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劳动投入量增长缓慢的原因

●劳动投入量的变化

下面详细探讨一下各要素投入量锐减的来龙去脉。首先是劳动投入量。它由劳动者人数 与人均劳动时间之积来表示,所以从这两个要素的增长率着手,分别探讨劳动投入量的变化。

从业者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2005年左右、2010年后处于增长状态,这是劳动投入量发挥积极作用的时期。但是在从业者人数上升期间,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前半期、90年代后半期至21世纪初期、2010年前后,劳动时间都在减少,这导致劳动投入量下降。

关于劳动时间缩短这一现象,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因为日本实行缩短工时政策,所以法定劳动时间变少;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雇佣制度的调整、正式职员大规模退休、非正式员工增加等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而2008—2009年,因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生产需求减少,劳动需求随之锐减,法定外劳动时间也随之减少等,这些也都是重要原因。

进入2010年后,短时间劳动者比例增加,整体来看,平均劳动时间变短了。这一时期从业者数量增加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女性的就职参与度提高。但这一劳动群体通常倾向于短时工作。

总之,在劳动投入量方面,主要是劳动时间的缩短带来强大的下行压力。

●劳动质量的变化

必须要注意的是,上述研究是站在了劳动者属性完全一致的角度上,并没有考虑到异质性,例如,个人的能力、技术等。当人力资源储备不同时,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就会不同,这一点是不难想到的。

实际上,如前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业者中非正式受雇人数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进入2010年后,尤其是女性及老年人的比重不断增长,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短时间劳动者。

所以,在从业者多样化的情形下,为了能更加准确地了解其对劳动增长的贡献,考虑劳动质量、边际生产率等要素的差异也是重要的课题。

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劳动投入指标。它是指日本产业生产率数据库提供的、将劳动质量考虑在内的劳动投入量。在这个数据库中,考虑到了劳动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类别(自主经营者、家族从业者、全日制工作者、零工)等因素,而且在全日制劳动者中又考虑了学历差异的因素,将从业者划分为128种类别。

在每个类别中,可以测算出该类别从业者的劳动投入量和作为劳动生产率指标的时薪数据。这应该可以反映出每个类别的从业者相应的劳动质量差异。

因为每个类别的从业者的劳动投入量都侧重该类别从业者的时薪和从业者劳动投入量的大小,所以可以得出将劳动质量考虑在内的劳动投入指标。

劳动投入指标中包含劳动质量,所以如果它的增长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投入量增长存在差异的话,则恰恰体现了劳动质量的变化。因此,劳动质量的增长率等于劳动投入指标增长率减去从业者劳动投入量增长率。下面来看一下它的发展变化(图1-2)。

图1-2 劳动质量的增长率

注:劳动质量迪维西亚指数的年均增长率。

数据来源:经济产业研究所,数据库。

从图中可以看出因女性、老年人、非正式员工占比上升,所以劳动质量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10—2015年的增长率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前10年相比,减少了一半。

实际上,与正式员工相比,非正式员工接受企业培训的机会很少,这一点显而易见。在许多企业中,只有正式员工才能参加企业培训(即Off-JT),企业方也只是把重心放在对刚刚大学毕业入职的正式职员的培训上。非正式雇佣是以短期、短时间劳动为前提的,所以无论是企业方还是从业者都没有提升能力、技能的强烈愿望。

那么,非正式雇佣比例的增长会对劳动生产率带来什么实质上的影响呢?森川正之指出:通过对从企业角度看待非正式雇佣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相关国外研究进行调查、整理,发现非正式雇佣对生产率的影响虽暂不明确,但毋庸置疑的是,这对长期技能的培养是没有益处的,但在需求变动大、劳动投入量调整需求高的服务行业,就企业生产率来看倒有可能是积极的影响。

另外,对日本企业数据的相关研究显示:即便各种因素都是可控的,短时间劳动者的比例每上升1%,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就会下降0.4%。由此看来,日本非正式员工的增加有可能大幅降低生产率。

接下来,对于资本投入下滑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低迷的问题,也会在各个章节中一一探讨。 SIgWOcUnPqMwOFon0JBHxDLbzzQatDobdo/8Fi5lMzaJiu2XfneoAgfnq+Y5dg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