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寻的制导
——自我导引 追踪目标

“有的放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的”就是靶子,也就是导弹攻击的目标。“寻的”的含义就是寻找、追踪待攻击目标。美军的“霍克”导弹采用全程半主动微波寻的制导,“红眼睛”导弹采用红外寻的制导。

“霍克”导弹采用全程半主动微波寻的制导

“红眼睛”导弹采用红外寻的制导

寻的制导与遥控制导不同的是,遥控制导由弹外的制导站向导弹发出制导指令;而寻的制导则由弹上的制导系统产生制导指令,因此也称自导引、自寻的,即导弹自己寻找目标并瞄准目标飞行。

寻的制导系统的弹上设备,由导引头(探测装置)、自动驾驶仪(控制设备)和弹体(控制对象)组成。

寻的制导系统的弹上设备组成

在寻的制导过程中,导引头发现并跟踪目标,提取目标相对于导弹的位置和运动信息,弹上计算机利用目标信息形成控制信号来控制自动驾驶仪,改变导弹飞行姿态。在飞行过程中,导引头实时更新目标信息,弹上计算机不断形成新的控制信号控制导弹飞行,直至摧毁目标。

如果按传感器类型,或按信息物理特性分,寻的制导可细分为雷达寻的制导、红外寻的制导、激光寻的制导、电视寻的制导。

如果按目标信息的来源分,寻的制导可分为主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和被动寻的制导三种。

导弹寻的制导工作原理示意图

在主动寻的制导方式中,导弹接收的信号是其自身发射信号到达目标后的回波。主动寻的制导可实现“发射后不管”,其缺点是受弹上发射功率的限制,作用距离有限,多用于复合制导中的末制导。

在半主动寻的制导方式中,导弹接收的信号是地面或其他制导站的发射信号到达目标后的回波。该方式的优点是弹上设备简单,缺点是依赖外界的照射源,其载体的活动受到限制。

在被动寻的制导方式中,导弹接收的是目标所发出的信号。被动寻的制导同样可实现“发射后不管”,其弹上设备比主动寻的制导方式的简单,其缺点是对目标辐射或反射特性有较强的依赖性。被动寻的制导难以应付雷达目标关机的情形。

“百舌鸟”反辐射导弹采用被动寻的制导

“发射后不管”(fire and forget)是一个代表导弹武器先进性的术语。我们知道,子弹和炮弹一旦打出去,就只能飞到哪儿算哪儿,无法控制。遥控制导一开始是个重大突破,导弹发射之后射手可以继续控制它的飞行方向,但射手的安全问题无法解决。而“发射后不管”武器解决了这个问题,导弹发射后,就让它自己控制自己,自己追踪目标,射手可以隐藏在安全的地方。 stee+umiUm1VrtKInu6VN7zu5xTuS2Rv/1SdGzLwIjegt6vmvMZyMENGzMQT5zD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