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数字化转型在重点产业的发展现状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经到来。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已有50%以上的中国Top1000企业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然而,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和速度不同,金融服务、零售、媒体等行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旋涡的中心,其次是快速消费品与制造、建筑、制药等行业。

金融服务行业:近几年,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公司日渐崛起,传统银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感逐日递增。传统银行业主要面临以下挑战:一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客户行为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客户行为模式对银行业提出了随时随地、知我所需、量身定制的新需求;二是新进入者正在不断地蚕食银行价值链,在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方面拆分传统上由银行提供的一揽子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数字技术重构客户体验、商业流程、产品与服务及商业模式,进而实现转型、创新、增长,已经成为传统银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所在。

零售行业:与消费者直接交互的终端。今天的消费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成为推动零售行业变革的两大主要力量。数字化帮助零售业渠道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全面融合,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透明化。消费者与时俱进地对产品的价值期望、购买方式、购买体验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支付正在将零售业推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零售阶段。综合来看,2017年,中国零售市场中就已有57%的零售销售受到数字化的影响,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将成为企业未来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新零售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客户的全方位连接,也可以帮助零售企业基于客户大数据、零售新平台实现平台化、生态化、社交化的全新商业模式。零售企业必须把握数字化转型契机,通过大数据全方位感知、勾勒客户画像,场景化感知客户需求,打造数字化客户体验;通过O2O连接线上与线下,实时响应、锁定客户,健全数字化渠道建设;优化供应链、支付结算体系,实现透明、智能的运营体系,打造数字化运营竞争优势,优化数据化运营体系。

制造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并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管理仍然较为粗放,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很好的内部系统集成还不多,处于“2.0普及、3.0补课”的状态,精益管理再次被极大地推动。目前,大多数企业在购买生产车间设备时没有要求开放数据接口,大部分设备还不能自动采集数据,无法实现车间联网;同时,运营执行层由于缺乏信息系统支撑,生产过程还难以实现全程追溯,与生产管理息息相关的制造物料清单(BOM)数据、工时数据也不准确,导致指令下不去,反馈数据上不来,生产车间还是一个黑箱,造成设备利用率不高,常常由于设备故障造成非计划性停机,影响生产。实现透明化生产,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合理安排生产,解决企业信息孤岛现象都是目前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需求。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获取快速变化的数据资源,并通过在网络组织中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来完成敏捷生产与协同供给,将会成为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加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对我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38kv53sedZ+3sDx0FeVcCa+j7mZ+HEHOCpAtxT8adD2m+KdiMXkZxBzSIfJFA4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