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静中观心 真妄毕现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 ,始觉妄 穷而真 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 ;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 惭忸

【注释】

①观心:佛教用语,指深入省察自己内心中的一切映像。

②妄:非分、越轨。这里指妄念,是由于心之执着而产生的虚妄颠倒的念头。

③真:真境,道教中指仙境。唐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这里指因拂去了妄念而达到的心无挂碍的涅槃境界。

④机趣:极为深入精妙的境界。

⑤大:非常、很。

⑥惭忸[niǔ]:惭愧、自责。

【译文】

夜深人静之时,正是一个人独自静坐、省察内心的最佳时机。每到这时,便开始觉得那些虚妄颠倒的杂念都消失了,而只有真纯的本性和平静的内心显露出来,总是在这个时候能感觉到无尽精妙的境界和乐趣;然而继续静坐,接着又会发现,虽然真性能够暂时显露,但杂念仍然无法彻底消除,此时更因了悟人性的脆弱而惭愧万分。

【点评】

我们有多久没有观照自己的内心了呢?

白天的喧嚣过后,接着又是向晚的应酬和疲惫;能在夜深人静时独坐,与自己凝然相对、寂然欢喜,真可谓是难得的奢侈。

心如一杯水,不断晃动则浊,安静放置则清。清而后定,定能生慧。如果有机会体验那样的时刻,杂念全无,妄念不生,没有颠倒梦想,清朗明净,该是多大的福分。

然而我们又必得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心的本体总如波涛汹涌、起伏不定,人性也极容易脆弱和动摇,就算杂念妄想暂时除去,却终未走远,时时又会返身骚扰。

认识到这一点,会感到惭愧,也才会明了作为一个“人”的真实。 VcMa4ATz96LkabpiSwfqK8SaxOTBgHbVKigtJIl6uDKjbbWPSCxN5osNEZCANqx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