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誓愿传承、践行、弘扬医道

誓愿传承、践行、弘扬《灵枢》针灸

一、从誓言与斋戒开始

安静地体会经典所说的极简极真的真相

我不擅长写书,也没有什么新奇的观点可以说,没有独特神奇的技法可以吸引读者。

本书所要讲的内容,其实在《灵枢》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经中说清楚了天地的运行规律、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人体疾病的真相、引导人体气血修复疾病损伤的方法。

如果读者朋友能够安静地跟随经典,那么我的书就是多余的。

如果读者读经典时不知经中所云,本书将引导读者放下固有的认知,去体会经典所说的极简极真的真相。

本书只是起引导作用,书中的内容无论是对经典认识的广度还是深度还都远远不够。读者朋友一定要自己读经典,这个功夫无人可以取代。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室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

《灵枢》的针灸体系美妙绝对超乎你的想象,会冲击你固有的认识。

一旦进入这个体系,首先会惊叹于微针的疗效,继而会佩服经典作者思维的高度,会佩服古人所达到的医学高度。

要进入这个体系,先从敬畏开始,从虚心处行,以敬畏与谦虚之心去读经典,便是与经典相互融合的开始。

斋戒和誓言

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必受其殃。

(《灵枢·禁服》)

斋戒和誓言是组成《灵枢》的一部分。在很多重要的经文出现之前,都会伴有斋戒与立誓。

我们习惯的读经方法为边读边解,用脑中存储的医学知识与哲学理论去解释。这样看似懂了,甚至能理解并得出极为复杂的理论,但实际上这是在扭曲经文。

经文是作者对人体与疾病观察的真实记载,是最直接地在记述医学事实。我们解读经文,把经文解读成各种新奇的理论,这就使得真相被扭曲。

阅读经典,我们要么会借着经典的文字,看清人体与疾病的真相,那么就会油然从心底赞同,与经文产生共鸣;要么顺着经典的文字,去观察人体与疾病,却看不到经文记载的真相。因为没有真实地看到,我们便对经文不理解。

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地阅读经文并更用心地去临床观察,以使我们看清真相。学习经典的目的不是解释经典,而是让糊涂的我们看清真相。

读不懂经文的最大障碍,就是我们试图去理解经文。我们理解经文,不是为了真正通过明白经文的原意而看清疾病,而是为了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之上,通过理解出不同的经文意思以使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所以经典被各种知识丰富的大脑理解得面目全非,各种以经典为幌子的技法大行其道,经典就此隐没。

我们读经典只有一个目的,在心中真实呈现经典的原意。我们不是要改变经典来填充自己的大脑,而是改变自己的大脑去融入经典。在经典原意的指导下,充分地看清疾病的真相,原原本本地掌握经中的针刺技法,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经典针刺的疗效。

斋戒的目的

斋戒的目的是洗去所有大脑存储的各种混乱妄想,使心安宁;洗去由于驾驭“自认为比别人高的理论”而带来的膨胀傲慢。混乱妄想、膨胀傲慢是我们借助经典看清真相的阻碍。

我们非常宁静柔顺地接受经典的指引,不扭曲经典。

谁能不受烦乱的大脑打扰,不去用自己的大脑推理经文的意思,安静地去体会经文所表达的本意?

谁能在读完一段经文后不知其意,不选择胡乱地猜想经文,而是安静地再读一遍经文?

在读经时自己忽然产生了奇妙的猜想,这些灵感让人兴奋,此时谁能够仍旧安静下来反复地读经文,以正视这个灵感?

这个灵感或许是对的,对的灵感让人平静,且能够得到前后经文的印证;或许是错误的,错误的灵感难以让人平静,且难以与前后文相呼应。

不被烦乱的大脑操控,安静下来,保持谦卑敬畏之心是读经最重要的,这就是斋戒的目的。

誓言的目的

誓言的目的是勇于放弃自己旧有的思维模式与理念,以向经典靠拢为方向,最终达到用经典的语言思考,用经典的理念诊治疾病的目的。

这不单单是获取经典的知识,更是更换思维,将自己的思维与天地人体之道相合,是内核的更新。

这不像获取知识一样是为学日益,而是舍弃旧知识、旧信念与旧思维模式的为道日损。

在这个更换思维的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意志不坚定。

这需要我们经历一段时间反复地阅读经文,以重新构建思维体系。这个体系用的是经典的语言,表达的是天地之道,是由道而发,以此思维方能看清疾病。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诱惑,也会经历自我怀疑,唯有坚持读经,才可以跨越这个过程,直到见到经典之中的“宗室之美,百官之富”。

斋戒与誓言是一个改变,一个终始。

告别固有的模式,不再以索取的心态读经,而是信任经典,顺应经典的指引看清疾病的真相,以经典的源自道的视角看待疾病,在此之上再以经典所记载的轻柔的针刺方法治愈疾病。

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灵枢·终始》)

二、《灵枢》书名解

灵——非常神圣的一个汉字。人为万物之灵,灵为人异于禽兽所独有的,人有灵则可沟通天地,代天言教,替天行道。

枢即是枢纽,为最关键的部位。

灵枢合起来即是用人所独有的灵找到人体疾病的关键枢纽之处,并用灵巧的方法顺应天地与人体之道,在关键枢纽位置调整,以使人体恢复健康。

守住灵,顺应灵,才能成为明医。

人独异于禽兽之处为人有心,有心则有灵,故曰心灵。

从古传承的中国文化,都是以找到这个心并使此心光明为教之根本。

孟子曰此心有四种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围绕此四心而行事则有仁、义、礼、智之四端。

四心为本,四端为用。以此四端继续扩充则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医治病之行亦在其中。

如此形容心若觉略有空洞,孟子以实例举之。

曾经齐宣王坐于殿上,见人牵牛去祭钟,牛将被杀之时浑身畏缩颤抖,非常凄惨。宣王实在不忍见此,故命臣子放之。

臣子问如果放了牛就没有物品祭钟,祭钟为国之礼不可废,宣王则说以羊代替。

利义之辨为《孟子》全篇重中之重,若要读懂孟子此段故事,首先要停止从利上思考。

此事若从利上思考,则会评价齐宣王小气,不舍牛而用羊,无可赞之处,且以羊易牛虽救一牛而杀一羊,以此行事无任何意义。

若从义上思考,则大有不同。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任何的动物在被杀害之时,都会发出极度悲鸣的呼唤。只要心没有被彻底地蒙蔽住,遇到此事都会心生悲悯。此悲悯之心为人之所独有,人无此心则与禽兽无异。

我们用头脑思考牛被杀的过程,会基于利益做各种推理、猜测、分析。在这些头脑的思考之后,我们会以一种或多种理由为支撑来行动。此行动就没有心的启动,就不是灵。

头脑安静下来,我们用心去体验牛被杀的场景,如同亲临其境去感受,此时我们的心便动了起来。

只要我们的心是中正的,不对牛有偏见,所有的人都会升起共同的心,都会有共同的行为方向,此方向为尽力找到牛将要被杀的原因,拯救将要被杀的牛。

有了这个方向,我们再启动头脑想办法柔顺地朝向这个方向行动,此行动就有了心的启动,就是灵。

用心去思考做事是体验,用头脑思考做事是推理、猜测、分析。

我们再来看齐宣王的这个行为,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个行为并不睿智,但是这个行为的方向是对的,是有灵的行为。

那么这个行为无论结果如何,都养了心灵,没有泯灭的良知是仁君最珍贵的财富。

守住这个灵,顺应这个灵,就可以成为明君。

同样医生亦是如此,守住灵,顺应灵,才能成为明医。

什么是真正心的启动

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用心去做事并不是放纵情感去做事。当一件事情不如我们的意愿,我们愤怒甚至发疯地去对抗不如意,这不是用心,在这个过程中良知没有启动。

动物在被挑衅时会愤怒,并顺着这个愤怒去攻击,这时此心虽动但不是灵。

只要是基于这个愤怒的心,哪怕我们用头脑想出各种复杂的主意去对抗,也不是灵。

只有我们松开这个不如意所带来的紧绷,无论是头脑的紧绷还是内心的紧绷,用松软灵动的心去观察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事情真正因何而起,因何而加剧,用心看清事情内部的原因,守住心的中正去引导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方为心的启动,为有灵。

所以真正心的启动,不离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在心的指导下的行为不离仁、义、礼、智。

下面细细阐明心启动的过程:首先必须做到的是停止大脑以计算得失的方式思考,让大脑处于安静状态,无论脑中出现什么信息,都不要让自己陷入患得患失的紧张之中,对外物不贪不畏。

只要去除了头脑的束缚,心自然会启动,此即为真心启动,为灵。

下面我们体会一下看到屠刀之下的牛时那种悲悯之心升起的过程:大脑是安静的,没有被胡思乱想搅动的心是柔软自然的,在这柔软之中恻隐之心升起。

这时候并不是在用大脑思考,而是在用心思考。如果始终在这种状态下去做事,始终不让大脑紧张起来,在行为之中始终不被“利”所束缚,守住这个心去做事,就是不忘初心;保持这颗柔软良善的心推己及人地做事就是致良知;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不被利益蒙蔽这颗心就是忠恕;任何时刻、任何行为都是在滋养此心,就是养浩然之气。

不忘初心、致良知、忠恕、养浩然之气,名词虽异,所言不异,只要这颗心不丢,就是君子、大人。

学习《灵枢》最重要的开始就是找到这颗心,用这颗心而不是大脑去看病。

孙思邈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这句话道出了中医的真谛,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就是斋戒沐浴,让头脑安静;发大慈恻隐之心就是找到人独异于禽兽的心,以此心来看病,方是中医。

如何通过“枢机点”引导气血变化,带来稳定的疗效

枢,即枢机、枢纽之意。古代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勘测地形,找到地势上要害之处。此处为战略必争之地,此处的得失在战争的胜败中起非常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此处驻军可以较少的兵力发挥极大的作用,同时占领此处能够震慑远方,此即为枢之所在。

人体各处充满着枢机,用心探索,自会找到枢机所在。认清这些枢纽,轻触这些枢纽会带来人体气血较大的变化。

同样,疾病也会让人体中相应的枢纽有所反应,这些枢纽运行是否良好,对人体的健康起到关键作用。

不同的疾病、疾病的不同时间都会影响不同的枢纽,疾病的外在表现可能很复杂,也可能遍布全身,而决定疾病的关键点就是这几个枢纽。

找到这几个点,用一定的方法调整,则可牵一发而动全身,用最省力的方法获得人体最大程度的健康。

微针对人体的刺激是非常微弱的,但是只要找准关键点,并顺应人体的气血给予微弱的刺激,就能够使人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就是古人静下心来用心生活、用心观察人体所发现的智慧。

《灵枢》不是教你什么病该怎么治,而是展示出人体气血的运行变化规律,展示出人体内部的经脉气血走行与枢机所在,一步一步地教读者看清疾病如何影响人体的气血发生的各种变化,找到每一种变化的枢机点所在,如何通过枢机点去引导人体的气血变化。

《灵枢》所讲的这一切都真实不虚,其所带来的疗效也是稳定而真实的。

学医当在两个关键之处努力

读者朋友或许会不耐烦地说:我们想学习针灸技术,你就直接告诉我们与临床有关的技术,不要讲心灵鸡汤。

在这里,我要明确地告诉你们——读者朋友,我的中医同行,这些就是与临床息息相关的技术!抱持急躁的心会错失最珍贵的财宝,不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针灸临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真实地看到疾病根源的诊断,二是在根源处拨动枢纽的治疗。能够完成这两部分只有依靠有灵的心,并训练这颗心使其敏锐并公正。

针灸根本没有特效穴,也没有一用就灵的技术。

有灵的人自会知道学医当在这两个关键处努力,不迷惑,不漫无目的地学,而是扎实训练,这样才符合《灵枢》的精神。

没有灵的人总是希望学习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技术。殊不知无视人体的规律,不明疾病之根源,虽有无上秘传那又有何用?

故学医务必要先冷静下来,看清楚道路,审慎前行。

三、回归初心

针道的关键不在于教给大家一套名之为“针道”的知识,不是去学习一套不平凡的名之为“针道”的针灸体系,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古人所言之教。

古人的教育,为修道之教,是教授在工作与学习中恒守有灵的心,并通过工作与学习滋养此心使其成长,这是所有圣人唯一教授的内容。

有灵的生活与工作是幸福的、丰富的,天地养育的生灵本当健康幸福,可是现在的人们习惯性地离开了这个灵,失去了天地的滋养,便产生了各种病态。

我们医生的工作就是以看病的形式赞天地之化育,守住有灵的心,去找寻每位病人的枢纽,带给病人健康幸福。

回归和守住有灵的心的方法不外两种:一种是学习经典,拥有君子之气;一种是学以致用,践行忠恕之道。

学习经典:拥有君子之气

学习经典是让心灵回归最快的捷径。中国文化中所有经典皆可引导我们回归有灵的生活。

我们仅仅需要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这个习惯带来的益处,会使我们惊讶到难以用语言形容,因为我本人就是这个习惯的极大的受益者。

阅读经典,首先要放下功利心。虽然阅读经典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益处,但是只要带着功利心去读经典,经典中的道理就仅仅是知识,会成为我们指责别人的利器,而不能让我们融入其中。如果不能通过这些道理来转化自己的习气,就不会得到大的益处。

放下功利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读经典最佳的状态,这种状态或者说是在玩味经典。

我们读完经典中的一句话,既不用力思考其中的道理,也不走马观花一带而过,只是细细地品味,静静地用心去印证。

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理解经典的道理,这些道理会让我们内心很得劲,会觉得本来就是这个理,就应该这样,就差有人点明。这个道理被经典点明,这样有灵的心便渐渐苏醒,我们的心便与经典产生共鸣,欢喜由心而生。

有时候我们不能理解经典的道理,或者觉得经典的道理难以接受,此时既不要迷信,强迫自己相信这不能体验到的道理,也不能因为经典不合我意便攻击经典,也不能高高在上地指点经典。

带着这个疑问,深入经典之中,这个道理我们今天不能产生共鸣,或许是因为我们理解上出现偏差,或者是我们还没有为这个道理做好准备,不要纠结于某一处的不通,也不要遗忘这一处不通。

继续读经典,我们会在其他片段中找到共鸣的快乐。读经典难免会有不懂之处,每天也都会有共鸣的快乐。

这样读一段时间,原先不通之处或会慢慢地通开,或会在某一次阅读的过程中忽然想通,这样学习经典我们的心会伴随着快乐越来越通透,与天地之道相合得越来越紧密。

此为经典之学,“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温故而知新,经典的魅力就在于:我们只要去读,就总是会有新的更深入的体验。学习经典是没有止境的,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如果我们声称读懂了某一篇经文,说明我们固化了,再读这一篇的时候就会牢固地守着自己的观点,不会被经典所指引。这样读经典就没有提升的乐趣,甚至可能因为固守从此与经典分道扬镳。

只要放松下来,我们便不会固守己见。这样即使同一篇经文,在每一次阅读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无论多么愚钝的人,只要阅读了一段时间的经典,他的气都会发生转变。由起初明白经典的道理,到体会并赞同经典的道理,到渐渐身心合于这些道理,日常生活中自然行出这些道理,渐渐赞天地之化育的行为成为自己行为的习惯,气便发生彻底的转变。

转变后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不再是依于脑中被灌输的逻辑,而是依于天地之道。

判断行为的对错也不再依据脑中的价值标准,而是看发出行为背后的力量是否依于仁义礼智。“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以什么出就会得到同样相反的作用力,行为出于仁义礼智,才能给别人带来真正的益处,也才能让自己长久得益。

让学子拥有君子之气成为大人,是中国教育的方向。

学以致用:践行忠恕之道

真正的学习经典是在生活中行出经典之道。将经典应用于生活的关键,就是时时恪守忠恕之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心感物而动,只要我们接触到事物,心就会随之而动。这时候我们要时时自省,反观自己心动是否源于初心,是否源于良知。

初心与良知名词不同,实质相同,为人心与天地之心一致时的状态。

感物不动心是草木,感物乱动心是禽兽。我们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心的状态,不掩盖不伪装,看自己的动心是否符合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忠,即是忠于良知,在良知的指导下做事生活,便是忠。

我们不是圣人,也不能把自己想象成圣人,然后在生活中模仿圣人的言行。更不能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尤其不能要求孩子,这些都不是经典之行。

我们有习性,这些习性会使我们不自觉地乱动心或不动心,要时时知道心是否被蒙蔽,这是行的关键。

至诚无息,当被情绪控制,或没有任何情绪的麻木时,我们首先要诚实地去面对这个情绪,这里埋藏着我们许多的习性。

此时是意识在和事物的表象对抗,这种对抗对自己与事物双方都无益,此时要知道的是一定在哪个认识里出现了问题。

不管麻木的情绪还是对抗的情绪,都不可以无视,不可以放任,不可以找借口,不可以通过控制来让情绪满意。

中庸之道的方式是宽恕事物的表象,不与现象做对抗。松下来去觉察,这样我们的关注点就变为事物的起因。我们继续不对抗,一直放松下去直到找到最根本的起因。

当我们放松到可以看到事物本质的时候,自然就不再想与事物的表象对抗,此时初心就会启动,就会以仁、义、礼、智的行为来与事物互动。

看透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放下对抗的情绪,才能真正做出对双方都有益的互动。

恕,即是宽恕,是放松下来不与事物对抗,是以上善若水般柔软的心态去看待事物,一直宽恕到心忠于初心的状态。

忠与恕所言为一,没有忠于初心就不可能以宽恕的心态找到事物的根本,没有宽恕的行为就不可能忠实地守住初心。

看到真实的不被信念操控的世界

守住初心去观察世界,只要我们愿意放下对自然的恐惧,走入自然,在自然中放松下来呼吸,并放松下来去观察世界,这个世界就不再是冷冰冰的弱肉强食的战场,而是丰富真实充满爱的世界。

对于外在自然现象的解读,习惯了坚硬对抗的人会找到无数的证据支持弱肉强食的信念,会拒绝美好,恐惧放松,以坚强的毅力顽强地去与世界拼搏,这样做就失去了体会人生本该有的美好。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反对这种坚强,因为这种坚强是非自然的,是熏习而来的,是心被蒙蔽的状态,古代智者的言论都是在引导蒙蔽的心启蒙,这样才能看到真实的不被信念操控的美丽世界。

放松下来用心感受世界,真实地感受阳光、水、空气、土壤,以及生活在这之中的万物,要身临其境真实地感受,不要活在头脑的信念里,去真实感受天地,就会知道天地不是战场,会欣赏到阳光的美丽,水的温柔,空气的滋养,大地的支撑,会体会到人生活在天地间不靠自己顽强的拼搏,而是靠天地的滋养,天地的本意就是滋养万物。

这种滋养是天地无私的给予,这无私中没有偏心,一切生物皆得到滋养。

我们会体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会自然愿意“赞天地之化育”。所有中国文化的经典都是在赞这个化育。

真实地体会到天地之美,会放松下来找寻外在事物变化的内在原理,会在每一个事物中找到天地之道的运作规律,会赞美这个运作规律并顺应它去行动。

羊吃草、狼吃羊不是弱肉强食,而是一种制衡。我们恒守恻隐之心来看这场杀戮,就会知道这种制衡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没有制衡,贪婪的草会长满地球;没有制衡,贪婪的羊也会吃光所有的草。

羊只要恒守觉知不贪婪,就能够及时躲避狼的攻击,不容易成为狼的食物。一旦过度贪婪自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就是天地之道无私的运作,这是中国古人的世界观,是基于真实的宇宙法则建立的世界观,融入这个真实有爱的世界观之中是中医的开始。

任何生物是否能够恒久昌盛,不取决于自己多么坚强,而是是否能够顺应天地之道,人亦如此。

飓风不会终朝,暴雨不会终日,所有的坚强都不能长久,回归天地是真正智者所为。

带着有灵的心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幸福的,也能够带给他人幸福,以此心去看病方能真正普救含灵之苦。由最根本规律所发的医道,自然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很多人或许会嘲笑我对自然的认识太天真,会认为真实的自然就是一个战场,只有坚强的适者才能生存。

我们不要在价值观上争论,任何的价值观都是后天灌输的,这些价值观都会对我们见到的现象进行加工,以使现象作为我们价值观的证据。

说自然是一个战场也好,说自然爱我们也好,不要紧盯事物的表象做文章,不要对自然赋予个人情感,去用心感受自然,就会知道经典是对的,是真相。

对自然与生活的态度就是对人体的态度,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对自然与生活的态度,习惯以征服者的心态与自然相处,就会在治病过程中以征服的心态去对待疾病。

在生活中用心与世界互动,在看病中自然会用心去与病人互动,这个用心看病是脱离经验,用心真实地感受到人体的运行规律,这就能看到一个活灵活现有生气的生命体,这就是《灵枢》所记载的真实的人体。

我并不想灌输一套价值观,而是要读者明天地与人体之道。如果读者不能接受我描述的世界,不必强行相信,存疑便可。

养成读经的习惯,试着融入自然,我相信每位读者一定都会看到与《灵枢》作者一模一样的世界,也都会用最简单的方法看清人体的真相,一扇新的大门就会打开,由最根本规律所发的医道自然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

(《灵枢·官能》)

四、关于心的训练

《灵枢》中有无数个价值百万甚至难以用金钱衡量的技术,如果你不守住初心的状态,仍然用以前的惯性去思考疾病,去操作针灸技法,这些无价的技术在你面前一文不值。

我们必须以古人的心,古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够驾驭这些技术,故我们首先不要着急去学习技法,而是先训练心。

经言:“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古人衡量是否可以传授这个人秘典,不是看他是否勤劳、聪明,是否有足够的学识,最看重的在于他是否有一颗安静、灵敏、柔软的心。

柔软与灵动是心的特性,是心最本源的状态,也是心最幸福的状态。

只是由于后天的染习,我们的心开始变得坚硬,失去了灵动。

婴儿的气是柔软的。当外在的事物吸引了婴儿的目光,婴儿会充满好奇与喜悦地盯着这个事物,如果感觉安全会一直盯着看,即使一直盯着也没有离开柔软。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紧张,是自然的放松,对事物长久且柔软地进行观察,这种能力每个人与生俱来,为人之天性。

在这种观察中,大脑是安静的,没有用概念去分析,没有用逻辑去推理,没有用文字去加工,只是安静地看事物的原貌。

因为大脑是安静的,没有打扰到自己与所观察的事物,也就没有束缚自己的心。此时内心的灵动会去欣赏事物的内在,会欣赏事物内在的美。

只要心保持放松与柔软,就会一直欣赏事物,心就会一直灵动,会对事物的内在观察得越来越细腻。保持这个状态,在这个状态下长久地观察,便能体会到内在引导事物变化的规律,自然会开启与事物良性互动的智慧。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大脑躁动,试图去分析、推理、加工,便有了想要控制的私欲,便会切断这种欣赏,此时的心便不再柔软。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恒久地保持心的柔软灵动,恒久地在这个状态下去观察,心恒久不被污染,这就是学习的方向,是近道的方向。

一切学习都止于心的回归,一切学问都始于此回归的心,故曰“终始”。

专气致柔:一个医生非常重要的训练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回归心的柔软与灵动,或者说恒守心的柔软与灵动,便是中国文化的教育。

我们需要一些日常的训练,以使自己能够如婴儿般恒久且柔软地观察事物,既要保持专注,又要保持放松自然。

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专注就需要紧张,放松就是慵懒的松懈。紧张或松懈都不能发挥心的能力,既不紧张也不松懈的关键就是柔软,让呼吸柔软、目光柔软、思维柔软,这柔软之中又要充满了恒久专一的毅力,此即“专气致柔”。

这个观察过程是心在体验这个事物,此时只要我们能够始终专气致柔,柔软又有毅力地反复阅读经典,如此阅读便越来越有深度,自然会合于经典所言,明经典之理,借助经典看清人体。

柔软又有毅力地反复思考人体不适的机理,柔软下来深入地观察人体,自然会找到疾病的枢纽所在,自然会用非常柔和轻巧的方法治愈疾病。

遇到问题时保持放松、柔软与专注,这是一个医生非常重要的训练。

在生活中我们要时时觉察自己的紧张,训练自己在专注事物时心不紧张的能力,眼睛不要用力盯着事物,心也不要努力抓着事物不放,更不要有用自己的心控制事物的想法,放下一切对事物评价的标准。

放松下来用目光轻触事物,此时身体、心、目光都是放松柔和的状态,我们的心就灵动起来,事物就会给我们的心带来真实细腻的感受。此感受先于语言出现,这感受并非用语言能够完全表达,“道可道,非常道”,是源于道的直接感受。

赞天地之化育不是虚伪的对自然的赞美,在看到自然界中的一朵小花时,只要我们的心是放松柔软的,自然会被这朵花的美所打动,会由内心深处发出淡淡的喜悦,会不自觉地赞叹这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美。

王阳明曰:“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是这种欣赏花时明白的感觉。

内心柔软敞亮,保持这个状态就能一直欣赏花的美丽,也能欣赏世界的美丽,在这个状态下去看病人,会很明白地知道病人的偏差之处。对疾病“心领神会”:全然地放松并充满觉知。

临证面对病人时,有人习惯性地用脑中的知识体系去推理疾病,也有人习惯在头脑中找寻治疗该病的知识,这些都说明医生临证时是紧张的,是在紧盯着病人。

只有放下紧张的大脑,身体、心、目光都放松柔和地去观察病人,安静地聆听病人对不适的描述,我们心中慢慢会有一种体会。

随着放松下来与病人深入地沟通,这种体会会越来越清晰细腻,就会知道病人哪里出了偏差,而且会比较确定疾病就是这个偏差引起的,之后我们会用语言描述这种偏差。

此即“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我们不是通过知识,而是通过安静细腻的心真实明白地看清疾病。

当我们心中捧着复杂的公式,用公式分析来分析去地推理病人的病情,或者在头脑中找寻书中记载传说中会有效的方法治疗疾病,这时心是绷紧的。

放松下来,去掉这些负担,心就是专气致柔的婴儿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安静地听病人的诉说,目光轻触感受病人面部色泽的偏差,手指轻触脉管感受其中气血的偏差。

只要看病时没有紧张,就会非常清楚地知道病人内在气血的偏差,此“昭昭之明,不可蔽”。

经言“粗守形,上守神”。所谓上守神,经典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为不守人有形的实体而是守人无形的气血,另一种解释就是守住“得神”的状态看病,对疾病“心领神会”。

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素问·八正神明论》)

目明心开而志先,这就是得神,就是心放松下来的状态,在得神的状态下看病自然会用心去感知病人气血的偏倾。

中医经典的教育,不只是教授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临床与生活中改变旧的习性,让源于天性的心彰显扩大,即动心忍性。

只学知识不改习性的学习是不会成为明医的,所以去欣赏自然就是重要的学习,去放松下来与家人、朋友相处也是重要的学习。

先放下书去欣赏一朵花吧!让内心升起淡淡的甜美,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保持心的柔软与灵动,全然地放松并充满觉知,这是学习《灵枢》的秘密,也是临证取得好疗效的秘密。

王伟
2022年12月 V5W3GB16Ml/Rr6zsW9WdYg1pPbRk0qPNQm8lztfpDUr/s9jyXnQ+GUSJ77mbPf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