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藏野之所以有底气对公司机制做出重大调整,是因为我们的管理是以时代变化、数据和人的心理为基础展开的。例如,武藏野没有退职金 制度,这正是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量。公司虽然没有退职金制度,但是有返聘制度,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员工都能被返聘。公司的经营计划中明确规定,如果个人意愿和公司要求达成一致,该员工便能够作为返聘员工重新回到公司工作。员工临近退休,不愿意再辛苦工作,那么公司便不会将他列入返聘名单。为了得到工作机会,员工即使在退休前也不会放松懈怠。从这一角度看,返聘制度对员工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①人类即将迎来百岁人生时代。今后人类寿命将会大幅延长,相应地,国家、组织和个人的生活轨迹需要做出重大调整。
②由于退休年龄延迟,以及长期超低利率等环境的变化,单靠社会养老金已经难以支撑日本人的老年生活。
日本《老年人就业稳定法》已于2021年4月修订并生效,其中加入了有关返聘制度的内容。
③根据日本内阁府 的一项调查,目前在职的60岁以上人口中,约有80%的人希望在65岁退休后仍能继续工作。
④由于终身雇用制已经瓦解,比起提高基本工资,人们更希望退职金制度生效,有退职金制度的企业更受应届毕业生的青睐。
因此,认清时代变化(包括人均寿命、退职金等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就能明白社会是否还需要退职金制度。
①与支付退职金并结束雇用关系相比,不支付退职金,但会返聘这种方式能让员工获得稳定的经济保障。
②假如某员工年收入500万日元,他退休时可得到500万日元的退职金,这些退职金仅为员工工作一年的收入。但如果采取返聘的方式,虽然年收入没有以前多,但他至少能工作2年以上。即使返聘工资为原来的一半,最多3年之后他的收入就超过了退职金。
③如果取消退职金制度,企业便可以把那部分资金用来经营,可以帮助企业资金周转(我们可以把退职金看作未来的债务)。
①临近退休,员工容易没有工作热情,得过且过。
②员工拿到退职金后,会没有工作变得无所事事,人也会迅速衰老。员工与其无所事事,不如投身工作,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③与眼前的退职金相比,员工们更喜欢长期的返聘制度。
因此,通过分析数字和人的心理,经营者可以找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经营方式。
武藏野以前也执行过退职金制度,但在1992年我们便取消了该制度,当时的理由是为了减轻公司负担以及增加员工收入(从工资奖金中扣除所得税、社会保险后到手的收入)。取消退职金制度给公司和员工带来了以下好处。
当时,武藏野的退职金来源于两部分,分别是“公司承担的部分”和“员工缴纳的部分”。取消退职金制度后,不再扣除员工需缴纳的这部分。
取消退职金制度的同时,企业提高了员工的基本工资(公司把退职金中需要公司承担的部分调整到了员工工资中)。员工一方面无须缴纳退职公积金,另一方面基本工资还增加了,最终员工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
在终身雇用制度不断瓦解的今天,退职金制度也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对于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与40年后得到的退职金相比,他们更看重眼前的收入(工资、奖金)。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没有退职金制度,但基本工资(可支配收入)较高的企业,比起那些有退职金制度而基本工资较低的,更容易招揽到人才。
取消退职金制度时,员工A总计扣除了300万日元的退职公积金。这300万日元不是返还给员工A,而是以公司借款的形式留存在公司账户上。假设借款3年,总利息为10%(每年约3.3%),那么公司每月向员工A发放一定的借款利息即可。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公司获得了无抵押借款,员工的可支配收入也增加了。
当时的武藏野经营困难,入不敷出,很多银行都拒绝向我们放款。公司之所以没倒闭,除了因为我们关注数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我们以提前支付利息为条件,从员工手里借到了周转资金。
取消退职金制度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因为他们产生了危机感,意识到如果公司破产了,那么借给公司的公积金就收不回来了。
我的经营理念是成立一个永不倒闭的公司,而不是一个赚很多钱的公司。要做到这一点,一定不能忽视时代变化、数字和人的心理这三个要素。依靠客观分析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随机应变,调整公司的经营战略,这是武藏野多年来屹立不倒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