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脑为髓海”,故脑瘤为髓海病变,多因正虚邪实,以肝肾亏虚,风痰瘀毒阻脑为主。脑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脏腑虚弱,清阳不升,浊气不降,致血行滞涩,经络不畅,气血津液输布失常,则湿聚为痰,血滞为瘀;另肝为风木之脏,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化风为火,风、火、痰、瘀互结,清阳失用,痹阻脑络;而风、火、痰、瘀日久则会进一步加重肝肾阴亏,因果交错,变生有形痼疾。脑瘤的病因病机各医家认识不一,目前尚未统一,概括来看外因分为风、痰、瘀、毒、火、毒、虚七种,内因多责之于肺、肝、脾、肾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病机属本虚标实,但不同医家对病因病机的强调各有侧重。
1.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之邪,机体的气血阴阳失于平衡,导致清阳之气不得升,浊阴之气不得降,以致气血郁结,格于脑内,肿大成积。外邪中之邪毒主要包括西医学中的病毒感染、烟草、油烟的污染毒素,职业环境中的化学毒素,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壤污染毒素及酒食中的各种毒素等。
2.情志失调
忧恚郁怒则肝失疏泄,气机运行失畅,而致瘀血阻滞;或因气滞津停,聚湿成痰,或气郁日久化火,灼津成痰,痰瘀交阻,积于清窍,而成颅内肿瘤。
3.饮食失宜
长期饮食偏嗜,嗜酒肥甘炙煿,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阻。因此,蓄毒体内,郁热伤津,气机不利,脉络不通,毒邪与痰瘀互结,可使颅内肿瘤发生。
4.正气虚弱
由于先天不足、房劳、惊恐伤肾,致肾脏亏虚,脑失所养,诸邪乘虚而入,脑部清阳之气失用,津液输布不利,加之瘀血与顽痰互结酿毒,积于脑部,发为肿瘤。
附一:病因病机古今选要
1.外感六淫
《类经》:“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为精明之府。”
《素问·风论》:“风之伤人……发为偏枯。”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
《灵枢·百病始生》:“积之所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灵枢·九针论》:“四时八风客于经脉之中,谓瘤病者也。”
《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风头眩者,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逢身之虚则为风邪所伤,脑则脑转而目系急,目系急故而成眩也……诊其脉,洪大而长者,风眩。”
《诸病源候论·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遂候》:“风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关机缓纵,故令手足不遂也。”表明眩晕、半身不遂与风邪致病有关。
《伤寒明理论》:“头痛谓邪气外在经络,上攻于头所致也。”“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病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之脉,皆上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无头痛之证,唯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眦,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
《证治汇补·卷之四》:“以肝上连目系而应于风,故眩为肝风,然亦有因火、因痰、因虚、因暑、因湿者。”
《兰室秘藏》:“夫风从上受之,风寒伤上,邪从外入,客于经络,令人振寒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池、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汗之则愈,此伤寒头痛也。”
2.瘀毒凝结
《灵枢·百病始生》:“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
《难经本义》:“积蓄也,言血脉不行,蓄积而成病也。”
3.情志不遂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
《类证治裁·眩晕》:“良由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或由身心过动,或由情志郁勃,或由地气上腾,或由冬藏不密,或由高年肾液已衰,水不涵木……以致目昏耳鸣,震眩不定。”
4.正气亏虚
《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灵枢·卫气》:“上虚则眩。”
《灵枢·大惑论》:“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虚,其深入,则随眼系入于脑,入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外证医编》:“正气虚则成岩。”
《素问·五脏生成》:“头痛颠疾,上虚下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景岳全书·眩运》:“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景岳全书·眩运》:“原病之由,有气虚者,乃清气不能上升,或汗多亡阳而致,当升阳补气;有血虚者,乃因亡血过多,阳无所附而然,当益阴补血,此皆不足之证也。”
5.痰结凝滞
《丹溪心法》:“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可致多种病证。”
《丹溪心法·头眩》:“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夹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
《杂病源流犀烛》:“故其为害,上至颠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风痰多见奇证,上攻头目为头痛、为目眩痛、为眩晕,流注经络为肢节痹痛、为偏瘫。
《诸病源候论》:“膈痰者,谓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阳气不行,令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逆上,上与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即令头痛,或数岁不已,久连脑痛,故云膈痰风厥头痛。”这是中医学关于痰浊犯脑,亦即痰厥头痛的最早记载。
《伤寒明理论》:“头痛谓邪气外在经络,上攻于头所致也。”“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病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之脉,皆上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无头痛之证,唯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眦,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
《证治要诀》:“诸痛,乃是痰为气所激而上,气又为痰所隔而滞,痰与气相搏,不能流通。”
《医学正传·眩运》:“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
总之,脑瘤的病位在脑,与肺、肝、脾、肾等脏腑有关,风、痰、瘀、毒、火、毒、虚为其主要的病理因素,主要病机为正虚邪实。邪实在脑,以瘀血痰凝为主;正虚在全身,以气虚和肝肾阴虚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