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关系,无处不在。 我经常说,人存在于世界,无非要处理三种关系:我与自己的关系、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世界的关系。 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关系中,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打交道。

在我研究关系的多年工作经验中,似乎有两个词特别流行:一个是“沟通”;另一个是“高情商”。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善于沟通、具备高情商,但沟通并不是一项容易掌握的技能。

我们经常说,一段好的关系必然会有好的沟通。但沟通到底是什么?从字面意思讲,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思想、情感的交互方式,一般会通过语言完成。当然,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等。其中包含了很多学问,所以沟通是需要学习的。

事实上,人一出生就具备沟通的能力,因为有表达的需求。婴儿会通过哭声获得食物、照料和关爱。虽然一开始,这种沟通是单向的,但随着婴儿慢慢长大,人际网络越来越宽广,这种单向沟通就会变成双向沟通。

单向沟通会让我们感觉没有得到回应,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就像现在的人工智能产品一样,虽然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在情感上它们却不能与我们沟通。我之前经常与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对话,偶尔问一些刁钻的问题。不管我用什么样的语气、态度,是大声地说话,还是生气地说话,它对待我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只是一种机械的反应。几次之后,我就觉得很没劲了。原因很简单,人工智能不懂得如何辨别人类的情绪状态,所以它所有的回应都是冷冰冰的、硬邦邦的,让人觉得很无趣。因此,沟通必须是一个有来有往的过程,否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变成一个人的独角戏。

在我的咨询工作中,我经常听到来访者说,本来自己在外面挺好的,但是回到家里和家人沟通就很容易出现冲突和矛盾,总感觉不太愿意搭理家人。他们不知道要怎么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我们要知道:“我的角色是什么?”“我是谁?”其中包含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在社会群体中的角色,我们时常会无意识地进入角色。比如,我现在年纪不小了,已经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但是回到家里与父母相处时,我在他们眼里还是孩子,他们会延续与小时候的我的沟通方式,仍然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包括关心我是冷是热,是饱是饿,似乎在他们眼里,我还不会照顾自己。因此,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我的角色是儿子,是一个需要被父母照顾的儿子。如果说我们彼此都能接受这样的角色,并且匹配得特别好,那么关系就是和谐的。但问题是,很多人无法接受这样的设定,所以矛盾和冲突就发生了。

曾经有一位来访者反馈自己与12岁的儿子之间沟通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不管他说什么话,批评或表扬,他的儿子都这样回应他:“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接下来要说什么。”然后就走回房间,把门关上了。这让这位父亲觉得很受挫,很愤怒,不明白为什么孩子连听他说说话都不愿意。但我听完后对他说:“你的孩子和你完成了一次非常有效的沟通。”他不明白我的意思,我进一步解释道:“当一个孩子走回他的房间,这是在告诉你不用再说了,你说的话他都明白,这是他对你的一个回应,只是他回应的方式让你感到挫败而已。之所以说这是一次有效的沟通,是因为你的孩子表达了他的态度,你也表达了你的态度、你的诉求,只不过你的诉求并没有得到满足。遗憾的是,在这场沟通中,你们都没有体会彼此的感受。”

有效、良好的沟通一定是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双方都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一起,双方有一个共同目标,并且相互回应。

因此,在沟通中,我们要避免陷入一些误区。

第一,表白不是沟通。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想和对方说说话,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至于对方怎么回应我们,我们并不在意。比如,有一些人想表达时,甚至会对着一个树洞说话,对着一朵花说话。那么树洞和花的回应是什么?它们只是静静地听着,可能这就是他们想要的回应,但这不是沟通。

第二,演讲不是沟通。有时我们会有表达的欲望,但这种表达的欲望可能是“演讲”。演讲,就是讲一个故事给别人听,然后在故事里加上自己的总结思考,并且希望对方认同自己。比如,一位妈妈在和自己的孩子沟通时,总是不断地讲道理,讲各种名人名言,讲“如果你不这样,就会怎样”。这位妈妈看似在与孩子沟通,实际上是对着孩子完成一次演讲,并渴望孩子能够积极地回应她,然后按照她所说的去做。如果孩子没有按照她所说的去做,那么孩子就是叛逆的。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三,训诫不是沟通。有可能在某段关系中,我们扮演着一个训导者、要求者的角色,我们总是对别人有过高的期待,总是有改变别人的愿望。但对他人而言,不合理的期待意味着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一位女士说:“我和我先生沟通是因为他有一些事情做错了,我要告诉他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如果先生能力有限,那么这样的沟通往往就会变成训诫。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几个误区,就会把沟通变成表白、演讲、训诫而不自知,此时对方在我们心中就不再是有着他自己的想法的、需要被尊重的、真实的人。因为更多时候,我们只关注自己,只是在寻找自己想要的回应,而忽略了对方的真实感受和反应。

到底什么样的沟通,能让人际关系更亲密、更舒适?在这本书里,我总结了三点。

第一,任何关系中都有你有我,因为沟通是双向的。所以,我们在沟通时,需要时刻留意,是谁在说,向谁说。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演讲”的妈妈,她不断地和孩子讲道理,看似她站在一个正确的、想要为孩子负责的角度,实际上她更渴望孩子对她的回应,就像她儿时渴望父母能够积极回应她一样。所以那一刻,妈妈身上肩负着两种角色:一个是儿时没有得到父母回应的孩子;另一个是要求孩子积极回应的妈妈。这是一种内在关系模式。当这位妈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一个渴望被父母积极回应的孩子时,她在对孩子、父母说话时,可能会有一种小心翼翼的体验。这是需要被觉察的。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是谁在说,向谁说。

第二,是谁在听,听到的是什么。我们在沟通时,往往会先设定我说的话、我表达的内容对方是否感兴趣。有些人在沟通之前,就先设定对方肯定不愿意听,那么当我们以这样的心态去沟通时,结果可想而知。我的孩子曾经对我说他不愿意出去交朋友,因为不知道和他们说什么。实际上,当我们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沟通时,我们的潜台词是:我不知道我这种沟通方式会不会得到好的回应,或者说别人会对此有何评价。另外,当对方给我们的回应是:“我现在有点累,我不是很想继续沟通下去。”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你听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对方不愿意和你沟通、不想回应你,还是对方只是想休息一下?

第三,任何沟通都是带有情绪、情感的。人类具有共通的情绪,喜、怒、哀、乐、惊、恐、悲,这些情绪时刻存在于我们的沟通过程。我们如何回应情绪,是一种智慧。如果你的沟通只是为了发泄一下情绪,那么可以直接告诉对方“我想发泄一下情绪”,也许对方就静静地听着,不做任何反驳、解释。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回应。如果我们有一些事情或困惑,希望得到对方的支持、肯定和建议,那么积极的回应就是我们想要的。有一个在黑暗中的小男孩呼唤旁边的阿姨,阿姨回答说:“叫我干什么,你又看不到我。”小男孩说:“当你回应的那一刻,其实就有了光。” 所以有时候,我们的回应本身就是他人在困惑、迷茫、焦躁的情绪中的一束光,同时,人与人在这一刻也建立了联结。

好的沟通,是指向关系的。希望看完本书的我们,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沟通时,都能知道“我是谁,我在向谁说,谁在听,倾听者的情绪和反馈,我真正渴望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当然,对方所有的回应,我们也懂得正确理解、感受,懂得如何达成一致,或妥协、或拒绝,真实地表达你和对方在关系中的感受。最后,希望在关系中的我们,都能成为真正的沟通高手。 w2ZxmlvO5FLun4m1sgga9/RfnYY9TU6DA40Y1xXeGDKaPOKH4wTW2E+L+WLRs96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