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这个概念,从本质上来说,是简单粗暴的,而且带有主观色彩。称一些人伟大,恰恰是在暗示其他人渺小,因此用是否伟大来划分人群明显是幼稚的做法,这样的分类方式明显过于简单。同样地,任何形式的批评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因为人的观点本身就不具备客观性。
然而,渴望分层级、评高下,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事准则。而这种习惯性做法最普及的领域非艺术莫属,因为不同于科学,艺术完完全全就是主观的。这世上有伟大的作曲家、伟大的画家、伟大的作家,当然也有伟大的建筑师。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建筑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唯有建筑才能让我们别无选择,只得融入其中。盲人可能无法看到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壁画,但每晚回卧室的路上总得经过几面墙吧,也许还得走走楼梯。从这一点来看,那些伟大的建筑师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远胜于莫扎特、托尔斯泰、卡纳莱托等其他领域的大师。
因此,本书希望找到可能被认为是建筑界最伟大的50位建筑师。作者深知自己的选择肯定是主观的,也不指望这本书能对了解建筑领域有多大帮助。要把人类5000年文明史所包含的建筑发展历程和风格演变全部压缩为一部通俗读物,只能取其精华,无法囊括全部。
本书没有包括一些大师的事迹,有的读者可能会感到失望。像儒勒·哈杜安·孟萨尔、克洛德·尼古拉斯·勒杜、罗伯特·亚当、奥古斯塔斯·威尔比·普金、阿尔瓦·阿尔托、路易斯·巴拉甘、坂茂等对建筑界贡献巨大的建筑师,本书没有介绍。不是因为他们称不上伟大,而只是因为篇幅所限,无法一一详述。
尽管具有主观色彩和偏好,但这本书仍然意义深刻,因为每位建筑师的故事都向我们诉说了他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中,遭遇了哪些限制,遵从了哪些原则,以及那些建筑是如何帮助塑造我们所处的世界的。
此外,从每位建筑师成功和失败的心路历程中,我们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帮助我们战胜逆境,并激励自己去追求高远。在所有艺术形式中,建筑归根结底是人类的故事。阅读故事、认识伟人的过程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只留下来一个,这仅存的硕果也是其中最古老的。
赫米努。
埃及 生于公元前2750年
主要作品
吉萨大金字塔
主要风格
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的建筑风格
赫米努影响最深远的遗产——吉萨大金字塔。
埃及有将近130座古金字塔,其中吉萨大金字塔最宏伟,也最著名。正因为它的存在,金字塔才成为世界上辨识度最高的建筑物,甚至被印在美元纸币上。
尽管古埃及金字塔是人类文化的符号和文明的象征,但其设计者的事迹却不为人知。但其实,吉萨大金字塔的建筑师和那些以金字塔为陵墓的法老一样,在古埃及享有权力和威望。
赫米努出生于埃及皇室,他的父母是王子和王妃,叔叔是第四王朝的第二位法老胡夫。胡夫就是下令建造大金字塔的那位君主,而且,埃及历史学家认为,大金字塔就是胡夫本人的陵墓。不过,在整个家族中,对赫米努的生活和事业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祖父斯尼夫鲁法老。
自公元前3100年的古埃及王朝时期起,国王和统治者死后会被葬入“马斯塔巴”中,这是一种用泥砖搭建的平顶建筑,呈梯形,外表矮小、粗糙。大建筑师伊姆霍特普(也是医师,后被奉为医学之神)首先想出把不同大小的马斯塔巴层层叠搭起来,越往上,马斯塔巴的体积越小,金字塔陵墓就这样诞生了。早期的金字塔是阶梯状的,直到斯尼夫鲁的时代才出现我们今天看到的具有光滑面的金字塔。斯尼夫鲁也对金字塔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创新。
赫米努深谙这些变化。当时他接替他的父亲担任维齐尔(维齐尔是古埃及朝中最高职位,相当于现在的总理)。重要的是,他还是皇家建筑师,负责监管所有的皇家建筑项目。赫米努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造吉萨大金字塔的。吉萨大金字塔的体积约有283万立方米,重约600万吨。建造这座金字塔大约花了20年,其规模在埃及也是前所未有的。吉萨大金字塔最初高约147米,在它建成后的约4000年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直到14世纪被林肯大教堂超越。
所有金字塔都遵循同样的几何构造和装饰原则,几乎没给赫米努在自己作品上留下个人风格印记的余地。不过他还是通过三种方式留下了个人印记。最明显的一点是,这座金字塔宏伟异常,体现出政治和建筑上的重要意义。和欧洲的巴洛克王宫一样,金字塔越宏伟,意味着君主越专制。随着古埃及的独裁统治和中央集权逐渐减弱,金字塔也就造得越来越小,法老也开始兴建更容易建造的庙宇来代替金字塔。
马斯塔巴,金字塔出现之前的古埃及陵墓建筑。
赫米努的第二个印记是闪闪发光的白色石灰岩。金字塔建成之初是包裹在这些石块中的,后来石块逐渐遭到腐蚀或被人故意挖掉了。据说从形状上看,古代金字塔象征太阳发射出的光芒,为了给人光芒四射的印象,大多数金字塔都会被包裹进石灰岩中。建筑师力图使吉萨大金字塔的表面尽量光滑、反射性强。据说,这座金字塔在沙漠中像星星一般闪耀,古埃及人称之为伊赫特(Ikhet),意思是“灿烂光辉”。
吉萨大金字塔横截面草图。
赫米努最具影响力的遗产是大金字塔的比例——近似于黄金分割比。这是一个数学比例,艺术和大自然中美妙无比的事物都符合这一比例。古埃及灭亡后很久,黄金分割比仍旧令古希腊人着迷。甚至在文艺复兴时期,列奥纳多·达·芬奇也是严格按照这一比例创作出了《蒙娜丽莎》。如果赫米努是严格按照黄金比例建造出了金字塔,那他可能是首位奠定了人类对精美和秩序的永恒追求的建筑师,而建筑这种令人痴迷的艺术也将成为接下来几个世纪人类文明的关键特征。
八角星体,达·芬奇所作版画,体现黄金分割比,也就是在建造大金字塔时遵循的比例。此图来自卢卡·帕乔利1509年在威尼斯出版的《神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