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理解自己的感受

分清事实、感受和观点

在咨询室里,我经常问我的来访者:“你的感受是什么?”他们给我的回答大多是:“这里环境不错”“我觉得你挺好”“这里还行”……然而这些并不是感受,甚至不是事实,只是观点。

“坐在这个房间,有阳光照在我的身上。”——这是事实

“和你聊天,我感到放松/紧张/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这是感受。

事实、感受和观点,是我们在沟通中经常使用并且经常混淆的概念。事实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具体的数据、统计、实验做支撑,能够被验证;观点是主观的,是基于某个标准进行的评价,这个标准不是统一的,有时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感受有共性,同时也是主观的,是身体和心理上的感觉,感受通常来自我们对他人行为的理解、认知和自我期待是否被满足以及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我们和别人讨论问题时,有时会沟通不畅。就好像两个人在两个不同的频道,各说各的,互相不回应。这是因为我们在沟通过程中,混淆了事实、观点和感受。有时,我们只是在描述一个事实,例如:“今天我的车和别人的剐蹭了。”但是对方却回应了一个观点:“你就是开车技术不行。”然而这个观点并不一定符合我们的评判标准,于是我们会展开讨论和争辩,结果沟通变成了指责和争吵。其实,我们只是想表达:“这件事让我有点害怕,到现在还心有余悸。”然而表达的人和倾听的人都忽视了其中没有被察觉的感受。

我们为什么无法直面感受

聊天时,体会到对方当下的感受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可能经常被忽视,还记得小时候因为怕黑,不敢独自睡觉时,家长是如何回应的吗?

第一种家长对孩子说:“没事的,有我们在。”

第二种家长完全不理睬,好像完全没有听到。

第三种家长否认孩子害怕的感觉:“有什么好怕的,什么都没有,一个人睡觉而已,你总要长大的。”

第四种家长特别理智地和孩子谈论什么是害怕。

第五种家长只是一直对孩子说:“不要害怕,不要害怕,不要害怕……”

这五种家长或温柔,或理性,或讨论事实(第一种、第四种),或表明观点(第三种、第五种),但都没有正面回应我们的感受,我们的感受表达出来后,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样,我们就会认为感受不重要,感受表达出来后没有得到我们期望的任何东西,长此以往,感受就被压抑下去了。

随着逐渐长大,我们就越来越无法直面自己的感受。我们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共情。表达感受,成了一件羞耻的事情。我们的大脑中缺乏表达感受的词汇,我们的认知中认为感受是不应该出现的,不是最重要的,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维系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稳重的、为他人着想的、不会带来麻烦的……于是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学会了考量别人的评判,学会了隐藏自己,学会了压抑自己,学会了各式各样婉转地传递自己感受的方式。甚至会将感受转化,当听到有人讨论自己的感受,我们会突然感到非常愤怒,好像将感受说出来会带来麻烦。

人因感受而存在,没有感受,人就不存在。活人和死人的差别是活人有价值体验,有成就体验,有喜怒哀乐、惊恐、悲伤的情绪体验;死人没有任何感受。如果我们无法体会自己的感受,就会觉得人生格外空虚,难以找到生命的意义。

事实上,感受没有被剥夺,被剥夺的只是表达感受的权利。我们只是不愿意面对或承认感受的存在,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内在关系模式中,蜗牛型的人最容易忽视自己的感受,但是他们善于体会对方的感受,并且希望通过维护对方的感受,引导对方在意自己的感受。但是往往对方会因此更加忽视蜗牛型的人的感受。 因此,蜗牛型的人需要练习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 袋鼠型的人看似一直在照顾他人,其实他们更在意自己的感受,甚至会通过“我都是为了你好”“你这样做/这样想让我很难过”控制对方。 袋鼠型的人要做的是体会对方的感受,避免用自己的感受替代对方的感受,要分清哪些是自己的感受、哪些是对方的感受。 鸵鸟型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直面自己的感受,但是只能面对优越感,无法面对羞耻感。 鸵鸟型的人需要调整对感受的看法。斑鸠型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完全无视他人的感受,是最冷漠的一类人。斑鸠型的人需要先接纳每个人都有感受的事实,然后练习表达感受和观察他人的感受。

如何表达感受

如果我们已经被教化成不能表达感受的人,我们该如何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能表达感受的人呢?

首先,觉察。请尝试这样一个心理练习:从头部开始,慢慢地,像CT扫描仪一样,由上至下,用意识扫描身体的每个部位。扫描时,有时能感受到身体某个部位有疼痛或酸胀的感觉。这就是身体最基本的感受之一。继续觉察,你就会知道自己这一刻的感受是什么,是愤怒的、悲伤的、委屈的、害怕的,还是担心的?

其次,承认。感受没有好坏之分,感受就是感受。不论觉察到什么,都承认这是我的感受。过去,我们的感受一直在被评价。比如:这些感受是负面的,要马上解决,我不允许一直有这些不好的感受存在;或者,这些感受是正面的,我要保持。其实这是观点在捣乱,观点的对错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有权利认同某个观点,也可以不认同某个观点。对观点的评判不是事实。事实不存在好与坏,只有真与假;观点没有真与假,只有合理与不合理;感受没有合理与不合理,只有程度强与弱。

最后,接受。感受不分好坏,去接受它这一刻的状态。我有一个年轻的朋友,他曾对我说:“很多时候我感觉特别寂寞,好想谈恋爱啊。”他说这句话时,神情特别生动。听得出来,他接受了自己寂寞的感觉,并没有排斥或否认自己的感受。

心理治疗师弗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说过:“感受的后面还有感受,感受的感受就是决定我们感受的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体会到恐惧时,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恐惧的背后是什么。我们理解了自己的感受,才会知道内在的自我隐藏了什么,重新认识和体会感受,就可以更好地应对在沟通、交往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回到前面那个怕黑的事件。可能现在我们也已经为人父母,需要面对孩子的恐惧;或者我们自己还只是曾经那个怕黑不敢睡的孩子,我告诉他:“害怕是人之常情,不需要去评价它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不需要对生发的感受做任何评判,也不需要做什么,只是和自己的感受待一会儿,去承认它。每个人都会感到害怕,即便是一个心理特别强大的人,也会感到害怕。

如果现在你认为,害怕是羞耻的体验,因此否认害怕,那么请提醒自己,这个观点源自我们被对待的方式,是被错误教育后的结果。在我的孩子7岁时,我和他一起去游乐场玩刺激的游乐项目“大风车”,我对他说:“你要是害怕就叫出来。”他一言不发,游戏结束后,他双腿发软,央求我抱他。我非常理解他的恐惧,就问他:“刚刚你是不是很害怕?”对一个7岁的男孩来说,这种情形会让他感到羞耻。所以当时的他并不承认这一点。于是我告诉他:“爸爸在‘大风车'上的时候也很害怕,都吓得腿软了。你也吓得腿软了,是吧?你对玩‘大风车'感到特别害怕,这说明它确实是一个很吓人的项目。”过了一会儿,他承认了:“爸爸,我在‘大风车'上确实很害怕。因为害怕,所以腿软了。”我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取笑他。接着,我说:“我们回到车里,休息一会儿再出来玩,好吗?”当他害怕的感受被表达出来后,他就不再感觉害怕,也不会认为害怕是不被允许的了。

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是和真实的自我待在一起。当我们接受了自己的感受时,我们也就了解了自己,就有能力体会他人的感受。 比如,你收到礼物时,不妨在回应中加上自己的感受:“我拿到这份礼物,真的非常开心,有你真好!”这比“谢谢你/你对我真好”会让对方和你拥有更好的体验。 m66Auat1HAEzEogOMMwJ0iBxKdPYOM4nrQp7vVYa7w7qnvOK/mvWfmMBr5BSM4j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