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回到个体的存在

最后一个问题是,当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时,他是不是已经将普遍意义凌驾在个体生命之上,为精神而蔑视了肉体呢?显然,这有违人道主义的原则,可是这正是进行历史的宏大叙事时经常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

不妨对照萨义德对马克思的批评来看。当马克思看到印度的传统社会遭到英国人的毁灭时,他提醒我们,那种农业文明的平和安宁的生活方式,其实成了专制主义的牢固基础,人的头脑被封闭在狭小的圈子里,“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的首创精神”。于是,马克思说:

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的,在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上也很愚钝。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萨义德评论说,是什么使得绝不缺乏同情心的马克思放弃了他对印度的苦难的同情呢?一个终极的历史使命,一个抽象的理性形式。“一般意义上的东方比现实存在的人类实体更容易用来证明他的理论。因为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如同一个意识到许诺日后必须兑现的宣言一样,只有毫无特色的普遍性才有价值,或者说才会存在。”

我们当然能够理解,鲁迅是在深受刺激的情况下说出那“咒诅的言语”的,不应该视之为清醒的理性判断。但无论如何,危险正潜伏于此。“想到人类的灭亡是一件大寂寞大悲哀的事;然而若干人们的灭亡,却并非寂寞悲哀的事。”这是鲁迅在《随感录六十六 生命的路》一开头说的话,可是文章最后,当他重复这个意思时,他借朋友的口说:“这是Natur(自然)的话,不是人们的话。你应该小心些。”在另外一处,针对不长进的民族未必竟至于灭绝的说法,鲁迅回答说:

“灭绝”这两个可怕的字,岂是我们人类应说的?……“灭绝”这句话,只能吓人,却不能吓倒自然。他是毫无情面:他看见有自向灭绝这条路走的民族,便请他们灭绝,毫不客气。我们自己想活,也希望别人都活;不忍说他人的灭绝,又怕他们自己走到灭绝的路上,把我们带累了也灭绝,所以在此着急。倘使不改现状,反能兴旺,能得真实自由的幸福生活,那就是做野蛮也很好。——但可有人敢答应说“是”么?(《随感录三十八》)

鲁迅这里的“自然”,就是“物竞天择”的那个“天”,其“毫无情面”和“毫不客气”,一如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所谓“历史”。以一个虚拟的天道而放弃了人道,鲁迅意识到了自己的政治不正确(“你应该小心些”),但是,“着急”二字,全然暴露了他的困窘。二十世纪的中国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启蒙与救亡的二重变奏,因为归根结底,启蒙就是为了救亡。

虽然在《呐喊·自序》里鲁迅说出这番“不忍”的话,可是具体到小说的写作,即使是对华老栓、单四嫂子和闰土,那些难以赋予其生存以宏大意义的人们,他的同情并没有片刻停止。对苦难与死亡的寂寞与悲哀之情,使鲁迅成不了“革命巨子”。他不是一个容易被堂皇的大词儿骗了去的人。要真正理解鲁迅,不应只是描述他的启蒙话语在现代中国宏大叙事中的位置,而是要辨明他与这些东西之间的距离,即他是如何从意义的追寻与建构出发而回到了个体存在本身的:为什么那些梦想将来的黄金世界的理想家,因为要造那世界,先唤起许多人来受苦?这个“阿尔志跋绥夫式质问”,才是鲁迅在现代中国最独特的意义之所在。 SiCMdCQKeUwrtxvWe/Td5bA2QLiA6D0ACZ0I5clTkxO42rVT+9W0mXwgNkGy53w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