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引导力:不能转化为肌肉记忆的知识一无是处

在你参加过的培训中,那些真正能让你进入心流状态,灵魂和肉体同步的培训可能少之又少,这是因为培训师缺乏引导力。一直以来,我们的学习是“说教”多于“引导”,培训师往往会忽略激发学员的思考和调动学员的参与,其结果就是知识传递了,但学员无法理解和记忆,更别说运用了。如何推动知识从聆听到知道、记住、运用?你需要的是引导力,通过设计和引导结构化的教学过程,推动学员群体有效地参与体验、交流研讨、反思经验并最终触发行动。具体的表现如下:

在翻转课堂上,翻转培训师要意识到学习过程是一个“感悟”的过程,“感”是来自积极的、主动的感性体验;“悟”就是理性思考,找寻规律,构建知识体系,练就主见。因此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尤为关注学员的感性体验,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员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有听、说、看、摸等感官体验,更有真正的对话,包括汲取、纠正、质疑、肯定……让学员形成丰富的经验,让学习真正发生。这种引导不是简单的互动,而是有层次、有结构的课程设计,包括:

第一层——调动多重感官的体验,把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嗅觉结合起来,实现器官与肌肉的直接交流并形成记忆;

第二层——反复练习,对所学技能反复多次练习,使之成为反射性行为;

第三层——基于场景的综合练习,将练习与过往经验、应用场景结合起来,使之成为自发行为。

“我所听的,我可能会忘记;我所看的,我可能会记住;我所做的,我一定会理解。”通过三个层次的引导,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将更加深刻,更容易形成肌肉记忆。

懂得了引导原理,知道了引导的层级,翻转培训师要实现最佳的引导效果,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将在第四章学习。

一堂培训课程实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转培训师的四种能力:内驱力、洞见力、结构力、引导力。

如果缺乏内驱力,讲授的过程就是“一潭死水”,没有灵魂、没有激情;

如果缺乏洞见力,传递的知识就是“粗制滥造”的,会给学员造成负担;

如果缺乏结构力,输出的信息就像“狂轰滥炸”,让学员听得见却听不懂;

如果缺乏引导力,学员个个犹如“孤岛求生”,无参与、无交流、无思考,只想逃离。能力的提升先从意识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短板,找到训练的方法和套路。对于翻转培训师来说,掌握翻转课堂PECA(皮卡)设计模型,学好翻转新技术,四项能力将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总结

在这一小节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启发?有哪些方法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BdIhNSW++K9u9Vsbxnstv1sVfqk6GQXUXtJjh2Vyp1MHuaytGjQ+IPUgC0uXvZ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