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铁门峡的鲟鱼

波罗的海渔业社会从湖泊、河流和海洋中捕捞了种类繁多的鱼类,但那里的鱼都比不上多瑙河铁门峡的巨型鲟鱼。铁门峡(请参照第4 章图 4)指位于喀尔巴阡山脉(Carpathian Mountains)和巴尔干山脉(Balkan Mountains)之间绵延 230 公里的一系列峡谷群,那里的河流流速高达每小时 18 公里。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人们在铁门峡修建了大坝,从而影响了河流流速。大喀山峡谷(Great Kazan)是铁门峡最狭窄的一段峡谷,那里的河流宽 150 米、深 53 米。铁门峡的水位经常变化,水流速度很快,各河段深浅不一。河流富含营养物质、水生植物、昆虫和无脊椎动物,它们是各种大型鱼类赖以生存的口粮,而鲟鱼正是这些大型鱼类的王者。

欧洲鲟是鲟属的一个分支,它们体型庞大,寿命长,身体呈橄榄绿色,腹部呈白色。另外,鲟鱼身上还有一层骨状鳞甲,这让它们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它们喜欢江河入海口和泥泞海底的环境,在淡水中产卵,然后幼鱼在海洋中发育成熟,成年以后再返回淡水产卵。

每年 1 月至 10 月,黑海鲟鱼会进入像多瑙河这样的河流,4 月和 5月水位最高的时候是它们的洄游高峰期,而规模较小的高峰期出现在 10月,那时鲟鱼会沿着河流顺游而下。多瑙河有五种鲟鱼,其中包括以鱼子酱知名的欧洲鳇(Huso huso),它的长度可达 6 米,体重可达 250 公斤,寿命可达 118 岁。19 世纪的档案中还记录过体重超 1500 公斤、体长超 7 米的巨型欧洲鳇。欧洲鳇只在多瑙河两个河段的河床洞中产卵,其中一个河段在距离黑海入海口几公里处,另一个河段位于铁门峡上游。铁门峡的居民曾经在这两个河段定居,他们都是真正的渔民。考古学家在弗拉塞克遗址(Vlasac)和斯凯拉·克拉多维遗址(Schela Cladovei)发现的人体骨骼稳定同位素样本显示,当地古代居民日常饮食中有60%~ 85%的食物是水产品。

位于多瑙河塞尔维亚河段的莱潘斯基-维尔遗址(Lepenski Vir)曾经是该地区最大的定居点,早在公元前 9500 年,就有四五个家庭住在那里。他们的住所在一处狭窄台阶上,背靠悬崖,面向多瑙河。到了公元前6300 年,多瑙河地区的气候逐渐稳定,河水流速变慢。那时首个定居点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村庄,两侧布满住宅,中间有一片开阔地。该定居点与后续开发的大约 10 个定居点相连,其中就包括帕迪纳(Padina)和弗拉塞克两个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出现了至少7个与莱潘斯基维尔同样规模的定居点。新定居点的住宅均为梯形,每家每户的地板都由灰泥砌成,房子里面还有一个用石块堆砌的大型中央壁炉;房子的后墙设有一座小神龛,里面的神像是用河里的大圆石雕刻而成的。所有房子都面朝多瑙河而建,因为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的中心,鲟鱼则是当地人的宗教符号。

来来往往的大鱼就是莱潘斯基-维尔居民生活的重点。即使水流再强,鲟鱼也可以逆水洄游。也许正是因为具备这种能力,渔民们把鲟鱼视为自己的守护神。莱潘斯基-维尔有一尊石雕,它的背部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鳞甲。其他雕像则双眼凸出,面部表情狰狞,虽然不像鲟鱼,却有可能代表着神话里的祖先或鱼神,被人们认为可以驱邪避凶。英国考古学家克莱夫·邦索尔(Clive Bonsall)认为,莱潘斯基-维尔雕像是古人的保护神,专门抵御变幻莫测、可能带来灾难的洪水。

古人为了捕鱼沿河两岸搭建了第一批营地。这些营地的诞生可能源自所有狩猎社会都存在的机会主义倾向,但这种心态最终被人们对于渔业和精神层面的迷恋所取代,因为当人们看到浅水区出现一条巨大的鲟鱼时,会产生一种敬畏之心。每到洄游季节,峡谷的河里便挤满了鲟鱼,但在铁门峡捕捉鲟鱼是一件极其费力且危险的事情,仅仅被一条大型鲟鱼的尾巴击中,渔民就可能丧命。

当时的捕鱼技术还很不成熟,只有人们对鱼类的习性有深刻了解,才能在捕鱼时运用技巧。靠近莱潘斯基-维尔河岸的水很浅,但从离河岸仅 10 米的地方开始,水位就迅速变深,成为 30 米的深沟。在那里,巨大的漩涡把迁徙的鲟鱼从急流转移到浅滩,而渔民们就在浅滩等着它们。从 19 世纪的传统做法来判断,当地渔民会使用水坝、V形鱼笼及带凹槽石的渔网来围住鲟鱼,然后用棍子把它们打死。考古人员在出土了大量鲟鱼骨的遗址还发掘出大量沉重的石棍或石槌,其中大部分都有磨损的痕迹,仿佛被用来敲打过鱼头。多瑙河的鱼类大多在春季和初夏产卵。除了鲟鱼的鱼骨以外,铁门峡沿岸的考古遗址还出土了相当多的大鲇鱼、野生鲤鱼、梭子鱼及各种各样小型鱼类的残骸。

干旱和时常突发的洪水会对鱼类的产卵造成难以预测的影响,这种情况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会发生,但似乎铁门峡渔场非常富饶,而且鱼的种类非常多样,所以人们从来没找到足够的理由离开峡谷。莱潘斯基-维尔遗址的鱼骨残骸以鲟鱼为主,帕迪纳和弗拉塞克定居点遗址的鱼骨残骸则分别以鲇鱼和鲤鱼为主。可能每个定居点的渔民擅长捕捞的鱼类不同,也许这正是附属定居点存在的原因。

到了公元前 6000 年,莱潘斯基-维尔定居点已不复存在。因为农民们住到了铁门峡附近的开阔地域,渔民们数千年的孤立状态结束了。考古学家在莱潘斯基-维尔发现了很多人类骸骨,并对其中 3 具遗骸进行了骨化学测试,结果发现,当地的渔业群落早就成为更广阔的文明世界的一部分。与同一时代的其他人相比,莱潘斯基-维尔人摄入的陆地动物蛋白质要多得多,仿佛他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农民一起度过的。我们无法得知他们的性别,他们是否嫁到当地或入赘到当地?或者他们只是在农民当中工作了一段时间?尽管如此,古老的鲟鱼捕捞传统仍以越来越大的规模沿袭着。与遥远的过去相比,人们所使用的捕鱼方法几乎没什么变化。甚至到了 20 世纪,铁门峡的渔民们依旧在湍急的河流或漩涡中设置鱼笼和渔网。鱼儿进入渔网后,渔民把渔网拖上船,然后用粗大的木棍击打鱼头,把鱼打晕。在春天,他们会到河流的上游捕捞大型鲟鱼;而到了秋天,他们则在下游捕鱼。诱捕和杀戮可能已经达到疯狂的境界,地中海渔民残忍捕杀金枪鱼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们从匈牙利的中世纪档案中得知,后世鲟鱼的产量大得惊人。1518 年,遵循古代捕鱼传统的匈牙利北部城市科马罗姆(请参照第4 章图 4)获得了“皇家鲟鱼渔场”(Royal Sturgeon Fishing Grounds)称号。为了维护好当地的鱼梁,科马罗姆市不仅需要大批橡木,还要求各村庄提供农奴劳动力,在地方官的主持下进行整修工作。只有管理有序的渔场,才能负担得起鱼梁的建造和维护成本。

1553 年,渔民在一天内捕获了 77 条鲟鱼。200 年后,仅是多瑙河一段长 55 公里的河段,每年的鲟鱼捕获量便达到了 27 吨。有记录称,到了 1890 年,在铁门峡前半段奥尔绍瓦(请参照第4 章图 4)下游的一个小岛上,“渔民每天捕获和宰杀 50 至 100 条鲟鱼”。用木头搭建的鱼梁最终被结实的渔网取代,这种渔网由麻绳和垂直流刺网制成,可以挂住鲟鱼的胸鳍。在比较狭窄的河段,渔民们还在两岸拉起一根渔线,把尖锐的鱼钩挂在渔线上。鱼钩上无须放鱼饵,因为闪亮的鱼钩会使鲟鱼着迷,它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会咬住鱼钩。

到了 20 世纪,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鲟鱼体型变得越来越小;再加上污染和铁门峡两座水坝的建成,鲟鱼进入产卵地的通道受到限制,它们终难逃脱灭绝的厄运。如今,有人尝试过在野外放生鲟鱼幼鱼,希望它们将来能够产卵,但几千年来捕捞鲟鱼的古老传统很可能已经消失了。

大约公元前 6000 年,第一批农民到达多瑙河流域;大约 2 000 年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也出现了农民。但在那之前,自给性捕鱼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波罗的海南部等地拥有富饶的渔场和贝类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人口密度逐渐上升,更为复杂的社会分工取代了小打小闹。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新出现的复杂社会是固定村落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制度的前身,而伴随它们而来的就是农耕和畜牧业。但是随着早期原始社会被农牧业社会取代,并形成了新的经济形态,古老的自给性捕鱼传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续,只不过形态有了很大改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 sorOx/SU5OHK4MlsgQxeV9MdyM7yLQzLWva4gZ5ah3U9Twst+/pGIW6dQxXKy1d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