸电视,不会聊天。

计分方法:

选择a:加 15 分

选择b:加 5 分

选择c:扣 5 分

结果分析:

分数越接近 0 分,表示越偏理性活动的思考。有很强的逻辑观念、分析能力、说话技巧,很自律,也很有组织,不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在学习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光线要明亮,至于座位方面,喜欢单独坐、自己学习;学习的成果、动机,和家长、老师的关心程度有关,所以喜欢由老师来安排座位。

在学习上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学习效果的好不好大多取决于自己学习的意愿有多强烈。一旦开始学习,坚持到底的意愿通常会让他们学得很好。

其他学习特色有喜欢按步就班,注意细节,一次做一件事。喜欢独立作业、个别竞争,需要明确的评分标准,比较不在意批评。喜欢把规则讲清楚,联想力不强。喜欢有选择,不喜欢模棱两可的问题。做事非常投入,注意规则,很理性。

分数越接近 450 分者,大脑就越倾向感性活动。富有创意,有音乐艺术方面的天份。会凭直觉与感觉做决定,擅长从少数的信息判断问题。学习时要有一些音乐、徐徐的微风、柔和的光线。座位方面则不喜欢老师刻意的安排,他们喜欢有伴、与同学一起学习的效果较好。至于动机方面,右脑型的人较缺乏动机,学习也不易持久,大多用触觉、视觉来学习。

学习上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较大,本书最后面,如何营造最佳的外在学习环境的章节,就是为他们而写的。其他学习特色有先读全部的概念。喜欢团体的竞争,会因老师面部表情而分心。联结力很强,感受性更强,不喜欢当面被批评。奖励或口头赞美会觉得很好。答案常常不只一个,有视情况而定的倾向。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能体会言外之意,统整性强,有创意,但不太理性。

分数低于 0 分的男性或高于 300 分的女性,不是天才就是成长背景很特殊。

分数在 150 分到 180 分之间的人,他的思考方式兼具理性与感性的特质。对男女都没有偏见,并且在解决问题方面,反应会比较灵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不管男性或女性,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好友。学习上就要看分数倾向哪一边,搭配本书后面所提出的方法,帮自己找出最佳的学习方式,让自己的学习效果更好。

目前科学家研究指出左右脑的功能,比罗杰史·贝利所主张的还要广泛。现代的科技,有测量脑波的正电子放射断层照相(PET)的数据佐证,还有计算机断层的辅助,让我们比较容易看到大脑的思考过程。实际上,所有脑的运作并不是像用刀子将头脑切成两半,左脑管好他自己该做的理性工作,右脑管好他自己该做的感性工作,而是任何一项思考活动,左脑与右脑都会同时参与,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活动中,会偏向较多的运作是在左脑或是右脑。例如平常人在计算东西或数字时是使用比较多的左脑在活动,但算盘名家在计算时,是使用更多的右脑在参与活动。

左右脑中间有一个信息传递桥梁——胼胝体。它可以让一个脑半球知道另一个脑半球在做什么。缺少了胼胝体的沟通,眼睛看到了“狗”这个字送到了左脑,我们会念而且认识这个字,却没有办法送到右脑让我们回忆起狗长的是什么样子。

对头脑的研究最早可以查到的记载是在希腊时代,他们探索了人体内发生了什么。对于思想、感觉、情绪等来自于身体的哪些地方,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论。三千年前的诗人荷马认为来自于肺。科学家兼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爱来自于心。

罗马时代御医盖伦继续研究脑及神经系统,大多数运用动物做实验,得到的结论有些是错误的。但往后一千年内,大家仍认为他是脑的专家。

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科学家认为从头骨的形状就可以判定一个人的个性,甚至是不是一个好父母。举例来说,太阳穴的大小可以决定一个人有多少音乐能力。骨相学还曾经被作为挑选好员工的标准,也有人建议修正小孩的头型,来带出优点抑制缺点。

现在我们知道,脑神经元细胞信息传递的方式,就像球场上观众席所做出波浪的动作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将信息往旁边传。自 1984 年以来,也因为科技的大幅进步,让我们现在有许多根据大脑功能所发展的教育理论,可以让我们学习得更好、更快。在这之前,没有人完全知道大脑如何运作。日本知名教育家七田真,认为开发右脑的功能,可以更有效率地处理我们脑中所吸收的信息,如图像思考、大量高速记忆、宇宙共振的能力和高速自动演算。五六岁的小孩能在两三秒内算出五六位数字乘除法的正确答案,这样的心算神童,七田真认为便是右脑高速自动处理机能和图像化机能的作用。他也认为右脑开发完整的人,甚至可以让人记忆上千个电话号码,可以达到一个星期之久而不会忘记。

另外,右脑的潜意识能力常常支配着我们的意识与身体的活动。法国传说的死刑犯实验,将死刑犯眼睛蒙起,在脖子后方划一道小伤口,然后告诉死刑犯:“血不断的从你脖子后面的伤口一滴滴地流下来。”接着实验人员用湿毛巾将水一滴滴的滴在脖子上,让水顺着脖子往下流。六分钟后,告诉对方:“全身三分之二的血已经流出来了,你快死了。”不久死刑犯就会因为恐惧而死亡。

这都是因为右脑主宰着感觉与情绪,无法分辨对错,将接收到的信息全部储存,然后再将对策发布到全身。像过去台湾地区在SARS期间,新闻每天报导SARS的病患消息,甚至同一个事件每天报导医疗进度,让人产生情况真的很紧急的错觉,事情很严重,引起社会很大的恐慌。那时有些人的大脑就因不断接受相同的信息而相信:只要出门就有极大的机会得到SARS,而在家中就是安全的,所以媒体报导最严重时期公共场所不管是室内或是户外,全都是冷冷清清的。

墨菲博士曾说过:“潜意识就象是一片磁碟,童年时所感受到的信念、印象、意见、想法,都会一字不漏地刻画在潜意识中。”曾有一个例子:一个二十五岁不识字的妇女,发高烧时突然用严肃的口气说起希伯来语、希腊语、拉丁语。根据医生调查,这个妇女曾经收留一位老牧师在家中,老牧师每次看天主教的书籍时,习惯用大声朗读的方式。后来医生证实妇女高烧时说的内容,就是老牧师曾经大声朗读过的内容。因为外表意识停止活动,而让妇女的潜意识表现出来,把曾经听过的语言重现出来。

累积我们的潜意识对学习的正向记忆,就是学习有效率的第一步。 vTcRaMWkNjAqfktnqmsPWI9gmyV/8as763MxLgyKayaskbCQ9A7AzA1JIOWzLD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