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绿人

假定伯特兰·罗素的比喻不是关于太空中的茶壶的,而是关于外太空的生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正是萨根拒绝以内心的感觉思考的主题。再次强调,我们无法证伪它,唯一严格理性的态度就是不可知论。但是,这个假说却显得不再轻率。我们不会立即感觉到那种极端的不可能性。我们可以有一个基于不完全证据之上的有趣讨论,并且可以记下那些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的证据。如果政府投资建造昂贵的望远镜,用于搜寻绕轨道运行的茶壶,我们将感到极其愤怒。但是,我们却可以赞赏把钱用于SETI(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搜寻地外文明计划),使用射电望远镜扫描星空,希望探测到来自外星智慧生命的信号。

我赞赏卡尔·萨根拒绝用直觉感受判断外星生命的态度。但是,人们却能够(萨根就是这么做的)就我们为了衡量其可能性需要知道些什么,作一个清醒的评估。第一步就是列出一系列我们对其所知甚少的数据,用保罗·戴维斯的习惯用语来说,就是用著名的德雷克公式(Drake Equation)来收集各种可能数值。根据该公式,为了测算宇宙中独立进化的文明的数量,必须一连乘上7项。这7项包括:恒星的数量、每个恒星系统中与地球相似的行星的数量以及这种概率,其余的项我不再一一罗列,因为我唯一想阐明的就是它们全都是未知的,或者估算时误差非常大。当这么多完全未知或几乎完全未知的项相乘时,乘积,也就是外星文明的估算值,其误差范围是如此巨大,难怪不可知论即使不是唯一可信的,似乎也是非常合理的看法。

德雷克公式中的某些项与他在1961年首次写下这个公式时相比,未知程度已有所减少。那时候,我们的太阳系,也即由围绕一个恒星运行的行星组成,是唯一已知的恒星—行星系统,与太阳系相似的系统是太阳系内的木星和土星卫星系统。我们在各种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同时再辅之以较不正式的“平庸原理(principle of mediocrity)”,估算出宇宙中绕轨道运行系统的最佳数,所谓平庸原理是说,(从哥白尼、哈勃等人的令人不安的历史教训中)我们感觉到,我们碰巧生于其间的地方应该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但不幸的是,“人存”原理现在已经击败了平庸原理(参阅第4章):如果我们的太阳系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事件的话,那么,这恰恰就是我们,作为思考这些事情的生命,必然生活于其间的地方。就凭我们已存在这一事实,可能就决定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其不寻常的地方。

但是,我们今天不再在平庸原理的基础上估算普遍存在的类太阳系系统的数量,而是已有直接的证据支持这一点。分光镜,这一孔德实证主义的致命对手再次强势出场。我们的望远镜还未强大到足以直接看见绕其他恒星运行的行星。但是,一个恒星的位置会因其行星公转时的引力牵引而发生摄动,这时分光镜就能捕捉到恒星光谱中的多普勒频移,至少在引起摄动的行星较大时是如此。就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主要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已经知道绕147颗恒星运行的170颗太阳系外的行星。 但是,在你阅读本书时,这个数字肯定已经增加了。迄今为止,这些已经发现的行星都是像“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因为只有像“木星”那样大的行星才足以把恒星摄动到目前的分光镜能够探测到的范围。

我们至少已经在量上改进了德雷克公式中一个曾经的未明项的估算值。这一重要的,也许仍是适度的改进,令我们的不可知论程度有所降低,因为公式的终值更精确了。对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存在,我们必定还是不可知的—但程度稍有减轻,因为我们稍微少了点无知。科学能够用赫胥黎退后一步拒绝上帝是特例的方式来击碎不可知论。我要指出的是,尽管赫胥黎、古尔德和许多其他人持温和的节制立场,但上帝问题原则上并且永远不属于科学领域之外的事情。在恒星的属性问题上,科学击败了孔德,而在围绕恒星运行的行星上生命的可能性问题上,科学至少可以通过概率估算侵入不可知论的地盘。

我对上帝假说的定义包括“超人”和“超自然”这样的词汇。为了澄清这一差异,设想一台SETI射电望远镜实际上检测到了一个来自太空的信号,它毫不含糊地显示我们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顺便提及,什么样的信号能使我们确信它源于智慧生命,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最好转换一下这个问题。为了将我们的存在告知地球外的收听者,明智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有节奏的脉冲波不行。乔斯林·贝尔·伯内尔(Jocelyn Bell Burnell),一位射电天文学家,于1967年首次发现脉冲星,受它精确的1.33秒的周期启发,半开玩笑地将它命名为LGM(Little Green Men,小绿人)信号。后来她又在天空的其他地方发现了第二颗脉冲星,它有着不同的周期,这就排除了小绿人假说。许多非智慧现象都能产生有节奏行为,从摇曳的枝条到滴落的水滴,从自动调节反馈环中的时间延滞到自转和公转的天体。在我们的星系中现在已经发现1000多颗脉冲星,天文学家普遍认为,每一颗脉冲星都是一个旋转着的中子星,它辐射出的射电能量就像一束灯塔发出的光线那样横扫周围。想到一颗恒星以秒为时间单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一天是1.33秒而不是24小时)旋转,这实在令人称奇,但我们就中子星所知道的一切都充满了这种不可思议性。关键在于,现在脉冲星现象被理解为简单物理规律的产物,而不是智能设计。

看来不能仅借助节奏现象来告知这个宇宙有我们这样智慧生物的存在。于是,经常被提及的选择方案就是质数,因为难以想象一个纯粹的物理过程能够产生质数。无论是通过检测到质数,或是其他的方式,想象SETI捕捉到了外星智慧存在的无可辩驳的证据,接着也许是大量的知识和智慧的传输,就像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的科幻作品《仙女座》( A for Andromeda )或卡尔·萨根的《接触》( Contact )里描写的那样。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反应?一种可以谅解的反应也许就是激发某种类似于崇拜的行为,因为一个能够如此远距离发射信号的文明,极有可能是远远优于我们的文明。即使那个文明在发射信号的当时不见得超过我们,但我们之间遥远的距离使我们得以算出,在信号到达我们的这段时间内,他们必定也已超越我们千年(除非他们已经自我毁灭了,那并不是不可能)。

无论我们是否能够了解他们,外星文明极有可能是超人,是类似于上帝那样的存在,超越了神学家所能想象的任何东西。他们的技术成就对我们来说看上去就像是超自然的,正如我们当今的技术成就对于一个被传递到21世纪的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农民而言。想象一下他对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氢弹或是喷气式飞机的反应。正如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在其第三定律 中指出的那样:“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法无异。”对于古代人来说,由我们的技术所制造的奇迹的惊人程度绝不亚于摩西分海的故事 ,或是耶稣在水上行走。我们的SETI探测到的外星生物对我们来说,也许就像上帝,其情形正像处于石器时代文明的人与传教士相遇时,这些人就把传教士当作是神一样,因为后者带来了枪炮、望远镜、火柴和能将月食、日食的时间精确预测到秒的历书。

那么,在什么意义上,最为先进的外星生物才不是上帝呢?在什么意义上他们是超人而不是超自然的存在呢?在一种非常重要的意义上,而那正指向本书的核心。上帝与上帝般的外星智慧生物之间的关键区别不在于他们的特性而在于他们的由来。复杂到足够成为智慧存在的实体是一种进化过程的产物。当我们与他们相遇时,不管他们看上去多么像上帝,他们都并非从一开始就是那样。科幻作者,如丹尼尔·F. 盖洛伊(Daniel F. Galouye)在《伪造的世界》( Counterfeit World )中曾经指出(我想不出如何去反驳它),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极先进的文明所创立的计算机模拟的世界中。但是,模拟者自己也得要有一个出处。概率定律不允许这样的事情:他们可以在没有更简单祖先的情况下自发地出现。他们的存在或许归功于某种(也许是我们不熟悉的)达尔文式的进化:用丹·丹内特的话来说,是某种积累、渐变的“起重机”似的建设,而不是“空投”。 空投,包括所有的上帝,都是魔术符咒。它们不作任何真诚的解释,它们需要被解释的地方远比它们提供的解释多。起重机才是一种有效的解释机制。自然选择就是一流的起重机。它把生命从原始的简单性提升至复杂到令人眩晕的高度,外表的美丽也令我们眼花缭乱。这将是第4章的主题,“为什么几乎肯定不存在上帝”。但是在阐述关于主动地怀疑上帝存在的主要理由之前,我有责任先处理历史上的那些支持信仰上帝的主张。 SctVWnZGPgyDoSNLGJgNw+ourHrfIGJUVH0oLmk84XVu0symwkxH9k8cz8N9Bxp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