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淡中知真味 常里识英奇

醲肥 辛甘非真味 ,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 非至人 ,至人只是常。

【注释】

①醲肥:醲:经过长时间佳酿而成的醇厚美酒;肥:肥鲜美食、肉质肥美。《淮南子·主术篇》:“肥醲酣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于口者,则明主弗甘也。”枚乘《七发》:“饮食则温淳甘膬腥醲肥厚。注:‘醲:厚酒也。’”

②真味:味是味觉对食物的感受。真味是真实自然的味道,这里指人的自然本性或生活的真谛。

③卓异:卓然超群、特立独行、举止怪异、不同常人。《汉书·宣帝纪》:“恩惠卓异,厥功茂焉。”

④至人: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都达到完美无缺的人。《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醇厚的美酒、肥鲜的肉类、辛辣甘甜的美味,这些并不是本真自然的味道,真正的美味和生活的真谛就是清淡平和;举止神奇怪异、言谈超乎寻常的人,并不是品德和修为最完美的人;真正在精神和道德领域都达到很高境界的人反而韬光养晦、和光同尘,言行举止就和普通人一样。

【点评】

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人生的底色和真相呢?我想这是《菜根谭》的重要主旨之一。

佛教中说:因为人有了眼耳鼻舌身意,能看、能听、能闻、能吃、能感受、能体会,所以才会对色声香味触法有感觉,知道颜色、声音、气味、味道,知道各种判断和分别。而一旦知道了判断和分别,人本性中的贪嗔痴慢疑就爬出来作祟,想要更美、更好、更香、更浓。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弄丢了自己。“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

所以常见的修身养性方法中有断食一说,仿佛在戒掉了所有的口腹之欲后,每喝一口水,每吃一粒粮都觉分外甘甜,由此知人生真味。

识人亦如此。往往越是另类超群的人,博人眼球、博人口水、博人一笑,却反而越是耐不住品味和咂嘬。追根寻底,朴素才是最恒常、最持久、最动人的颜色。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是最真。

去掉繁花乱眼,便能明了人生底色。 wzic+0058SVM5Elfub5MbAYd3/hjtTrfLFIoup6Jxw6JkvbsHQjU8QZw/46JWXb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