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格丽特·博福特和斯坦利勋爵托马斯的结合很有成效。在林肯郡的莱瑟姆城堡(Lathom Castle in Lincolnshire),玛格丽特协助丈夫进行地方仲裁裁决。在宫中,她帮他管理楼下事务,即本属国王的家庭管家一职分内事的食物、酒水、照明、柴火之类的日常俗务。而他则确保她能参与各大仪式——她甚至出席了爱德华四世几个孩子的洗礼仪式。二人对彼此的尊重和爱一年年增加。托马斯喜欢为她置办昂贵的布料和礼服——有华丽的绿绸子,有高雅的条纹黑缎。 1 她则时不时地回赠以价值不菲的书籍,包括一本祷告书,里面特别的祷词可保夫君免遭刀剑、瘟疫之害——她的前两任丈夫正是因此而丧命。但对玛格丽特而言,这桩婚事的首要意义在于为儿子获得国王青睐创造可能性。她翘首盼望获得国王的宽恕,然而这条路途漫长得令人痛苦。
亨利六世“回来”了,这大大打击了玛格丽特的计划:这位温和的疯子国王化身为一个大众圣徒,纠缠起爱德华四世来。爱德华四世一度宣称,由于篡了理查二世的位,兰开斯特家族受到诅咒,而这便是他们不复存在的原因。但已故的国王后来却赢得尊敬,人们不论贫富,都认为他是个清白人,而他所受的磨难令他们能对众人各自的艰辛感同身受。国王被简单葬在萨里的彻特西修道院(Chertsey Abbey),据称那里出现许多神迹。有个农民声称,亨利六世甚至屈尊降贵向其伸出过援手:当时他耳朵里进了一粒豆子,他向先王祷告过后,豆子就蹦出来。人们把献给亨利六世的祷词写进自己的祷告书中,又在教堂里画上他的像,爱德华四世试图制止这类日益狂热的迷信活动,但失败了。
在其他方面,爱德华四世的宫廷对玛格丽特而言也不是个舒心的地方。这个昔日的“基督教世界中……最华丽的宫廷”开始走向衰败。 2 年轻时一度英俊出众的爱德华四世此时已经发福,后来有人称国王不仅食量巨大,还常常喜欢“服上一剂催吐药,好再享受一次饕餮之乐”。同一份(不友好的)记录还称,爱德华在男女之事方面同样缺乏自制力,他包养情妇,不论婚否均“一视同仁”。 3 情妇当然存在,廷臣之间也每每恶言相争(有时还是为了女人),而爱德华四世残暴的本性更给王室带来血光之灾。
1475年,亨利四世姐妹的后人埃克塞特公爵亨利·霍兰(Henry Holland, Duke of Exeter)在乘一艘英格兰船穿过英吉利海峡时“落”水溺死,据说这是国王下的令。 4 翌年,爱德华四世假意要为布列塔尼公爵弗朗西斯二世筹划一桩王室婚事,借此哄劝他交出亨利·都铎。国王几乎已经成功,但公爵被一个布列塔尼的朋友说服,相信亨利·都铎仍然需要自己的保护,而且作为棋子的他仍然相当有用,亨利·都铎这才保住性命。1478年,最令人震惊的事件发生了:国王下令处死自己的亲兄弟,娶了“造王家”沃里克伯爵长女的克拉伦斯公爵乔治。这位公爵后来被威廉·莎士比亚赋予不朽的形象——“虚伪、轻飘、爱发假誓的克拉伦斯公爵”。他巧舌如簧,在巴尼特战役前,他与爱德华四世本已讲和,但之后兄弟二人又起争执。经过一场闹剧般的审判,“叛国贼”克拉伦斯公爵被押至伦敦塔行刑。酗酒成性的国王大约还以为自己相当体贴——他让人把克拉伦斯公爵扔进盛满马姆齐甜酒的大缸,溺死了他。 5
玛格丽特继续尽一切可能取悦爱德华四世,又过去4年,亨利·都铎已经25岁,而她的不懈努力终于为儿子换来国王的一纸赦免草案。 6 草案最终会不会签发则是另一回事。亨利·都铎的继父斯坦利勋爵后来声称,爱德华四世已经开始真心实意地考虑把自己的一个女儿许配给继子。但此事并没有证据。相反,爱德华四世同年向布列塔尼公爵弗朗西斯二世开出用4000名弓箭手换回贾斯珀·都铎叔侄二人的条件。
因此,当1483年4月9日国王过世时,亨利·都铎的未来仍然相当不确定。爱德华四世死时年仅40岁,一段时间以来,他时不时都会发“寒症”,狂饮无度的恶果也显露出来。因为身子弱,一次外出钓鱼时偶感的风寒便令他丧命。 7 于是玛格丽特·博福特与约克家族建立友谊的努力不得不从头来过。但是在空等十几年后,很可能会出现某个真正能助儿子一臂之力的机会,玛格丽特下定决心,一旦机会出现,不论它来自哪个角落,自己都会牢牢抓住。
国王过世翌日,斯坦利勋爵和爱德华四世的其他顾问们确定由国王12岁的长子继位,称爱德华五世。得到消息时,新王正在拉德洛(Ludlow)和舅父里弗斯勋爵安东尼·伍德维尔(Anthony Woodville,Lord Rivers)在一处。他还被告知加冕礼定在5月4日。因为爱德华五世年幼,一些人认为应当指派一名护国公,以国王之名统治英格兰直至其成年。但立即加冕却意味着爱德华五世将在摄政委员会的辅佐下亲自统治。他一直与伍德维尔氏外戚一同生活,这些人很可能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摄政委员会的人选,伍德维尔家族的仇敌们立即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感到相当愤慨。
伍德维尔家族十分幸运:护国公的第一人选,爱德华四世尚在世的弟弟格洛斯特公爵(Duke of Gloucester)理查接受了给爱德华加冕的决定。虔敬的理查一直忠于先王,正待在约克大本营的他立即发誓效忠侄儿。他也同意到伦敦去,在路上与爱德华五世会合,然后陪同他正式入城。因此,在4月30日那天,理查如约出现在会合点斯托尼斯特拉特福(Stony Stratford),因为飞跑赶路,他的马还在冒汗。 8
理查身上一点儿也没有其兄弟花天酒地的做派。30岁的理查是个军人,身长5英尺8英寸,精瘦结实,四肢修长,骨架很小,黑眼棕发。 9 15世纪后期的人们说他的右肩明显高过左肩,而2012年莱斯特(Leicester)出土的理查遗体也确实显示出严重的脊柱侧凸(脊柱为S形)。威廉·莎士比亚关于“驼背理查”的传说可能就是由此而来,而这必然对其身高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但值得一提的是,16世纪的都铎王朝的国王爱德华六世也是一肩高过另一肩,而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什么严重的畸形。 1 0
与理查一道骑马而来的还有第二任白金汉公爵亨利·斯塔福德:他身材高大,仪表堂堂,带着大队人马。他是冈特的约翰的季弟托马斯·伍德斯托克的后裔,也是王国除理查以外唯一的成年王室男性。 1 1 舅父里弗斯勋爵前一晚去了北安普敦——爱德华五世知道他是去与理查和白金汉公爵共进晚餐,令人惊讶的是,此刻舅父并没同二人一道出现。但很快就会有解释了。
理查和白金汉公爵下了马,在爱德华五世这个12岁的金发男孩面前跪下,神情“悲痛”地向他请安。二人向他表示深切哀悼。但令男孩震惊的是,他们接着开始愤愤不平地讲起摄政委员会那些腐败的顾问如何违背他父亲的遗嘱——根据二人的说法,遗嘱指定理查为护国公。他们还指控众顾问对他父亲的死负有责任,因为这些人助长他父亲的荒淫。最后,二人警告年轻的国王:他的生命和理查的生命都面临着危险。
爱德华五世——其主教之一称其有“远超其年龄的成熟的领悟力”——坚称众顾问是父亲为他指定的,并称自己完全信任他们,也完全信任“众贵族和王后”。听到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名字,白金汉公爵发飙了:“统治王国不是女人的事,而是男人的事,所以不论国王对她抱有什么信心,都最好放下。” 1 2
11岁时,白金汉公爵被安排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出身低微的众姐妹中的一位成婚,据说他一度因此相当怨愤,也明确表示伍德维尔在自己眼中不过是个暴发户。因为担心这家人得权,他一早就和理查取得联络。但联络理查的不止他一个,还有爱德华四世的挚友黑斯廷斯勋爵(Lord Hastings)威廉,后者先前与伍德维尔家族成员起过争执。二人致理查的信今已不存,但他们很可能暗示过理查他有生命危险,这也是理查后来的说法。爱德华四世、亨利六世和理查二世都曾受到过来自各自的成年男性继承人的威胁。伍德维尔家族有理由把理查看成爱德华五世的潜在威胁,理查则想到兄长克拉伦斯公爵之死。既然可以如此轻易地除掉一个王族公爵,再除掉一个也不会太难。伍德维尔大权独握至少威胁到他的王族公爵地位,因而不难理解理查想要出任护国公,而且任期要足够长,以便打垮伍德维尔家族并获得国王的信任。
理查控制了爱德华五世,而里弗斯勋爵则遭到逮捕,罪名是叛国。消息传来,伦敦陷入震惊。然而,理查的这一行动似乎仅仅是针对伍德维尔家族的,人们没有理由认为爱德华五世的加冕礼会不照计划举行。5月4日,400名穿着深紫礼服的市民恭迎圣驾入城,国王身穿蓝色天鹅绒袍,被人护送到圣保罗教堂富丽堂皇的主教宫下榻。理查则住在附近的主教门街(Bishopsgate Street),他身着“粗黑布衣”,是为兄长服丧的标志。 1 3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已经带着自己最小的儿子和5个女儿躲进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圣所,然而形势仍然相当紧张。理查发布了一份安民告示,把加冕礼的日期改到6月22日星期日。然而,事态的发展却超出理查的预期。爱德华五世显然并不接受理查从一众邪恶顾问之手中救出自己的说法。伍德维尔家族此刻要与理查清算陈年旧账,等到国王长大后,他们就有机会了。说得过分些,理查9岁儿子的未来又能有多稳妥呢?甚至也不妨猜测:相比由伍德维尔暴发户的傀儡娃娃统辖,英格兰在一名经验丰富的成年王室成员手中说不定会更好。但是,要想废掉爱德华五世,理查首先得吓退或者说除掉死心塌地忠于国王的任何人。
6月10日,理查往约克城送了一封密信,召集自己北部的众拥护者。他称王后及其追随者正计划要“杀害并彻底毁灭”他和白金汉公爵——“这片大地上的古老王室血脉”。 1 4 接着,他通知顾问们于13日星期五到伦敦塔开会,表面上是要讨论加冕礼事宜。出席会议的包括玛格丽特·博福特的丈夫斯坦利勋爵和爱德华四世的至交黑斯廷斯勋爵。一份都铎家族的记录写道,斯坦利勋爵前一晚睡得很不好。他告诉黑斯廷斯勋爵自己做了个噩梦,梦里有一头野猪不住地拱他们,他们伤了脸,血流如注,湿了肩膀。众所周知,理查的徽章图案就是一头白色的野猪。黑斯廷斯勋爵建议他打消恐惧。 1 5 但会议开始没多久便演变成一场暴行。全心全意效忠国王的黑斯廷斯勋爵被理查的手下逮捕,然后被拉到伦敦塔外的草地上斩首。斯坦利勋爵弯腰往桌下躲避时碰破额头,他也被逮捕,但很快获释。
斯坦利勋爵惊恐万状地回了家,与此同时,理查命伊丽莎白·伍德维尔交出国王的弟弟约克公爵。他声称国王的加冕礼需要男孩作陪——他仍然坚持表示加冕礼会照计划举行。躲在修道院高墙内的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别无他法,只得屈从。6月16日,两位王子被安置到伦敦塔,住进王室套房。这不是监禁——至少不是正式意义上的监禁。伦敦塔既是王室府邸,又是一座堡垒,而且按照传统,历代君王也都是在伦敦塔等候加冕的。但爱德华五世和幼弟的前景似乎越来越不妙。理查正身披帝王的紫袍在首府穿街过巷笼络人心,还陆续邀请有影响力的市民共进晚餐。
6月22日,星期日,没有加冕礼。 1 6 而在25日,年轻国王的舅父里弗斯勋爵和他同母异父的兄长理查·格雷(Richard Grey,伊丽莎白·伍德维尔上一段婚姻与兰开斯特骑士所得的儿子)被处决。翌日,一群贵族和显要由白金汉公爵带头,向理查呈上一份请愿书,怂恿他接受王位。巴斯主教(The Bishop of Bath)站出来做证,称爱德华四世在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成婚前已经与另一个女人订婚。 1 7 在犯下重婚罪后,据说爱德华四世又一步步在罪孽里陷得更深,“天下法理无一不被颠倒:神的法则、神的教会,还有自然的法则和英格兰的法则”。 1 8
随着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婚事“真相”大白,爱德华四世的儿女们失去了正统地位。下一位继承者是8岁的沃里克伯爵爱德华·金雀花,他是已被处死的理查的兄长克拉伦斯公爵的儿子。 1 9 但人们认为这个男孩无权继位,因为其父犯了叛国罪:被剥夺财产和公民权利(attainder)或者“血统败坏”会令叛国贼的后代无权直接或间接继承产业。假意推辞一番后,格洛斯特公爵理查接受请愿,成为理查三世。 2 0 爱德华五世的加冕礼被永久取消,他的仆从也都被打发走。
最后一批离开的仆从包括废王的医生,他报告称爱德华五世此时“仿佛一件祭品,已经准备好献祭自己……因为他相信死神就在眼前”。 2 1 这一百年间被废掉的君主——理查二世和亨利六世——的命运已经预示了两位王子的前景。尽管如此,9岁的约克公爵对情况之危险仍然一无所知。在勃艮第有一则故事提到,他“又快活又机智”,随时准备着“嬉戏跳舞”。 2 2 可能就是在小公爵的劝说下,兄长与他一道在伦敦塔的花园里玩耍起来——人们看见二人在园中拉弓射箭。街上的人们为两位王子悲泣,因为“能透过围栏与窗户望见他们的时候一天比一天少,直到最后他们完全不再出现”。 2 3
新的加冕礼定在7月6日,没人再起来反对理查三世。北部的人们响应他的召唤,此时伦敦城外的芬斯伯里(Finsbury Field)已有数千人扎营。 2 4 但是仅靠威慑还不能保证理查三世稳坐王位,他还需要得到政治精英们的支持,其中便包括手握重权的斯坦利勋爵。加冕前夕,斯坦利勋爵受邀携妻子玛格丽特·博福特与国王会面。玛格丽特的母亲曾与理查三世有些财务纠纷,她迫切地想面见国王,将此事化解。国王也迫切地想要讨好她,因为她的丈夫控制了北部的大片土地。然而相当说明问题的是,没人提到亨利·都铎。
一份稍晚的报告称,玛格丽特曾为儿子得赦一事找过白金汉公爵,并提醒他其父亲和祖父都曾为兰开斯特家族而战。她和白金汉公爵是旧相识:她的先夫亨利·斯塔福德爵士是他的叔父。他甚至还见过年幼的亨利·都铎。白金汉公爵与理查交好,她希望他借此说服国王最终接纳她的儿子。但即使报告属实,她的这一指望也落了空,一些更晚的报告称,玛格丽特还曾希望说服理查三世从爱德华四世此时已失去正统地位的女儿们中选一个许配给自己的儿子,这也毫无道理。理查三世怎么可能愿意让他们同兰开斯特家族的残余血脉联姻,然后令两方都势力大增呢?这么做对他并没有好处,而玛格丽特也心知肚明。
在翌日举行的加冕礼上,玛格丽特成了带头人——同她先前在爱德华国王的大小仪式上的角色一样。她的礼服用了6码
猩红色的天鹅绒,又用金布包边。她领着王后安妮·内维尔的仪队——兰开斯特的爱德华的这位遗孀后来嫁给理查三世,此时她要与夫君一道受冕。
2
5
当晚有加冕宴,玛格丽特换了装,身着点缀绯红金布的蓝色天鹅绒,由6名身穿猩红色制服的随从陪伴赴宴。筵席极为丰盛,汇聚了英格兰全境各地的美味:尾羽轻曳的雉鸡、佐以茴香的鲟鱼、具有异国风味的烤橙,还有以玫瑰和茉莉调味的馅饼。菜肴很可能在之前计划为爱德华五世加冕时就订下,而这些美味佳肴也令赴宴的许多人感到难以下咽。虽然之前为爱德华四世效力的人多数保住了位置,但是理查三世的篡位依然令人们极度愤怒。玛格丽特很快就会发现,这一愤怒甚至大到足以令流亡异国无权无势的亨利·都铎成为领袖,以振兴垂死的兰开斯特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