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原】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主产于四川、山东、河北。
【别名】
郗蝉草,赤参,木羊乳,逐马,奔马草,山参,紫丹参,红根,山红萝卜,活血根,靠山红,红参,烧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大红袍,蜜罐头,血参根,多多花根,蜂糖罐,红丹参,血山根。
【性味归经及毒性】
《中国药典》:苦,微寒。归心、肝经。
《中药大辞典》:归心、心包、肝经。
《中医大辞典》:苦,凉。
【功效】
《中国药典》: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中药大辞典》:调经止痛,除烦安神。
《中华本草》:养血安神。
《中医大辞典》:安神宁心。
【主治】
《中国药典》: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中药大辞典》:主治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躁不安,痈疮肿毒。
《中医大辞典》:治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心悸。治乳腺炎,痈肿。
【用量】
《中国药典》:10~15g。
《中药大辞典》:内服煎汤5~15g,最多可用至30g。
《中医大辞典》:煎服9~15g。
【应用方法】
《中药大辞典》:内服煎汤。
《中医大辞典》:内服并捣敷。
《中药学》: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警戒与禁忌】
《中国药典》:不宜与藜芦同用。
《中药大辞典》:妇女月经过多及无瘀血者禁服;孕妇慎服;反藜芦。
《本草经集注》:畏碱水,反藜芦。
《本草经疏》:妊娠无故,勿服。
《药品辨义》:忌醋。
《本经逢原》:大便不实者忌之。
《药性切用》:血虚无瘀者勿用。
《重庆堂随笔》:行血宜全用,入心宜去梢用。
【现代药理研究】
丹参主要含丹参酮Ⅰ、Ⅱ、ⅡA、ⅡB、Ⅲ、Ⅴ、Ⅵ,异丹参酮Ⅰ、ⅡA、ⅡB,隐丹参酮,丹参新酮,二氢丹参酮等醌类成分;丹酚酸A、B,丹参素,原儿茶醛,原儿茶酸,迷迭香酸,琥珀酸等有机酸类成分;亚油酸、亚麻酸、油酸、棕榈酸等脂肪酸类成分。本品对宫颈鳞癌、乳腺癌、肺腺癌均有抑制作用。隐丹参酮对宫颈鳞癌Siha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可阻滞Siha细胞处于G 0 /G 1 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使S期细胞比例降低;抑制E6蛋白表达,使P53功能恢复,从而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尚有研究发现,丹参酮ⅡA经GPER途径介导可以抑制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另有研究发现,二氢丹参酮(DTS)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从而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另外,丹参还有抗心律失常,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保护心肌,保护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肾功能,保护缺血性肾损伤等作用。
此外,丹参还有一定的镇静、镇痛、抗炎、抗过敏作用。
【临床应用】
丹参,性味苦寒,《本草正义》言其“专入血分,其功在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丹参含丹参酮甲、丹参酮乙、丹参酮丙、维生素E,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疏通微循环,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抗凝,抗纤溶的作用。临床中常用于中晚期食管癌的辅助治疗。
崔桂敏等采用放化疗及丹参治疗中晚期食管癌,随访患者1年、2年、3年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放化疗。丹参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可提高肿瘤细胞含氧量,从而提高放疗效果。
临床中应用大剂量丹参辅助放疗治疗食管癌可起到提高近期疗效、增强机体免疫机能、刺激骨髓造血、辅助升白细胞的效果,同时可改善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增加乏氧细胞的氧含量,进而增加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联合放化疗的临床应用
马纯政等研究发现化痰散瘀方(姜半夏9g,桃仁15g,威灵仙30g,胆南星9g,黄药子10g,川贝母10g,瓜蒌15g,丹参9g,红花15g,茯苓15g,郁金15g,当归15g)联合化疗能改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肿瘤稳定率,减轻化疗对骨髓的毒性。
张鹤应研究发现启膈散结汤(沙参、川贝、丹参、桃仁、红花、枳壳、郁金、生胆南星、黄药子、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茯苓、白术、甘草)联合放疗,对食管癌患者异常的高凝状态及低下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自身抗肿瘤能力,对肿瘤的转移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提高临床疗效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有较好的作用。
冯玉龙等运用启膈散(丹参12g,郁金12g,茯苓15g,沙参15g,川贝12g,荷叶6g,砂仁6g)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不仅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的症状,减轻其痛苦,而且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减少西药的毒副反应等方面也有较好效果。
王振祥等使用含有丹参的散结通膈汤(蛤蚧10g,三七6g,全瓜蒌30g,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急性子15g,三棱10g,莪术10g,昆布10g,海藻10g,半枝莲15g,丹参15g,白花蛇舌草30g)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痰气互阻型食管癌,该方法可抑制肿瘤生长,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呕吐黏液、神疲乏力、纳差等不适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张寅刚等使用健脾通络方(丹参、黄芪各20g,夏枯草、砂仁、莪术、枳实、重楼、黄连、党参、三棱各15g,半夏、木香、陈皮、厚朴、甘草各6g,吴茱萸3g)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其中丹参、莪术、半夏、陈皮、砂仁为臣药,具有行气止痛、破血祛瘀、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
王玉强等以自拟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玉竹、太子参、山慈菇、茯苓、红花、当归、丹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发现该方法对老年患者、Ⅲ期食管癌合并其他疾病及近期疗效较差者有较好疗效。
刘利利等应用通幽汤(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当归15g,桃仁12g,红花6g,炙甘草3g,三七12g,丹参12g,玄参10g,延胡索10g,赤芍12g,贝母6g,瓜蒌6g)联合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瘀血内结型食管癌,该方案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减少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术后血象及全身的不良反应。其中,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肿、清心安神等作用。
在食管癌放疗期间采用中药复方(人参10g,法半夏15g,麦冬15g,枸杞子20g,熟地黄20g,丹参15g,佛手10g,白花蛇舌草20g,沙参15g,桔梗15g,白术15g,黄芪20g,甘草10g)治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程度轻于单纯放疗,而在白细胞下降、皮肤反应及胃肠道反应等方面程度明显低于放疗患者。说明采用中药配合治疗可减轻放疗毒副作用、提高近期疗效及减轻放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薛婷等应用含有丹参的中药复方(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20g,太子参18g,茯苓15g,红花15g,当归15g,柴胡10g,玉竹10g,制半夏10g,川芎10g,丹参9g)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能明显缩小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减少放疗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
覃晓雾以启膈散(丹参、沙参、川贝、茯苓、郁金、砂仁壳、荷叶、杵头糠)联合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并食管狭窄,该方案可减少支架置入术后的并发症,特别是可降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再狭窄的发生率。从症状上看,启膈散在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饮食情况及体重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姚德蛟认为食管癌的基本病机为气、痰、瘀交结,故治疗以丹参饮为基础方加减,以行气、化痰、活血。
马纯政认为痰瘀互结型食管癌的主要病理因素为气、痰、瘀,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运用化痰散瘀法治疗,具体药物为姜半夏、桃仁、威灵仙、胆南星、黄药子、川贝母、瓜蒌、红花、丹参、茯苓、当归、郁金等,可增强消肿散结的作用,使癌瘤缩小或消失,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许亚培等应用含有丹参的启膈化瘀汤(沙参15g,麦冬15g,郁金10g,砂仁10g,丹参10g,当归10g,黄芩9g,黄连6g,清半夏10g,浙贝母10g,茯苓15g,白术10g)治疗中晚期痰瘀互结型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呕吐痰涎、消瘦乏力、胸背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较前改善,肿瘤标志物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丹参、当归活血化瘀,助方中气药以收气血并治之功。
白淑萍等研究发现夏星汤(天南星、丹参、蟾皮、露蜂房各10g,法半夏12g,代赭石20g)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优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且安全性高。
张志敏以芦根60~120g煎汤代水泡山栀、干姜、丹参、莪术、水蛭等为基本方治疗食管癌,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等主要症状,而且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和治愈率。
曾建军以自拟活血制癌汤[丹参、生地黄、黄芪各15g,桃仁、红花各10g,喜树、当归各12g,蜣螂3个(与巴豆同炒后去巴豆),马钱子粉1g(冲服),炙甘草6g]口服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有效率达84%。其中丹参、桃仁、红花、蜣螂具有祛瘀通络、消肿散结之功。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在放化疗治疗2~3周后,可能会出现放射性食管炎症,主要是因放疗对迅速增殖的黏膜上皮细胞造成损害所致,临床以进食疼痛、烧灼感等症状为主。相对而言,同步化疗患者出现食管炎风险更高,且病情更重,随着照射剂量增加,病情会进一步加重。
俞淑花研究发现,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服用含有丹参的中药复方(丹参15g,太子参30g,云苓15g,麦冬20g,白芍20g,沙参15g,法半夏15g,赤芍15g,白花蛇舌草30g,大枣10g,枸杞子15g,薏苡仁30g,佛手12g,天花粉20g),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食管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崔珍等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同时应用解毒生肌方(黄芪20g,枳壳10g,生地黄12g,赤芍12g,白芍12g,浙贝母20g,元参15g,牡蛎30g,砂仁6g,木香10g,丹参20g,牡丹皮15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30g,威灵仙30g,青果10g,玉竹10g,白及10g,石膏15g,甘草8g)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较单纯西药有更好的效果,Ⅱ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推迟了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且缩短了食管炎症状的持续时间,提高了临床获益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能更好地完成放疗。
崔珍等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清肺祛瘀汤(丹参15g,黄芪20g,知母12g,沙参15g,麦冬15g,葶苈子10g,大枣3枚,杏仁10g,川贝母12g,桃仁10g,丹皮10g,甘草6g)可以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放射性肺损害的程度,提高临床获益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钱穗毅等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含有丹参的中药复方(太子参30g,白术20g,茯苓15g,法半夏15g,麦门冬20g,沙参15g,天花粉20g,枸杞子15g,佛手12g,赤芍15g,丹参15g,白花蛇舌草30g,生薏苡仁30g,大枣10g)对同期放化疗引起的食管炎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而且中药治疗不影响食管癌放疗和化疗的近期疗效。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炎是食管癌复发的危险因素,必须予以积极治疗。由于手术创伤,器官组织结构改变,疤痕形成,患者情绪紧张,上消化道功能紊乱,胃液、胆汁反流及放化疗的影响,致吻合口微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极易出现吻合口炎。张聚府等采用自拟固本消瘀汤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炎,总有效率为93.4%。固本消瘀汤组成:党参20g,生薏苡仁40g,茯苓20g,丹参10g,郁金10g,川贝母10g,白及10g,赤芍10g,甘草6g。
食管癌患者大部分都有较顽固的咳吐黏痰的症状,过多地排痰消耗了津液,影响了水谷精微的吸收,这是造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最终导致生存质量下降。因此,及时应用中药祛除痰液是非常必要的。运用夏星方(生半夏15~30g,生胆南星15~30g,陈皮9g,丹参15~30g,三棱9~12g,莪术15g,王不留行15g,急性子15~30g,石见穿30g,藤梨根30g,半枝莲30g,蜈蚣3条)治疗食管癌持续性咳吐黏痰患者,总有效率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