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4封信
内向者怎么处理人际关系?

飞翔: 龙哥好,请问内向的人应该怎么处理人际关系?

李尚龙回信:

飞翔,你好。我曾经也是一个内向的人,但现在你可能已经看不出来了。推荐大家看一本书,是我写的,叫《1小时就懂的沟通课》。在这本书里,有一章专门讲了什么是外向,什么是内向,以及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人觉得舒服。

现在我在这里再给你分享一些干货,希望你看完以后有所收获。

首先,内向者建立优势的4P法则。对于优秀的内向者来说,像茶壶煮饺子,里面确实有货,但就是倒不出来。这个方法很重要,叫4P 法则。所谓4P 就是四个以“P”开始的英文字母组成的单词。

第一个叫Preparation,它的原型是prepare,准备。

内向者在很多公开场合,尤其是面对人的时候,压力比较大。请你记住,无论是公开发言还是在会议上的讨论,你准备得越充分,越不容易紧张。我认识的一位演讲家,他原本是一个很内向的人,看着台下的听众一度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后来他就在家里把自己的演讲稿对着墙背了100遍,等他再次上台的时候,他拿了全校第一名。很多人夸赞他真厉害,他说他无非是把一件事情做了100遍而已。

第二个叫Presence,展示。

内向者常常会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自己努力工作就好,认真就好,别人都会知道的。可事实上,如果你不去向别人展示出来,告诉别人你有这方面的能力,告诉别人你做成了这件事,别人很难真正知道你的成就。所以请你一定要记住,展示自己很重要。有人说展示不是显摆吗?展示并不是显摆,而是表示自己重要,表示自己有真实的思考。在工作中多表现,在领导面前多出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你做的你就大声地说出来,不是你做的也不乱说。但只要这个事儿跟你有关,你就要记住,学会展示非常关键。

第三个叫Push,推动。

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很多人常年生活在舒适圈,不想讲话就不讲话,久而久之,真的变成了一个不爱讲话的人。请注意,不爱讲话的人跟内向的人是两个概念。我们见过很多内向的人,但他爱讲话,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给自己一些“Push”。有一本书叫《内向者沟通圣经》,里面讲了个故事。有一个非常内向的朋友,他很不喜欢参加聚会,但他却推动自己一定要走出舒适区。于是,他干了一件事,就是每次参加聚会都给自己提出两个要求:第一,至少待够30分钟;第二,收集20张名片。一开始很难,但他长期坚持这么做,并且强迫自己这么做,久而久之,从量变到质变,后来他成为业内很有名的社交专家。可见,强迫自己坚持做某件事很重要。我刚进影视圈的时候谁都不认识,跟导演、编剧的关系也是淡若水,后来他们总是带我参加一些酒会,我特别害怕。那时候我经常在酒会里面待一会儿,就跑了。我更害怕那些一个人拿着一杯酒,一喝喝一晚上那种场合。但没有办法,你要认识人,你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所以我逼着自己每次要认识五个人以上再走,要加五个人的微信,久而久之,我也就适应了。直到今天,我已经可以做得不那么尴尬了。“推动自己”这四个字可以放在任何领域,无论是社交、工作还是学习。如果你每天都在一种很舒服、很爽的状态下生活,那么你很有可能是原地不动的,甚至你还有可能是退步的。所以,一定要推动自己去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第四个叫Practice,练习。

前面几个步骤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你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成功。所以,不要相信有什么吃完以后就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你需要不断地练习,甚至刻意地练习,你才能对想要学习的领域熟悉起来。每一个高手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练习。而内向者想要突破自己的局限,要做的也是Keep practicing。一直练习,不断地练习,把练习当成一种习惯。你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发现自己虽然内向,但也可以成为社交达人,也可以尝试向不同的人、不同的圈子,甚至不同阶层的人表达观点。你可以在不同的场合讲相同的故事,看一看他们不同的反应。你也可以尝试在不同的会议中用不同的策略来验证它们的效果。请注意,练习是让自己准备技能、演示技巧而走出舒适区的最好、最重要的环节。你练习得越多,你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久而久之,你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内向,而世界上内向的人可真多啊。

其次,我们有一个三步法告诉你内向者该怎么破冰。内向者在与人沟通中最难的应该就是破冰。所谓破冰就是双方从0到1的沟通。

第一步,不要着急去说什么,而是要去提问。 比方说你实在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你就看着他,问他:请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工作中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啊?这个难忘的事情对你有什么影响啊?你问得越细,对方就越能感受到你的关心。

第二步,介绍自己。请注意,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就介绍自己。 你可以开门见山地介绍自己,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自己。比如,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通过这些内容找到共同话题。“你跟我都是双鱼座。”“哇!你跟我都是AB血型。”“你跟我都是湖北武汉人。”

第三步,当你们找到共同话题后,就要聊你们的共同话题。 内向者找到和别人的共同话题之后,往往状态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变化,就是他可以走出尴尬的状态。我建议大家可以从明星、天气、旅行这些大多数人都不拒绝的话题说起。不要怕聊了之后,发现大家没什么共同话题。没关系,倾听也是一种沟通。

有一本书叫《如何在工作中建立人际网络:一个内向者的社交指南》,里面总结了一个内向者的特点。

第一,他们一般是优秀的倾听者。 大多数的内向者不太愿意第一个开口是因为他们害怕直接表达观点会得罪人。所以,他们要先了解对方的看法,然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其实我们慢慢会发现,就算你不表达自己,只是微笑又肯定的倾听,也会给人很大的能量。

第二,他们能观察到谈话对象的行为跟风格,而这是建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技能。 所以,越内向的人越能够建立这样的技能。他能够让你判断出对方的个性,比方说对方是否开放、友好、坦诚。

第三,内向者都有好奇心。内向者会对别人好奇,会经常思考人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 这也算一个优点,只是这优点需要在时间的堆积下才会让人喜欢。但如果没有时间的堆积,你还得继续让自己呈现在别人面前。还记得那个词吗——Presence(展示)。

如果我们实在改变不了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让自己默默发光。随着时间的流逝,别人会知道你是一个优秀的人,你发光就会让更多的人靠近你。就好比你愿意跟周杰伦交朋友吗?我们知道,他虽然不爱说话,但是他发光。

所以,祝你成为一个发光的人吧。 2SKmPXX/ASMwDjMbnn0HdN5S/n7rhb7jJ6AuaEb3E0kAgK1pnOSk1qoP/5AYPD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