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蒯祥

15世纪,欧洲正在经历文艺复兴带来的文化觉醒,而中国也在发展进步。

明永乐帝。

中国 1398—1491

主要作品

紫禁城

主要风格

明朝风格

1368年,随着元朝军队的战败,文化上更加开明的明朝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迫切希望改变蒙古人入主中原导致的萧条衰落、人口凋敝的局面。

为了振兴国家,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大帝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战略性建筑项目。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码头在都城南京建立起来。根据历史资料,南京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浩浩荡荡的船队从南京启航远行,不是为了像欧洲人那样进行征服和殖民,而是为了展示国威。

1417年,永乐帝计划将北京城修建得空前辉煌,然后把都城迁到那里。根据规划,城市布局为网格状,外围新建15公里的城墙。为了便于给不断增长的人口运送粮食,大运河也修得更长,覆盖面更广。

北京紫禁城。

永乐帝这一计划的重点是在老北京城中央新建一座宏伟的皇宫。紫禁城占地200英亩 ,比白金汉宫和凡尔赛宫加起来还要大,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建造紫禁城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赫赫有名的建筑项目,而被选为项目总工的则是一位年轻的工程师——蒯祥。

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故宫

颐和园佛香阁。

蒯祥出生于江苏吴县。人们对他青年时期的情况知之甚少,只知道他在以木工和手工艺闻名的香山地区长大。据说蒯祥技艺超群,30岁出头就成了香山帮的领军人物,香山帮是由当地木工巧匠组成的团体,今天仍然存在,只不过改头换面了。出类拔萃的蒯祥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于是皇帝让他主持建造北京新皇宫。

建造紫禁城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耗时14年,有10万多名能工巧匠、多达100万名劳工参与。虽然工程浩大,但建成后的紫禁城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也是500年来皇权统治的核心机构。蒯祥围绕内廷和外朝建造了雄伟的宫殿和庙宇。外朝包含气势恢宏的公共建筑,内廷则通往私密的皇家居室。

看看城内经典的庙宇,屋顶呈斜坡状,覆盖着金瓦,支撑屋顶的是精雕细琢的木质梁柱,柱基为大理石。建筑与建筑之间呈现完美对称,周围是一系列开放的庭院。虽然蒯祥借鉴了传统做法,并恪守道家理念,但紫禁城恢宏的气势、肃穆的布局仍是出自他手。这样的风格也成了经典,成为外国人对中国著名建筑最基本的印象。

紫禁城中某处。 pekC95hpQoRdK5IVXK41QM4QFGiB+tq7mlNRt83XZnKZgxfkN3HrQ4315xkP628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