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辅行诀》五脏证治规律

一、《辅行诀》中的五脏辨治理论

《辅行诀》遵循《黄帝内经》的五行藏象理论,论述五脏气血生理,辨析五脏虚实病机,以补泻为法则。但《辅行诀》中的五味与五行、五脏配属却与《黄帝内经》相异。《辅行诀》所载的《汤液经法图》中将“体-用-化”引入五脏配属五味关系中,一行应一味、一脏应三味,增强了五脏五味的联系,扩大了五味对五脏病证的治疗范围。并列举数十种草木药及金石药,将五行与五味互藏关系杂络,五味又分五行属性,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见图1-1。

(一)《辅行诀》载五脏病证原文

1.《辅行诀》载肝脏病证原文

肝虚则恐,实则怒。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 img img 无所见,耳有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2.《辅行诀》载心脏病证原文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心病者,心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

img

图1-1 汤液经法图

注:图1-1中,由内至外为第一圈至最后一圈。第一圈为五脏体、用所对应药味的五味;第二圈为五脏的五行属性,其体、用与第一圈五味位置相对应;第三圈为本脏所用药味对应五味之功效;第四圈为本脏所用药味的五行属性;第五圈为本脏所用药味与第四圈所述五行属性相对应。最外圈“化”是指体、用互换过程中,体、用合二为一而形成的新的质体;“除”是指互为母子两脏的母脏用味与子脏体味不合化而产生“除的功效”。“阳数七,阴数六”,可理解为阳进顺时针旋转为补,以七为周期;阴退逆时针旋转为泻,以六为周期。故《辅行诀》五脏病证大补泻汤诸方中,大泻汤药味数是六味,即水数;大补汤药味数是七味,即火数。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包代受,故证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包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然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或吐衄血。虚则血气少,善悲,久不已,发癫仆。

3.《辅行诀》载脾脏病证原文

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苦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4.《辅行诀》载肺脏病证原文

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5.《辅行诀》载肾脏病证原文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胻足皆痛。

邪在肾,则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取之涌泉、昆仑,视有余血者尽取之。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二)五脏虚实辨证

1.肝脏虚实辨证

肝虚证:肝之气血虚损,则肝经失养,胸胁隐痛,耳目不聪,恐惧不安,心中惊惕,如人将来捕。肝脏久病虚损,及肝劳。

肝实证:肝体阴而用阳,常见阴虚阳亢。肝气盛实,郁积胸胁,则胸胁胀满,痛引少腹;肝气上行,冲逆头目清窍,则耳聋目胀,颊肿。若寒邪伤肝,凝滞肝脉,寒主收引,肝藏血主筋,故见血凝留滞,筋脉拘挛疼痛,则胻善瘛,寒滞筋节而肿。误用吐法,致实邪结肝。

2.心脏虚实辨证

心虚证:心虚则神机不藏,悲忧不已;心虚则心胸经脉失养,清窍不荣,晕眩欲仆,胸腹胁下引腰而痛,隐隐不休。心主血脉,能化赤生血,心虚则血气虚少,神气抑郁悲伤,日久不愈,郁积不出,则神癫欲仆。久虚则病心劳。

心实证:心气盛实,则神气旺,喜笑不休;心气郁滞心胸,则胸胁支满,胀痛不舒,牵引肩背臂膊;外邪来犯,心包受之,病邪遇火化热,则身热,面赤目黄,心中动,胸胁支满;火热迫血妄行,血随热上,则吐血、衄血。形体平素阳气盛实,外邪犯心,阻碍脾胃,升降乖乱,则心下痞满,胃气不降,则饮食不下,脾气不升,则下利不止,雷鸣腹痛。

3.脾脏虚实辨证

脾虚证:脾虚则运化失司,水谷不化,腹满肠鸣,便溏泄泻,夹有不消化食物;气血虚少,则形瘦肉消,足痿不收,四肢不用;脾虚不运水湿,则身重肤肿;脾阳不足,则寒湿困脾,飧泄,腹痛绵绵,得温则舒。久虚则病脾劳。

脾实证:脾气盛实,运化亢盛,则善饥;若寒邪伤脾,脾阳阻遏,则形寒肢冷,手足厥冷,肠鸣腹痛,泻后痛减。

4.肺脏虚实辨证

肺虚证:宣降失司,肺气上逆,则胸痛,咳喘、少气不足以息,耳目不聪,咽干。久虚则病肺劳。

肺实证:肺气郁闭不出,或气逆上行,或外邪侵袭,见喘息上气,咳嗽气粗,声音洪亮,肩背胀痛,汗出,正邪交争于表则发热恶寒,皮肤痛。

5.肾脏虚实辨证

肾虚证:肾气不纳,气不下行,厥逆上气,气虚不运水湿,腹胀肢肿,身体沉重,倦怠嗜睡;腰府、骨节失养,腰腹痛,阴股下肢拘急疼痛,甚至不能行步。久病肾虚病肾劳。

肾实证:气滞水停,血凝不行,则腹满胀痛,水湿肿满,小便不利,大便不下;骨减髓消,腰腹痛,气不上荣,眩晕欲仆。

(三)五脏虚实病证遣药组方

1.肝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辅行诀》用五味药食以补泻法则治肝脏虚实病证,“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肝脏应五味:体味为酸,用味为辛,化味为甘。体为阴,用为阳。《汤液经法图》中“(左行)阳进为补,其数七;(右行)阴退为泻,其数六”,以阴阳体用补泻方法分析肝脏虚实病证所制方药如下。

(1)治肝实证:实者泻之,泻本脏或泻子脏。木气盛,则以金克之,以酸味泻本脏肝体,或苦味泻子脏心火。重用体味,轻用用味。

小泻肝汤:枳实、芍药、生姜。枳实味酸,属金中木;芍药味酸,属金中土;生姜味辛,属木中火。枳实、芍药属金,克制肝木,味酸以泻肝体;稍用辛味生姜以补肝用,防攻伐太过。

大泻肝汤:枳实、芍药、生姜、黄芩、大黄、甘草,小泻肝汤又加三味药入肝木。水中木黄芩味苦,以滋水涵木制火;火中木大黄味咸,以补心泻火;土中木甘草味甘,为肝之化味,以缓肝急。

(2)治肝虚证:虚则补之,补本脏或补母脏。木气虚,则滋水涵木,以辛味补本脏肝用,或苦味补母脏肾水。重用用味,轻用体味。

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桂枝味辛,属木中木;干姜味辛,属木中土;五味子味酸,属金中金;大枣味甘,属土中火。桂枝、干姜味辛属木,直补肝体;酸味五味子泻肝体,以防滋腻;甘味大枣入肝脏化味而补,属土补脾,以生气血,从本补肝。

大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旋覆花、代赭石、竹叶,小补肝汤加三味药。火中火旋覆花味咸,水中木代赭石味苦,水中金竹叶味苦。旋覆花味咸,补肝之子脏心火;代赭石、竹叶味苦,补肝之母脏肾水,以生肝木。

2.心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辅行诀》用五味药食以补泻法则治心脏虚实病证,“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脏应五味:体味为苦,用味为咸,化味为酸。以阴阳体用补泻方法分析心脏虚实病证所制方药如下。

(1)治心实证:实者泻之,泻本脏或泻子脏。火气盛,则以水克之,以苦味泻本脏心体,用辛味泻子脏脾土。重用体味,轻用用味。

小泻心汤:龙胆草、栀子、戎盐。龙胆草味苦,属水;栀子味苦,属水;戎盐味咸,属火。龙胆草、栀子属水,克制心火,味苦直泻心体;用咸味戎盐以补心用,防攻伐太过。

小泻心(包)汤:黄连、黄芩、大黄。水中火黄连味苦,水中木黄芩味苦,火中木大黄味咸。

大泻心汤:龙胆草、栀子、戎盐、苦参、升麻、豆豉,小泻心汤又加三味药。苦参味苦,属水;升麻味苦,属水豉味酸,属金中火。苦参、升麻亦泻心体;金中火豉味酸,为心之化味,以收心缓。

大泻心(包)汤:黄连、黄芩、大黄、芍药、干姜、甘草。金中土芍药味酸,以化心火;木中土干姜味辛,补火之母,以防伤正;土中木甘草味甘,补子脏脾土。

(2)治心虚证:虚则补之,补本脏或补母脏。火气虚,则补肝木助心火,以酸味补本脏火用,或辛味补母脏肝木。重用用味,轻用体味。

小补心汤:栝楼、薤白、半夏。栝楼味咸属火,直补心用;薤白味甘属土,补脾以从本益心;半夏味辛属木,补心之母脏肝木,以助心火。

小补心(包)汤:代赭石、旋覆花、竹叶、豆豉。水中金竹叶味苦及水中木代赭石味苦,泻心体,以防滋腻;火中火旋覆花味咸,直补心用;金中火豉味酸,入心脏化味而补。

大补心汤:栝楼、薤白、半夏、枳实、厚朴、桂枝、生姜,小补心汤加味而成。枳实味酸,属金中木;厚朴味咸,属火中金;桂枝味辛,属木中木;生姜味辛,属木中火。桂枝、生姜味辛入肝,补心之母脏;厚朴补心用;枳实入心脏化味,防君相火旺。

大补心(包)汤:代赭石、旋覆花、竹叶、豆豉、人参、炙甘草、干姜。人参味甘,属土中土;甘草味甘,属土中木;干姜味辛,属木中土。人参、甘草补脾,以生气血,从本补心;木中土干姜味辛,补心之母脏肝木,以助心火。

3.脾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辅行诀》用五味药食以补泻法则治脾脏虚实病证,“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脏应五味:体味为辛,用味为甘,化味为苦。以阴阳体用补泻方法分析脾脏虚实病证所制方药如下。

(1)治脾实证:实者泻之,泻本脏或泻子脏。土气盛,则以木克之,以辛味泻本脏脾体,用咸味泻子脏肺金。重用体味,轻用用味。

小泻脾汤:附子、干姜、甘草。附子味辛,属木中水;干姜味辛,属木中土;甘草味甘,属土中木。附子、干姜属木,木克土,又以辛味泻脾体;甘草补脾用,以防伤正。

大泻脾汤:附子、干姜、甘草、黄芩、大黄、芍药,小泻脾汤加味而成。水中木黄芩味苦,入脾脏化味,以平脾实;火中木大黄味咸,补脾之母脏,益火补土,以防伤正;金中土芍药味酸,补脾之子脏肺金。

(2)治脾虚证:虚则补之,补本脏或补母脏。土气虚,则益火补土,以甘味补本脏脾用,或咸味补母脏心火。重用用味,轻用体味。

小补脾汤:人参、甘草、干姜、白术。人参味甘,属土中土;甘草味甘,属土中木;干姜味辛,属木中土;白术味苦,属水中土。人参、甘草味甘入脾,直补脾用;干姜属木,木克土,又以辛味泻脾体,以防滋腻;白术味苦,入脾脏化味,以调脾虚。

大补脾汤:人参、甘草、干姜、白术、麦冬、五味子、旋覆花,小补脾汤加味而成。麦冬味甘,为土中金;五味子味酸,属金中金;旋覆花味咸,属火中火。麦冬补脾用,五味子补子脏,旋覆花补母脏,益火补土。

4.肺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辅行诀》用五味药食以补泻法则治肺脏虚实病证,“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肺脏应五味:体味为咸,用味为酸,化味为辛。以阴阳体用补泻方法分析肺脏虚实病证所制方药如下。

(1)治肺实证:实者泻之,泻本脏或泻子脏。金气盛,则以火克之,以咸味泻本脏肺体,用甘味泻子脏肾水。重用体味,轻用用味。

小泻肺汤:葶苈子、大黄、芍药。葶苈子味咸,属火中水;大黄味咸,属火中木;芍药味酸,属金中土。葶苈子、大黄属火,克制肺金,味咸泻肺体;芍药味酸,补肺用,以防伤正。

大泻肺汤:葶苈子、大黄、芍药、甘草、黄芩、干姜,小泻肺汤加味而成。甘草味甘,属土中木;黄芩味苦,属水中木;干姜味辛,属木中土。甘草补母脏,以防伤正;黄芩补子脏肾水;干姜入肺脏化味,平肺实。

(2)治肺虚证:虚则补之,补本脏或补母脏。金气虚,则培土生金,以酸味补本脏肺用,或甘味补母脏脾土。重用用味,轻用体味。

小补肺汤:麦冬、五味子、旋覆花、细辛。麦冬味甘,属土中金;五味子味酸,属金中金;旋覆花味咸,属火中火;细辛味辛,属木中金。旋覆花泻肺体,以防滋腻;麦冬补母脏脾土;五味子补肺用;细辛入肺脏化味,调肺虚。

大补肺汤:麦冬、五味子、旋覆花、细辛、地黄、竹叶、甘草,由小补肺汤加味而成。地黄味苦,属水中水;竹叶味苦,属水中金;甘草味甘,属土中木。地黄、竹叶,补子脏肾水;甘草补母脏,培土生金。

5.肾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辅行诀》用五味药食以补泻法则治肾脏虚实病证,“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肾脏应五味:体味为肝,用味为苦,化味为咸。以阴阳体用补泻方法分析肾脏虚实病证所制方药如下。

(1)治肾实证:实者泻之,泻本脏或泻子脏。水气盛,则以土克之,以甘味泻本脏肾体,用酸味泻子脏肝木。重用体味,轻用用味。

小泻肾汤:茯苓、甘草、黄芩。茯苓味甘,属土中水;甘草味甘,属土中木;黄芩味苦,属水中木。茯苓、甘草属土,克制肾水,味甘泻肾体;黄芩补肾用,以防伤正。

大泻肾汤:茯苓、甘草、黄芩、大黄、芍药、干姜,由小泻肾汤加味而成。大黄味咸,属火中木;芍药味酸,属金中土;干姜味辛,属木中土。大黄入肾化味,平肾实;芍药泻子脏肝体,以泻肾实;干姜补子脏肝木。

(2)治肾虚证:虚则补之,补本脏或补母脏。肾气虚,则酸味补母脏肺,金水相生,以苦味补本脏肾用。重用用味,轻用体味。

小补肾汤:地黄、竹叶、甘草、泽泻。地黄味苦,属水中水;竹叶味苦,属水中金;甘草味甘,属土中木;泽泻味咸,属火中土。地黄、竹叶属水,味苦补肾用;甘草泻肾体,以防滋腻;泽泻入肾化味,调肾虚。

大补肾汤:地黄、竹叶、甘草、泽泻、桂枝、干姜、五味子,小补肾汤加味而成。桂枝味辛,属木中木;干姜味辛,属木中土;五味子味酸,属金中金。桂枝、干姜补子脏肝木,防母病及子;五味子补母脏肺金,以补肾虚。

二、《辅行诀》五脏用药规律分析

《辅行诀》是一部中医文献与中医临床紧密结合的敦煌遗书,其基础理论独具特色,以阴阳、五行为基础,通过药味规律组方,形成“体-用-化”模式,以治病疗疾。

(一)《辅行诀》大、小泻汤用药规律

1.每一脏泻汤药味分析

《五脏杂病章》共有大泻方6首,小泻方6首,其中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大、小泻汤各1首,而心脏大、小泻汤各有2首。心脏包括心和心包两部分,对于心包气实者,其大、小泻汤与其他脏大、小泻汤有规律可循,故将大、小泻心包汤与其他四脏大、小泻汤共10首方(大泻汤5首,小泻汤5首)进行比较并阐释其规律。对比发现,10首方中,重复用药共10味。每一脏泻方中均有一味药属于本脏特殊药味(以下简称特药),共计5味药,剩余5味药在每一脏大泻汤方中均相同,仅剂量有别(表1-1)。文章将小泻汤方中除特药之外的两味药定义为主药,将大泻汤方中除小泻汤方之外的药物定义为副药,仅在本节中如此定义,以此为基础具体说明《辅行诀》中的用药规律。

表1-1 泻汤方组方配伍

img

2.大、小泻汤之间用药规律对比

(1)“体-用-化”之体现:由表1-1可发现,每一脏的小泻汤方的特药均是该脏的泻味药,主药是1味泻味药、1味补味药,故小泻汤方所用药为“二泻一补”。在《辅行诀》药物使用体、用、化的基础上,每一脏小泻汤方的体味和用味所化之味(化味药)正好是其所克之脏的补味药(用味药),而中医讲究“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此处则正好符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中医防病、治病法则。

(2)组方用药规律体现:由表1-1可知,所有小泻汤方中除特药外,其他2味主药分别是其所胜之脏和所不胜之脏的1味主药,且所胜之脏的为泻味药,所不胜之脏的为补味药,此等用药规律正是陶弘景追求“脏气以和为主”的思想的体现,“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辅行诀》所载方的补泻之义,并非后世所认为的补、泻阴阳、气血等,而是补泻这个脏本来的气。故每一脏小泻汤方在泻本脏之气之余还蕴含着子复母气之义,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每一脏大泻汤方共6味药,是本脏小泻汤加其子、母脏小泻汤除特药外的剩余2味药构成,且其子、母脏小泻汤有1味药相同,而相同的这味药乃是其子脏的泻药、母脏的补药,符合“子母虚实补泻”之意。且所有大泻汤方中,每一脏的特药均为本脏的泻味药,剩余5味药(芍药、姜、黄芩、大黄、炙甘草)在每一脏大泻汤方中均一样,仅是每味药所施药量不同,一般以小泻汤方中每味药用量较重,剩余3味药剂量相对较小。通过分析药物的五味补泻,发现这5种药物刚好分属五味五行:金、木、水、火、土(酸、辛、苦、咸、甘),个中缘由,值得学者仔细分辨。

(二)《辅行诀》大、小补汤用药规律

1.每一脏补汤药味分析

同大、小泻汤一样,大、小心包和其他四脏大、小补汤共10首方(大补汤5首,小补汤5首)亦有规律可循。对比发现,10首方中,重复用药共15味(其中每一小补汤方中共4味,大补汤方中共7味),每一脏补方中也有1味药属于本脏特药,计5味药。剩余10味药中,其中5味药(桂枝、代赭石、人参、麦冬、地黄)分别仅在互为子母脏的补汤中出现,如桂枝存在于肝、肾的补汤中,代赭石存在于心、肝的补汤中,余皆仿此;另5味药(旋覆花、炙甘草、五味子、竹叶、干姜)各自在五脏其中一脏中未涉及,其余四脏中均有,如旋覆花仅在肾脏的补汤中未出现,炙甘草仅在肝脏的补汤中未涉及,余同。这里将小补汤方中除特药之外的3味药定义为主药,将大补汤中除小补汤方之外的药物定义为副药,命名同泻方(表1-2)。

表1-2 补汤方组方配伍

img

2.大、小补汤之间用药规律对比

每一脏小补汤均由4味药组成,包含1味特药和3味主药。观察表1-2可知,每一脏的补汤方中特药的五行属性均是该脏的化味,小补汤方是2味补味药、1味泻味药、1味化味药,符合“两补一泻一化”,使该方的总体药势趋于补。其中“一补一化”仅存在于本脏中,剩余“一补一泻”分别出现在其所胜脏和所不胜脏中,具体在阐释肺脏、脾脏补方的用药规律时进行说明。

大补汤方是在小补汤方的基础上另加3味药构成,这3味药又恰是其子脏的小补汤,如此补子脏时也兼顾补其母脏,蕴含“虚则补其母”之义,最终形成“四补二泻一化”模式,且各脏大补汤方之间均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三、《辅行诀》五脏辨治思维总结

《辅行诀》中的五脏辨治思维是对《黄帝内经》《难经》中“五行-藏象”生命模型辨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其关于方药组成,却有独特的辨治特色。

(一)五行五味,归经五脏

《辅行诀》尊奉经典,其“五行-五脏”的对应关系与《黄帝内经》相同,其五脏病证的论述源于《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肾病者,腹大、胫肿……”《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邪在肾,则……腹胀,腰痛……”等论述,阐述五脏病机。其五味对应五脏的关系与《黄帝内经》不同,《黄帝内经》中的“五行-五脏-五味”关系为:木-肝-酸,火-心-苦等,《素问·宣明五气》《素问·至真要大论》《灵枢·五味》曰:“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但《辅行诀》中五味与五脏不是单一的对应关系,而是在引入“体-用-化”模型基础上,“五脏-五味”的对应关系由“一脏应一味”变化为“一脏应三味”,扩大了药物的应用范围。

五脏之“体”为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物质基础;“用”为五脏的功用,是“体”的外在表现;“化”为“体”和“用”相合产生的新质体,如“肝体”表现在其所藏之血,“肝用”体现在其疏泄之性,“肝之化”体现协调、缓和之意。《黄帝内经》及《辅行诀》中“五行-五脏-五味”对应关系如表1-3。

表1-3 《黄帝内经》《辅行诀》中“五行-五脏-五味”对应关系

img
(二)证分虚实,苦欲补泻

《辅行诀》的五脏虚实病证的治则与经典相同,即补虚泻实治疗大法,均用五味补泻五脏虚实。但《辅行诀》的五脏虚实病机却不同于经典,五脏苦欲亦有区别,又因其“五味-五脏”的对应关系有异,因此五味补泻的具体治法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虚实病机

经典的虚实病机为八纲辨证中的虚实两纲,实证以邪气盛实,正气不虚,正邪交争剧烈为主要矛盾;虚证以正气不足,抗邪无力为主要矛盾,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而《辅行诀》的虚实病机的本质是机体正气虚损,正不胜邪而病,属于八纲辨证中的虚证。五脏各有“体”“用”,其在正虚为病的基础上再分虚实,以“用虚”为虚证,“体虚”为实证,如肝所藏之血不足时即为肝实证,当肝疏泄功能失常时即为肝虚证。其补虚泻实的治则为:补“用”泻“体”。肝之生理特性是喜条达、恶抑郁,故以辛顺其功用为补,酸味收敛,逆其性而泻其体。

2.五脏苦欲,五味补泻

《辅行诀》依据《黄帝内经》条文,其五味补泻五脏虚实的治法如下:

“肝德在散……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心德在耎……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此五味补泻五脏虚实的治法,与其中所载的《汤液经法图》相同。

(三)五脏分篇,以脏统腑

《辅行诀》沿袭《黄帝内经》的“五行-藏象”生命模型,脏腑藏于内,证候显于外,以五脏病证分篇论述。虽然仅有五脏用药法要,未明确论及六腑,但从五脏病证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方药论治中,都能够体现出“五行-藏象”系统中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生命结构的病理表现。

如辨脾脏病证,“脾实则腹满,飧泄……食不化……足痿不收……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虽然辨为脾脏病,但无论临床症状还是治疗都有对其相表里的胃腑病证进行表述。五脏杂病的诸大小补泻方均秉承补脏不忘泻腑,泻腑必含补脏,补泻并行,配伍有制的原则组方。如小泻肝汤中枳实、芍药属金,克制肝木,味酸以泻肝体;又稍用辛味生姜以补胆腑,防攻伐太过。小补肝汤中桂枝、干姜味辛属木,直补肝体;酸味五味子泻胆腑之火,以防滋腻;甘味大枣入肝脏化味而补,属土补脾,以生气血,从本补肝。故《辅行诀》的脏腑辨证以五脏为中心,脏腑合论,以脏统腑。 IwU7PpMOR6pQTM0mfhab16FoLQu7WFsKizDF0SdmbVYkAXrMlqEaFhCS1O43ZQh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