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生产计划制订方法

1.1 我国制造型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挑战和困难

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和规模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我国的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的高精尖产品不多,产品质量问题依然存在,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都偏低,产业结构也不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我国若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就需要制造型企业在生产运营管理能力上产生“质”的飞跃。其中,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管理是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应对客户各种需求变化对制造型企业的挑战,以及应该如何解决制造型企业内部生产运营和组织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已经被纳入制造型企业的议事日程。

客户需求的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是制造型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在产品供不应求阶段,制造型企业处于支配地位,工厂生产什么产品,客户就只能购买什么产品,制造型企业一般采用大规模制造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制订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资源的安排,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快就可以卖掉,工厂在供销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现在不同了,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是供过于求的状态,随着生产制造交付能力的提升,制造资源的丰富化和多样化,客户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订单品种变得个性化、多样化,订单量也变得越来越小。这种需求的变化和我国绝大多数制造型企业现有的品种少、大批量生产的制造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是我国制造型企业发展的拦路虎,需要企业下决心从根本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改善。

客户要求的交期越来越短且频繁调整,是制造型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中遇到的又一项挑战。产品到了供过于求的时代,客户需求多样化,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制造资源也很丰富,使得客户在供销关系上处于主导地位,在产品质量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对交期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即交期更短。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订单的不确定性及其被频繁调整的情况也越发突出。我国制造型企业生产的提前期普遍很长,产品切换能力一般都较差,这种情形和客户短交期的要求产生碰撞,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很多制造型企业当天都很难获知明确的客户订单信息,不知道应该怎么制订明天的生产计划,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调配安排明天的生产资源,只能按照自己的预测来制订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这会对生产组织造成很大的影响,生产管理部门每天都像“打仗”一样,要应付各种因调整生产计划而产成的问题,常常忙得焦头烂额,濒于崩溃的边缘。应对这项挑战对我国制造型企业生产计划的制订和内部资源的高效协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外部客户需求的变化对我国制造业形成挑战,制造型企业内部的困难也日益凸显,其中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缺人”,主要体现在不容易招到合适的人员和作业者管理困难。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市场资源掉头向下,进入了转折期。“90后”对工作收入、劳动负荷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普遍较高,现在愿意进入工厂当工人的越来越少,很多工厂陷入一直招工还一直缺人的怪圈。而选择进入工厂成为一名作业者的年轻人,其思想非常活跃,自主意识很强,不愿意被管束,造成对这些工人的管理难度加大。如何招聘到合格的工人,如何管理好生产线上的作业者,解决“人荒”的困难,是摆在我国制造型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

困扰我国制造型企业的另一大难题就是“缺料”。其实,我国制造业的门类是世界上最全的,各种产品的制造资源和能力非常强大,“缺料”并不是真的缺少物料,更多的是供应链管理和协同出了问题。作为制造型企业,每天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现场生产组织就像一场“遭遇战”:车间生产线已经按照生产计划安排开线了,可生产线需要使用的物料还没有到达,仓库人员到处找物料,采购人员忙着打电话催物料,生产线上的作业者因为缺少物料不能作业,只能停工。即使调整了很多次生产计划,生产效率也非常低,仍然没有完成生产任务,准时交付更难以保障。究其原因,是供应商队伍建设和管理,以及仓储和物流管理业务混乱造成的,这也对生产计划的制订和产供协同改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y3DthD7AC/SAi7DV2ATUt3bubwXnSFc/D9sHDzPL1GAjLXyOhXFcvWi04TIYe/3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