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昨天是怎么过的?”这个问题,你或许能答出来。
那前天呢?去年的今天呢?三年前的今天呢?
“哎哟,你别难为我了,谁记得这么清楚呀。”
如果你把每天怎么花时间一笔一笔写下来,文字就能帮你说清楚了。
“有人干这样的事情?”
当然有!柳比歇夫。
早在100年前,这位前苏联科学家就从26岁开始孜孜不倦地做着这件事 情 。斗转星移之间,56个春秋过去,他定期用这些数字做总结,为下一时间段制订计划提供依据。 如此,他用有限的生命完成了70多本著作,相当于平均每年至少有一本书完成。
这位科学家确实不简单。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没有用于记录的电子工具,记录只能靠纸笔;没有用于统计的软件,计算只能靠脑袋;没有社交媒介能打卡,坚持只能靠自觉。
若是柳比歇夫生活在现在,他的影响力定然要翻几番。
作为一个坚持记录时间开销超过四载的小人物,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把他的精神和做法传播开去,让更多的人找到觉察自我、监督自我的方法,真正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时间价值。
这里先界定一下“时间开销记录”是什么。以“日”为单位记录事情完成情况的习惯,很多人都会有,这种记录基于完成任务的结果。 我所说的“时间开销记录”不是这种,而是“事件—时间”日志,它以“时”与“分”为单位,是基于事件过程的记录。 显然,基于事件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详尽。
图2.2 我的时间开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