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视觉营销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视觉设计提高商品的销量,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具备设计思维。设计思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商品和品牌视觉信息的传达,让整个设计更具有吸引力。运营思维指对整个运营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思维,是实现营销效果的前提。只有将设计思维和运营思维相结合,才能实现有效的电商视觉营销。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方法,它利用设计人员的理解和方法,将技术可行性、商业策略与用户需求相匹配,从而将用户需求转化为用户价值和市场机会。电商视觉营销的设计思维则是根据店铺需求,结合设计人员自身的设计品位,设计出既符合店铺要求又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作品。一般来说,电商视觉营销的设计思维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3个步骤。
要想获得较好的视觉营销效果,需要设计人员、运营人员和商品营销人员共同协作,三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运营人员和商品营销人员在分析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将营销的主题、目的和条件等信息告知设计人员,方便设计人员根据营销需求进行视觉设计,帮助完善与实施营销方案,以避免出现视觉效果与营销需求不匹配的情况。
设计人员需要整理运营人员的要求,结合要求拟定设计思路,并预计设计所需时间,比如海报设计思路和设计时长、主图设计思路和设计时长等。规划设计工作,有助于运营人员与设计人员协调合作,更好地把握每一个阶段的任务。
在明确设计的方向、关键要求和基本原则等对视觉设计影响较大的问题时,设计人员要及时与运营人员交流,然后根据规划内容进行设计,制作出符合营销主题、目的的视觉设计效果。
总的来说,设计人员也要从营销的角度出发,充分理解视觉设计的目的是营销,美观的画面不等于或者不完全等于良好的营销效果。换言之,优秀的视觉设计作品不仅要有美的形式,还应注重作品本身所体现的营销价值,即传达信息并促成销售。
设计思维更侧重美学、设计等角度,而运营思维则从商业销售的角度来看待视觉营销的整体运作,其目的一般是拉新、促活或留存。拉新是指吸引新用户,为店铺引入更多流量;促活是指提高用户活跃度,进而提高商品转化率;留存即对已有的用户进行营销,提升用户对商品和品牌的黏性,促使其持续消费。这3个目的带来的最终效果,是商品的营收变现。
在电商视觉营销中,视觉设计不能脱离运营独立存在,设计人员只有充分理解运营目标,在设计中融入运营思维,才能更好地进行品牌定位、设计风格定位、商品卖点的提炼与展现。电商视觉营销中的运营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用户需求是运营思维的核心,运营人员在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在深度理解用户群体的基础上挖掘其需求,解决其问题。而在挖掘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有3个比较核心的问题,即市场定位、用户体验、品牌和商品规划,研究这3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目标用户是谁,目标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商品和品牌怎样满足目标用户的这些需求。
品牌口碑直接影响用户对商品的认知和评价,用户通常会优先选择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更高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影响力越大,用户黏性就越高,忠诚度也会越高。品牌要被用户知晓就需要进行宣传,就需要运营人员通过各种媒介,如新媒体平台(微博、今日头条和微信等)等进行真实、新颖、个性或具有创意的宣传,打造良好的品牌口碑。
电商环境下,要想商品有吸引力,卖点的呈现也十分重要。运营人员结合用户的需求和商品的特点,提炼更具有吸引力的卖点,并使这些卖点与具有吸引力的视觉设计相结合,以此吸引用户,使用户产生转化行为。例如,某电动牙刷具有防水、高频震动、软毛、待机时间长等卖点,此时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商品卖点呈现出来,吸引用户购买该商品。
运营人员要注意做好商品、服务和用户体验的融合,只有超出用户的预期,用户才会更加主动地对品牌进行口碑传播,商品和品牌才能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比如给予用户服务承诺、研发新商品解决用户的问题、完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等,并将这些服务体验内容告知用户,让用户知晓并感受到对他们的好处。
总的来说,运营思维要求运营人员站在企业的角度,负责把关各项运营事宜,做好视觉设计工作的对接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