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从工业革命的角度看待数字化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历经四次工业革命(见图1-3),现在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之中。每次工业革命都诞生了许多技术,但如果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则分别是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和互联网。与这四种技术相对应的四个关键词分别是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和数字化,高度概括了工业革命的演进历程。

图1-3 四次工业革命示意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标志性事件是织布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从此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不久以后,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陆续实施机器生产。随着机器生产量越来越大,原有的动力(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1785年,詹姆斯·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它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意味着生产不再依赖于畜力和水力,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大机器生产促进了工厂和城市的兴盛,生产力开始了第一次大爆发。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1866年,德国人维尔纳·冯·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让汽车、轮船和飞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伽利尔摩·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可能。发电机、电灯、电车、内燃机、电话、电报等技术的发明,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诞生。

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其代表技术是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等。第三次工业革命让生产效率的提升从以前主要依靠提高劳动强度,变成主要依靠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这也使经济、管理、生活等发生重大变化,人类的衣、食、住、行、用也在发生重大变革。在这些技术中,对人类社会影响较大的是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它推动了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科技手段现代化和国防技术现代化,也推动了情报信息自动化。

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现在,人类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延续,相当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升级,其标志性事件是万维网的诞生。1990年,蒂姆·伯纳斯·李第一次成功通过互联网实现了HTTP代理与服务器的通信,这意味着万维网的诞生。万维网让互联网开始走向商用并成为一个产业,让人类从信息化时代走向数字化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很多新兴行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也催生了很多企业,包括现在十分活跃的亚马逊、谷歌、Facebook(现更名为Meta)、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等,一些传统企业也在通过转型涉足这些行业,如IBM、苹果、微软、华为等。 jVS6XViu9BhrIQsC5nw6TKKFxXEhI7Y/BFhLGeAKge//IpQT2vYNtzuayd2CQqGv



1.4 数字化转型在重点产业的发展现状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经到来。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已有50%以上的中国Top1000企业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然而,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和速度不同,金融服务、零售、媒体等行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旋涡的中心,其次是快速消费品与制造、建筑、制药等行业。

金融服务行业:近几年,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公司日渐崛起,传统银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感逐日递增。传统银行业主要面临以下挑战:一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客户行为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客户行为模式对银行业提出了随时随地、知我所需、量身定制的新需求;二是新进入者正在不断地蚕食银行价值链,在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方面拆分传统上由银行提供的一揽子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数字技术重构客户体验、商业流程、产品与服务及商业模式,进而实现转型、创新、增长,已经成为传统银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所在。

零售行业:与消费者直接交互的终端。今天的消费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成为推动零售行业变革的两大主要力量。数字化帮助零售业渠道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全面融合,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透明化。消费者与时俱进地对产品的价值期望、购买方式、购买体验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支付正在将零售业推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零售阶段。综合来看,2017年,中国零售市场中就已有57%的零售销售受到数字化的影响,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将成为企业未来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新零售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客户的全方位连接,也可以帮助零售企业基于客户大数据、零售新平台实现平台化、生态化、社交化的全新商业模式。零售企业必须把握数字化转型契机,通过大数据全方位感知、勾勒客户画像,场景化感知客户需求,打造数字化客户体验;通过O2O连接线上与线下,实时响应、锁定客户,健全数字化渠道建设;优化供应链、支付结算体系,实现透明、智能的运营体系,打造数字化运营竞争优势,优化数据化运营体系。

制造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并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管理仍然较为粗放,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很好的内部系统集成还不多,处于“2.0普及、3.0补课”的状态,精益管理再次被极大地推动。目前,大多数企业在购买生产车间设备时没有要求开放数据接口,大部分设备还不能自动采集数据,无法实现车间联网;同时,运营执行层由于缺乏信息系统支撑,生产过程还难以实现全程追溯,与生产管理息息相关的制造物料清单(BOM)数据、工时数据也不准确,导致指令下不去,反馈数据上不来,生产车间还是一个黑箱,造成设备利用率不高,常常由于设备故障造成非计划性停机,影响生产。实现透明化生产,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合理安排生产,解决企业信息孤岛现象都是目前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需求。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获取快速变化的数据资源,并通过在网络组织中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来完成敏捷生产与协同供给,将会成为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加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对我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jVS6XViu9BhrIQsC5nw6TKKFxXEhI7Y/BFhLGeAKge//IpQT2vYNtzuayd2CQq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