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肝气条达的心血运行

一、中医藏象学研究

1.肝与心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1)肝主疏泄、主藏血

肝五行属木,通于春气。肝主升发,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筋,其华在爪,为罢极之本,藏血而舍魂。《黄帝内经》对其生理特点进行了简洁的概述。《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的按语曰:“故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也有一些医家,把肝之体、用,分别与肝藏血、主疏泄的功能对应起来,即肝以藏血为体,以疏泄为用,成为对肝脏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后世医家对于许多医家亦对其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如周学海言:“肝之性,喜升而恶降,喜散而恶敛。”元·朱丹溪首次正面提出“肝司疏泄”。《格致余论》载:“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的生理作用,可影响情志的变化、脾胃的运化、津血的运行等诸多方面。如《血证论》谓“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指出肝疏泄功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又如《读医随笔》中所述:“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可见,肝的疏泄功能对人体气机具有调畅作用。此外,肝之疏泄正常方可调畅气机、水道通利。此外,冲任与肝经有密切关系,肝气调畅,则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肝藏血主要表现在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两个方面。正如《素问·五脏生成》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2)心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血在脉中运行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心主血的内涵有二,一是心气推动血行。心气推动血行脉中,输送营养周流全身。心气充沛,心脏搏动有力,节律一致,血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发挥其营养滋润作用。若心气不足,心搏无力,可导致血运行失常。二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主要指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化,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再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经心火(心阳)的作用,化为赤色的血,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因此,心有总司一身血的运行及生成的作用。若心阳虚衰,可致血的化生失常。

2.肝与心在血液生成、运行和贮藏上的协同作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心主血,肝主气藏血。肝主疏泄、主藏血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血液生成、运行和贮藏上的协同作用。

(1)血液生成

《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这说明了食物化生水谷精微散布于心肝,形成气血并滋养于筋脉。《素问·六节藏象论》载:“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这说明肝能助心生血,因肝在五行中属木,禀春朝少阳生发之气,有助于脾与心的生血功能。

(2)血液运行和贮存

心与肝二者皆为调畅气血的重要脏器。肝藏血,心主血,心气推动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同时也需肝气条达,疏泄有度。即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藏血充足亦有助于心行血。《血证论》认为:“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肝脏疏泄、藏血功能正常,人体气机得以传输畅达,血脉得以畅通,血量得以充沛,心脉方得以濡养。《血证论·痞满》曰:“心下为阳明部分,乃心火宣布其化之地,君火之气,化血下行,随冲脉以藏于肝,即从心下而起。”《素问·五脏生成》云:“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王冰注释道:“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肝主血海故也。”这里阐明了肝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对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意义。

正如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指出“肝者,贯阴阳,统气血,居贞元之间,握升降之枢者也”“肝气舒,心气畅,血流通,筋条达,而正气不结,邪无所客矣”。从中可以看出,肝气条达在血液生成、运行及贮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既是生理上的也是病理上的。故《黄帝内经》有心肝同病的记载。《素问·大奇论》云:“心肝澼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心生血,肝主疏泄、藏血,木火同气,故而病变亦可相互影响。

二、现代研究

1.心、肝两脏在血液运行上的解剖学联系

如恽铁樵先生在《群经见智录》一书中所提出的“西医之生理以解剖,《黄帝内经》之生理以气化”。中医学以功能单位阐释中医脏腑概念,而西医学以结构单位认识器官系统,但结构为功能的基础,现代解剖学对脏腑的认识有助于丰富、延展中医藏象学说,更好地说明心、肝两脏在血液运行上的联系。

(1)心血管系统主导血液运行

现代系统解剖学中,血液运行这一活动分属于心血管系统。如下图所示,心血管系统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心脏是连接动、静脉的枢纽和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主要由心肌构成,且具有内分泌功能。心内部被心间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半,每半又各分为心房和心室,故心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同侧心房和心室借房室口相通。心房接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在房室口和动脉口处均有瓣膜,它们颇似泵的阀门,可顺流而开启,逆流而关闭,保证了血液定向流动。

图1 体循环示意图

(2)肝脏参与血液运行

肝脏在心血管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体循环的动脉中,左心室射血,血液经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到达肝总动脉,而后分为肝固有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为肝脏、胃、十二指肠、胰腺等多个腹腔器官供血。体循环静脉系统中,肝脏的肝静脉收集来自肝总动脉、肝门静脉流经肝脏的血液,最终注入下腔静脉回流至心脏。肝门静脉系由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集腹盆部消化道(包括食管腹段,但齿状线以下肛管除外)、脾、胰和胆囊的静脉血。起始端和末端分别与毛细血管相连,无瓣膜。

(3)心脏与肝脏在血液运行中相互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支细小,血流量少。肝硬化、肝肿瘤、肝门处淋巴结肿大或胰头肿瘤等可压迫肝门静脉,导致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此时肝门静脉系的血液经上述交通途径形成侧支循环,通过上、下腔静脉系回流。由于血流量増多,交通支变得粗大和弯曲,出现静脉曲张,如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丛曲张。如果食管静脉丛和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则引起呕血和便血。当肝门静脉系的侧支循环失代偿时,可引起收集静脉血的器官淤血,出现脾肿大和腹水等。同样,当心血管系统异常,无法保证血液的正常运行时,则会影响肝脏的血流状态,例如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导致的被动性肝充血。临床上,心瓣膜病、心肌梗死、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右心功能不全,或心包疾病引起右心房压力增加,均易使下腔静脉压力升高,传递到肝静脉,导致肝内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中央区肝静脉窦扩张淤血。

现代系统解剖学中,血液运行这一活动分属于心血管系统,而肝脏在心血管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当肝脏相关血管出现相应病变时,心血管系统的整体也会受累,反之亦然。

2.“肝主藏血”“心主血脉”等藏象理论的解剖学阐释

以上阐述了现代解剖学中心、肝两脏在血液运行上的联系。基于此,笔者进而认为,藏象学说中“肝主藏血”“心主血脉”等认识是古人通过解剖观察而得到的。

(1)肝主藏血

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1)贮藏血液:肝脏具有贮藏血液的功能,现代解剖学中,肝脏“血液供应丰富,为棕红色,质软而脆……易破裂出血”。正如恽铁樵在《生理新语》中所说:“惟肝含血管最富,故取生物之肝剖之,几乎全肝皆血……故肝为藏血之脏器。”

2)调节血量:古人通过解剖观察认识了肝脏具有贮藏血液的功能之后,又观察到人体的血液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藏于肝脏的血液要运行到全身各个部位,以供机体各组织的生理需要,如《素问·五脏生成》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然而,该篇又说“人卧血归于肝”。古人据此推知,当机体活动时,外周血量需要增加,肝能释放血液到外周组织;当机体静卧时,外周需要血量减少,血液要归流于肝。正如王冰在《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因此,肝具有调节外周血量的作用。现代生理学证实,人静卧时,肝脏血流量可增加25%,当人体活动时,肝脏至少可提供1000~2000mL血液来保证足够的心脏排出量。

3)防止出血:肝脏有防止出血的作用,是取“肝藏血”之“藏”字还有约束、固摄之义。因而肝脏有防止出血的作用,即摄血的作用,对此,古代医家早有论述。如《卫生宝鉴》云:“夫肝摄血者也。”《妇科准绳》引薛立斋之言:“肝虚不能摄血也。”《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也认为,肝“其职主藏血而摄血”。这一理论从病理和治疗上也得到了证实,如《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傅青主女科》云:“夫肝本藏血,肝怒则不藏,不藏则血难固。”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也说:“有怒气伤肝,肝火横决,血因不藏。”怒为肝志,大怒使肝气功能失调,不能固摄血液。《丹溪心法·头眩》云:“吐衄、崩漏,肝家不能摄荣气。”可知,在病理上,肝的功能失常能够导致各种出血。在治疗上,针对肝在血证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专立调肝一法来治疗吐血,认为:“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矣。”现代医学认为,血浆凝血因子是止血过程不可缺少的,而凝血因子大部分在肝脏内合成。此外,肝对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也有影响,各种影响到肝脏的造血及凝血功能的因素,都会引起出血。

(2)心主血脉

心者,血脉循环之枢机也,在中西医汇通时期,汇通医家们对西医的心脏解剖知识及血液循环学说,基本上是持肯定态度。并用此理论来解释、补充和印证中医心主血脉理论。

1)朱沛文在《华洋脏象约纂》中云:“洋医云:心体大小约如其人之拳,蒙按洋说更微实。”又云:“心之功用,主舒缩跳动逼血运行周身……蒙按洋医洗拆脏腑照以微镜运以机器,故确见其行血之道也。”很明显,朱沛文对西医的心脏解剖知识及以心为主的循环学说持肯定态度。

2)唐容川则更进一步地用上述理论来解释、充实和印证心主血脉理论。其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五脏所属》中云:“西医言心内,分左右四房,皆有管窍,为生血回血之用。血受炭气则紫,回行至心右上房,有一总管,接回血入心中,落右下房,又一总管,运血出而过肺,被肺气吹去紫色,遂变纯赤,还入心之左上房,落左下房;又有一总管,运血出行,遍于周身,回转于心。此即《黄帝内经》营卫交会于手太阴肺及心主血脉之说也。”又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五脏所主》中云:“心之合脉也。西医云,心有运血管、回血管,外则散达周身,内则入于心中。心中有上下四房,以存血,心体跳动不休,而周身血管应之而动是为动脉,此说极是。《脉经》云:脉为血府,即此之谓也……其应心而动为无疑矣,故云心之合脉也。”可见唐容川已经接受并认可西医的心脏解剖知识及血液循环学说,认为肺循环和体循环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营卫交会于手太阴肺及心主血脉之理论。将心脏的跳动引起动脉的跳动直接用于解释、充实中医的“心合脉”理论。

3)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论心病治法》中云:“心者,血脉循环之枢机也。心房一动则周身之脉一动。”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案·气病门·大气陷兼消食》中云:“胸中大气亦名宗气,为其实用能斡旋全身,故曰大气,为其为后天生命之宗主,故又曰宗气。《黄帝内经》谓宗气积于胸中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深思《黄帝内经》之言,知肺叶之闟辟,固为大气所司,而心机之跳动,亦为大气所司也。”张锡纯显然是已经接受了西医的以心为主的循环学说,并直接吸收、融合于中医医理之中。《黄帝内经》认为宗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而西医学认为心脏的泵血功能是血液运行的动力,具体表现为心脏的跳动。张锡纯将二者融合,认为大气即宗气,调控心脏的跳动,从而具有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

4)现代中医主流思想:上述汇通医家的观点被后来的中医界多数医家所承袭,并进一步发展。现代的中医界主流观点,基本上是承袭了汇通时期医家的观点,认为心主血脉理论的基本内涵,就是近似于西医学的以心为主的循环学说。当然二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目前的中医界认为心主血脉理论还包含有心生血的功能。现代中医主流思想还对心主血脉理论进行了发展与完善。一是将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由宗气改成了心气,这种改变更加突出了心在血液循环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将现代医学的有关于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学知识更多地直接借鉴、融合于心主血脉理论的解读之中,使心主血脉理论更加充实。

心、肝两脏在血液运行上的解剖学联系延展充实了“肝主藏血”“心主血脉”的理论,从而更好地说明了心、肝两脏在血液运行上的联系,即肝藏血,心主血,心气推动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同时也需肝气条达,疏泄有度。即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藏血充足亦有助于心行血。

三、病理状态:肝郁气滞的心血瘀阻

如前文所述,肝气条达有助于心血运行;反之,肝气郁滞则易导致心血瘀阻,而临床上典型的肝郁气滞的心血瘀阻证主要见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有研究发现,MAFLD不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王磊等对199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患者132例(观察组)和非冠心病患者67例(对照组),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中MALFD发生率为60.61%,分析冠心病与MALFD存在相关性。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史、身体质量指数(BMI)后,提示MALFD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冠心病患者合并MALFD的冠脉病变较为严重,表现以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为主,其病变血管支数及病变严重程度、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合并MALFD的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归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等病,其病位在心脉,属血管疾患。MAFLD归属中医学肝癖、积聚、胁痛、肥气等病,其病位在肝。因两者在该病上的密切联系,治疗上则倡导从肝论治,注重心肝同治。《黄帝内经》早有针刺足厥阴肝经之行间、太冲穴治疗心痛的记载。《灵枢·厥病》曰“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从针灸疗法上表明心病可以从肝论治。《石室秘录》偏治法云:“然则宜治心包络,何以责之肝也。肝属木,心包络属或,肝木生心火,治肝木之寒,则心火有养而心包络之寒邪自散。况肝木之气既温,生心火之余必能来生包络,故不必救包络而必先救肝。肝木得寒则涩而不舒,散肝中之邪即所以散包络之邪也。”即从暖肝散寒、温经脉治疗心痛。此外对于许多心系疾病,陈士铎倡导心肝同治,得到后世诸多医家的推崇。如《石室秘录·伤寒相舌秘法》曰:“见舌红而有白点者,乃心中有邪也,宜用柴胡、黄连以解之,心肝同治也。”又如“人病心痛,不可止治心痛,必须兼治肝;病心致痛,理宜治心,而今不治心者何也?盖心气之伤由于肝气之不足,补其肝,而心君安其位矣。”

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有云,“胸者,肝之分,肺、心、脾、肝、胆、肾、心、包七经脉俱至胸,然诸经虽能令胸满气短,而不能使之痛,惟肝独令胸痛”,倡导胸痛应当治肝。早在《金匮要略》,张仲景以橘枳姜汤治疗“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开创了行气法治疗胸痹的先河。及至明清,医家多强调疏肝行气、开郁散结治疗胸痹心痛之证。如汪机《医学原理》云:“心痛未有不由气滞而致者,古方皆用行气散气之剂,治而愈之。”清·陈修园认为,气顺则痰自消、气行则瘀血除。此时期医家多运用小柴胡汤、金铃子散等开郁消滞之剂,更总结出许多至今仍广泛应用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沉香降气散等。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现在临床上亦多有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报道。另有治疗气滞血瘀的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此方出自《医林改错》,原方用于治瘀血内阻胸部、气机失畅以致胸痛胸闷,方中用柴胡、枳壳疏肝理气、川芎行气活血,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行气分之郁结,现代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ngWRNxRKBY5kKvHoi24/HdvJ7yeps7upBMmo1LXy7rP93Yf37pG9exhHr4mA74W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