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小小新娘

亨利六世的堂妹玛格丽特·博福特接到国王的诏书时年方9岁,母亲带着她去了伦敦,等候面圣。玛格丽特尚在襁褓之中时,父亲萨默塞特公爵约翰·博福特(John Beaufort,Duke of Somerset)便过世了。 1 她虽是父亲的独女,却拥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她有许多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继父一边原也有些儿女,她一直忠于自己的大家庭。正准备踏上国家舞台、迈出第一步的就是这样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姑娘。 2

来伦敦的朝臣们多数都有各自常去的地方。有些人会待在威斯敏斯特的一众小酒馆里,而许多大贵族还有专属“客栈”——大片带内院的房舍,侍从也能入住其中。玛格丽特的母亲在伦敦城现如今是纹章院(College of Arms)的位置有一栋名为雷亚尔(Le Ryall)的塔楼。母女二人便在此等候国王召见。 3

玛格丽特知道自己被召入宫是因为国王为她和“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埃德蒙·都铎筹划”婚事。然而要到几年后,她才能明白国王做出这一决定的完整背景。玛格丽特和国王同为冈特的约翰(John of Gaunt)的后裔,此人是亨利四世的父亲,也是兰开斯特家族的创立者。 4 博福特一支的一个重要不同是他们并非正统后裔,而是冈特与情妇凯瑟琳·斯温福德(Katherine Swynford)所生,故而无权继位。 5 尽管如此,与玛格丽特·博福特成婚意味着埃德蒙·都铎能获得一笔财富,进而得权。玛格丽特继承的份额不小,据估计每年可继承博福特1000英镑 的遗产。 6 更重要的是,法兰西—威尔士血统的埃德蒙所生的子女将获得英格兰王室血统,而这些子女是兰开斯特家族急需的支持。

亨利六世至今无儿无女,而其堂兄兼继承人,精瘦黑发的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Richard Plantagenet)已经是几个儿子的父亲。因此,约克家族代表着未来,而且对国王构成威胁。正如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所言:“初升的太阳总比西沉的太阳让更多人朝拜。”

国王的计划只存在一个小小的阻碍。玛格丽特在6岁时已经许配给一名重要顾问的儿子。 7 好在这样的娃娃亲要到女方12岁后才有约束力,而召玛格丽特入宫就是为了在公开仪式上宣布她的婚约作废。

玛格丽特收到诏书时正值圣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前的欢宴期 ,2月14日,她已在宫中。 8 王宫分为两大区域:一楼操办饮食等日常所需,由宫内大臣(Lord Steward)主管;此外是国王的房间,即寝宫,由宫务大臣(Lord Chamberlain)主管。宫务大臣负责筹办公共仪式,还要为国王提供贴身服务。确定谁可以、谁不可以接近国王,既是出于实际考虑,也有更深远的意义。“除了在国王本人身上、在国王的朝廷上、在国王的摄政会议上,孕育这一英格兰伟大公共机构的‘子宫’还能在何处?”当时的一名主教如此宣称。 9 对有些人而言,能够向神的神圣代理人进言意义重大。但对玛格丽特而言,就连看国王一眼都是莫大的幸福,亨利六世给这位年幼的姑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亨利六世彼时已经31岁,他虔敬又博学,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翩翩气质更为他增添不少帝王风范。亨利总是站在御座边接待到访使节,曳地的长袍华美异常。美丽和丰富是神圣的象征,国王“衣着理应比其他人都华贵,如此方可配得其尊贵”。 1 0 22岁的王后、安茹的玛格丽特(Margaret of Anjou)“俊秀过人,只是肤色略深”,她的珠宝华服给宫中名媛定下极高的标准。 1 1 玛格丽特·博福特后来得到100马克 置办丝绸和天鹅绒,好让她也配得上他们的标准。 1 2

虽然9岁的玛格丽特事实上无力自主,但当她在年迈时回首往事,记起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她说服自己相信人们给她两个郎君让她选择。她回忆道,自己“犹疑不决,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向一位“她极敬爱又信任的年长的贵妇人”寻求建议。妇人建议她向未婚姑娘的主保圣人圣尼古拉(St Nicholas)祷告。 1 3 当晚,玛格丽特遵命祈祷,半梦半醒间,圣尼古拉“身着主教华服”出现在她面前。他告诉她要选埃德蒙·都铎,而她后来相信这便是自己翌日如此选择的原因。 1 4 这让她自己和其他人都安心:这桩婚事及随之而来的一切都是神的计划,而她是这计划中的主角。 1 5

3月,国王将玛格丽特的监护权转予都铎兄弟,为这桩婚事扫清障碍:待玛格丽特年满12岁,埃德蒙便可迎娶她。4月,因为要举行嘉德贺仪(Garter ceremony),玛格丽特仍在宫中,这时传出一则喜讯:苦等八年之后,王后终于怀孕。国王喜得贵子,后继有人,值得举国欢庆。但很快,法兰西发生一系列事件,给喜庆蒙上阴影,也直接影响了订婚不久的玛格丽特和埃德蒙,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这场后来人称“百年战争”的冲突始自亨利六世的高祖爱德华三世,缘起是爱德华要求继承法兰西王位。英格兰和法兰西的王位继承法则并不那么简单直接。理想状态虽然是长子继位,但一旦婚生子缺位,便会出现不确定性:王位既可能经国王的女儿传给其子,也可能必须完全由男性成员传承。爱德华三世要求继承法兰西王位的依据是自己的母亲是卡佩王朝(Capetian dynasty)末代君王之女。 1 6 法兰西贵族则表示反对,他们称,根据古老的“萨利克”(Salic)律法 ,王权不能经女性传递。贵族们支持的是瓦卢瓦家族。

1420年,亨利五世打败瓦卢瓦家族后签订了《特鲁瓦条约》(Treaty of Troyes),根据条约,亨利六世继承了外祖父查理六世的法兰西王位。许多法兰西人接受他的统治,或是因为他们承认当年英王的继位要求,或是因为这给了他们更多的政治稳定。但也有一些人——绝大多数来自卢瓦尔河(river Loire)以南地区——认为签订条约是出卖王太子(查理六世之子)。自那之后,他们一直针锋相对,导致了一系列武装冲突,直到1453年7月亨利六世在多尔多涅河(Dordogne river)畔的卡斯蒂永(Castillon)战败才告终。英格兰在法兰西的统治范围一度覆盖整个法兰西北部,且包括了加斯科涅(Gascony),如今只剩以加来为中心的一小块区域,人们称之为“栅栏区”(Pale,又译“英统区”)。这堪称奇耻大辱,亨利六世的精神崩溃了。

国王最初是突然“发狂”,接着便既动不了也说不出话。他“神志皆丧”,不得不靠人喂饭续命。这些症状表明国王可能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但也有研究认为他患的是畸张型精神分裂症乃至卟啉症。他有可能从母亲那里继承了一种易发精神疾病的禀性17。她父亲查理六世在世的最后30年间曾多次出现间歇性精神失常,还一度坚信自己是玻璃铸的。到10月儿子出世时,亨利六世甚至已经认不出他。 1 8 在这危急关头,亨利的堂兄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出任护国公(Protector),其任务既包括护国,又包括保护君主本人。而国王康复后,理查却不愿卸任。

长期以来,约克公爵一直反对国王所偏爱的众顾问,声称自己代表善政——他并不希望见到这些顾问回来。1455年5月22日,距玛格丽特·博福特至关重要的12岁生日还有九天,在伦敦以北22英里 的圣奥尔本斯(St Albans),约克公爵的数千名家臣向国王及其随从发动攻击。当地的修道院院长看到一个人摔得“脑浆迸裂,一个人的手臂被打折,一个人的喉咙被割开,一个人的胸膛被刺穿”。 1 9 屠杀结束时,国王被箭擦伤,而四周尽是他忠诚的随从和护卫的尸体。至此,被19世纪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浪漫但欠精确地称为“玫瑰战争”的时期开始了。 2 0

玫瑰纹章简单的五瓣图案的设计灵感来自英格兰灌木篱上常见的野生犬玫瑰。长久以来与玫瑰的符号联系在一起的是圣母马利亚——有时被称作“天堂的玄义玫瑰”。尽管国王的祖父亨利四世曾在一次比武中用红玫瑰装点过自己的帐篷,但在都铎王朝之前,将红玫瑰用作兰开斯特王室徽章却并不常见。 2 1 同样,白玫瑰与约克家族的紧密联系也有待建立。 2 2 拥护兰开斯特家族的人有时甚至会戴着白玫瑰徽章。 2 3 然而,不论“玫瑰战争”这一说法从何而来,接下来在两位王室堂亲之间上演的一系列争战都非常血腥和真切。

玛格丽特已满12岁,她得赶在约克公爵干涉前与埃德蒙·都铎成婚,不可拖延。新娘如果年幼,通常会与父母或监护人同住,直到身体发育成熟——至少要到十五六岁。然而玛格丽特婚后不会被送回娘家,而且她还被告知自己得同埃德蒙一道离开英格兰。埃德蒙奉命要往威尔士去,巩固这些不安定地区的王权,而为了婚事能完全生效,二人需得圆房。而玛格丽特如能怀孕,还能确保埃德蒙得到她产业的收入。

认为当时的孩子们比现在的更“成熟”是错误的。在生理方面,他们远远不及今天的人。玛格丽特的分娩因而将会极为危险。尽管如此,她在翌年8月末已有三个月的身孕。这并未给埃德蒙·都铎带来什么好处——当月他被约克公爵的拥护者俘虏,囚禁在卡马森城堡(Carmarthen Castle)中。虽然短短几周后便获释,但他的健康受损,而因为虚弱,他未能挺过当时正在镇上流行的瘟疫。一个世纪之前,威尔士诗人卢埃林·费尚(Llywelyn Fychan)曾为自己死于瘟疫的4个女儿写下悼诗,提到她们的尸体遍布脓疱,仿佛“碎煤屑”。 2 4 虽然先前的十年间时不时地有传染病流行,但在11月1日丈夫死时,玛格丽特仍然被吓得魂不附体。 2 5 她的余生都是守着介绍预防这种疾病的方法的书度过的。

在卡马森的灰衣修士教堂(Greyfriars)高高的神坛前匆匆安葬了埃德蒙后,玛格丽特不得不开始思考接下来怎么办。 2 6 她年仅13岁,又有孕在身,且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威尔士,她无疑曾想过回家。但当时冻雨频繁,雨后不过几小时大路就会变成一摊稀泥,而她距生产已不足两个月,无法前往英格兰中部地区投奔母亲。于是,玛格丽特一恢复了些精力,便立即动身赶往彭布罗克城堡——自己的小叔和监护人贾斯珀·都铎的封地。玛格丽特吓坏了,生怕自己也染上要了埃德蒙性命的瘟疫。 2 7 幸好并没有。有城堡高墙的保护,她安全了,贾斯珀一获准离开国王身边,便赶来同她会合。

1月,在临产前最后一周,玛格丽特躲到可以俯瞰河流的塔楼中——这是分娩前一段传统的供待产母亲静养的闭门期。她临盆时遭遇的疼痛十分骇人。她后来的朋友兼告解神父罗切斯特主教约翰·费希尔(John Fisher,Bishop of Rochester)回忆说,玛格丽特向来“身量不高”,而且“那时她还要矮小许多”。1457年1月 28日,儿子出世,而她尚未发育成熟的身体因生产严重受损,此后再也无法生育。儿子的名字没有随都铎家族,而是随兰开斯特家族——和她的国王堂兄一样,也叫亨利。 2 8

玛格丽特产下幼子后不过一个月出头,贾斯珀便带着她动身去格温特(Gwent),他们要去见白金汉公爵汉弗莱·斯塔福德(Humphrey Staf ford,Duke of Buckingham)。圣奥尔本斯战役过去还不到两年,他就要为她筹划第二桩婚事了。白金汉公爵以脾气火暴著称。众所周知,1431年圣女贞德受审时,他曾试图用刀捅死圣女贞德。但在英格兰,他是唯一能和约克公爵分庭抗礼的人,而其次子亨利·斯塔福德(Henry Staf ford)尚未娶妻。很快,贾斯珀和白金汉公爵协商一致。尽管斯塔福德并非兰开斯特家族的后裔,但因为先祖是冈特的约翰最小的弟弟伍德斯托克的托马斯(Thomas of Woodstock),所以仍有王室血统。 2 9 1458年1月,玛格丽特在儿子1岁大时与斯塔福德订婚,二人的婚姻虽带有政治目的,却也十分美满。

亨利·斯塔福德爵士深深爱上了自己的少妻。一位朋友后来回忆说,玛格丽特“极为平易近人”。人们对她的任何一点善举、帮她的任何一个小忙,她都会记在心上。她相当好学,博览群书,勤奋地管理自己的产业,而且效率极高。她发现自己对那些“能让她得利的、重要而实在的”事情,有着过人的“精明头脑”,而且相当果决。她的朋友后来谈道,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机会,“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历经多少艰辛”。 3 0

玛格丽特的财富使全家得以生活得极尽豪华,正如15世纪的《贵族孩子的贵族书》(Noble Babees Noble Book)曾教导孩子们的那样,气派是贵族的一项义务。锦衣玉食并非为了个人享受,而是为了表明贵族有多少意愿帮助其“附庸”——那些指望他们保护、依靠他们晋升的家族。事实上,人们认为贵族应当效法基督的自我牺牲。玛格丽特热衷于铺张待客,但不论摆设多么丰盛的筵席,她自己吃喝的从来不多。 3 1 她也乐意“开开心”,“听那些真心实意想让她高兴的人讲讲故事”,但一阵逗乐后,她总会读一会儿基督的生平,然后把谈话转到更为严肃的属灵之事上。随着年龄渐长,玛格丽特越发虔敬,甚至时不时地会在华服之下着麻衣 ,好提醒自己基督为人受的难和自己的责任。

同贵族阶级的其他许多成员一样,对玛格丽特而言,自己家中似乎常有基督的肉身临在。弥撒几乎日日可见,因为她会在私人教堂做圣事,而天主教相信在祝圣的那一刻,面饼与葡萄酒会转化成真实的圣体圣血——这一奇迹被称为“圣餐变体”(transubstantiation)。如果说基督的存在立时可感,那么不幸的是,撒旦似乎同样近在眼前。据说撒旦曾是身居高位的天使,但当神显明他的儿子基督会降世成人时,傲慢的撒旦难以容忍区区凡人高过自己,于是造了神的反,要毁灭一切和平与融洽。 3 2 撒旦利用人的软弱挑起争战:人们对此深有体会,满心恐惧。然而,这样的争战很快就在英格兰发生了。

1455年圣奥尔本斯血战后,臣民怀怨,吵嚷不休,亨利六世费了很大力气予以安抚。但复仇的欲望预示着他终将失败。一名编年史学家写道:“死者的后嗣将永怀怨怒。” 3 3 因为渴望复仇,拥护国王众顾问的一方和敌对的约克一方都不愿维持和平。这进而影响到了一众“附庸”,一旦受召,他们便须上阵为主人杀敌。对法兰西的世纪之战意味着所有男孩从小接受的训练都是为了“手拿钝剑大棒,以盾开路,在街上横冲直撞”地战斗,就连女孩们也都是熟练的弓箭手。 3 4 很快,一支军队就能组建起来。

亨利·都铎3岁了,长着一双蓝眼睛。1460年7月的北安普敦战役让他失去继祖父白金汉公爵。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间,屠杀还会继续上演,仿佛一场飓风,裹挟着家族宿仇的全部凶残,在他的四围肆虐。 AVJVvNRhIZc4DGDt/ohFc2WpLvJW1jBicLpRIg4eZwLgT8RXvJG3zGo+fXov7Ap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