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下来是关于王叔和的问题。为何要研究王叔和?因为“王叔和撰次仲景书最精”。
从建安年间到公元225年这50年的时间里,王叔和与皇甫谧、张仲景三个人都同时存在。按年龄来考据,我推算张仲景老年时正值王叔和的中年,同时是皇甫谧的少年。从年龄上看,王叔和应该是张仲景的高级弟子。后来王叔和安葬在湖北,仲景所在的南阳与湖北正是交界的地方。王叔和是王粲的兄弟,当时都在刘表那里,应该与张仲景在一块儿。
为什么说王叔和应该是仲景的高级弟子呢?如果他不是仲景的高级弟子,仲景的遗稿怎么能落在他的手里?王叔和又怎么能当上魏家的太医令呢?魏家的曹操父子眼光很高,若没有高水平,要当太医令那是不可能的。从这一推断上看,王叔和应该是仲景的高级弟子。研究《伤寒论》,要强调张仲景和王叔和之间的师徒关系,不能将彼此分开。
历史上存在这样一个事实。从《伤寒杂病论》成书到四百年之后孙思邈重新整理,《伤寒杂病论》散乱得一点儿也没有了。不但看不见仲景原意,也看不见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的原貌。孙思邈访江南的时候,散乱的《伤寒杂病论》的条文是从江南诸师口中背诵而得到的。当然,有的人背对了,有的人背错了,有的人把自己的东西和张仲景的东西掺杂在一起了。所以,孙思邈在重新整理《伤寒论》时出现了“两种学说”“两种文体”这种情况,这当然就和张仲景当初的著述完全不一样了。《伤寒杂病论》是王叔和整理的,文体应该是一样的,一个人作一篇论文能用两种学说、两种文体吗?这不可能。我们应该知道这样一个历史背景。
下面介绍历代各家对王叔和的一些看法。
清人张璐说:“使无叔和之集,则伤寒书同于杂病之不传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王叔和,这个《伤寒论》就不能传下来。
清人魏荔彤说:“成氏注之,方氏删之,喻氏驳之,程氏嘻笑且怒骂之,以为僭滥,以为悖谬,余平心静气论其意,也未大舛。”意思是说,对于《伤寒论》,成无己注解它;方中行认为是王叔和的东西,就删掉了;喻嘉言认为不是张仲景的东西,来驳王叔和;程郊倩对王叔和嗤笑而且谩骂。魏荔彤平心静气地来看,也未见大的改变。
清人徐大椿,也就是徐灵胎,他说“此书乃叔和所搜集,而世人辄加辨驳,以为原本不如此。拟思苟无叔和,安有此书。”意思是说,大家都认为仲景原来这本书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是,要是没有叔和,哪有《伤寒论》呢?
清人姚际恒说:“《伤寒论》,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此书本为经方之祖,然驳杂不伦,读者苦不得其要旨。”一般人对叔和的态度是辩驳的,而对仲景态度是恭维的,而姚际恒对仲景也不赞成。不过,我们认为他是康熙年间的一个大文学家,不是医学家,他的看法都是从文章出发,只能理解为是对《伤寒论》文字的评价。《伤寒论》散乱得不知丢失了多少,缺的缺,少的少,错的错,因此不能把《伤寒论》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文学著作。所以,姚际恒的看法我们仅作参考。
宋人成无己、严器之说:“仲景《伤寒论》显于世而不坠于地者,叔和之力也。”这个话很公道。意思是说,要是没有叔和,哪有仲景?《伤寒论》虽然是残篇断简,但我们今天能看见这个东西,还是王叔和的功劳,所以我们应当对王叔和合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