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二章
眼前放得宽大 死后恩泽悠长

面前的田地 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 ;身后的惠泽 要流 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恩

【注释】

①田地:指心田,心胸。

②不平之叹:对事情有不平之感时所发出的怨言。

③惠泽:慈爱与恩泽。《汉书·郑崇传》:“朕幼而孤,皇太后躬自养育,免于襁褓,教道以礼,至于成人,惠泽茂焉。”

④流:流传、流布。

⑤不匮之恩:匮[kuì]:缺乏、断绝。不匮之恩:比喻常使后人思念的永恒恩泽。《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文】

人生在世,处理眼前的事情要开阔豁达、与人为善、放眼长远,让周围的人都没有愤怒和怨恨;百年之后留给世人和子孙的德泽,要流传长远,才会赢得后人无尽的怀念。

【点评】

有一首三毛作词、齐豫演唱的歌:“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多希望所有的时候,眼前都是碧野无边、心旷神怡。佛教中有“心田”一词,意思是心中藏有善恶的种子,随缘滋长,就像田地里会生长出不同的嘉禾稗草。

我们常常抱怨自己受到不公的待遇,受到诽谤、伤害、侮辱,在怨天尤人的同时,反躬自省,是否此前我们曾在心里种过不善的种子,也动过恶念,或者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以致今天自食苦果?

有德行的人,会在心田里撒播正直、善良、柔和、包容。有了这些美好的种子,今生所及总会布满祥和喜乐,此后也留给了子孙后代无穷的恩泽。我们真的需要认真思量:究竟要在这亩田地里种下什么呢? CBVF0cj9j8eb5y+9MbLnVtGeXYUnvde4F9vPMSgn8ugAInezgR9yzcPJaat1jj1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