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肝血心脉的中医整体学术思想

张艳教授秉承前人学术思想,从宏观综合与微观分析入手,汲取古代解剖、文化、哲学思想,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天人合一整体观视野下的“肝-血-心-脉”一体观,认为“肝-血-心-脉”休戚相关,是一种自然协调的天和状态,和则稳,变则病。其中,脉是肝与心交互信息、传递气血的重要通道,脉道康健是血管稳态的重要保障,而血管稳态失衡是引起泛血管疾病的关键病理机制,与“肝-血-心-脉”一体观调控机制失衡下“脉”的病变十分契合,故以此为切入点辨治泛血管疾病,并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加以印证,使之更加精准科学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一、“肝-血-心-脉”一体观理论发端

1.古代解剖

《黄帝内经》载“肝小则藏安,无胁下之病”,《医宗必读》载“肝居膈下上着脊之九椎下”;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心居膈膜之上”“心当五椎之下,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肝、脾、肾”,可见肝居胁下,与心相系。又因《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故从古代解剖来看,肝、心毗邻,居膈膜之上下,赖血气环流,脉道相通,紧密连接。

2.文化沿革

《道德经》言:“冲气以为和。”《庄子》言:“和之以为天倪。”《尚书·尧典》云“协和万邦。”可见,“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为“中和”“调和”“燮理”之意,是中医药的核心和灵魂,有学者更是根源《周易·彖传》中“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提出“和合”之思想,提出不同事物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整体协调平衡,实现天人合一、人我合一、万物和谐圆融的“太和”状态。机体藏象间通过阴阳、气血交互滋生,实现整体平衡稳态。肝乃将军之官,为血海,心乃君主之官,且主脉;君将和则木气敷荣,气血冲和,心有所养,百脉畅通,肝心“和合”,达到“肝-血-心-脉”整体观视域下的常稳态,则万病不生。

3.经络循行

《医宗必读》指出“肝者,将军之官,位居膈下,其系上络心肺”。《医贯》提出“凡脾、肾、肝、胆……各有一系,系于心包络之旁,以通于心”。生理上,肝、心二脏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病理上,肝、心二经病变互为影响,正如《灵枢·厥病》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经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肝、心皆出于经隧,二者相系,循行经络,以行血气,血气交互于脉,脉道得统,统筹营卫,营阴荣血脉,卫阳护血脉,循经有序,沿经感传,如行无端,交会无阻,营运周身。由此可见,“肝-血-心-脉”通过经络联系紧密,循行有序,濡灌脏腑肢节。

4.哲学思辨

中医思想源于古代哲学,思辨始于太极,医易相通,源同而理合,理无二致,八卦藏象源于周朝,《灵枢·九宫八风》载震卦对应肝,属木,为二阴一阳之象;离卦对应心,属火,二阳居外,一阴居中之象。震者,动也,肝木得震之气,则肝动常,疏泄宜;离者,火也,心得火助,以阳气为用,则生机不息。肝木为风,心火为阳,肝木条达,气血得养,心火得降,心液充盈,营养流注百脉,灌溉一身,脏腑百骸,无不贯通。此外,木生火,五行生克制衡,阴阳相合,气血相合,形神合和。医易不分家,震、离二卦“和合”,乃“肝-血-心-脉”一体观整体平衡之态,哲学变,气血变,医亦变。

二、“肝-血-心-脉”一体观理论内涵

《素问·调经论》云“肝藏血”;《素问·五脏生成》又谓“心主身之血脉”;《医学入门》载“脉乃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故《素问·五脏生成》以“肝藏血,心行之”概之。由此可见,肝、血、心、脉密切相关,“脉”作为奇恒之腑,不仅赖“心主身之血脉”,亦依存于“肝体”之功能。因此,我们提出“肝-血-心-脉”一体观理论。该理论承袭古代医家思想,遵循中医整体观思维,以肝的生理功能为纲,结合了藏象、气血、阴阳之间的关系。

1.肝应春化生血气而盈脉

《黄帝内经》载“(肝)魂之居……以生血气”。《诸病源候论》云“肝象木,旺于春”。清代李荫折《医学指要》云:“盖春属肝木,乃吾身升生之气……使天地无木,世界暗然其无色矣。”李念莪《内经知要》亦证实“肝为血海,自应生血,肝主春升,亦应生气”。可见,肝木应春,位居东方,乃春阳发动之始,万物生化之源,有助万物复苏生化,而机体感应春气,气血得春气相助,亦得肝阳生发,而冲和旺盛。此外,肝应生发之机,藏血以助血气化生,又助他脏以生血气。诚如叶天士所言“肝者,敢也,以生血气之脏也”。《脉书·六痛》记述:“血者濡也,脉者渎也。”且《医学入门》载“脉乃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血、脉息息相关,脉之所生,禀于血气,而血气化生有序,又赖肝木充和,化生血气以充盈脉道,濡养周身,行至四肢百骸,脏腑经络。

2.肝敷和气血养心而通脉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肝木敷和”,又《普济方》谓“肝行血,荣卫四体如环无端”,且“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敷”者,宣布之意;“和”者,和谐也;可见肝可敷运少阳生发之气,燮理阴阳气血,血之与气,相随而行,气血相依,共同宣养心体,心气得顺,荣运诸身之气血,脉道以通。“脉”属心系,为奇恒之腑,是生命稳态的核心,象于“地”,承载万物,赖将军之官“敷和”气血。正如《医学摘粹血证》言:“肝主藏血,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家之所灌注。”肝为气血调控之枢,肝木敷和,辅助君主之心,君主得助,可通达周身之气血,气血得行,脉道以通,则百病不生。正如《血证论》云:“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木郁达之。”《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3.肝心和合调气血而健脉

《诸病源候论》“夫五脏者,肝象木,心象火……其气更休更旺,互虚互实。自相乘克,内生于病,此为正经自病,非外邪伤之也。”而《灵枢·本神》云:“心藏脉,脉舍神。”“心者,脉之合也。”肝斡旋枢机,通贯阴阳,总统气血,以和为贵,气得其和则为正气,心得其和则可主脉,肝心经络以系,五行相合,则母子“和合”,有助五脏恢复平和,脉道康健。唐宗海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载:“肝主藏血焉,至所以能藏之故,则以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清代王孟英《归砚录》谓“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继之”,故肝心“和合”,以肝为始动,心为枢纽,血为桥梁,脉为生命稳态的核心,肝木条达,心火得安,共主血脉,则气血安和,血行有序,充盈脉道,如环无端,畅达无阻,故脉道平稳安健,可见肝心“和合”,通过与气机、血脉的交互维系,组成生命“肝-血-心-脉”一体观的共荣体。

三、“肝-血-心-脉”一体观的临证应用

“肝-血-心-脉”一体观认为“肝”“血”“心”“脉”休戚相关,和则稳,变则病。肝木敷和,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血藏于肝,血运通达,血以载气,气血相因,布行于心,心有所主,脉道康健,脉的稳态是血管稳态的体现,故由此构成的“肝-血-心-脉”系统动态平衡是血管稳态的基石。现代医学表明,血管内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核心,而血管稳态失衡会引起系统性血管疾病,包括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等,葛均波院士团队将其统称为泛血管病变疾病,更是提出多学科交叉治疗泛血管疾病的研究模式。因此,“肝-血-心-脉”一体观的建立为系统探索泛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此探索泛血管疾病的辨治规律是切合当前研究热点,故予以阐述。

1.“肝-血-心-脉”一体观辨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MAFLD与中医学“肝癖”“痰痞”“积聚”具有吻合之处。“肝-血-心-脉”一体观认为,脉是机体气血交互的关阖,是营养代谢的门户,而“肝心和合”交互于脉,是推动机体物质代谢的枢纽,有助于物质交换,保障机体主动转输气血津液的动态平衡,对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至关重要。现代人由于压力过大、情志不畅、过食肥甘等,致肝体受损,气血失和,血不荣心,心不主脉,心肝失调,脉络失合,血行不畅,痰瘀相互搏结,深匿伏藏,瘀阻于肝脏,发为MAFLD。诚如叶天士云:“肝阳上冒,血沸气滞瘀浊。”《脉学正义》曰“至若气郁痰壅之症,每因脉道不利,迟数不调,最宜审察”。现代研究表明,肝窦状内皮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血管内皮细胞,且具有窗孔,并通过其参与脂质转移、乙醛和乙酰辅酶A的代谢调控,足以说明脉是机体营养代谢的门户。如若脂质过度积累,可通过诱发脂毒性与活性氧类,诱导去窗孔化现象,激发炎症因子分泌,促进MAFLD进展。因此,该疾病治疗应以修护“肝-血-心-脉”一体观失衡为核心,并提出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治疗的新策略:平肝活血,合心通脉。中医治疗该病重视系统调节,分类、分期论治。轻度MAFLD以肝失疏泄、浊瘀痹阻为主,患者可见胁腹胀满,部位固定,随情志变化时明显,大便稀薄,舌质淡红或质暗,苔白,脉沉弦细,临床多以小柴胡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可选用柴胡、地黄、枸杞、淫羊藿等疏肝养肝之品,以升发少阳清气,恢复肝脏舒展之性,气行则痰饮脂膏终去,并酌情加以川芎、丹参等活血化瘀的药物,根据是否有痰阻之证,佐以化痰之桔梗、百合等。中重度MAFLD以心肝失和,痰瘀痹脉为主,治以平肝活血,合心通脉。临证之时应明辨详察,治养参半,在轻度治疗基础上更加注重疏通脉道,养心以通脉,加以当归、芍药、甘草、茯苓、桂心、大枣等,使心气得复,心肝和合,脉道通利,邪不得留,其病自愈。

2.“肝-血-心-脉”一体观辨治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含无症状心肌缺血、血管痉挛与微循环病变的冠心病等,可归属于中医学“血脉”之功能失调范畴。本团队归纳心系疾病证候演变规律,结合“肝心和合”理论,继承中医学的整体观、脏象等思想,延伸出“肝-血-心-脉”一体观管理血脉的理论内涵。我们认为,脉为心体,血为心用,血脉以气为本,以通为顺,统归于“肝心”,本乎于气血,一变则俱变。肝不藏血,疏泄不利或肝不生血气,心失所养,血失清宁,心脉异常,导致肝心交互失常,代谢废物蓄积,引起血液运行涩滞,“肝-血-心-脉”一体化被破坏,肝失条达,血失清宁、心失所养,心不主脉,脉失畅达,致“痰”“瘀”羁留不解,流窜经络,壅遏脉道,脉失通利,血管内皮受损,可诱发慢性冠脉综合征等疾病。秦景明《证因脉治·胸痛论》曰:“内伤胸痛之因……或怫郁气逆……而闷闭胸痛矣。”曹仁伯在《继志堂医案·痹气门》中则明确提出:“胸痛彻背,是名胸痹……此痛不唯痰浊,且有瘀血,交阻隔间。”现代研究表明,内皮损伤、血栓形成、脂肪浸润、炎症免疫等分子机制是导致血管受损,致使心肌缺血、缺氧诱发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键,与中医痰瘀互结,痹阻心脉而发胸痹的特点相吻合。在临床中发现,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期病情较为平稳,终末期则易变生他病,故临证之时多分期论治。稳定期多以寒凝气滞,痰瘀阻脉为主,患者可见胸痛伴两胁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舌质紫暗或伴瘀斑,脉弦涩。治以疏肝启枢散寒、祛痰化瘀和脉,选用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临证治疗常选用陈皮、柴胡、当归、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香附、佛手等疏通气血、振奋阳气、辛散寒邪、以济心和脉。终末期多以心肝血虚,浊毒损脉为主,患者可见胸痛伴两胁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舌质紫暗或伴瘀斑,脉弦涩,而见胸痛持久不缓解、大汗淋漓等病情恶化之象。治以补血养肝滋心、化浊解毒清脉,选用养心汤合四物汤佐以黄连、黄芩等解毒之品,但切不可攻伐过猛,应审证求因,四诊互参,细察脉理,标本兼顾,补虚兼以抑邪解毒。

3.肝-血-心-脉”一体观辨治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常属中医“心积”“心水”等范畴。“肝-血-心-脉”一体观认为,“脉”是生命活动的载体,是肝与心交互信息传递气血的重要通道,是“肝”“心”发挥功能的核心场所。“肝-血-心-脉”一体观失和,则肝失条达,心气虚弱,气血不能交互于脉,脉道失养,脉气亦虚,加重瘀血形成,血不利则为水,瘀水胶结,稽留阻于脉络,进一步损伤心之本体,可见“肝-血-心-脉”一体观调控下脉的功能异常参与了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正如《黄帝内经》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止血、血管调节、血管生成等功能,可通过内皮间质转分化,参与成纤维细胞的形成,从而促进心肌纤维化,加重心室重构,加速慢性心衰的进程,因此,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对于控制慢性心衰的进展至关重要,这也提示在中医临证之时应注重调控脉的功能。由此可见,慢性心衰的治疗应将心肝同治贯穿始终,注重养心合脉,活血通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多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进行治疗。早期以肝心血虚,脉道失养为主,患者可见胸闷心悸,两胁隐痛,头晕眼花,多梦健忘,舌淡苔白,脉结代,治以滋肝养心,补血和脉,临证常选用小营煎加减,选地黄、白芍、当归等温润之品以滋养肝心,可佐加丹参、人参以补血行血,故而心气得滋,缓养其肝,脉道得养,血脉畅达,气血调和,以臻于中和之妙也。中期多以心肝阳虚、痰瘀阻脉为主,患者可见心胸闷痛,畏寒肢冷,眩晕目涩,时有乏力,舌质暗,舌苔黄腻,脉弦涩,治以温养肝心、化痰祛瘀之品,选用吴茱萸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取吴茱萸、生姜、人参以暖肝养心,枳壳、桂枝、以行气温阳、化痰祛瘀,辅之人参、大枣、阿胶等补气生血之品,共奏甘补,配以辛温走散之药,补而不滞,共奏温中除痰,行气化瘀、脉气得续之功。晚期多为阳虚水泛之证,患者可见胸闷、心悸、肢体及颜面浮肿,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当治以益气温阳,蠲饮通脉,选用保元汤合真武汤加减,取黄芪、人参、茯苓、生姜、附子、白术等益气温阳利水,使脉道通利,水饮以化,心阳得复。

综上,“肝-血-心-脉”一体观在传承中医“和合”思维基础上,立足整体,着眼气血,重视哲学,注重肝心同治,着重从“肝”之和,“血”之濡,“心”之主,“脉”之健等功能层面剖析基于“肝-血-心-脉”一体观视角下,临证辨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三种泛血管疾病的思路与方法,并结合其现代医学血管稳态的研究现状加以论证,这是从中医整体观角度准确把握泛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治疗的关键。 S0xGwajDrb3xOcpRrFpnfs8AyiylnB09lKMwXPUAMrKMtvFpPfc0v9PU3CpqRVb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