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采收与产地加工

一、采收的年限和季节

1.不同收获年限和收获季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川贝母产品收获期包括不同收获年限和不同收获季节两个概念。不同收获期对产品加工质量有明显影响,3年生和5年生以上采收产品,其加工质量不理想,颗粒不饱满,灰白色,粉性不足。以4年生采收的产品质量最佳,饱满色白,粉性足。在4年生收获期中,成株期和夏眠中期收获产品质量欠佳,以倒苗末期采挖加工产品质量最好,产品外观饱满色白,质坚,粉性足。

2.不同收获方法的产品折干率百分比的变化

不同收获期的产品加工折干率百分比也不一样。其变化动态也以4年生倒苗末期采收产品最高,达33%。3年生或生长成株期产品折干率较低,为30%左右或更低。5年生或倒苗过久收获产品折干率也低,通常在33%~35%。此外,以鲜贝母及时水洗晾干后加工产品成色好,折干率高达37%~38.5%,不经水洗,直接加工的产品折干率低(30%~35%),且严重影响成色。在正常范围内,高肥水平产品不仅产量高,加工折干率也高,成色也好。

综上所述,家种川贝母的最佳采收年限为4年,最佳采挖季节为贝母倒苗末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及时抢晴天采挖加工,可获得质量上乘的优质川贝母商品。

二、采收方法

家种川贝母6月下旬进入倒苗末期,7月上旬,川贝母完全倒苗,在此期间,应及时收挖商品贝母,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川贝母的产量和质量。采收川贝母一定要选晴天、土壤干燥疏松时进行。由于川贝母颗粒较小,因而采收是一项极精细的工作。调集15~20名较有采收经验的药工,自带小凳子,坐着用小药锄仔细翻挖,采收深度15~20cm,每翻挖一锄,务必将川贝母捡尽后再挖,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能忙乱马虎,否则严重影响产品回收数量。挖后的砂土,随即反复翻挖清理两次,直至将川贝母捡干净为止(俗称淘砂)。即便如此,通常仍会有3%~5%的川贝母无法回收干净。

一边收挖的同时,一边派专人将川贝母及时运送到水源便利的地方水洗。采用筛孔较密的竹筛淘洗川贝母,认真清除泥砂杂物,尤其要把川贝母基部的黑色残留物清除干净,否则加工后影响商品成色。洗好的川贝母呈嫩白色,用竹席或簸箕摊放,晾干水气后,立即放入烤房,及时烘烤加工。放置过久或隔日加工,鲜鳞茎经空气氧化,表皮变黄,加工后严重影响商品成色。

回收的川贝母中,有一部分颗粒过小,不仅加工商品率低,质量又不好。可将这部分小籽筛选出来,选择肥沃壤土加大密度栽植培育,再以高水肥精细管理1年,产量将大幅度增长,可显著提高种植效益。

三、川贝母药材的加工

川贝母的加工技术直接影响商品质量和疗效。川贝母产品加工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过去较长时期内,川贝母均采挖野生资源作商品,数量不多,一般1~2kg或更少,比较零星。通常加工方法多采用生晒或炉边烘烤,由于难以控制温度,一般成色都不佳,呈灰白色或微黄色,油子多。现分别对川贝母加工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

1.石灰乳浸泡加工法

选晴天将川贝母鳞茎挖起,除去泥砂、残根、杂质。按100kg鲜贝母放入15kg的饱和石灰乳溶液中,浸泡24小时沥干后,再拌细石灰粉一层,经约40小时烘干过程后筛去外皮和石灰粉即成。

2.硫熏法

将采收的鲜贝母装入熏灶,用硫黄烟熏透。检验方法:在川贝母断面以医用碘酒涂上,立即显白色为度。取出薄摊炕灶上,以40~50℃的温度烘至九成干,装入麻袋摩擦并适当冲撞,搓去泥砂,再用0.5%明矾水迅速淘洗1次,除去灰尘、残皮。继续烘干即成。

(1)加工时间:熏硫时间平均10小时,干燥时间平均为17.7小时,累计加工时间为28小时;石灰乳浸泡加工,浸泡时间24小时,干燥时间为43小时,累计加工时间为67小时。二者比较,硫熏法较石灰乳浸泡法加工干燥时间缩短39小时。

(2)加工成品率:硫熏法商品加工成品率平均为41.9%,石灰乳浸泡商品加工成品率平均为32.8%,前者较后者干重平均高9.1%。由于川贝母在石灰水中浸泡和洗涤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损失,导致成品率降低。

(3)两种加工方法商品外观质量比较:硫熏法加工商品特征为色白、光洁、粉性足、油子熟子少;石灰乳加工商品特征为色灰白、外皮附有石灰粉末、粉性差、油子熟子多。

(4)加工成品主要化学成分比较:两种加工方法所得川贝母成品的粗皂苷收得率相等,均为0.4%,而总碱含量硫熏法加工品为0.16%,石灰乳加工品为0.30%,这是因为石灰的钙离子与川贝母中有效成分结合成螯合物,且氧化钙使生物碱游离而引起总碱含量变化,薄层图谱反映了这一特征。

3.家种川贝母加工

按鲜鳞茎大小分等,单个鳞茎重10g左右的为大号、5g左右的为中号、1g左右的为小号。分别洗净,去残根,装入竹筐内,加入适量花岗岩碎石,来回摇动3~5分钟去皮。稍洗后,将大号川贝母切成约2mm厚度薄片,中号贝母采取分瓣,日晒8小时。与不去皮切片、分瓣日晒加工作比较,去皮切片处理易于干燥,色白,不去皮处理干得慢一些,色泽灰暗;去皮分瓣与不去皮分瓣的情况与上一致。小号川贝母去皮日晒与不去皮情况也相一致,去皮日晒的小号川贝母色白,不去皮日晒色黄,油子率高达30%以上。其原因是,川贝母表皮组织含有较厚的角质层,其薄壁细胞中含有油珠状物质,而且家种品所含油珠状物质明显高于野生川贝母。这是产生不易干燥和易产生油子、黄子的根本原因。

在完善加工技术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出川贝母经麻袋内冲撞去皮后,置竹席上曝晒,待观察到表皮有显黄色的迹象时,将变黄的川贝母选出,装入麻袋再次冲撞去皮处理,然后再置竹席上曝晒。在晴好天气情况下,可如此反复进行多次,直至川贝母上粉时,即可一口气晒干,干燥后的川贝母成色漂亮。

4.川贝母“两段温控”加工工艺

川贝母的地下鳞茎,为加工中药材川贝母的植物来源。根据川贝母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加工需要,制定出了一套“两段温控”川贝母加工新工艺,投入到生产中应用,效果良好。

(1)川贝母加工温度控制:川贝母干燥加工应根据先高温杀死酶活性,后挥发干燥水分的原理进行。川贝母加工宜选用50~60℃的温度指标来进行。

(2)阶段变温:加工中采用阶段变温处理,以65℃烘烤5小时降至45℃再烘烤7小时至干,可获得质量上乘、色白、粉性优良的川贝母商品。凡外观色泽灰暗者,是因温低所导致;而表皮粗糙者,是因温度过高产生气泡所致。

(3)设置铺垫物和覆盖物在产品加工中的作用:凡以搪瓷盘盛装川贝母进行烘烤加工,产品会产生部分油子,出现半边黄、半边白的现象,这显然是在加温过程中传热不均所致。用硬纸板铺垫和覆盖卫生纸进行加工,情况大有好转,这是因为川贝母缓和受热均匀散发水气而致,使产品色泽美观。

(4)鲜贝母水洗与不水洗处理加工质量比较:采取将鲜贝母迅速水洗,清除残留物,沥干后10~20分钟即可晾干水气,进入加工阶段,所得产品色泽美观,同时折干率也略有增加。不经水洗加工的产品,折干率反低,附着的黑色残留物,即使经过揉搓也无法去除,严重影响产品外观色泽。

(5)烘烤加工过程中,翻动与不翻动同产品成色质量的关系:在温度稳定的条件下,全过程中任何时候,翻动与不翻动和产品加工质量无关。加工过程中,可以适当翻动,检查川贝母加工火候和判定估测继续烘烤的时间,并不影响产品质量,但应以不引起室温急剧下降为前提。

四、川贝母特色适宜技术

(一)采收技术

1.采收年限,以栽培3年(松贝)至5年(青贝)采收为宜。

2.采收期,每年8~9月,在鳞茎饱满、地上花茎枯萎时采挖;收果实的植株,于果实成熟后采挖。

3.采收方法,选择晴天,用小锄或竹刀将鳞茎挖出,通常采挖两次,避免川贝母表面损伤和长时间被水浸湿,摘除残茎、叶、残根后放入紧密箩筐。采挖的川贝母鳞茎,选留种源供栽培,其余加工成商品川贝母。

(二)产地加工

1.清洗与干燥

将装有川贝母的箩筐,浸入清水中,快速晃动箩筐,洗净泥砂,并撞去部分须根。清洗后立即进行干燥。连续数天将川贝母置太阳下曝晒5~9小时,待傍晚移至室内,直到符合干燥要求为止。干燥标准为内外呈白色即可。鲜重大于20g的川贝母鲜鳞茎,洗净后切成厚度为0.2~0.3cm的片,再进行干燥。

2.拣选与分段

从干燥后的川贝母中剔除虫蛀、变质部分,按特征分为松贝和青贝2个等级。 57YILFzdyXqcv9YF3Qz8375e1C+/ckyp0DmUvcIGr//88yWecdc6RRGATJukG8H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