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01
驱动行为的四大普适法则

当你开始这段旅程时,你是否有什么愿望?“是的,”你也许会想,“我想达到下季度的销售目标”“我想减掉10磅”“我不想再和我的伴侣争论如何把碗碟放进洗碗机了”。或者你会沉默片刻,想得更深一点儿,“我想实现自我价值”“我想改善和伴侣的关系”“我想培养快乐的孩子”“我想找到灵魂伴侣”。这些关于我们日常生活和人生欲求的想法,反映了我们所有人内心更大的渴望。

在内心深处,我们都在追寻更多的价值感、目标、自信、满足感——最终是更多的爱。在追求这些东西的过程中,我们在以我们认为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美好事物的方式生活着。我们试图理解一个个为什么:别人为什么会那样思考、那样行动,而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别人的所作所为,在我们看来显然是不够积极、不够有效的,而他们自己却看不出来;为什么我们自己有时也会做出不够积极的行为呢;或者,我们如何避免在下一次出问题时做错事呢?

最重要的是,我们真正渴望知道的是:什么能开启人们(包括我们自己)的智慧,让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达到我们个人的最佳状态?如果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这种智慧,不需要发誓沉默一年或在山顶上静思冥想,又会怎么样?(在合适的季节、在秀美的山峰上冥想,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情。)如果它就在那里、就在你的眼前,又会怎么样?

其实,所需所求的智慧就在我们面前。如果理解了人生的四大普适法则,那么这种智慧就会向你敞开大门。这些不俗的见解可以帮助你实现心中的梦想、让你取得你应该取得的成就,总之,可以帮助你在大多数时候做最好的自己,帮助你成功地驾驭你遇到的所有棘手情况,并助你打造快乐、成功、充实的人生。

萨拉坐在上司的办公桌前,盯着地毯上的图案,希望能够得到一点儿那样的智慧。“别光坐在那里,说点儿什么啊!”她几乎在对自己大吼大叫了,却开不了口。

当她一早走出家门去搭乘地铁时,她对即将到来的这个工作日充满期待。可是当她一走进办公室,她的顶头上司——公司的产品开发副总裁——就在走廊上“逮住”了她,让她那种充满期待的感觉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你能来一下我办公室吗?”他的话音、他的语气彻底破坏了萨拉的好心情,萨拉知道自己要倒霉了。

当她的上司问起她目前执行的项目时,萨拉不由得心跳加速,这是她职业生涯中执行的最重要的项目。“离本季度结束还有一个星期了,萨拉!为什么这个项目这样拖拖拉拉?你又不是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今年的收入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第三季度的业绩。现在你还有可能完成吗?”

15分钟后,当萨拉走出办公室时,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答上司的问题的,似乎只听到了自己全身的血液涌入大脑中的声音。她模糊地记得,她向上司承诺会让这个项目回到正轨,并含糊地解释了一堆他们团队目前面临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障碍。现在,她的心情糟透了。

她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这时电话响了,是西蒙——她的丈夫。“亲爱的,”她一接电话,就听丈夫说道,“对不起,你能马上回家吗?我在倒垃圾的时候把自己锁在屋外了,现在我上班快迟到了。”

如果放在平时,这可能会让萨拉略感心烦,也可能会让她捧腹大笑。但在今天,这是她最讨厌的事了。她感到一股怒火从心中蹿起,于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打算让西蒙吃点儿苦头。她对西蒙恶语相向,指责他总是做这种事。“为什么总要我给你擦屁股?!”然后她告诉西蒙,他的问题将影响她的工作,而最后期限快要到了。她可以预见,他的问题将彻底毁掉她本月的业绩。

西蒙一直沉默着。“你知道吗,”最后,他说道,“你说话的语气和你爸爸一样。”

萨拉气得差点儿摔了手机,狠狠地按了两次“结束通话”按钮。

在她冲出办公室时,她的朋友、市场分析部的同事爱丽丝正好走进来。看到萨拉满脸怒容,她问道:“你怎么了?”

“我很好。为什么你们组还没有给我们市场报告?你不是说上周就能给我们报告了吗?你想让这个项目沉没吗?”听到这番话,爱丽丝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她睁大了眼睛。

萨拉看到了她的反应,但现在后悔已经太晚了——是她心中的那股怒火,让她对爱丽丝口不择言。现在一股悔恨和尴尬涌上心头,填补了内心的那个空洞——她不知该如何让自己平静下来。“对不起,”她脱口而出,“我们现在就需要这份报告,否则我就要被比尔责骂。”

爱丽丝的脸上毫无表情,她解释说报告将在今天下班前准备好,然后转身离开了。萨拉本想向她真诚地道歉,并告诉她比尔刚才责怪自己的事,但她并没有走过去。“我得赶紧回家一趟。”她想。

在地铁上,萨拉不停地想着西蒙说的那句话。“你说话的语气和你爸爸一样。”她心里明白,他说得没错。她口不择言,和她的父亲一样刻薄地责备了别人。但这是为什么呢?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关心的西蒙和爱丽丝呢?为什么她没有告诉比尔,工程队要忙的事情太多了,这是他们执行项目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而这个问题是比尔可以帮忙解决的。

每天都有很多人会经历这样的时刻。我们会想,“我刚才为什么这么说?”或者“如果我刚才……”我们会为了小事对我们的孩子或恋人大加责骂。我们会在别人面前批评我们的队友。一个我们明知不现实的最后期限,我们竟然会同意。也许问题更严重,我们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撒了谎。也许我们走了一条不道德的捷径,欺骗了别人。但这些行为并不能说明我们就是坏人。我们只是普通人,难免会犯错。这些行为不过是我们为了生存采取的应对措施而已,而且它们已经陪伴了我们很长时间。

其实我们原本出于一番好意,但由于我们心存恐惧,使用低效的应变策略搞砸了一切。“什么?!”你可能会说,“我一点儿都不害怕!”但是我们都会有感到害怕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在做什么,更不用说深究背后的原因了。现在,好消息来了:每一天,我们都能把自己最美好的心愿变成现实。只要加上10分钟的思考时间,我们就不会说出伤人的话,或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就可以变得乐于助人、专注、诚实、耐心、坚定。

从自私到无私,从对别人妄加评判到同情别人,从沮丧到积极,从带来破坏到有所助益,从充满怀疑到自信满满——我们内心转变的速度是多么快啊。也许我们在前一分钟还充满效率,到了下一分钟却变得毫无效率。我们都是一个个“多面体”,我们的人生也是多面体。没有效率的“线下”行为与有效的“线上”行为共存,而我们都能快速在两者之间不断切换。

“多面性”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那条分界线的本质,也是驱动我们行为的人生四大普适法则的本质。

人生四大普适法则是:

·基于勇敢的谦逊——专注于个人成长

·成长驱动的爱——专注于使他人成长

·自我驱动的骄傲——专注于自我抬高

·自限性的恐惧——专注于自我保护

总的来说,这个模型代表了人生的循环。在任何一天、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我们的内心都有可能出现恐惧—骄傲—谦逊—爱的循环,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我们的人生是真实内心的外在表现。

· 当我们的内心出于自限性的恐惧而运作时,我们就会表现出自我保护式的思想和行为,以被动的、依赖性的和取悦他人的行为来束缚自己。

· 当我们的内心出于自我驱动的骄傲而运作时,我们就会出现自我抬高式的思想和行为。我们会表现得具有攻击性、高人一等、追求完美、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这些行为阻碍了我们与别人的健康交往。当然,积极的“自尊”是“爱”的表达——我们对他人的爱、我们的个人成就、令我们高兴或激动的事情。但消极的“骄傲”重视的是我们的“自我”:证明自己、表现自己、力量或控制。

·当我们的内心出于勇敢的谦逊而运作时,我们就会出现个人成长式的思想和行为,比如真诚可信、勤奋努力、敢于示弱和追求成就。

·当我们的内心出于成长驱动的爱而运作时,我们就会表现出愿意与他人共同成长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尊重他人、对人忠诚、同情他人。

是什么驱使我们在生命的轮回中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系列人类行为?这四大普适法则给了我们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行为在全球各地上演着,在历史上不断重演,表现在背景和生活经历完全不同的人身上,发生在完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每天都能在工作、运动、比赛、养儿育女以及建立(或破坏)人际关系的过程中看到这些行为。它们出现在我们制作的电影、我们写的书等艺术作品中,塑造了我们的家庭、社区、团队和公司。

谦逊面面观:

爱的一些表达:

你可能会将你的行为方式归因于一些情感或情绪,如愤怒、嫉妒、内疚、同情、善良或慷慨。然而,在我们研究人类行为长达十八年的旅程中,我们花了比任何一个理性的人会用的更多的时间在统计建模上。我们发现,所有不同的激励因素都可以追溯到四个原始来源:基于勇敢的谦逊、成长驱动的爱、自我驱动的骄傲和自限性的恐惧。

这四大普适法则还回答了以下问题:为什么你性格中最好的一面,有时会被自限性的恐惧和自我驱动的骄傲推到后台?为什么你内在性格的强大力量,会被基于勇敢的谦逊和成长驱动的爱释放出来,让最好的你能够胜出?

我们的性格不是我们的人格。性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尤其是当你身处逆境的时候,使你展现出谦逊和爱等价值观;使你能在情势紧张时保持冷静;让你在周围的一切显得负面消极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当所有人、所有事都在“线下”时,性格还是让你能够在“线上”思考和拥有行动的那份勇气。

重要的是,要知道,我们有时会出于恐惧或骄傲而行事,当我们察觉到任何形式的情绪上的或身体上的安全威胁时,就会再次求助于应变策略。这些威胁包括:失去工作、被人拒绝、冒犯别人或感情创伤。当我们被恐惧或骄傲驱使时,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无法完全奏效,但这样的反应也是很正常的。在短期中它可能会起到一些作用,甚至可能让我们在那一刻感觉好一些,但实际上它不会帮助我们的性格成长。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难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恐惧驱使着骄傲,而骄傲又驱使你试图否定这一切。当你拒绝接受现实的时候,你就会忽视让你走到了现在这一步的原因。

虽然我们都重视谦逊和爱,以及它们带来的所有内在和外在的好处,但没有人能够一直受谦逊和爱的驱动。世间没有这样完美的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生活在“线下”。我们可以转移到“线上”,不必被困在恐惧的堡垒和骄傲的监狱里。

在萨拉表现欠佳的那个早晨的前一个月,她参加了我们为她所在公司的领导们举办的一次培训,在会上我们探讨了这四大法则。当她坐在地铁上时,她意识到了在她生活中起作用的“线下”法则——骄傲导致她对爱丽丝和西蒙出言不逊,但更明确地说,是她在比尔的办公室里感受到的恐惧在驱使着她的行为。她想要摆脱那种恐惧的感觉,于是她开始聚焦于改变她的内心、她的思想、她的行为。当她回到家中时,爱已经战胜了恐惧。她立即向西蒙道歉,告诉他,自己爱他,不该这样对待他。她还把早上开会的事告诉他了。西蒙也为给她添堵而道歉,本来她这一天已经很不顺利了。她离开家的时候,感觉心里平静多了,和丈夫的关系更亲密了;她准备回去工作,向爱丽丝道歉,完成她今天需要做的工作。

我们都有和萨拉类似的经历,但下一次,我们不会再被恐惧和自我驱动的骄傲控制。若想理解我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先要理解这四大原则在我们人生中的力量,以及它们如何成为我们和他人行为的根源。然后,我们就会做出积极的选择,从而变得更有自知之明、更加强大。作为伴侣、父母、职场人士和朋友,我们将更经常地展现出最佳的自我。

问题的核心永远是内心的问题

“心”这个字经常在我们的话语中出现:追随你的心,她心地善良,他改变了心意,她的心不在这里,他全心投入,他们促膝谈心,我的心向着他,他伤了她的心,这是一种半心半意的努力,我说的话发自我的内心……

我们每天都会说到“心”字。它是我们熟悉的词语。几千年来,我们说的“心”,并不仅仅指我们的心脏。但你真的想过这意味着什么吗?当我们说某人说话发自内心的时候,我们指的是,他们的话语充满意义、有洞察力、充满诚意。或者说,当我们追随自己的心时,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更深层次的现实就会反映出来。所以,“问题的核心永远是内心的问题”。

这四大普适法则就在你心中,是关于我们性格、思想和行为的更深层次的现实。它们分别位于一条分界线的上下两端,两两对应。我们如何工作、如何去爱和如何生活?它们是我们洞察和了悟这些问题的根源。理解他人内心的动态,就是我们产生同情心、体验移情作用的过程。

爱是我们最强烈的需要,遭到拒绝是我们最强烈的恐惧。我们一生都在寻找爱,避免遭到别人的拒绝。正如约翰·列侬曾经说的一样:“人世间存在两种基本的动力:恐惧和爱。”当我们心怀恐惧的时候,我们就会逃避生活。当我们心中充满爱时,我们就会以热情、兴奋和包容的心态接受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我们能从自己的行为中感受这两种驱动力,并在他人的行为中发现它们的存在。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一智慧,它将引导我们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成功地领导别人。

在你开始攀登人生的高峰前,我们想和你在大本营中再多聊几句。我们希望通过正念练习引导你体验一下:当你的心中充满爱或恐惧时,在你身上分别会发生什么,这两者的差异是多么悬殊。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我们走到了哪里,所以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只要一分钟就行,来做一下这个虽然很简单但意义深远的练习。通过有意识地专注于爱,并意识到它与恐惧的巨大差异,你会感到自己更加宁静、平和。这会让我们明白,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总之,它将赋予你无穷的力量!

练习:大本营一分钟练习

你可以在大多数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做这个练习。无论你在什么时候读这本书,你都可以马上做这个练习。

1. 闭上眼睛,用20秒的时间,想想你心中的爱。回忆一下你被爱或爱别人的时刻。你想到的人是谁?当时发生了什么?试着去真正地看到它、感受它。你在哪里感受到了这样的爱?它是什么样的?当你感受到这份爱时,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要知道,这就是目标——与他人建立友谊、体验人际关系的力量、建立自己的信念。这才是真正的你。)

2. 接下来,想一想你心中所惧。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恐惧,没有人能幸免。回忆一下你感到恐惧的时刻。你想到的人是谁?当时发生了什么?在这20秒钟内,试着走进你的记忆深处,真正地看到它、感受它。你在哪里感受到了这样的恐惧?它是什么样的?当你感受到这种恐惧时,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感受那种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它是如何让你觉得你需要保护自己或证明自己的。(这也是真实的你,但不是最好的你,那是被恐惧和骄傲控制的你。)

3.在最后的20秒,让自己再次投入爱,感受爱与恐惧的不同。

这份爱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自己?

这就是这本书将带你穿越的旅程:承认我们都会感到恐惧、心存骄傲,虽然它们每天都会影响我们,但爱是我们最想要的,而谦逊和爱是解锁“最好的自己”的途径——你真正的人格力量、你最好的一面。

线下:恐惧和骄傲

作为总会与全球各地的不同朋友见面的培训师,我们两个人大部分时间都提着行李箱满世界跑。我们的办公室和客户遍布世界各地,我们每年有30多个星期的时间忙着从一个酒店房间搬到另一个酒店房间,长时间不在我们公司的总部(或家里)。我们匆匆来到某地,与我们的团队一起完成某个项目、商定时间表和可交付成果,然后我们又匆匆离开。

几年前,我们要为一家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准备一份重要的报告。我们的一位团队成员泰德急切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交给我吧,”他说,“我能干好。”史蒂芬向他详细地介绍了这个项目的情况,并确认泰德已听明白,且认为自己有能力继续跟进,然后史蒂芬就动身出差了。在接下来的三个星期里,史蒂芬也一直在询问泰德的进展情况,看看他是否需要什么帮助。泰德向他保证,报告没有问题,“交给我就行”。史蒂芬出差回来后疲惫不堪,还得倒时差。根据日程安排,本周他要约见很多人,其中包括泰德。当泰德开始分享他的工作成果时,很明显,尽管他声称“没问题”,但他缺乏我们所需要的那种完成高水平报告的经验。他收集到的资料很少,完成的部分质量也不高。泰德陷入了困境。

史蒂芬这时已经被骄傲和恐惧控制,他心烦意乱、怒气冲冲。“泰德,这样的报告不行!我给了你三个星期准备。”他并没有大喊大叫,但他的语气很生硬,而且他显然很沮丧。在一英里外,都能感觉到他的负面能量。办公室是开放式的,大约有5名团队成员和他们在同一个房间里。那一刻,他们5个人都想躲到桌子底下。

泰德耷拉着脑袋。

“泰德,请你看着我。”

泰德抬起头来,但他目光呆滞,表情茫然。“我一直在向别人求助,让他们把我需要的材料给我,但他们都没理我,没人帮我。”

“这样的话,我们可能无法及时把报告交给客户了,得马上补救。”史蒂芬能感觉到,事态在不断恶化,所以他让泰德把手头所有的材料都转给他,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的心情丝毫没有好转。他很清楚,他违反了领导员工的基本原则:公开表扬,私下批评。

我们仍然得尽快完成那份报告。但现在泰德的效率还能有多高呢?

史蒂芬和泰德都处于“线下”状态,他们的行为要么出于恐惧,要么出于骄傲,因此都无法让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内心发生了什么?

这份报告是为一位重要的客户做的,这位客户原本可以替我们宣传我们的公司、我们的品牌。当史蒂芬觉得此事可能会落空后,他一下子陷入了恐惧。这种恐惧像一把老虎钳,钳制了他的个性,让他陷入了自我保护的模式——目的是使他免于内心的终极恐惧——遭到客户的拒绝,而这实际上在阻止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这样的:当我们被封锁在恐惧的堡垒中,我们就会躲藏起来。我们把真实的自己隐藏在自己的面具后,以别人想要看到的形象来展示我们自己,我们剥夺了他们认识真正的、优秀的我们的机会。我们逃避真相、逃避困难、逃避坦诚的交谈,甚至逃避各种可能性。我们的视野变得狭隘,对周围可能让情况好转的大好机会视而不见。我们使用无效的应变策略处理我们的消极情绪和想法,而不是主动思考如何实现我们的目标。

这些处理恐惧的无效努力常常会让我们陷入负面的、受到“自我”驱动的骄傲。“自我”驱动的骄傲根源于恐惧。“你在拒绝我!我不够优秀,如果我失败了怎么办?让我露两手给你看看。”在骄傲的牢笼中,我们学会了通过操纵我们的处境来满足我们的“自我”。泰德夸大了自己的能力,他害怕我们发现这一点,于是让骄傲占了上风,还试图通过责备别人为自己辩护。他的反应激发了史蒂芬基于骄傲的应变策略:史蒂芬一心想要重新获得控制权,证明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缺乏自信是恐惧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经常用进攻性的行为来掩盖它,而进攻行为本身就是受到“自我”驱动的骄傲的一种表现。

许多人都会陷入骄傲,无法自拔,摆脱这种问题的困难在于:这是问题背后的问题,而且很难发现,无论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还是出在别人身上。当我们犯错时,骄傲会让我们产生自我怀疑,而这会摧毁我们的自我价值。骄傲使我们想要归咎于人,而这正是泰德的问题所在;或者骄傲会使我们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这将影响或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而这正是史蒂芬的问题所在。当我们出于骄傲而行动时,即使在我们似乎已经成功实现目标的时候,我们也会阻止自己和他人发挥潜力。你知道,当事情变得棘手起来、令人心力交瘁时,人就容易变得骄傲自大。

作为领导或作为团队成员、作为父母、伴侣或家庭成员,你曾经面临泰德或史蒂芬这样的困境吗?我们非常确定,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才是诚实的回答。这就是人生。有时,我们都会跌到“线下”,被卷入恶性循环中。想想你和你的伴侣、家人或朋友之间最后一次争吵的情形:你们吵得越来越凶,最后,你们都说了一些过分的话。其实,那根本不是你们的本意。

我们经常问的问题是:“结果怎么样呢?”最好的预防策略是强化我们的内心、锤炼我们的性格,而不是被卷入那样的旋涡中,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章和第三章中详细讨论。

那些声称自己压力指数高、幸福指数低、工作效率低下、人际关系不佳的人,往往在基于骄傲和恐惧的行为方面的得分也很高。而他们身边那些完成360度全方位测评的人,给他们的评分也是如此,这一点也许并不会让你感到惊讶。当你完成了一份心灵风格测试时,你能看到自我评分,可以了解你对自己的看法;你也可以选择让别人根据同样的问题给你评分,这样你也能了解别人对你的看法。要知道,有时我们的意图并没有以我们期望的方式传达给别人。我们自己定下的基准分(我们盼望得到的评分)往往显示,我们非常盼望自己的行为能更多地出自谦逊和爱。

线上:谦逊和爱

“什么叫你不知道?我们付薪水给你干吗?你应该知道的!”保罗火冒三丈,声音里充满了沮丧。在过去的10天里,他和他的销售团队已经第三次开会讨论这个问题了。每次开会时,保罗办公室的气氛都会变得非常紧张。为什么坐在他前面的这个小领导不站起来说几句呢?他应该做出业绩来,而他只是坐在那里,低头看着地面,压根儿就没能好好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们团队的销售数据仍在不断下滑。

“马上去弄清楚!”保罗结束了这场会议,他的声音将他的布朗克斯口音和他的工人阶级出身暴露无遗,他更加沮丧了。当这个小领导和他的团队成员收拾好东西,快步走出办公室后,保罗重重地跌坐在椅子上,翻来覆去地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周围都是无能的人?为什么他非得大吼大叫才能让他们把事情做好?还未从这次小冲突中平静下来,保罗就得去参加下一个会议。他确信,接下来的会议也将让他一无所获。如何改变公司的发展方向呢?他依然毫无头绪。

保罗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从小就相信,如果他想过上好日子,那么在前进的每一步中,他就必须不断奋斗。他并不是含着一把银汤匙出生的,如果想出人头地,他就得比别人做得更好。他就是这样做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各项体育比赛中获胜,在奖学金竞争中击败别人。他在曼哈顿竞争激烈的金融业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并为升职而不断与人竞争。他让他的团队成员拼命工作,证明自己能做出成绩。

当他开始担任目前的职务——一家国际化妆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时,情况并不乐观。这家公司外表光鲜亮丽,但公司内部却急于扭亏为盈,所有员工都因出于恐惧和骄傲而努力,尽力让自己不被裁掉。保罗决心扭转这样的局面,但他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他给小领导们施压。在他看来,在工作场所中采用进攻性策略并没有什么不对——棍棒底下出业绩。

问题是,他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大家都没想出什么好点子。他听到走廊里的窃窃私语声和开会时的责备声越来越多了。对失败的恐惧占了上风,自负和骄傲成了常态——一方面是欲望和控制,另一方面是战战兢兢、不敢犯错。他的确犯了错,却赶紧撒谎或责怪别人、给自己寻找理由。公司里一些优秀的人才陆续离职了。之前,他们卷入了一场官司。这场官司已经打了多年,似乎无法解决。而他们的销售额还在继续下跌。但保罗一直只知道硬碰硬,他的“线下”行为将其他人都拖到了“线下”。

一天,他的首席人力官来到他的办公室。保罗有重要的运营方面的事情要处理,所以他不想谈论人事问题。但是,很明显,首席人力官在不把话说出来之前,是不会离开的。“我们的企业文化越来越糟糕了。这种氛围是有害的,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明争暗斗会害死我们。”

保罗叹了口气,“好吧。你想怎么做?”

“得从我们自己开始,从领导团队开始。”

那天,我们和保罗以及他的高管们进行沟通。我们能感觉到,房间里充满了恐惧和紧张的气氛。他们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们,好像这一整天的培训会将是一场漫长的考验。保罗几乎没怎么参与进来。但到最后,评论和讨论变得坦率起来,情况发生了小小的转变。

在第一次培训会结束后,我们看到了一些小小的突破。显然大家都希望能够扭转局面,于是我们开始开导保罗。我们很快就了解到,他工作时的状态和他在家时的状态完全不同。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丈夫和父亲,他爱他的孩子,和他们在一起时,他幽默风趣。他是11岁儿子所在足球队的志愿教练,也是一位耐心的老师。尽管他工作繁重,但他仍然竭尽所能地支持自己的家人、处处关心他们。我们建议保罗改变他对自己工作形象的一些看法,更多地把“父亲的心”带到工作中,改变他领导和对待他的团队成员的方式。

为什么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保罗呢?在他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他下意识地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在工作中必须强硬,而家才是感受爱、表达爱的场所。他把自己的真实身份与个人生活隔离开来,认为工作时自己必须成为另外一个人。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他不愿意在同事面前承认自己的任何疑虑。位于曼哈顿的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帕切拉研究中心的联席主任利昂·霍夫曼说:“我们的文化重视力量和权势,恐惧被认为是软弱的表现。但如果你能承认自己内心的恐惧,实际上会让你更强大。”我们建议保罗,如果他想改变企业文化——这可能会让企业经营效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可以试着改变他的领导风格,把更真实的自己带到工作中去。

保罗想要使公司扭亏为盈,不仅是为公司效益着想,也是为了保住公司众多员工的饭碗。他也不想过这样的日子,想让公司再现过去的辉煌,但他别无他法。当他开始明白,公司里那种基于恐惧和“自我”的文化毫无效用,而且正在妨碍公司经营时,他不得不承认,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种情况是他造成的。如果他想要形成一种能够推动公司成长的企业文化,他就必须克服自己对失败的恐惧,改变自己基于骄傲的进攻性行为。

他不能把员工当作他必须控制的人,而是要把他们当作可以指导和培养的人,就像他对待儿子学校的那支足球队一样。保罗发现,他对自己团队成员的了解,还不如对儿子足球队队员的了解。他与同事的关系只是一种公事公办的关系。他开始明白,他需要像看待足球队队员那样去看待自己的团队成员:本着同情之心,相信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他的职责是支持和指导他们。因此,他开始试着与每个人交流,坦承自己对公司的运营状况深感担忧,而这影响了他的领导能力和个人风格。他为自己之前的无效行为向每一个人道歉,并坦白说他是出于恐惧才这么做的。因为他担心,如果自己没做出什么业绩,他的饭碗就危险了。保罗态度的转变是如此真实,他为他的团队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也能坦承他们自己恐惧和担忧的事情。

他从一些小事上开始改变。他不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他试着控制好自己的语调,在说话时身体不再向前倾、用手指戳来戳去,也不再用一只手去打另一只手;当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时,他会坦然承认他会接受更好的想法;他会抽出时间来真诚地认可、赞扬干得不错的员工。最重要的是,保罗意识到,要对自己诚实,当他陷入基于恐惧或骄傲的思想和行为时,他能将自己拉回“线上”。他请他的团队帮助他成长,指出他的任何“线下”行为;而他也接受了他们的反馈,尽管他说有时真是咬着牙接受的。

保罗的团队成员和公司其他员工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开始相信,这个脱胎换骨、充满爱心的人并不是在装腔作势。慢慢地,保罗和他的领导团队建立了真诚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延伸到了他们的部门中。当他们开始鼓励、激发、支持员工而不是向他们灌输恐惧时,公司的命运开始改变了。员工们对公司有了感情,开始热情地支持自己的同事和领导。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创新思想、更富有成效的会议、更有成效的公司文化——“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如果这是注定的,那就看我的了”。随着公司文化的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也改善了。

现在的每一天,保罗都比过去快乐得多、充实得多。

当我们居于“线上”,在谦逊和爱的驱使下做出有效的行为时,我们就能为自己、为他人有效地实现目标。无论我们在哪里——在家里、在工作场所、在足球场、在度假区,我们的心都渴望着爱和被爱。当我们能臣服并理解爱的力量时,爱就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自由自在地去帮助他人生活得更好。在工作场合提到“爱”这个字似乎有点奇怪,但你可以将这种爱称为伙伴之爱。当同事之间开始关心彼此的工作情况,甚至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时,就体现出了这种爱。这种爱不仅让人感到舒心,还能提升员工士气,提高客户满意度,促进团队合作。

这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智慧。爱能让我们明白尊重和同情他人的价值,使我们与他人的友谊更加深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然而,我们能发现和辨识自己的内在价值,实际上来自谦逊。

如今很少听到人们谈起“谦逊”二字,因为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种虚伪的谦虚。然而,说到真诚的谦逊,很难不提到波士顿大学阿尔伯特和杰西·丹尼尔森研究所所长史蒂文·桑德奇,他正在研究这种品质。他说,谦逊是“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现实的自我认知,是一种调节羞愧、骄傲等情绪的能力,是一种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谦逊”。谦逊是承认你会被恐惧和骄傲驱使的能力,而这能解锁真正的勇气。布琳·布朗在她的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的缩写,译为技术、娱乐、设计)演讲《脆弱的力量》(这是TED有史以来被观看次数非常多的演讲之一)中所描述的“脆弱”,以及在她的书《不完美的礼物》中提到的“真实”,都是对“谦逊”的另一种表述。这种谦逊让我们能勇敢地坦言个人成长的需要,以及我们自身的力量和内在价值。它将“骄傲”赶下王位,让我们能够冷静地面对困难,而不是让我们觉得自己需要去证明什么或控制什么。

谦逊和爱如何释放我们的潜能

拥有了谦逊和爱,我们就能活出人生的意义——我们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为了寻找意义而活——从外部环境中通过证明、表现和追求完美来寻求我们的价值。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谦逊和爱似乎常和那些优柔寡断、软弱天真、缺乏勇气和决心、太情绪化的人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谦逊的人会让别人感到安全、受到尊重、被人关心,能与他人建立友谊、产生信任。这是荣耀、成绩和成就的基石。

根据我们心灵风格测试的数据,那些在“爱”和“谦逊”象限得分高的人,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时更快乐,拥有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压力水平较低。这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结果。从我们到目前为止的论述来看,这个结果应该在预料之中。

我们都在尽我们所能,用我们目前拥有的智慧和人格力量做到最好。最令人兴奋、让人感觉轻松的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常常居于“线上”状态。我们都可以凭借我们内心的谦逊和爱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当我们不幸跌落“线下”的时候。

走到“否定”的背面

否定是骄傲的自然结果,这就是史蒂芬在和泰德沟通时选择的方式。为了让自己能够保持“线上”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自我认知来识别它,然后做出不同的选择。在离开办公室后,史蒂芬花了一些时间思考:如何让自己重新回到“线上”?他问自己:是什么让他做出刚才那样的举动?他需要真诚地向团队成员解释一下他的行为。而且,他如果无法承认先前的所作所为是由他之前的心态所驱动的,那他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第二天早上,他把所有团队成员召集在一起。“我为我昨天的行为道歉,”他告诉大家,“你们知道,那是一种线下行为,不是我的最佳状态。”他继续解释,“我很疲惫,因为刚刚参加完一次高强度的培训课程,我失去了冷静,公开批评了泰德,那是不对的。我应该对他多点儿同情,把他拉到一边,在私下里评论他的表现。这是我的错,我很抱歉。”他的道歉很真诚,因为这出于一种谦逊,出于他的积极努力,大家知道这一点。这才是他们认识的史蒂芬,在大多数时候他就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他仍然需要解决泰德的问题。他仍然忧心忡忡,满心想的都是那份报告。

我们很容易认为,我们一旦生起气来,就会跌至“线下”,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我们就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愤怒、失望、沮丧、伤心。但在那样的时刻,我们仍然可以唤醒内心的善意。我们可以唤起心中的爱,这有助于让我们的行为回归“线上”。我们可以超越我们自己和我们关注的自身利益,聚焦于我们真正想要获得什么,而不是试图去证明什么。史蒂芬花了不少时间思考:如何才能在同情和尊重泰德的基础上,帮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并继续指导他,让他有机会做好自己的工作。史蒂芬反思了自己对泰德的了解,以及是什么“诱因”导致泰德会有这样的行为表现;还考虑了如何帮助泰德成长,让他帮助自己传达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这些感觉和想法驱动着史蒂芬,他现在要和泰德好好谈谈,开导开导泰德。

在那次谈话中,史蒂芬承认了自己的“线下”行为,并向泰德道歉。他还问了泰德一些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泰德的内心世界。泰德终于承认,他当时感到惶恐,因为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所以想靠虚张声势蒙混过关。史蒂芬以一种真诚而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分享了他的看法,随后把谈话的重心转到了未来该怎么做,而不再拘泥于先前究竟孰是孰非。他们一起定下了下一步该怎么做。在那次谈话结束时,泰德站起来,拥抱了史蒂芬,他说:“谢谢你能理解我,谢谢你愿意帮助我成长。我真的很感激。”

你会发现,在你开口说话之前,你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能量,就已经开始生效了。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别人带着正能量或负能量走进一个房间时,尽管他还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你就已经注意到这种能量了。最初,史蒂芬身上带着恐惧和骄傲的负能量,因此他带来了一种消极的氛围。在他诚恳地道歉后,他的身上散发出谦逊和爱的正能量,改变了气氛,让办公场所变成了一个散发着正能量的、给人安全感的地方。我们都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这将影响我们的人生境遇。

不久前,我们收到萨拉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在邮件中,她叙述了她与上司的一次谈话内容。比尔向她询问项目的进展情况,萨拉感觉自己陷入了恐惧和逃避。但是,她现在能够辨识并承认这些问题了,所以她有勇气去解决问题。她没有保持沉默,而是选择做真实的自己。她坦率地讲述她的团队遇到的挑战,以及与其他团队和其他项目共享资源的困难。比尔很惊讶,这些问题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但他非常支持萨拉。他召集了其他团队的负责人,开会说明了工作重点。现在萨拉所面临的压力减少了很多,她的工作更富有成效了。

我们能控制自己的各种情绪、人生的方方面面吗?不能。在任何一天,从前一个小时到下一个小时,或从早上到下午,我们的心境都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的人生际遇、人与人的互动都会发生变化,甚至我们的人生都会出现重大变动。随着这些变化的出现,我们心中的各种法则被唤醒了,它们将影响我们的思想、塑造我们的行为。我们有可能时而在“线上”,时而在“线下”,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选择了。

当我们了解了塑造人生的四大法则时,我们就有能力做出更好的选择,从而建立更牢固的人际关系,树立更强大的信心,拥有更清晰的视野,取得更有意义的成就。想象一下,如果每天都有更多的人做出这样的选择,你的家庭、公司、社区将会变成什么样?我们将拥有无限的可能。 o4UGKUsWwjD2a3EdvFeqGsutLyZ3UXfzDG/Mh6+hdZePn8KM+EFPPG5jWs+Cvm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