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中医肿瘤学术思想的萌芽与初步形成

第一节 上古至战国时期

上古至战国时期,是中医学发展较快、成就较大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医肿瘤病学思想萌芽之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的相继问世,确立了中医认识疾病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的一套基本理论,为中医治疗肿瘤扶正培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学术思想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理论与证治基础。

一、《黄帝内经》:明确中医基本诊治原则

对于肿瘤的论述,《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运用了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观点,并以人体内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观念,来阐述肿瘤病理变化的规律以及诊断、治疗、用药等法则,把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在整个理论体系之中。

(一)病名的记载

《灵枢·刺节真邪》中对筋瘤、昔瘤、肉瘤、肠瘤、骨瘤等表述是最早有关“瘤”的中医学文献记载,“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二)病机演变的记载

《内经》对肿瘤病机的演变过程也进行了系统描述,《灵枢·百病始生》说:“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传舍于肠胃……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认为肿瘤与人体其他疾病一样,由表及里,居留日久,息而成积,可发生在任何部位。

(三)病因的记载

病因方面,中医认为肿瘤主要是因“喜怒不适,饮食不节,寒温不时,邪气胜之,积聚已留”导致,具体如下。

1.外邪侵害

如《灵枢·九针论》有“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刺节真邪》认为: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

2.水土不适

如《吕氏春秋·尽数》说:“轻水所,多秃与瘿人(包括甲状腺肿瘤)。”

3.饮食不调

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东方之域……皆安其处,美其食……其病皆痈疡。”古代痈疡,包括现在所说某些有体表溃疡的肿瘤。

4.情志失常

如《灵枢·百病始生》:“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通评虚实论》:“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四)症状的描述

当时也对肿瘤的症状及反应进行了描述,如“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形象描述了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灵枢·五变》“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论述了积聚证的病因病机,邪气侵犯肠胃,内伤于脾,使脾阳不运,湿痰内聚,阻滞气机,滞而不畅,则致聚证。“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胃肠病恶”,则指出肠道肿瘤经常出现皮肤不泽、体重下降消瘦的恶病质表现。

(五)有关“虚、毒、瘀”的论述

对于治疗原则,则有“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的论述,尽管未能明确提出积聚等应该以扶正为主的治疗原则,但也强调了治疗应有度,中病即止,不宜攻伐太过的治疗方法。

关于毒热致瘤的机制,《内经》早有论述。《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内经》中有四篇论及积、浮梁、石瘕与血瘀证的关系。《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灵枢·百病始生》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 胀, 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素问·腹中论》曰:“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二、《难经》:奠定积聚发病诊断学基础

《难经》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对积证和聚证明确了定义,并提供了鉴别的方法,认为积聚主要内因为脏腑功能失调,为中医学肿瘤积证和聚证的发病诊断学打下了基础。

(一)分述积聚病机

《难经·五十五难》曰:“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认为聚病是由于气机阻滞,一时聚合,其特征为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病情轻,治疗尚易;而积病则由于血瘀痰凝,久积而成,病在血而性质属阴,其特征为有形而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病情较重,治疗较难。

(二)提出“五脏积”

同样,《难经·五十六难》则在上篇的基础上,给出了五脏积的概念,进一步强调了积病的形成与五脏的关系,介绍了五脏积病的名称、发病部位、形态、传变以及病变形成的原因:“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巳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适王,王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适王,王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而咳,发肺痈。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肺复欲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并指出五脏积“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对积病后期的临床表现做出了形象描写。

可见,从《内经》《难经》时代,尽管未能对肿瘤形成整套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体系,但已经对肿瘤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有了一定的认识。 +mTpvosMw76ua4URhediRUGduz4el0+8xVGRV+cD5dBxwrXTV/v3X4Mb9mqTkX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