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新动能与旧动能

新旧动能概念最早于2015年被提出,到2016年内涵丰富,再到2017年新旧动能转换具体工作推进。从演变趋势来看,中国政府已经对经济发展阶段有较为深刻的判断:“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即经济社会进入了新常态,同时已着手逐步推进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新旧动能”自2015年开始出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讲话和文件中,2016年在互联网上出现的频率逐步升高。2016年年末,特别是进入2017年以来,“新旧动能”更是频繁出现在政府相关文件中,内涵也逐渐丰富和完善。

2.1.1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

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旧动能是指传统动能,不仅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更宽泛地覆盖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概括来讲,新旧动能转换的意思是,通过新的科技革命和在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来转换掉传统以资源和政府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

新旧动能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主要特征如下:经济由过去30年平均10%的高速增长变为6%左右的中速增长。在新常态背景下,消费和服务业取代投资、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重要性日益提高,但是传统产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旧动能共同构成新常态背景下支撑经济增长的力量。

以第二产业这个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战场为例,新旧动能的区别显著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从能源利用上讲,旧动能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的粗放利用为主导,新动能以矿物能源的精细化利用或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物理能源为主导。

(2)从原材料上讲,旧动能以对矿物原材料的一次性利用为主导,新动能以对原子设计、分子制造的新材料及深层循环利用为主导。

(3)从生产工艺上讲,旧动能以机械化为主导,新动能以高度网络化、人工智能化为主导。

(4)从生产模式上讲,旧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新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深层循环化生产方式。

(5)从资源约束上讲,旧动能是资源匮乏性生产,新动能则由于能源物理化、原材料元素化及深层循环化生产,所以极大地增加了资源约束弹性。

(6)从生产性服务业上讲,新动能的生产过程包含了更多的服务业因素。

因此,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培育新动能、改造升级旧动能、促进新旧动能混合提升,是推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关系到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次科技革命都会引发全方位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因此,新旧动能转换也会对发展理念转变和社会结构转型形成助推效应,绝非单纯的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1.2 企业发展的新旧动能

数字经济时代,参照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格局和定义,可以将非数字化转型驱动下和数字化转型驱动下业务发展的动力方式定义为企业发展的新旧动能,如图2-1所示。

也就是说,传统的以业务优化等方式为企业转型和发展的驱动力或者方式的动能可以称之为旧动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运营型的业务优化,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原有传统业务升级、产品升级,甚至放弃原有产品实体等方式进行转型;二是投资并购型的业务优化,其主要特征是通过投资收并购、控股等方式,转变主营业务,实现企业转型。

而对当下企业的新动能来说,其主要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业务进行重塑与升级,实现产品延伸和新市场机遇,进一步实现营收增长,开拓新业务,如抖音、美团。这正是各个企业的老板所感叹或高呼的企业需要数字化转型,不然就有可能被颠覆或者遭遇危机等的原因。

图2-1 企业发展的新旧动能

那么,企业到底该如何应用数字化转型做新旧动能转换,如何转型升级呢?通常来说,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驱动。

(1)产业战略升级。企业战略定位的基础是产业,而很多产业现在也面临升级,所以,企业首先要明确所在行业的现状、行业阻力、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所在行业进行自身调整,发掘产业的新动能和新机会,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进行升级,先找好导航,规划好路线,再全力出发。

(2)商业模式重构。传统的商业模式比较简单,属于粗放的商业模式,有的企业甚至没有科学的商业模式,而现在只有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构,才会在市场上有持久的竞争力,所以企业应该重构新的商业模式,设计构建多层级的盈利模式,以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3)产品创新与再造。应在合适的时机对产品进行创新,对质量进行升级,对市场和用户进行深度洞察和服务,重新定义产品。产品做好了,本身就具有营销性,产品即营销,比如小米的插线板,一经问世即获得无数赞美和认可;再如55度杯,无须大面积铺广告,自带销量而来。企业应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与再造,满足市场的深度需求。

(4)管理创新与变革。很多企业对于“新新人类”的管理比较头疼,新生代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属于被动接受,因此需要激发其积极性和开创性。传统的管理模式来源于传统的公司逻辑和组织架构逻辑,公司概念诞生于工业时代,公司架构也是层级式的,而现在,这一模式在逐步被打破。新动能时代,最终的落地还要靠人,有人才有执行和落地,所以,如何对企业进行管理的创新与变革,如何最大化地激发人的积极性,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一大重点。

(5)新品牌战略。传统的品牌在逐步被轻视甚至被抛弃,时代在急速变化,旧品牌需要重塑,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企业应积极地应对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新品牌战略和品牌新战略,通过创新的模式打造品牌新的生命力,以应对新时代的市场需求。

(6)营销战略创新。很多企业的营销模式仍然非常传统,在传统营销模式的红海里碰得头破血流却找不到那片蓝海,这并不是说传统营销不好,而是需要再创新,需要升级,需要增加更多的“血”和“肉”,需要构建新动能时代的营销战略模式。谈到营销创新,不得不谈互联网思维下的网络营销——传统营销和互联网营销的有机结合,再生出新的营销,才是新动能转换的营销方向。 bhLz7LFJ5bbUcRVhO+Fw0juRibTnUYX2zVqq27ACfcJ335fkaribfTXXDJAVus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