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逃避心理课题的“好孩子”

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这样的“好孩子”在应该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的青年时期却逃避了“思考”这个课题。像这样少年时期的“好孩子”进入到下一个人生阶段时就很容易遭遇挫折。

学生即便在课堂上学会了解答问题的方法,实际上也并没有将其变成自己的能力。现在很多学生都存在这种“会理论、不会实践”的问题。虽然他们一直在学习,但能力并没有提高。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伦·兰格曾经提出,遇到问题立刻去找专业人士帮忙,会使自己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找回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就要自己思考、自己行动,而不能立刻去向专业人士求助。虽然专业人士能够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但并不能使我们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在少年时期一样,在青年时期付出努力多了解自己,今后的人生就不会那么辛苦。反之,轻则“感觉活得很辛苦”,重则遭遇挫折一蹶不振。

如果没有在青年时期完成应该完成的课题就直接进入到下一个人生阶段,会使人因为没有与他人进行过心灵上的接触而迷失自我。这样的人在选择交往对象时,不会以心灵相通作为判断基准,而是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作为判断基准。最终,他的身边都是带着虚伪面具的人,他难免遭遇挫折。

他们在青年时期逃避了应该完成的课题,在对自己缺乏了解的状态下成了需要承担重要社会责任的“成功”人士。

他们的“成功”究竟是牺牲了什么换来的呢?答案或许是“与他人亲密接触的能力”吧,也可能是“心理的成长”。他们即便在自己的家里也找不到心灵的归宿,因为他们的夫妻关系并不亲密。

有的人因为害怕考不上大学而拼命学习,结果却错过了在这一时期本来应该做的事情。或许他在这个时期本来应该做的事并不是拼命学习,而是和好朋友一起享受娱乐时光,并且从娱乐中感受到快乐,享受生命的喜悦。

就算这个人如愿以偿地考上名牌大学并且顺利毕业,却没有掌握交流能力,当他走入社会之后,就很有可能在人际关系中遭遇挫折。而当这个人第一次体会到挫折感的时候,就会陷入恐慌,甚至失去生活的能量。也就是说,5岁成年人容易在这个时候陷入生存危机。 eLj4fGGyJyMnkQrDpJiGLz0SZH9YHbhIyimjrtagaKmhh8C3zTYpQkr96+I0d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