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相关证候源流】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未见有淋巴瘤病名,但“石疽”“恶核”“失荣”“痰核”“疵痈”等描述时与淋巴瘤病症类似。其相关证候论述散见于各时期医著中。

一、上古至春秋战国时期

上古至春秋战国时期为中医学的萌芽时期,其代表作以《黄帝内经》《难经》为主,其中与淋巴瘤的相似的证候及病名较为少见,但《黄帝内经》中已提出“失精”和“脱营”的病名,为后世该病(“失荣”)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素问·疏五过论》:“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后世明代陈实功根据《黄帝内经》中的此段论述进一步阐发,首次提出“失荣”病名,并在《外科正宗》中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势病位、转归发展予以详细阐述。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

秦汉至隋唐时期,有关淋巴瘤的相关证候论述明显增多。如“恶核”病名出自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在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进一步对恶核的病名、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等进行了详细阐述、补充;“石疽”病名最早见于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石疽候》,较大丰富了肿瘤相关证候的描述。

《诸病源候论》:“恶核者,肉里忽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皮肉燥痛,左右走身中,卒然而起,此风邪夹毒所成。其亦似射工毒,初得无常处,多恻恻痛,不即治,毒入腹,烦闷恶寒即杀人。久不瘥,则变作瘘。”

《诸病源候论》:“恶核者,是风热毒气与血气相搏,结成核,生颈边。又遇风寒所折,遂不消不溃,名为恶核也。”

《外台秘要》:“身面石疽,状如痤疖而皮厚:楮实子捣,敷之。”

《肘后备急方》:“恶核病者,肉中忽有核如梅李,小者如豆粒。皮中惨痛,左右走,身中壮热,瘰恶寒是也,此病卒然如起。有毒入腹杀人,南方多有此患。宜服五香连翘汤,以小豆敷之。立消,若除核,亦得敷丹参膏。”

《肘后备急方》:“五香连翘汤,疗恶肉,恶脉,恶核,瘰疬风结肿气痛。”

《肘后备急方》:“丹参膏,疗恶肉,恶核,瘰疬,风结,诸脉肿。”

《备急千金要方》:“恶核瘰病瘭疽等,多起岭表,中土鲜有,南方人所食杂类繁多,感病亦复不一,仕人往彼深须预防,防之无法,必遭其毒,唯五香汤、小豆散(即麻子小豆散,本卷痈疽门)、吴茱萸皆其要药。”

《备急千金要方》:“北方仕子游官至彼,遇其丰赡,以为福佑所臻。是以尊卑长幼,恣口食啖,夜常醉饱,四体热闷,赤露眠卧,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或患霍乱脚气胀满,或寒热疟痢恶核疔肿,或痈疽痔漏,或偏风猥退,不知医疗,以至于死。”

《华佗神方》:“大者谓之恶核,小者谓之痰结,毒根最深,极不易治。未溃之前,忌贴凉膏,忌服凉药。”

三、宋至金元时期

宋至金元时期,有关淋巴瘤相关证候论述亦颇多。

《圣济总录》:“石疽与石痈之证同,比石痈为深,以寒客经络,气血结聚而不得散,隐于皮肤之内,重按如石,故谓之石疽,痈疽皆热气所作,今寒气为梗,故凝结不化,其毒内著,结硬如石,治宜温其经络,使热气得通,其毒外泄,故能腐熟而发散,化脓血而出也。”

《外科精义》:“及有缓疽、石疽,与附骨疽亦相类矣。异者,盖缓疽、石疽皆寒气所作,深伏于骨髓之间,有肿与皮肉相似。若疼而坚硬如石,故谓之石疽;缓疽其热缓慢,积日不溃,久乃亦紫黯色,皮肉俱烂,故名曰缓疽。”

《太平圣惠方》:“治唇上生恶核肿,由脾胃风热壅滞,独活散方。”

《太平圣惠方》:“夫小儿恶核者,是风毒气,与血气相搏,结成核生颈边,又遇风寒所折,遂不消不溃,名为恶核也。”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香连翘汤治一切恶核、瘰疬痈疽、恶肿等病。”

《仁斋直指方论》:“痈疽恶核,男以左边为重,女以右边为重。”

《仁斋直指方论》:“恶核漏疮,并戒怒气,不然核则大,漏则水多。”

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对淋巴瘤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明代陈实功根据《黄帝内经》中的此段论述进一步阐发,首次提出“失荣”病名,并在《外科正宗》中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势病位、转归发展予以详细阐述。时至清代,对失荣的认识以及对病名的理解进一步加深。高秉钧在《疡科心得集》中进一步对“失荣”病名进行详尽描述,并从病位、病形、病势、病性等多方面对临床症状加以概括,使得该病全貌跃然于纸上,切实指导了临床。清代吴谦继承前辈医家经验,在《医宗金鉴》中对该病进行归纳描述,将石疽的好发部位、质地、颜色、进展情况以及不良预后均加以阐述,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痰核”病名首见明代李梴的《医学入门》,泛指体表的局限性包块,清代医家林珮琴所著《类证治裁》中进一步对痰核进行描述,不仅对痰核的症状特点以及好发部位进行了描述,同时还指出了该病“坚而难愈”的不良预后。清代王维德所著《外科证治全生集》,作为集大成者,将以上诸同类疾病归纳总结、合而为一,统称为阴疽病;王维德对失荣、石疽、痰核、恶核疾病加以归纳,并且求同存异,于细微处加以鉴别,指导临床,同时还提出该病毒发五脏、速长难消的论断。明清时期医家在前辈医家研究基础上整理总结,延续创新,不断丰富着淋巴瘤相关证候的描述,为后世所宗。

《景岳全书》:“故附骨痈疽,及鹤膝风证,唯肾虚者多患之。前人用附子者……若被贼风所伤,患处不甚热,而洒淅恶寒,不时汗出,熨之痛止,少者须大防风汤,及火龙膏治之,若失治则为弯曲、偏枯。有坚硬如石者,谓之石疽。若热缓,积日不溃,肉色赤紫,皮肉俱烂,名缓疽。”

《普济方》:“夫人之气血,得热则润泽,得寒则凝结。石痈者寒气凝结致热,一气不得散,故其肿结确实有核,皮肉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此寒多热少,坚硬如石之状,而谓之石痈。久久热气乘之,乃有脓也。治宜温调营卫,散其寒邪,使气得阳而外发,则肿硬自消,而脓血出矣。”

《本草撮要·卷二木部》:“楮实,味甘,入足太阴少阴经,功专软骨。得茯苓治水气臌胀。研末涂身面石疽,水浸取沉香,酒蒸用。皮治水肿气满尤捷。以汁和白及飞面,调和接纸,永不解脱。叶甘凉,祛湿热,治老少下痢瘴痢。为末,白痢姜汤下,赤痢沙糖汤下。一名谷实。”

《奇效良方》:“沉香汤:治石疽,肿毒结硬,口干烦热,四肢拘急不得卧。”

《验方新编》:“王洪绪曰:阴毒之症,皆皮色不变。然有肿与不肿者,有痛与不痛者,有坚硬难移,有柔软如绵者,不可不为之辨。夫肿而不坚,痛而难忍者,流柱也;肿而坚硬微痛者,贴骨、鹤膝、横痃、骨槽等类也;不肿而痛,骨骱麻木,手足不仁者,风湿也;坚硬如核、初起不痛者,乳岩、瘰疬也;不痛而坚、形大如拳者,恶核、失荣也;不痛不坚,软而渐大者,瘿瘤也;不痛而坚,坚如金石,形大如升斗者,石疽也。此等症候尽属阴虚,无论平塌大小,毒发五脏,皆曰阴疽。如其疼痛者易消,重按不痛而坚者,毒根深固,消之不易,则治之尤不容缓也。”

《验方新编》:“大者称恶核,小者痰核,与石疽初起相同,然其寒凝甚结,毒根最深,却不易溃。”

《验方新编》:“失荣:此患多生肩胛以上。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不动,其症与石疽相同,急服石疽各方治之。”

《临证一得方》:“肝肾内亏,虚火因之上越,凝结耳傍,日渐长大,坚实着骨,已经半载,此上石疽也。脉来沉数,已非退势,溃则溢血难理,全在抛却世务事,宜耐心调养,庶可延年。”

《临证一得方》:“卫任不充,情志抑郁,郁痰凝结,中石疽顽硬,脉滞神疲,虽未穿溃,痼疾已成,善自调养,勿致增剧为幸。”

《经验选秘》:“石疽,初起如恶核,渐大如拳,急以阳和汤、犀黄丸,每日轮服可消,如迟至大如升斗,仍如石硬不痛,又日久患现红筋则不治。”

《简明医彀》:“有在腰胯之间,患疽如石不溃者,名石疽,属少阳、阳明二经之积热。邪毒内结,元气不足,不能起发,急服活命饮加羌活、独活、柴胡、黄芩,及紫金锭汗之。实者一粒金丹,或黄连内疏汤下之,随服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托之。”

《杂病源流犀烛》:“其肿与皮肉相似,疼而坚硬如石,名石疽(宜生商陆根打烂,和盐许涂敷,日换一次即软),甚有肿痛,口干烦热,四肢拘急者(宜沉香汤)。由石疽推之,又有石痈,结硬发热,毒气攻冲不定,疼痛者是也(宜黄连散)。”

《冯氏锦囊秘录》:“凡内伤酒食,脾胃营运之气有亏,不能上升,乃下流乘其肝肾之佐,注于足胫,加之房事不节,邪气柔虚,乃为脚气,久而不愈,遂成痼疾,坚硬如石,谓之石疽。”

《冯氏锦囊秘录》:“故体虚之人为冷气所袭,经久不消,极阴生阳,寒化为热而溃也。若误用寒凉,必成废疾,或挛曲偏枯,或痿弱不起,或坚硬如石为石疽,或日久始溃,皮肉俱腐为缓疽,下部道远,非桂附不能下达也。况肾主骨,而臀以下俱属肾,非桂附不能入其经而宣行也。”

《冯氏锦囊秘录》:“宝坻赵太先生,年七十二岁,抱病两月余,诸医不能疗,且不能识,乃延余视,其病右颊肿硬,连及颐项耳后,一片坚实,不热不疼,医治七十余日。凡解毒攻托,敷贴熏洗总无一效,渐至口内出脓,牙噤不开,饮食少进,精神日衰,脉则洪大而空,余知为气血大衰,阴寒所聚,书即所谓石疽是也。”

《医学入门》:“缓疽、石疽,皆寒气伏于骨髓。但缓疽其热缓慢,色紫黯,久则皮肉俱烂;石疽肿与皮肉相似,疼痛坚硬如石。二者初起,便宜温热托里补虚,次乃随证调治。”

《外科证治全书》:“至若发无定处者,为时毒,为黄水疮,为恶核,为石疽,为瘿瘤,为流注,为疔疮,为多骨疽,为痼发,为蛇瘴瘭疽,为大麻风,为杨梅疮,为结毒,为血箭,为痣,为血风疮,为白驳风,为血疳,为赤白游风,为汗斑,紫白癜风,为疬疡风,为破伤风,为发痉,为风疳,为顽癣,为 癗,为蛇风虱(白疕),为疥疮,为大赤疮,为猫眼寒疮,为鱼脊疮,为翻花疮,为漆疮,为天疱疮,为栗疮(作痒为傲冬疮),为疮鼓,为天火丹毒,为瘴疽,为痛风,为痒风,为毒气攻心,为疮口误入毒水,为诸疮生蝇蛆,为暑令疡毒小疖,为体气,为黑子痣。”

《外科证治全书》:“石疽初起如恶核,坚硬不痛,渐大如拳。急以阳和汤、犀黄丸每日轮服,紫元丹间服可消。如迟至大如升斗者亦石硬不痛。又日久患现筋纹,偶作抽痛,虽按之如石,而其内已作脓矣。现红筋者其内已通血海,不治;现斑黑者乃自溃之证,溃则流血,三日内死;现小块高低如石岩者,主三百日后必发大痛,不溃而死。唯现青筋者,其内已成黄浆,尚可治,令日服阳和汤,外用活商陆根捣烂,加食盐少许敷之,数日作痒,半月皱皮,日敷日软而有脓袋挂下,以银针穿之,用千金内托散加熟地,倍生芪,各一两,同阳和汤煎服,大剂补托。十剂后以阳和解凝膏随其根盘贴满,独留患孔,再加绷缚法,使其皮膜相连,易于脓尽生肌。接用十全大补、加味保元等汤(参芪忌炙),服至收功。”

《证治准绳·疡医》:“或问一人患疽于腰胯之间,肉色不变,坚硬如石,经月不溃者何如?曰:此名石疽。属少阳、阳明二经积热所致,邪毒固结,元气不足,故不能起发。活命饮加独活、羌活、柴胡、黄芪,及紫金丹汗之,壮实者,八阵散、一粒金丹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托之。若黑陷不起,麻木不痛,呕哕不食,精神昏乱,脉散或代者死。神清脉和,服台阁紫微丸。”

《外科心法要诀》:“石疽生于颈项旁,坚硬如石色照常,肝郁凝结于经络,溃后法依瘰疬疮。”

《外科心法要诀》:“石疽寒凝瘀血聚,生于腰胯最缠绵,坚硬如石皮不变,时觉木痛消溃难。”

《外科大成》:“石疽生颈项间,坚硬如石,皮色不变,由沉寒客于经络,气血凝结而成。初起者用艾灸之,至五七十壮方止。次以麦饭石膏贴之。渐渐求愈,非若失荣之顽恶也。”

《外科大成》:“石疽生腰胯之间,肿而无头,皮色不变,坚硬如石,属少阴阳明二经积热所致,治同湿流注。亦由元气虚而邪气固结也。若黑陷麻木,呕哕不食,神昏脉散而代者死。”

《外科大成》:“冯鲁瞻曰:耳下石疽者,不脓不疼是也。大宜养肝血,滋肾水,温补可化。如少年脉疽肿不变色,漫肿疼痛,坚硬如石,此寒气之肿也。或捣生商陆根,加盐少许敷之。”

《疡医大全》:“实者,少佐以清肝,然不可轻用行气破血之药。(《锦囊》)汪省之曰:石疽多生耳项。(《理例》)窦汉卿曰:石疽与石痈同,唯石疽深寒客于经络,血气结聚不散,隐于皮内,坚肿按之如石;此毒若连颈项之节,内先腐烂,方出皮肤。如脓出颈项者即死。初起宜艾火灸三四十壮,发于额面者,不可灸也。又曰:商陆捣敷石疽最效。”

《外科全生集》:“王姓媳,颈内瘰疬数个,两腋恶核三个,又大腿患一毒,不作疼痒。百余日后,日渐发大,形几如斗,按之如石,皮现青筋,常用抽痛。经治数人,皆称曰瘤。余曰:瘤系软者,世无石硬之瘤,乃石疽也。”

《外科全生集》:“鸭蜒因毒夹于腋中,鱼肚缘患生于腿肚,失荣独在项间,夹疽双生喉侧,脚骨号夹棍之疮,溃烂肌肤,则为驴眼。”

《彤园医书(外科)》:“上石疽生颈项两旁,形如桃李,皮色不变,坚硬如石,臖痛不热,由肝经郁结,致气血凝滞经络而成。初小渐大,难消难溃,既溃难敛,疲顽之症也。”

《脉义简摩》:“小儿脑后耳后多核者,此太阳、少阳之气不达,常病寒热,气与液搏结而成,所谓恶核失荣也。亦由于先天不足。宜外治以散之,内服生津补血之剂以清之。愈后,须用温补以助肾气。核多者,不宜种痘,以其气结也。旧法:生山药擦之。”

《普济方》:“夫恶核病者,肉中忽有核累累如梅李核,小者如豆粒,皮肉瘆痛壮热,索恶寒是也,与诸疮根瘰疬结筋相似。其疮根瘰疬,因疮而生,是缓无毒。恶核病猝然而起,有毒,若不治入腹,烦闷杀人。盖由冬月受温风,至春夏有暴寒相搏,气结成此毒也。”

《普济方》:“凡恶核初似被射工毒,无常定处,多恻恻然痛,或时不痛。人不痛者便不忧,不忧则救迟,救迟即杀人,是以宜早防之。”

《寿世保元》:“四围坚中软者,此为有脓审也,一边软亦可有脓。都坚者此为恶核,或有气也。都软者此为有血,血瘤也。当审坚软虚实为要。若坚疽积久后,若更变热,偏有软处,当软处切不可针破也。软疽者温暖裹衣置之,若针灸刺破,不可疗也。”

《外科全生集》:“马曰:恶核难溃敛,即服药亦难取效。大忌开刀,洵是至言。”

《市隐庐医学杂著》:“瘰疬、乳岩、流注、贴骨、鹤膝、横痃、骨槽、恶核、失荣、马刀、石疽之属,皆属阴虚,尽在阴疽之类。”

《外科心法要诀》:“失荣耳旁及项肩,起如痰核不动坚,皮色如常日渐大,忧思怒郁火凝然。日久气衰形削瘦,愈溃愈硬现紫斑,腐烂浸淫流血水,疮口翻花治总难。”

《外科正宗》:“又有失荣肿,坚硬如岩凸;强阴失道症,形状要分别。”

《外科正宗》:“失荣症:生于耳前后及项间,初如痰核,久则坚硬渐大如石;破后无脓唯流血水,坚硬仍作,肿痛异常,乃百死一生之症。”

《外科正宗》:“失荣者,先得后失,始富终贫,亦有虽居富贵,其心或因六欲不遂,损伤中气,郁火相凝,隧痰失道停结而成。其患多生肩之以上,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不动;半载一年,方生阴痛,气血渐衰,形容瘦削,破烂紫斑,渗流血水。或肿泛如莲,秽气熏蒸,昼夜不歇,平生疙瘩,愈久愈大,越溃越坚,犯此俱为不治。”

《外科证治秘要》:“痈疽、疔毒、痰瘤之外,另有奇特名色,今古相传,亦不可不知。如生于腿湾名曲鳅,生于跨凹名鱼口,生于颈间硬而不移;按之尚有情者,名马刀痰;按之无情如石者,名失荣。”

《疡科心得集》:“一大方中有四绝证:风、痨、臌、膈是也。疡科中亦有四绝证:谓失荣、舌疳、乳岩、肾岩翻花是也。”

《疡科指南医案》:“血从清窍而出,继见颈侧患疡,板硬无情,神形顿改,所谓失荣,独阳无阴者不治,独阴无阳者亦不治,此其是也。”

《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凡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核也。”

《绛囊撮要》:“犀黄丸治乳岩瘰疬,痰核流注,横痃肺痈,小肠痈,一切腐溃阴疽,神效。”

《类证治裁》:“结核经年,不红不痛,坚而难移,久而渐肿疼者,为痰核,多生耳项肘腋等处,宜消核丸。”

中医学对淋巴瘤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从《内经》“失精”概念的提出,到东晋的《肘后备急方》、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恶核”“石疽”等病名、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认识的详细阐述补充,再到明清时期医家在前辈医家研究基础上整理总结,对失荣、石疽、痰核、恶核疾病加以归纳,并且求同存异,延续创新,基本总结出了淋巴瘤常见的临床证候表现。 Y7+rMxDl9U3PQxBACMTU4OQSRvlwe+U69o28AmZ8JTogozukmdvBttS4odtruP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