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金元医家各自发挥肝心相关

一、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从五行生克制化认识肝心相关

《素问玄机原病式》,是刘完素最主要的医学著作。该书以《素问》提出的病机十九条为基础,将常见疾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归类,并对这些疾病的病因病机做了分析,对病机十九条加以深入的阐发和补充,对五运六气学说作了浅近和形象的解释。书中阐述了肝心之间的联系。刘完素认为:“五行之理递相济养,是谓和平。交互克伐,是谓兴衰,变乱失常,灾害由生。”无论自然界,还是人体脏腑之间,均具有五行生克之理,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制约。心火旺胜肺金,不能制肝木,则木化自甚,就会发生眩晕、痉挛等属风的病证。《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曰:“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故火本动也,焰得风则自然旋转。如春分至小满,为二之气,乃君火之位;自大寒至春分七十三日,为初之气,乃风木之位,故春分之后,风火相搏,则多起飘风,俗谓之旋风是也,四时多有之。”心肝为母子,心火亢盛,火实克金,肝木不平,故发病,如吐酸,中风。《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云:“吐酸,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云:“中风偏枯者,由心火暴盛,而水衰不能制火,则火实克金,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胜,而兼于火热,则卒暴僵仆。”

二、张子和《儒门事亲》从寒热论肝心相关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该书注重阐发邪实为病的理论,倡导攻下三法,用药偏于寒凉,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长处。书中以六邪归纳诸病之因,以三法治之,名之为“六门三法”,此即为该书创立的“攻邪论”的主要思想。书中论述了肝心相关的疾病。《儒门事亲·风论》曰:“凡人患目肿,经年不瘥,俗言头风所注。更加头痛者,岂非头风者欤?此乃足厥阴肝之经,手少阴心之经,兼五脏俱有大热也。可先用通解丸,通利大、小便,后用大黄越桃饮子。”患者目肿经年不愈,兼有头痛,是心肝经有大热,五脏皆热。肝移寒于心,可致噎食。《儒门事亲·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曰:“肝移寒于心为狂,膈中阳气与寒相薄,故膈食而中不通,此膈阳与寒为之也,非独专于寒也。”

三、李东垣《脾胃论》从子令母实论述肝心相关

《脾胃论》,李杲所著。三卷。他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书中对从母子关系论述了肝心相关。《脾胃论·脾胃胜衰论》论及“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指出心火旺,子旺令母实,心火之母为肝木,故肝木实,肝木实又夹带心火,则加重气机妄行,此二者相互作用,累及脾胃。心火亢盛,子令母实,肝火亦盛。《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曰:“以五脏论之,心火亢甚,乘其脾土曰热中,脉洪大而烦闷……且心火大盛,左迁入于肝木之分,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其脉洪大而弦,时缓,或为眩运战摇,或为麻木不仁,此皆风也。”

四、朱丹溪《格致余论》从君相互制认识肝心相关

《格致余论》是朱氏医学论文集,全书1卷,共收医论42篇,涉及内容广泛。书中提出了肝心相火君火之间的关系。朱丹溪创立“相火论”,《格致余论·相火论》中所云:“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他认为君火为后天之火,对应心,因为心为“君主之官”所以称之为君火:而相火为先天之火,它的生理特性是“守位禀命”,相火“寄于肝肾二部”“肝肾之阴,息具相火”。人体后天的活动,例如人的思维、情感变化都是君火的作用;而脏腑运动、气血津液的化生、气机的升降出入都要依赖相火,相火要在君火的统帅之下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曰:“盖相火藏于肝、肾阴分,君火不妄动,相火惟有禀命守位而已,焉有燔灼之戒虐焰,飞走之狂势也哉?”《格致余论·相火论》曰:“五脏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随起。”“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相火容易妄动而为贼邪,当心神被外界事物所诱惑,君火引动相火,相火燔灼为“亢火”,煎熬肝肾之真阴,阴虚则病。 7M7E5zZsfOE7R4u97H2JJXGUPXcZxdByYL9NPy+HsaGEnaL8IkTQlfepFjVFMTg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