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日本经济经过复苏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无论名义经济增长率还是实际经济增长率均超过10%(经济高速增长期)。即使因石油危机实际经济增长率放缓,也不会低于5%,经济仍处于发展的平稳增长期。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日本的经济规模名义上是12兆日元 左右,之后达到36兆日元(60年代平均值),而后膨胀到148兆日元(70年代平均值),实际经济增长率也是每10年出现一次倍增,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规模已超过300兆日元。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迎来了泡沫经济时代,90年代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高达500兆日元。但是泡沫经济崩溃后,经济增长率急转直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大多都处于负增长状态。10年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值也为负。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低于实际增长率的时候,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持续不变的低增长率备受瞩目,成了日本经济学领域讨论的焦点问题。
预期经济增长率往往因短期内需求变化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如果要考察中长期的经济增长情况,就必须要观察能证明经济基础的供给面,如生产力等要素。
测算经济“实力”,需要对生产函数及各要素(资本、劳动)投入量等进行一定的假设,以此来观察潜在增长率的发展变化。
内阁府测算的日本潜在增长率在20世纪80年代是超过4%的,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大幅下落,进入21世纪则低至1%左右,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已近零。2010年后稍有好转,但也只是恢复到1%左右。
20世纪90年代实际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低于潜在增长率的时候越来越多。根据实际需求侧测算的经济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被称作宏观供需缺口(国内生产总值缺口)。
国内生产总值缺口在20世纪整个90年代一直存在。21世纪早期,经济实际增长率终于持续超过潜在增长率,负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缺口终于消失。但因世界金融危机导致需求减少,在这一重大冲击下,国内生产总值缺口再次变成负值。
后来,经济实际增长率再次超过潜在增长率,2010年后开始呈现持平状态,国内生产总值缺口基本消失,接近零。
与其他国家相比,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潜在增长率比德国、美国、英国、法国高,但日本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急转直下,2010年后比这几个国家的潜在增长率都低。而且,在此期间,这4个国家虽然没有出现日本这般急转直下的情况,但潜在增长率也都呈现下降趋势 ,到2015年左右基本上徘徊在1%—2%。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滑。
潜在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一样,都可以从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及全要素生产率三方面进行解释。
图1-1显示的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初期、2010年后各个年代的潜在增长率及以上提到的三要素情况。
图1-1 潜在增长率中劳动、资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投入量
数据来源:内阁府,国内生产总值缺口预测。
通过该图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潜在增长值的支柱因素依次排序为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投入量,然后才是劳动投入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劳动投入量转为负值,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本投入量也在减少;21世纪初期资本投入量进一步缩减,进入2010年后基本为零。最终演变成只能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来说明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