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治则与治法】

根据甲状腺癌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其中医治则主要为扶正祛邪,但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又需根据不同的治疗阶段,选择相应的治则治法,如围手术期、放疗、内分泌治疗期间的患者,中医治疗以扶正为主;对体力尚可,但不能耐受大剂量放疗而选择低剂量放疗的患者,中医治疗则以祛邪为主;对手术后患者、放疗后疾病稳定的带瘤患者,不适合或不接受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中医治疗则以扶正祛邪为主,并根据患者情况,随时调整扶正与祛邪的侧重。

一、治疗原则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

对于接受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且具备治疗条件的甲状腺癌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西医根据NCCN甲状腺癌指南的原则进行治疗。中医根据治疗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4种治疗方式。

1.中医防护治疗

适应人群:围手术期、放疗、内分泌治疗期间的患者。

治疗原则:以扶正为主。

治疗目的:减轻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等治疗方法引起的不良反应,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治疗方法:辨证汤药±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其他中医治法。

治疗周期:围手术期,或与放疗、内分泌治疗等治疗方法同步。

2.中医加载治疗

适应人群:有合并症,老年PS评分2,不能耐受大剂量放疗而选择低剂量放疗的患者。

治疗原则:以祛邪为主。

治疗目的:提高上述治疗方法的疗效。

治疗方法:中药注射剂±辨证汤药±口服中成药±其他中医治法。

治疗周期:与放疗同步。

3.中医巩固治疗

适应人群:手术后无须辅助治疗或已完成辅助治疗的患者。

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治疗目的:防止复发转移,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治疗方法:辨证汤药+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其他中医治法。

治疗周期: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

4.中医维持治疗

适应人群:放疗后疾病病情稳定的带瘤患者。

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治疗目的:控制肿瘤生长,延缓疾病进展或下一阶段放化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治疗方法:中药注射剂±辨证汤药±口服中成药±其他中医治法。

治疗周期:2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

(二)单纯中医治疗原则

适应人群:不适合或不接受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的患者。

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治疗目的:控制肿瘤生长,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治疗方法:中药注射剂+口服中成药±辨证汤药±中医其他疗法。

治疗周期:2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汤药
1.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要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不同的西医治疗背景、不同的临床表现,对于接受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且具备治疗条件的甲状腺癌患者,予以不同的中医药治疗。在不同治疗阶段,分别发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协同增效、减轻不良反应、巩固疗效等作用。

(1)手术结合中医治疗

①气血亏虚

临床表现: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便不成形或有肛脱下坠,舌淡脉弱。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

选方:八珍汤加减(《正体类要》)。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

辨证加减:兼痰湿内阻者,加半夏、陈皮、薏苡仁;若畏寒肢冷,食谷不化者,加补骨脂、肉苁蓉、鸡内金。若具动则汗出、怕风等表虚不固之证,加防风、浮小麦。

(2)放射治疗结合中医治疗

放射治疗结合中医治疗是指在放疗期间所联合的中医治疗,发挥提高放疗疗效(中医加载治疗)、防治放疗不良反应(中医防护治疗)的作用。

①气阴两虚

临床表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纳呆,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胸闷气短,面色淡白或晦滞,舌淡红或胖,苔白干或无苔,脉细或细数。多见于放射性损伤后期,或迁延不愈,损伤正气者。

治疗原则:益气养阴。

选方: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加减。

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芍药、甘草、百合、贝母、麦冬、桔梗、玄参、党参、五味子。

辨证加减:纳呆者,加鸡内金、焦三仙;阴虚盗汗,手足心热者,加鳖甲、地骨皮、牡蛎、浮小麦;兼血虚者,加阿胶、丹参;若久病阴损及阳者,加菟丝子、肉桂。

②热毒瘀结

临床表现:灼热作痛,连及头颈,声音嘶哑,呼吸、吞咽不适,咳吐黄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绛,苔黄燥,脉弦数。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散结消瘿。

选方:清肝芦荟丸(《外科正宗》)。

药物组成: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青皮、芦荟、昆布、海粉、甘草节、牙皂、黄连。

辨证加减:患侧上臂肿胀,加络石藤、桑枝、路路通;局部皮肤破溃流脓者,加芦根、冬瓜仁;便秘者,加大黄、柏子仁;眠差者,加首乌藤(夜交藤)、炒酸枣仁。

(3)内分泌治疗结合中医治疗

①阴虚内热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目干睛突,面部烘热,咽干口苦,烦躁易怒,心悸气短,恶热多汗,多食善饥,舌颤手抖,寐少梦多,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舌苔薄黄,或苔少舌裂,脉弦细数。

治疗原则:滋阴降火。

选方: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右归丸(《伤寒论》)合二至丸(《医方集解》)加减。

药物组成:当归、黄连、黄芩、黄柏、黄芪、生地黄、熟地黄、知母、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附子、女贞子、旱莲草。

辨证加减:若头痛较甚,加天麻、钩藤。

(4)放疗后结合中医治疗:

手术后已完成辅助放疗的患者,采用中医巩固治疗,能够防止复发转移,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放疗完成后病情稳定的带瘤患者,采用中医维持治疗,能够控制肿瘤生长,延缓疾病进展或下一阶段放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辨证论治同“单纯中医治疗”。

2.单纯中医治疗

对于不适合或不接受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单纯中医治疗,可发挥控制肿瘤、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①肝郁气滞

临床表现:颈前瘿瘤隆起,逐渐增大,质韧,疼痛不明显,随吞咽稍可上下运动,咽部作憋,颈部郁胀,伴胸胁胀闷不舒,善太息,平素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口苦口干,可有大便秘结,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消瘿散结。

选方:四逆散(《伤寒论》)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枳实、芍药、香附、青皮、郁金、山慈菇、海蛤壳、生牡蛎、八月札。

②痰湿凝结

临床表现:颈前瘿瘤隆起,逐渐增大,质硬,可有胀痛压痛,随吞咽稍可上下运动或固定不动,颈部憋胀不适,肿块经久不消,伴胸闷憋气,纳呆食少乏味,口淡黏腻,恶心欲呕,肢体困重,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疗原则:健脾理气,化痰散结。

选方:四海舒郁丸(《疡医大全》)加减。

药物组成:海藻、昆布、陈皮、法半夏、白术、贝母、生薏仁、茯苓、香附、苍术、天南星。

③痰瘀互结

临床表现:颈部瘿瘤,质地坚硬,可有颈前刺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受限或推之不动,可伴有胸闷痰多、肢体倦怠、胃纳不佳,或有颈前、两侧瘰疬丛生,苔多白腻,舌质多紫黯或有斑点,脉弦或湿。

治疗原则:理气化痰,散瘀破结。

选方:海藻玉壶汤(《外科正宗》)加减。

药物组成:昆布、海藻、法半夏、陈皮、连翘、贝母、川芎、当归、茯苓、土贝母、香附、郁金、穿山甲、天南星。

④心肾阴虚

临床表现:多颈前瘿肿,扪之质硬,心悸烦躁,面部烘热,咽干口苦,手颤失眠,气短乏力,舌质红或红紫,苔少,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阴降火,软坚散结。

选方: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组成:黄柏、知母、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夏枯草、白芍、川贝、黄药子、炙鳖甲。

(二)辨病治疗常用中草药

海藻:味苦、咸,性寒。归肝、胃、肾经。功效:软坚散结,消痰,利水消肿。

昆布:味咸,性寒。归肝、胃、肾经。功效:软坚散结,消痰,利水消肿。

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功效: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鳖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功效: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活血消癥,搜风通络。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功效: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归肝、脾经。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功效: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三棱: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石见穿:味微苦,性平。归肝、脾经。功效:清热解毒,活血镇痛。

胆南星:味苦、微辛,性凉。归肺、肝、脾经。功效: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功效: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

牛黄:味甘,性凉。归心、肝经。功效: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龙骨: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经。功效:镇静安神,收敛固涩,平肝潜阳。

海蛤壳:味咸,性平。归肺、肝、胃经。功效:清肺,利水,化痰,软坚,制酸,敛疮。

皂荚:味辛,性温,微毒。归肺、肝、胃、大肠经。功效:去痰止咳,开窍通络,杀虫散结。

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浮石:味咸,性寒。归肺、肾经。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文蛤:味咸,性平。归肾、肺、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化痰,软坚。

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功效:解毒散结止咳,清热化痰止咳。

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功效:凉血滋阴,泻火解毒。

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重楼: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黄药子:味苦、辛,性凉,有小毒。归肝、心经。功效: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龙葵: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肝、膀胱、肺、肾、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天南星: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功效:解毒消肿,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三)常用中成药
1.抗癌治疗类

(1)斑蝥酸钠维生素B 6 注射液:抗肿瘤药。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及白细胞低下症。

(2)艾迪注射液:清热解毒、消瘀散结。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等。

(3)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用于肺癌、肺癌脑转移及消化道肿瘤。

(4)小金胶囊: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用于阴疽初起,皮色不变,肿硬作痛,多发性脓肿,瘿瘤,瘰疬,乳岩,乳癖。

(5)西黄胶囊: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用于毒瘀互结,痈疽疮疡,阴疽肿痛,多发性脓肿,淋巴结炎,寒性脓疡属上述证候者。

(6)西黄丸:清热解毒,和营消肿。用于痈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肿等。

(7)加味西黄丸: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用于痈疽疮疡,多发性脓肿,淋巴结炎,寒性脓疡。

(8)复方斑蝥胶囊:破血消瘀、攻毒蚀疮,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治疗,尤宜辨证属毒瘀互结者。

(9)平消胶囊:活血化瘀、散结消肿、解毒止痛,用于毒瘀内结所致的肿瘤患者,具有缓解症状、缩小瘤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作用。

(10)小金丸:活血止痛,解毒消肿。控制肿瘤,延缓疾病进展,缓解气血淤滞、邪毒内阻引起的疼痛、肿块等症。

(11)片仔癀胶囊: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用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

(12)五海瘿瘤丸:软坚消肿。用于痰核瘿瘤,瘰疬,乳核。

(13)夏枯草胶囊: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

(14)消瘿五海丸:散结消瘿、活血化瘀。用于瘿瘤初起;淋巴腺结核、甲状腺肿大。

2.扶正抗癌类

(1)康莱特注射液:益气养阴、消癥散结。用于不宜手术的气阴两虚、脾虚湿困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及原发性肝癌。

(2)消癌平注射液: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用于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并可配合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

(3)榄香烯注射液:合并放化疗常规方案对肺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脑瘤、骨转移癌等恶性肿瘤可以增强疗效,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并可用于介入、腔内化疗及癌性胸腹水的治疗。

(4)得力生注射液:益气扶正,消癥散结。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气虚瘀滞证,症见右肋腹积块、疼痛不移、腹胀食少、倦怠乏力。

(5)康艾注射液:益气扶正,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及减少症。

(6)康力欣胶囊:扶正祛邪,软坚散结,用于乳腺恶性肿瘤见于气血瘀阻证者。

(7)威麦宁胶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邪扶正,配合放化疗治疗肿瘤有增效、减毒作用;单独使用可用于不适宜放化疗的肺癌患者的治疗。

(8)安康欣胶囊: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扶正固本。预防术后复发或转移,减轻症状。控制肿瘤,延缓疾病进展,缓解肿瘤引起的热毒瘀结等症。

(9)安多霖胶囊:益气补血,扶正解毒。提高放疗完成率,减轻放疗引起的气阴两虚症状。

3.扶正类

(1)参芪扶正注射液:益气扶正。用于气虚证肺癌、胃癌的辅助治疗。与化疗合用有助于提高疗效、保护血象。

(2)注射用黄芪多糖:益气补虚。用于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气短、食欲不振属气虚证因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生活质量降低,免疫功能低下的肿瘤患者。

(3)猪苓多糖注射液: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肿瘤病有一定疗效。与抗肿瘤化疗药物合用,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4)贞芪扶正颗粒:补气养阴。用于气阴不足、乏力、食欲不振等症。配合手术、放疗、化疗,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5)生血丸:补肾健脾、填精养血。用于脾肾虚弱所致的面黄肌瘦、体倦乏力、眩晕、食少、便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等。

(6)芪胶升白胶囊:补血,益气。用于气血亏损所引起的头昏眼花、气短乏力、自汗盗汗,以及白细胞减少症见上述证候者。

(7)地榆升白片:白细胞减少症,也可用于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

(8)益血生胶囊:健脾生血,补肾填精。用于脾肾两亏所致的血虚诸症,各种类型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有一定疗效。

(9)血康口服液:活血化瘀,消肿散结,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皮肤紫斑;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

(10)螺旋藻胶囊:益气养血,化痰降浊。促进术后康复,改善乏力、头昏等气血亏虚、痰浊内蕴症状。

(11)十全大补汤:温补气血。促进术后康复,改善乏力、头晕等气血亏虚症状。

(12)养阴生血合剂:养阴清热,益气生血。提高放疗完成率,减轻放疗引起的阴虚内热,气血不足,口干咽燥,倦怠无力,便秘、小便黄赤等症。

(13)百令胶囊:补肺肾,益精气。促进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缓解乏力、气促。

(14)复方皂矾丸:温肾健髓,益气养阴,生血止血。提高化疗完成率,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15)生血宝颗粒:养肝肾,益气血。提高化疗完成率,减轻化疗引起的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症。

(16)八珍颗粒:补气益血。提高化疗完成率,减轻化疗引起的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症。

4.解决症状类

(1)复方苦参注射液: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用于癌肿疼痛、出血。

(2)华蟾素注射液: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晚期肿瘤。

(3)华蟾素片: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多种中、晚期肿瘤。

(4)六神丸:解毒,消肿,止痛。控制肿瘤,延缓疾病进展,缓解肿瘤引起的热毒瘀结等症。

(四)中药外治法
1.中药贴敷方

(1)瘿瘤膏

药物成分:炙蜈蚣3条,炙全蝎3g,炙天龙尾3g,儿茶3g,蟾酥3g,黄丹1.5g。

适应证:适用于甲状腺癌患者。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凡士林油20g,调和备用。每次以适量涂于纱布,贴肿块处。每天换药1次,连用5天后停用2天,如无不良反应,可继续应用;如用后出现发红、瘙痒症状,应暂停使用,等上述部位恢复正常后再用。

(2)黄芷消瘿散

药物成分:生马钱子30g,蜈蚣50g,冰片10g,乳香60g,黄药子80g,大黄100g,白芷50g,姜黄60g。

适应证:适用于甲状腺癌患者。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加蜂蜜、米醋调成糊状,布包外敷患处,数小时后取下。

(3)独角莲

药物成分:鲜独角莲100g。

适应证:适用于甲状腺癌患者。

用法:鲜独角莲去皮,捣成糊状,敷于肿瘤部位,上盖玻璃纸,并固定。24小时更换一次。若为干独角莲,则研细末,温水调服。

2.针灸

(1)体针

局部取穴:将以左手拇、食指固定肿物,在结节周边将针刺入皮下,然后针尖向内斜,一直刺到结节的基底部。根据结节大小,刺6~8针。另在结节皮肤正中将一枚针直刺到结节的基底部。注意勿刺伤喉返神经。

邻近和远距离取穴:大杼、内关、曲骨穴。

(2)扬刺法

取穴:足阳明经之人迎、气舍、水突部位,瘿瘤顶部中心及四周。

方法:于人迎、气舍、水突及瘿瘤顶部中心,垂直刺入毫针各一支,再于瘿瘤四周取45°向心刺入毫针一支,深度以达瘿瘤中心为度,不可刺穿对侧囊壁。留针15~20分钟,每3日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

(3)耳穴压籽

取穴:神门、肝、脾、颈、甲状腺、内分泌、胃。

方法:用探棒在穴区内找到敏感点,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敏感点上。嘱患者每日自行揉按3~4次,每隔3~4天换1次,两耳轮流换贴,10次为1个疗程。

(4)耳针

取穴:神门、皮质下、肺、咽喉、颈6。

方法:用耳针在上述穴位轻刺,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附三:治则治法古今选要

对甲状腺癌的治则治法,历代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甲状腺辨治大法包括: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理气消瘿、化痰解凝,益气养血、扶正祛邪,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清肝泻火、化痰散结。行气化痰为治疗基本原则和中心线索,并相互贯通融合。

(一)古代论述

1.软坚散结

《医方集宜·治瘿瘤法》:“凡瘿瘤之症,先须断厚味、戒愠怒,当用利气软坚之药,久则消散矣。”

《古今医统大全·瘿瘤候》:“经曰:坚者削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郁者达发夺泄折之是也。如海带、昆布之咸以软坚,黄药子之苦辛以行气,破结散之类是也。”

《医学入门》:“瘿瘤或软或硬,无痛无痒,体实者,海藻散坚丸、海带丸。痰火盛者,舐掌散,神效开结散,此皆化痰行气破坚之剂,久虚者不可妄服。”

《明医指掌》:“瘿气绝不可破,破则脓血崩溃,多致夭枉,但当破气豁痰,咸剂以软其坚结,自然消散。”

2.补肾散坚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瘿瘤》:“肾主骨,恣欲伤肾,肾火郁遏,骨无荣养,致生石瘿、骨瘤。石瘿,海藻玉壶汤主之;骨瘤,尤宜补肾散坚,行瘀利窍,调元肾气丸主之。”

《外科正宗》:“已成色红坚硬,渐大微痒微疼者,补肾气、活血散坚。”

3.行散气血

《外科正宗》:“初起自无表里之症相兼,但结成形者,宜行散气血。”

4.行痰顺气

《外科正宗》:“已成无痛无痒或软或硬色白者,痰聚也,行痰顺气。”

5.健脾化坚

《外科正宗》:“已破流脓不止,瘤仍不消,宜健脾胃为主,佐以化坚。”

6.养血凉血,佐以清肝

《外科正宗》:“已溃出血不常,瘤口开泛者,宜养血凉血佐以清肝。”

7.补肾气、助脾胃

《外科正宗》:“溃后瘤肿渐消,脾弱不能收敛者,补肾气兼助脾胃。”

8.破气豁痰、软坚散结

《明医指掌》:“瘿气绝不可破,破则脓血崩溃,多致夭枉,但当破气豁痰,咸剂以软其坚结,自然消散。”

9.养气血、调经脉、行痰开郁、健胃和中

《外科大成》:“其有瘰疬、痰注、气痞、瘿瘤之属,生于肉里膜外者,亦属不内外因也。治以养气血,调经脉,行痰开郁,健胃和中之法为善。”

《疡医大全》:“外无六经形证,内无便溺阻隔,其病多生于膜外、肉里、肌肤之间,如瘰疬、痰注、气痞、瘿瘤之属,治法不必发表攻里,只当养气血,调经脉,健脾和中,行痰开郁治之,法为最善。”

(二)现代医家学术思想和治疗特点

周仲瑛教授提出治疗当清热散瘀而顾护正气,具体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化痰祛瘀、益气养阴之法。

魏澹宁教授认为早期调畅气机、疏肝健脾;发展期当以痰瘀并治为重,兼祛除热毒;中晚期滋阴助阳,重温补脾肾。

张培宇强调明辨病邪,有的放矢;治有标本,弛张有度。主方用药上,需要明辨痰浊、瘀血、火热的性质特点以全面合理用药,同时亦需突出病邪主次缓急以集中药力。肿瘤负荷较大现急症时,结合西医以攻壅毒之标。疾病缓解期,一方面改善西医治疗带来的副反应,另一方面注重调理气机,调补虚损,以固人体之本。

燕树勋教授认为甲状腺应从痰气论治,以理气化痰为主,采用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

郭志雄教授认为甲状腺癌可分为痰瘀交阻、肝郁痰凝、血瘀寒凝、阴虚火郁四型。痰瘀交阻型当化痰软坚、消散瘿瘤,可选海藻玉壶汤加消瘰丸化裁;肝郁痰凝型当理气消瘿、化痰散结,可选柴胡疏肝散加三棱煎化裁;血瘀寒凝型当活血散寒、软坚散结,可选小活络丹加补阳还五汤化裁;阴虚火郁型当清心养阴、化痰软坚,可选自拟清心软坚汤加二至丸化裁。

周立娟教授将甲状腺癌分为肝郁痰湿、气滞血瘀、毒热蕴结、心肾阴虚四型。肝郁痰湿证治宜理气消瘿、化痰散结,海藻玉壶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治宜理气化痰、行瘀散结,通气散坚丸加减;毒热蕴结证治宜清热解毒、散结消瘿,清肝芦荟丸加减;心肾阴虚证治宜养心益肾、化痰散结,生脉散合二至丸加减。

附四:方剂与外治法选要

(一)上古至隋唐时期

上古至隋唐时期,此期主要从汉朝的《伤寒论》开始,出现方剂,之后不断丰富发展。

1.治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等方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海藻、海蛤、龙胆、通草、昆布、礜石(一作矾石)、松萝各三分,麦曲四分,半夏二分。

功效:化痰软坚散结。

用法: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禁食猪、鱼、五辛、生菜,诸难消之物。十日知,二十日愈。

又方

组成:小麦面一升,海藻一两,特生礜石十两。

用法:上三味,以三年米醋渍小麦面,曝干,各捣为散合和,服一方寸匕,日四五服,药含极乃咽之。禁姜、五辛、猪、鱼、生菜、大吹、大读诵、大叫语等。

又方

组成:昆布、松萝、海藻各三两,海蛤、桂心、通草、白蔹各二两。

用法:上七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组成:海藻 海蛤各三两,昆布、半夏、细辛、土瓜根、松萝各一两,通草、白蔹、龙胆各二两。

用法:上十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不得作重用方。

又方

组成:昆布二两。

用法:洗切如指大,醋渍含咽,汁尽愈。

又方

组成:海藻一斤(《小品》作三两),小麦曲一斤。

用法:上二味,以三年醋一升,溲面末,曝干,往反醋尽,合捣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忌努力。

又方

组成:菖蒲、海蛤、白蔹、续断、海藻、松萝、桂心、蜀椒、倒挂草、半夏各一两,神曲三两。

用法:上十二味,治下筛,以牛羊髓脂为丸如梧子,日服三丸。

2.五瘿丸方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鹿靥。

功效:散结消瘿。

用法:取鹿靥,以佳酒浸令没,炙干,纳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味尽更易,尽十具愈。

3.治瘿瘤方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昆布、桂心各一两,逆流水柳须一两,海藻、干姜各二两,羊靥七枚(阴干)。

功效:散结消瘿。

用法:上六味,为末,蜜丸如小弹子大,含一丸咽津。

4.陷肿散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乌贼骨、石硫黄各一分,钟乳、紫石英、白石英各二分,丹参三分,琥珀、附子、胡燕屎、大黄、干姜各四分。

功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用法:上十一味,治下筛,以韦囊盛,勿泄气。若疮湿即敷,若疮干,猪脂和敷,日三四,以干为度。若汁不尽,至五剂、十剂止药,令人不痛。若不消,加芒硝二两佳。

原文:“治二三十年瘿瘤,及骨瘤、石瘤、肉瘤、脂瘤、脓瘤、血瘤,或息肉大如杯杆升斗,十年不瘥,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溃,令人惊悸,寤寐不安,身体螈缩,愈而复发方。”

5.治瘿瘤又方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矾石、芎䓖、当归、大黄、黄连、黄芩、白蔹、芍药各二分,吴茱萸一分。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

用法:上九味,治下筛,鸡子黄和涂故细布上,随瘤大小浓薄贴之,干则易,着药熟当作脓脂细细从孔中出,须探脓血尽,着生肉膏。若脓不尽,复起如故。

6.生肉膏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当归、附子、甘草、白芷、芎䓖各一两,薤白二两,生地黄三两。

功效:敛疮生肌。

用法:上七味, 咀,以猪脂三升半,煎白芷黄去滓,稍以敷之,日三。

原文:“治痈瘤溃漏及金疮、百疮方。”

7.灸法

瘿恶气,灸天府五十壮。

瘿上气短气,灸肺俞百壮。

瘿劳气,灸冲阳,随年壮。

瘿气面肿,灸通天五十壮。

瘿,灸天瞿三百壮,横三间寸灸之。又灸中封,随年壮。

诸瘿,灸肩髃左右相对宛宛处,男左十八壮,右十七壮,女右十八壮,左十七壮,或再三取瘥止。又,风池百壮,夹项两边。又,两耳后发际一百壮。

凡肉瘤勿治,治则杀人,慎之。

天府、臑会、气舍,主瘿瘤气咽肿。(《甲乙》云:天府作天窗。)

脑户、通天、消泺、天突,主颈有大气。通天,主瘿,灸五十壮。

胸堂,羊尿灸一百壮。《备急千金要方》

(二)宋至金元时期

宋至金元时期的医家甲状腺癌的认识更加全面,对不同的病因病机、证候进行辨证论治,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疗效较好的方药。

1.守瘿丸

来源:《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通草二两,杏仁一大合(去皮尖,研),牛蒂子一合(出油),吴射干、昆布(去咸)、诃黎勒、海藻(去咸)各四两。

功效:化痰散结,治瘿瘤结硬。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含化,咽津下,日进三服。

2.海藻丸

来源:《仁斋直指方论》

组成:海藻(洗晒)一两,海蛤(煅)、松萝各七钱半,当归、川芎、官桂、白芷、细辛、藿香、白蔹、明矾(煅)、昆布(洗,晒)各五钱。

功效:化痰散结,瘿瘤通用。

用法:上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一丸,含咽下。

3.蜡矾丸

来源:《仁斋直指方论》

组成:黄蜡一两,白矾一两三钱。

功效:护心膜,防毒气攻心,瘿瘤通用。

用法:先溶蜡化,离火俟稍温,方下矾末,搅匀,乘热搓成条,随烘随丸,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白滚汤送下,日进三服。

原文:“常服自然缩小消磨。”

4.针沙方

来源:《仁斋直指方论》

组成:针沙。

功效:消气瘿。

用法:针沙浸于水缸,平日饮食皆用此水,十日一换。针沙服之半年,自然消散。针沙能去积也。

5.治小瘤方

来源:《仁斋直指方论》

组成:大戟、芫花、甘遂。

功效:消瘤散结。

用法:上等分,为细末,米醋调,别笔妆傅其中,不得近着甘草处。

原文:“先用甘草煎膏,笔蘸妆瘤旁四围,干而复妆,凡三次,后以大戟、芫花、甘遂,上等分,为细末,米醋调,别笔妆傅其中,不得近着甘草处,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妆小晕三次。中间仍用大戟、芫花、甘遂如前,自然焦缩。”

6.破结散

来源:《仁斋直指方论》

组成:海藻(洗)、龙胆草、海蛤、通草、昆布、明矾(枯)、松萝各三分,麦曲四分,半夏、贝母各二分。

功效:消瘤散结。治五瘿。

用法:上为末,酒调服,日三食。

原文:“忌甘草、鲫鱼、猪肉、五辛、生菜、毒物。”

7.昆布丸

来源:《仁斋直指方论》

组成:昆布(洗)、海藻(洗)、小麦(醋煮干)各一两。

功效:消瘤散结。治一切瘿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丸如杏核大。每一丸,食后噙咽。

8.秘傅治瘿方

来源:《仁斋直指方论》

组成:干猪靥七个(用灯盏火烘过,干,为末),海螵蛸、木香、青木香、孩儿茶各五钱,雄黄、神曲、麦芽、辰砂各一钱。

功效:消瘤散结。治一切瘿瘤神效。

用法:上为细末,用酒送下,食后令睡时服之,即睡,再不可言语,戒恼怒房室。

9.海带丸

来源:《仁斋直指方论》

组成:海带、贝母、青皮、陈皮。

功效:理气消瘤。治瘿气久不消者。

用法:上各等分,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噙化。

原文:“一方:治颏下结核不消,经效。治项下卒结囊,渐大欲成瘿者。昆布、海藻各等分,上为末,蜜丸如杏核大。含,稍稍咽津。”

10.治瘿方

来源:《永类钤方》

组成:桔梗、茯苓、陈皮、半夏、黄芩、栀子、防风、麦冬、白芷、赤芍、昆布、海藻、海带各五钱,木香一钱,甘草一钱。

功效:顺气行痰。

用法:上水煎服,并服中九丸、金蚣丸。若已穿头者,用化肉膏贴之,至肉黑后,取出腐肉,以药线日插三次,约六七日落尽腐肉,以加味天然散生肌、平口。

11.葛仙方

来源:《永类钤方》

组成:槟榔、昆布、马尾海藻二两。

功效:软坚散结。

用法:作末,蜜丸弹子大,空心含咽。忌食盐。

12.针灸法

天突一穴,在结喉下宛宛中,灸三七壮,治诸般瘿疾。肩髃二穴,在膊骨头肩端两骨间陷宛中,举臂取之,男左十八壮、右十七壮,女左十七壮、右十八壮。

又灸

两耳后,发际,七壮。(《仁斋直指方论》)

灸法

男左女右,灸肘后属高骨尖点穴,却伸手背,灸七壮,并灸胸心坎骨下巨门穴五壮。常服复元通气散奏效。(《永类钤方》)

(三)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外科专著较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分阶段治疗是明清时期对甲状腺癌治疗的主要特点。

1.海藻酒方

来源:《奇效良方》

组成:海藻(洗去碱)一斤,酒二升,渍一宿,取一二合饮之。

功效:化痰散结。

用法:酒尽将海藻曝干,捣末,酒调一钱匕,日三即瘥。如浸用绢袋盛了渍,春夏二日,秋冬三日。

原文:“治颈下卒结核,渐大欲成瘿瘤。”

2.飞龙阿魏化坚膏

来源:《外科大成》

组成:蟾酥丸药末一料,金头蜈蚣五条(炙黄,去头足,末)。

功效:化坚止痛,治失荣症,及乳岩、瘿瘤、瘰疬、结毒,初起已成,但未破者,用此贴之。

用法:研匀。用西圣膏(见首卷)二十四两,顿化,入前末药,搅匀,以红绢摊贴,半月一换。轻者渐消,重者亦可停止,常贴可以保后无虞。

3.消瘿汤

来源:《寿世保元》

组成:海藻(洗)、龙胆草、海蛤粉各二两,通草、昆布(烧存性)、枯白矾、松萝各一两,半夏二两五钱,麦曲一两五钱,白芷一两。

功效:化痰散结消瘿。治瘿瘤、痈疽、便毒、恶疮,久漏不愈者。

用法:上为末,每服五钱,酒煮,忌甘草虾鱼猪肉五辛诸毒等物。又要吞矾蜡丸。

4.秘传木香散

来源:《简明医彀》

组成:猪腌子七个(灯盏火烘干,为细末),海螵蛸、南木香、青木香、神曲、麦芽、孩儿茶各五钱,雄黄、辰砂各二钱。

功效:理气化痰散结。治一切瘿瘤结核。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临睡酒调下即卧,勿言语、恼怒、房室,累验。

5.消肿溃坚汤

来源:《万病回春》

组成:昆布(冷水洗)、海藻(微炒)、黄柏(酒炒)、知母(酒浸)、天花粉、桔梗各五钱,连翘、三棱(酒浸)、莪术各三钱(酒浸),龙胆草、黄连、黄芩(酒炒)、干葛、白芍(酒炒)各三钱,升麻、柴胡各五分,甘草(炙)五钱,归尾五分。

功效:清热化痰,散理气结。治瘿瘤结核通用。

用法:上锉,每一两,水二盏,先浸半日,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于卧处伸足在高处,头微低。每噙一口,作十次咽下。至服毕,根据常安卧,取意在胸中停蓄之意也。另拣半料作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或百五十丸,用此汤留一口送下。

6.内府秘传方

来源:《万病回春》

组成:海藻(热水洗净)、昆布(洗净)、海带、海螵蛸、海粉(飞过)、海螺(醋炙)、甘草少许。如颈下摇者,用长螺;颈不摇,用圆螺。

功效:化痰散结,治瘿气神效。

用法:上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如圆眼大,每夜临卧,口中噙化一丸,功效不可言也。

7.项瘿方

来源:《本草纲目》

组成:黄药子一斤。

功效:化痰散结。

用法:洗净,锉细,泡酒一斗,每日早晚饮酒一杯。忌一切毒物,并须戒怒。

8.消瘿五海饮

来源:《古今医鉴》

组成:海带、海藻、海昆布、海蛤、海螵蛸各三两半,木香、三棱、莪术、桔梗、细辛、香附各二两,猪琰子七个(陈壁土炒,去油焙干)。

功效:理气化痰散结。

用法:上为末,每服七分半,食远米汤下。

9.清肝芦荟丸

来源:《家藏蒙筌》

组成:当归、生地(酒浸,捣膏)、白芍(酒炒)、川芎各二两,黄连、青皮、海粉、牙皂(炒)、甘草节、昆布(酒洗)、芦荟各五钱。

功效:清肝理气散结。

用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八十丸,白滚水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

原文:“治恼怒伤肝,气郁血燥,致生筋瘿盘瘤,其坚硬色紫,垒垒青筋,结若蚯蚓,遇喜则安,遇怒则痛,宜服此丸。”

10.芩连二母丸

来源:《家藏蒙筌》

组成:黄芩、黄连、知母、当归、贝母(去心)、白芍、羚羊角(镑)、生地、熟地、蒲黄、川芎、地骨皮各一两,生甘草五钱。

功效:清心凉血,化瘀散结。

用法:上为末,侧柏叶煎汤,打寒食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灯心煎汤送下,或作煎剂服之亦可。

11.加味归脾丸

来源:《家藏蒙筌》

组成:香附、人参、枣仁(微炒)、远志、当归、乌药、黄芪(蜜炒)、陈皮、白术(土水炒)、贝母(去心)一两,白茯神一两,木香、炙甘草各三钱。

功效:理气宽中,开郁行痰。

用法:上为细末,合欢树根皮四两煎汤,煮老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食远白滚汤送下。合欢树即夜合树。

原文:“治思虑伤脾,致脾气郁结,乃生肉瘿肉瘤,软如绵,肿似馒,脾气虚弱,日久渐大,或微疼或不疼,宜服此丸。”

12.通气散坚丸

来源:《家藏蒙筌》

组成:人参、桔梗、川芎、当归、花粉、陈皮、黄芩(酒炒)、枳实(麸炒)、半夏、胆星、贝母(去心)、海藻(酒洗)、白茯苓、香附、石菖蒲、生甘草各一两。

功效:理气散结消瘤。

用法:上为细末,荷叶煎汤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一钱,食远灯心、生姜煎汤送下。

原文:“治劳伤元气,腠理不密,外寒搏之,致生气瘿气瘤,色白不赤,软而不坚,由阴阳失度,随喜怒消长,宜服此方。”

13.海藻玉壶汤

来源:《家藏蒙筌》

组成:海藻、陈皮、昆布、青皮、川芎、当归、连翘(去心)、半夏、浙贝母(去心)、甘草节、独活各一钱,海带五分。

功效:化痰软坚,理气散结。

用法:水煎服。

原文:“治瘿瘤初起,或硬或肿,或赤不赤,但未破者。”

14.调元肾气丸

来源:《家藏蒙筌》

组成:生地(酒煮软,捣膏)四两,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各二两,人参、归身、泽泻、麦冬(去心,捣膏)、龙骨各一两,地骨皮一两,木香、砂仁(姜水炒)各三钱,黄柏(盐水炒)、知母(童便炒)各五钱。

功效:滋阴降火,益气养血。

用法:上为细末,鹿角胶四两,老酒化稠,加蜂蜜四两同煎,滴水成珠,和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温酒送下,忌萝卜、火酒、房事。

原文:“治恣欲伤肾,肾火郁遏,骨元荣养,致生石瘿骨瘤。石瘿宜前海藻玉壶汤,骨瘤元宜此丸。其患坚枯于骨,形体渐弱,气血不荣,皮肤枯槁等症,即宜服此丸。”

15.八珍汤

来源:《家藏蒙筌》

原文:见补益门,治气血两虚,肝胆二经结核,依本方加栀子、胆草以养气血、清肝火。

薛立斋治

一男子,左腿外侧近臀肿一块,上有赤缕,三年矣,饮食起居如常,触破涌出脓血,发热恶寒。此胆经受证。故发于腿外侧,诊其脉左尺洪数,左关弦洪,此肾水不能生肝木,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痊。

16.南星膏

来源:《古今医鉴》

组成:生大南星一枚。

功效:化痰散结。

用法:细研稠黏,滴好醋三七滴为膏。如无生者,以干者为末,醋调作膏,先将小针刺瘤上,令气透贴之,痒则频贴。

原文:“治皮肤、手足、头面生疮瘤,大者如拳,小者如栗,或软,或坚而不痛。……一方加草乌、细辛、白芷。”

17.中品锭子

来源:《串雅内外编》

组成:白矾二两八钱五分,乳香、没药各五钱五分,朱砂三钱,牛黄四分五厘,砂一钱(半生半熟),金信一两五钱(以火煅尽黑烟,止用淡清烟)。

功效:活血消瘤。专治翻花瘿瘤等症。

用法:先将砒末入紫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之,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研极细末,用糯米糊和为梃子,状如线香,阴干,纳疮内三四次,年深者五六次,其根自腐溃。如疮露在外,更用蜜水调搽,干上亦可。

18.枯瘤散

来源:《串雅内外编》

组成:灰苋菜(晒干烧灰)半碗,荞麦(烧灰)半碗,风化石灰一碗,和一处淋汁三碗,慢火熬成霜取下,加番木鳖三个,巴豆六十粒(去油),胡椒十九粒(去粗皮),明雄黄一钱,人信一钱。

功效:敛口收功。

用法:为末,入前药和匀,瓷瓶收用,不可见风。以滴醋调匀,用新羊毛笔蘸药点瘤上,瘤有碗大,则点如龙眼核大;若茶杯大,则点如黄豆大。干则频点之,其瘤干枯自落。如血瘤破,以发灰掺之,外以膏护好,自能敛口收功。

19.敛瘤膏

来源:《串雅内外编》

组成:海螵蛸、血竭、轻粉、龙骨、象皮、乳香各一钱,鸡蛋五个(煮熟用黄熬油一小钟)。

功效:生肌收口。

用法:上各研细末,将蛋油调匀,用甘草汤洗净患处,以鸡毛扫敷,再将膏药贴之。

原文:“治瘿瘤枯落后,用此搽贴生肌收口。”

20.神效开结散

来源:《济世全书》

组成:沉香、木香各二钱,橘红四两,珍珠四十九粒(入砂罐内,以盐泥封固,煅赤取出,去火毒用),猪腌子肉四十九枚(用豚猪者,生项间,如枣子大)。

功效:消瘿块。

用法:上为末,每服一钱,临卧酒调,徐徐咽下。患小三五服,大者一剂愈。

21.海藻散坚丸

来源:《赤水玄珠》

组成:海藻、昆布各二两,小麦四两(醋煮,晒干),柴胡二两,龙胆(酒拌,炒焦)二两。

功效:治肝经瘿瘤。

用法: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临卧白汤送下,噙化咽之尤妙。凡患瘰疬,服调治之药未应,宜佐以前二药。

22.药线

来源:《验方新编》

组成:芫花二钱半,壁钱一钱(要有子者,即壁上喜蛛窠,白如钱大者是也),白丝细线钱半。

功效:治齿上生锯,并疮痔瘿瘤顶大蒂小之症,及尾脊之处生尾突出,神效。

用法:用水一碗,慢火熬至水干为度,取线阴干。小者用线一根,大者用线二根,系蒂根上,双扣捆扎,留出线头,每日渐渐收紧。

23.冰蛳散

来源:《验方新编》

组成:大田螺五个(去壳,线穿晒干),白砒一钱二分(面裹煨熟),顶上牙色梅花冰片一分,真硇砂二分。

功效:软坚散结,清热消瘰。

用法:各为细末,和匀再研,瓷瓶收贮,以蜡封口,不可泄气。先将瘰疬用隔艾灸法(见痛毒诸方)灸七次,候灸处起泡,用小针挑破,将此药一二厘,口水调成饼贴上,上用膏药(不论何项膏药灸)盖之,一日一换。七日后四边裂缝,再贴七日,其核自粘膏药而出矣。瘰形长者及根大头小者忌用。并治瘿瘤头大根小者亦效。

24.水火既济膏

来源:《惠直堂经验方》

组成:麻油二十两,象皮三钱,红花三钱五分,大蓖麻二十粒(去壳),五铢钱二个,蟢蛛六个,头发(洗净)大把,红丹八两。

功效:活血化瘀散结。

用法:同入锅内,用槐枝搅熬,一滚取起,连锅放水缸内,顿一时再熬,如此数十次熬,至滴水成珠为度,离火,入乳香、没药、儿茶、麝香各末四分,搅匀摊贴。

原文:“治夹棍瘿瘤烂疮。跌打损伤风痛。”

25.瘿瘤方

来源:《秘方集验》

组成:白砒、硇砂、黄丹、轻粉、雄黄、乳香、没药、硼砂各一钱,斑蝥二十个,田螺(大者去壳)三枚(晒干切片)。

功效:活血化瘀散结。凡瘿瘤初起,成形未破者,及根蒂小而不散者。

用法:共研,糠米粥调和,捏作小棋子样,曝干,先灸瘤顶三炷,以药饼贴之,上用黄柏末水调,盖敷药饼,候十日外,其瘤自落。次用敛口生肌膏药。血竭、轻粉、龙骨、海螵蛸、象皮、乳香各三钱,生鸡蛋十五枚(煮熟用黄熬油一小盅),各研细末,入鸡蛋油内搅匀,每日早晚用甘草汤洗净患处,鸡翎蘸涂,膏花盖贴,即愈。

26.万灵散

来源:《吴氏医方汇编》

组成:杏仁(去皮尖)二十一个(铜勺内微炒,去油,成粉),轻粉三钱,乳香(去油)三钱,没药(去油)三钱,冰片一分,麝一分。

功效:活血消肿散结。

用法:如消肿,加大黄二钱,白芷二钱。共为细末,磁器收贮,黄蜡封口。用时以唾津调搽。

原文:“治无名肿毒、瘿瘤初起。”

经过梳理发现,金代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提出用海带、海藻、昆布防治瘿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用黄药子酒治疗瘿病等,至今这些中药仍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要药,延用不衰。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古医籍中已记载有数十首治瘿的方剂,有着用羊靥、鹿靥以脏治脏的方剂。各医家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各种不同治则治法。 u3NBGb6EJkG5biN8FOj5C9xW+SJaryiTixWnQltyz3ntI7bpmaSb1nSa/t+9yM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