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原因

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何放缓?有三大可能性。

第一,之前生产率高的企业生产率直线下降,有可能引起整体经济的生产率下滑;第二,涉猎范围广的行业、企业生产率低,有可能影响到相关联的行业;第三,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即增长率低的行业、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而增长率高的行业、企业市场占有率低。

深尾京司指出:曾在20世纪80年代以高生产率闻名的行业如今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迟缓,这导致宏观经济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迷停滞,而且波及其关联的钢铁、汽车零部件、配件、纤维制品、有机化学产品等,甚至影响到汽车车体等的海外生产基地的进一步扩大,这些应该都属于上面说到的前两个可能性。

而且,大家也普遍认为,以上两点导致高增长率的企业都流向了海外,国内残存的企业则在低生产率上裹足不前,最终导致国内的生产率整体低迷。换言之,可以说这三大因素不断叠加,最终成为从宏观角度来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下滑的罪魁祸首。

为确认以上研究路径,下面利用2010—2015年不同产业的数据来分析一下各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不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首先,我们粗略地分别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两大门类来看一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图1-7显示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每10年为一个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相较而言,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突然下滑,2000年以后基本上保持在1%左右。

图1-7 制造业/非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注:在市场经济(不包括医疗、公立教育)部分,非制造业不包括住宅及分类不明确的产业。整体产业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除市场经济部分、住宅、分类不明确的产业外)。

数据来源:经济产业研究所,经济产业研究所数据库。

另外,原本就比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低的非制造业在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前10年更是出现了负增长现象。

由此可知,整个市场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20世纪90年代后都是非常低迷的。

下面再来介绍一下非制造业内分类的情况。按照20世纪80年代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数值将制造业、非制造业的主要行业依次排序,同时与21世纪后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比较。20世纪80年代保持全要素生产率高增长率的分别是:制造业中的化学、电气/精密器械、运输机械等行业,非制造业中的金融、保险、批发、通信等行业。

进入21世纪,以上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得泾渭分明。制造业中,金属、化学行业变成负增长,电气/精密器械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基本没变。

在非制造业中,即便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高的行业,与制造业相比也属于低的。进入21世纪,许多行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因此导致了非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下降。生产增长率明显超过20世纪80年代的是住宿餐饮、信息服务行业等。

●产业结构比的变化

在许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放缓的形势下,产业所占比重的大小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例如,不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是一样的,如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高的产业占比大的话,那么经济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是呈上升态势的。但如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高的产业占比小的话,那么经济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以下分析各产业内部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和产业结构比变化两方面的影响力。

图1-8是效仿深尾京司和宫川努的方法,尝试将所有产业的附加值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即图1-7中的整体产业以及制造业、非制造业各个年代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差)划分为各个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化和附加值占比变化两方面。可以通过各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低下这一现象较全面地说明产业整体附加值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规律。

将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基本没有波动,其中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很低,而非制造业很高。

图1-8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化原因详解

注:在此,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经济(包括整体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附加值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进行如下分解。

w 90,00, i 指1990年和2000年产业 i 在整体产业(制造业及非制造业)的附加价值中所占的比例的平均值,∆ A 90,00, i 指在产业 i 的生产基础上测算出的1990—200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第2段第1项测算的是产业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化的影响,第2项测算的是产业附加价值占比变化的影响。

数据来源:经济产业研究所,经济产业研究所数据库。

制造业中,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下降导致的负增长,已经超出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影响。非制造业则截然相反,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上行促进了整体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上升,但内部的结构调整又导致了增长率下降。

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无论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都呈下行趋势。进入21世纪,制造业中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大幅提升,促使该产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上升。同一时期,在非制造业中,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化对该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各占一半。到2010年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基本由各行业的增长率变化决定,制造业呈现负增长,非制造业则呈正增长态势。

说到产业结构占比变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列举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非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波动和2000年至2010年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波动。在这些时期,无论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迷的行业占比都在增加,导致整体产业效率趑趄不前。

以上介绍了各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力。与此同时,通过对企业数据的研究也可以确认哪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处于增长态势。

●立足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原因详解(内部效应、再分配效应、扩大/减缩效应)

一桥大学深尾京司教授的研究组分别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考察,分别是:某企业的事务所、工厂等因生产率提高产生的效益(内部效应);在企业内部进行结构重组、规模扩大等经营资源调整带来的效益(再分配效应);扩大生产率高的工厂,关闭生产率低的工厂,由此带来整体生产率的提升(扩大/减缩效应)。

从图1-9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最大推动力是内部效应,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一效应逐渐减弱,这也最能说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下降的原因。而且,导致内部效应弱化的是中小规模工厂的存在。

图1-9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原因详解

减缩效应几乎在所有时期都处于负增长,从图中可以看出,21世纪初期达到了峰值。而且,在制造业各产业中,减缩效应都是负值,特别是在电气机械行业、汽车相关行业等这些在东亚扩大生产的行业中,负值的减缩效应影响很大。

通过关闭全要素生产率低的小规模工厂来提升增长率是行之有效的,但是随着生产向海外的转移,少量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大规模工厂关闭了国内工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就减缩效应而言,后者大大削弱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作为结果来看是负面的。

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起到贡献作用的是扩大效应和再分配效应。特别是生产率高的企业的扩大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和21世纪初期都显示出较强的推动作用。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力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也逐渐增强。但是,减缩效应对扩大效应和再分配效应有抵消作用,这一点在进入21世纪后,尤为明显。 tpRUn+SpLnS07L+kSmRsoG7P3kUMI59VnJLR7hZKc4znSyuvWc3Azd6lk++J3Ee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