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林利斯戈(Linlithgow)的宫殿里,玛格丽特王后同丈夫詹姆斯四世道别,这座位于西洛锡安的宫殿是丈夫送她的结婚礼物。 1 上一年的复活节,星期六,二人的儿子詹姆斯便在这座高耸于湖边的宫殿中出生。他是个“相当漂亮的孩子,块头很大”。而那年(1513年)的夏天,她已经再度怀孕。 2 据传,她曾恳求丈夫不要离开自己,因为他想去同她的弟弟交战,而她希望阻止此事。事实上,她主要是在为丈夫的性命担忧。此时距亨利七世过世不过4年,但这位23岁的都铎公主已然是个“苏格兰妇人”,她本人也常常如此声明。在林利斯戈宫漆成蓝色的天花板下,她为詹姆斯祷告,求他能得胜且平安归来。
1512年1月,英格兰议会重申国王对苏格兰的古老统治权,姐夫和内弟的关系破裂。詹姆斯四世怒不可遏,作为报复,他与亨利八世的仇敌法兰西的路易十二签订盟约,双方约定,一方遭受攻击时另一方要提供援助。然而,亨利八世确信詹姆斯四世不会履行约定。教宗先前曾表示,法兰西人应当滚出意大利,在其影响下,多国组成一个反路易十二的神圣联盟,詹姆斯四世也是成员之一,他要是帮助路易十二,就有被开除教籍的风险。亨利八世相信詹姆斯四世会重视教宗的警告,所以于1513年6月30日登陆加来,亲自率军进入法兰西。
离开英格兰只有一点是让亨利八世真正担心的——自己的白玫瑰表亲可能构成威胁。爱德华四世的外甥萨福克公爵埃德蒙德·德拉波尔在亨利七世当政时就被关进塔中,但萨福克公爵的弟弟理查·德拉波尔(Richard de la Pole)已经与路易十二结盟。如果亨利八世在法兰西战败,埃德蒙德便很可能从塔里跳出来,取代他坐上王位。因此,亨利八世出发前让人处死埃德蒙,他不在时,由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任英格兰摄政和军队总司令,以应对不可预见的麻烦。
亨利八世希望此次出兵法兰西能成为英格兰重新征服前度领地的开端。负责国王慈善赈济事务的施赈官、祭司托马斯·沃尔西(Thomas Wolsey)承担国王军队的组织工作,确保其粮草充足、纪律严明、装备齐全。这个英俊的商人之子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亨利八世迫不及待地要上战场。“我们的王想要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美德、荣耀和不朽。”一位廷臣曾自豪地对伊拉斯谟说。多年之后,威廉·莎士比亚笔下的亨利五世也表达过同样的情怀:“我以朱庇特起誓:我并不贪图金银……但如果贪图荣誉是罪,那我便是活人当中罪孽最深重的。” 3
8月1日,亨利八世开始围攻位于阿图瓦的小镇泰鲁阿讷(small town of Thérouanne in Artois),指望打出历史性的一仗。凌晨3点,冒着倾盆大雨,亨利八世走遍全部营地,安抚值班的士兵并向他们保证:“伙伴们,我们起初是受着苦,但在未来必会走运。” 4 8月16日早晨,由于一小队法兰西骑兵对英格兰军队的位置判断失误,令亨利八世取得了首场胜利。在炮火当中,法兰西士兵转身逃离,英格兰骑兵乘胜追击,缴获6面战旗,还俘虏1名公爵、1名侯爵和1名海军上将。此役被称为“踢马刺战役”(Battle of the Spurs),很快泰鲁阿讷被攻陷。
但在8月24日,正当亨利八世准备寻觅更多的荣耀和更有价值的镇子时,詹姆斯四世率领苏格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支军队越过国境线进入诺森伯兰。不到一周,詹姆斯四世便攻下诺勒姆城堡(Norham Castle)。苏格兰入侵者们继续攻占一系列小要塞,接着上了弗洛登边缘(Flodden Edge)的诺森伯兰山,占据高地等待英格兰军队。阿拉贡的凯瑟琳写信给丈夫要他放心,称自己已经为眼前的战斗做好了准备,而且“泰然自若”。 5 在过去的两周时间里,她一面紧张地组织大炮和炮兵,一面平静地为英格兰军人缝制战旗、横幅和徽章。亨利八世毫不怀疑凯瑟琳能同苏格兰人过招,毕竟她的母亲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女王(queen Isabella of Castile)是曾将穆尔人逐出西班牙的女战士。但詹姆斯四世是个极难对付的敌人。他之前就攻打过英格兰,而这次,他那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中还有一部分人接受过法兰西的训练,会使瑞士长矛。这种18~22英尺长的兵器曾在博斯沃思大破理查三世的骑兵,凯瑟琳的战地指挥官对此记忆犹新(70岁的萨里伯爵曾与父亲诺福克的“杰克”在博斯沃思并肩作战,后者已为理查三世战死)。
凯瑟琳动身北上预备防守,但在林利斯戈宫殿里的玛格丽特只能翘首等待从弗洛登传回的消息。林利斯戈宁静,空气清新,因而被斯图亚特王室选中建造行宫,玛格丽特在此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詹姆斯四世卧室外的等候室地板上镶着棋盘,供人打发时间,宫里至今仍然保留着一支鱼叉——是用来到湖里捕鱼的。西北方向的塔楼中有一间房可以俯瞰四野,玛格丽特便在这间房中,照着传奇小说的套路,遥望着地平线等待报信人。9月10日,有谣言传到爱丁堡,称苏格兰人大败,死伤惨重,而不久之后,玛格丽特便了解到全部可怕的事实。
在连续数日糟糕的天气和相互挑衅后,9月9日,战斗开始。苏格兰矛兵组成5个方阵,冲下布兰克斯顿山(Branxton Hill)。狂风暴雨击打着他们,他们纷纷绊倒在软烂的地面上。虽然队形乱了,但他们仍然保持秩序,在令人毛骨悚然的沉寂中继续前进。英格兰人说他们“像日耳曼人一样”。
由于不可能骑在马上与手执长矛的士兵对抗,英格兰人便徒步反攻。他们使用一种有着弧形的刃、被称为钩矛刀(bills)的长柄武器与苏格兰兵近身搏斗,然而苏格兰兵的回击相当凶猛。一个英格兰人诉苦称,这些人“又高又壮,就算被四五杆钩矛刀击中也不会倒下”。 6
这是破釜沉舟的一战,双方都“有许多人被杀,流了许多汗和血”,最后以苏格兰人战败告终。 7 战死的苏格兰贵族才俊中包括9名伯爵、14名勋爵、圣安德鲁斯大教堂的大主教(Archbishop of St Andrews)和艾尔斯(Isles)的主教。“我们祖国的精英……葬身尘土” 8 ,直到今日,唱起《森林之花》(The Flowers of the Forest)这首动人的哀歌,人们还会想起他们。但最关键的是,詹姆斯四世阵亡了。
玛格丽特王后夫君的尸身是在张狂红狮(red lion rampant)王旗9近旁被发现的,与英格兰指挥官萨里伯爵先前作战的位置相距不过一矛。詹姆斯四世的左手几乎被砍断,喉咙被划开一道深深的口子,下颌被一支箭射穿。 1 0 后来萨里伯爵因为弗洛登战役得胜受到奖赏,恢复了诺福克公爵的家族头衔,重新设计的纹章一直流传至今,其图案令人想起詹姆斯四世尸首的惨状:一只张狂的红狮,头部被箭射穿。
国王阵亡,苏格兰军队的余部被英格兰人追击3英里。当时人们夸口说,如果“英格兰人骑着马,还能多杀1万人” 1 1 。当晚,英格兰人喝着苏格兰啤酒庆功,他们纷纷表示啤酒的味道好得出人意料。 1 2 亨利八世宣称苏格兰军的马都死了,而之后几周,人们还在陆续赶拢一些无主的苏格兰马匹:“一匹马,正沿着岸边小跑”、“一匹独眼母马”、“一匹面色阴郁的马”,每一匹都让人想起曾经骑在马上的人。 1 3
凯瑟琳给大姑姐写信,向她保证“出于对苏格兰王后的爱,英格兰王后十分乐意派一名仆人去安慰”丧夫的她。然而,尽管同情玛格丽特,在一封写给沃尔西的信中,凯瑟琳却承认,在她看来,能杀死一位国王是无上的荣耀。她告诉丈夫,她本可以把詹姆斯四世的项上人头送去给他,但“咱们英格兰人的心接受不了”。 1 4 故而凯瑟琳只给他送去从詹姆斯四世尸体上剥下来的格子外衣,她建议丈夫拿这件外衣当他的横幅。亨利八世当时正在围攻图尔奈镇,他向盟友马克西米利安皇帝展示了这件“被撕破”且“沾满血”的外衣。 1 5 亨利八世评论道,他的国王姐夫“为自己的背信弃义所付的代价比我们想要他付的还重”。在后来的数年中,他都无法忘记凯瑟琳的骁勇,甚至对此表示过担忧,认为她能够“发动极为激烈的战争……不逊于其母伊莎贝拉女王在西班牙的作为”。 1 6
根据詹姆斯四世的遗嘱,他“挚爱的妻”此刻成了苏格兰的摄政王,玛格丽特王后因此成为都铎家族第一位统治一个王国的女性。虽然毫无治国经验,但她决意要保护儿子。她在斯特灵城堡(Stirling Castle)的大议会厅召开了一次总议会(general council),9月21日又在城堡的王室礼拜堂为17个月大的詹姆斯五世举行加冕礼。典礼上唱诵了罗伯特·卡弗(Robert Carver)动人的十声部弥撒《神圣之奥秘》(Dum Sacrum Mysterium),由于在场之人皆为逝者大恸,这次加冕礼后来被人称为“哀悼的加冕礼”。
10月末,攻下图尔奈的亨利八世离法还乡,一路飞奔至里士满见凯瑟琳。双双得胜后,夫妻二人重聚,“人人欢欣,会面极为深情”。一度希望依赖凯瑟琳安慰信的玛格丽特曾请求凯瑟琳在弟弟面前为自己进言,“好叫我们的臣民和国都得到国王陛下的恩典”。 1 7 但亨利八世接手弗洛登后继续进攻,苏格兰的苦难也持续不断。在他的命令下,军队首领们一次又一次地越过国境线向北进军,烧掉庄稼,毁坏村庄。
苏格兰人走投无路,饿殍遍野,开始彼此为敌。亨利八世收到一份骇人的报告,称“苏格兰如今已经没有法律、没有理性,也没有公平,只剩相争相吞”。 1 8 直到1514年2月,亨利八世才认为他们受的惩罚够多。签订和约时,玛格丽特已经即将开始闭门静养,预备分娩。4月,遗腹子罗斯公爵亚历山大(Alexander, Duke of Ross)出世,然而玛格丽特几乎没有时间恢复身体。苏格兰议会要的不是女摄政王,而是一位军事领袖。有人提议召回詹姆斯四世流亡的堂弟奥尔巴尼公爵约翰·斯图亚特(John Stuart, Duke of Albany)。公爵的父亲曾企图从詹姆斯三世手中夺位,事情失败后便离开苏格兰,而这位在法兰西长大的公爵甚至不会说苏格兰语。尽管如此,议会仍然将奥尔巴尼公爵视为合适的人选,因为他是詹姆斯四世之子的继承人。玛格丽特却担心这意味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会被他处理掉,就像塔中两位王子被理查三世处理掉一样。
为了阻止奥尔巴尼公爵的回归,玛格丽特需要强大的后援,她计划靠婚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选择另一国的王子,她便要离开苏格兰和自己的孩子,于是她开始在苏格兰人当中寻找合适的人选,但选择的余地相当有限。其中一人是阿伦伯爵(Earl of Arran),这个中年男人离过婚,离婚的原因相当可疑;还有另一人,也是最终与她成婚的,即强大而亲英的道格拉斯家族(House of Douglas)的名义领袖安格斯伯爵阿奇博尔德(Archibald, Earl of Angus)。他时年24岁,在3月时成为玛格丽特议会的成员,有一群极有势力的“拥护者”。 1 9 他同样相当英俊,而因为人们认为女性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欲,所以人们也以为她嫁给安格斯伯爵是“图自己快活”。 2 0 8月6日,玛格丽特的婚讯公布,不再是国王遗孀的她不仅大失民心,而且根据先夫的遗嘱,再婚意味着她失去摄政权。
玛格丽特似乎犯了一个灾难性的错误,而且婚后不过三周,她便同意奥尔巴尼公爵回归并“担任苏格兰的长官”。然而,她清楚自己的弟弟会对此加以阻挠。在法兰西取得一系列胜利后,亨利八世与路易十二讲和。路易十二不愿意放行奥尔巴尼公爵,任他回到苏格兰——这会惹怒亨利八世,因为他也担忧奥尔巴尼公爵回归后,自己的两个外甥可能性命不保。
与法兰西的和约出自托马斯·沃尔西之手,此人正逐渐成为亨利八世不可或缺的帮手。国王想成为又一个亨利五世,而沃尔西明白这一梦想并没有实现的可能,因为国王所攻打的已经不是当年他先祖所攻打的法兰西了。百年战争爆发之初,与其说法兰西是个政治实体,不如说它只是个地理概念。法兰西国王充其量是封建领主中的老大。但15世纪以来,封建领主的独立性不断丧失。1477年勇敢的查理战死后,勃艮第的法语区被归入法兰西治下,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此时,路易十二治下的人口是英格兰的6倍,其岁入则是亨利八世的7倍。1513年,若不是路易十二因觊觎意大利而分散了精力,亨利八世绝对没有机会取得那几次小小的胜利。另一方面,沃尔西说服亨利八世相信,签订和约并促成路易十二与亨利八世的小妹玛丽的婚事将对他大有裨益。这位法兰西国君已经52岁,病恹恹的,尚无子嗣。如果他能与年轻美丽的玛丽生育一子,然后死掉,新王就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成年。这样一来,通过自己的妹妹,亨利八世便可以对法兰西施加巨大的影响。
玛丽之前的婚约被顺利取消。姐姐玛格丽特嫁给英俊潇洒的安格斯伯爵仅仅一周后,18岁的玛丽就痛苦地准备起自己的婚事来:她要嫁的是老态龙钟的路易十二。作为结婚贺礼,玛格丽特送了玛丽一本价值不菲的祷告书,并深情题词道:“夫人殿下:当您看到此书,恳请您记挂我,爱您的姐姐玛格丽特。” 2 1 8岁过后,玛丽便再未见过姐姐,但她嫉妒玛格丽特能嫁给一位年轻英俊的贵族。这看起来实在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