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货币的传说故事:谬论及其影响

传说中的货币经济起源

从前,人们生活在没有货币的社会中。虽然如此,但每个人都很忙。帽匠做帽子,鞋匠做靴子,蜡烛匠做蜡烛。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是讨价还价和物物交换。靴子用来换蜡烛,帽子用来换靴子。问题是,蜡烛制造者常常不需要靴子,靴子制造者也不需要帽子。因为这个问题,人们不得不长途跋涉去寻找合适的物品去交换。

一天早上,帽匠戴着一顶巫师的帽子醒来时,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好主意:如果每个人都去交换一些大家想要的东西,会怎么样呢?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都想要黄金和其他贵金属。这些金属也非常好用,因为它们很容易被分成更小的碎片,也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状。其中,黄金因为不会生锈,最受人欢迎。每个人都很高兴,交易的数量急剧增加。帽匠把她的帽子卖了换金子,再用金子买手套;手套匠用金子买了一件冬衣,大衣匠用金子买了一双靴子。就这样,金子不断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手中。

麻烦的是,这片土地上有一些强盗,他们也喜欢金银。因此,人们不敢带着金子旅行,也不敢在家里储存大量金子,害怕会被抢走。解决办法来自那些专门处理金银的人。他们有坚固、安全的地方来存放这些金属,这些人被称为银行家。“银行家”(banker)这个词源于古意大利语的banco,意为长凳或桌子,这是因为银行家刚刚出现时,是坐在长凳上工作的。商人们将自己的金银交给银行家保管。

后来银行家想到了一个对自己有好处的绝妙主意。有些人有很多金银,有些人则没有。解决办法是让那些有很多金银的人借金银给那些没有的人。银行家负责安排一切,并从中收取费用。他们还解决了随身携带黄金不便的难题:人们只要随身携带由银行认证的金银存款记录凭证,在交易时不必使用真金白银,只要给出银行出具凭证即可。人们深信银行真的拥有这么多金银储备,大家也就很乐于接受这些寄存凭证。

结果,因为人们寄存金银的数量不同,他们手中持有了不同面额的凭证。银行家对此也有解决方案。他们会收集所有这些凭证,计算出谁欠谁多少金银。由于账目往往可以相互抵消,在每个会计周期结束时,只有少量贵金属需要转手。然后,银行家会在相关的账户之间转移这些贵金属。这个过程被称为结算。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大量的纸质媒介交易经过归结之后,实际金属交易的规模要小得多。

人们通常不愿意在交易活动中使用他们存储的贵金属,这让银行家看到了一种为自己赚钱的新方法。他们发行纸币,声称纸币数量代表了他们拥有的贵金属数量。但实际上,他们发行的纸币数量远远超过了拥有的贵金属数量。然后,他们把这些纸币借给那些自己没有贵金属或没有足够的贵金属来进行交易的人。借贷人承诺在约定的日期归还这些纸币,并支付利息。这种创新需要一些新的魔法,因为如果所有人同时都想用纸币来交换贵金属,那么银行的贵金属很快就会告罄。银行家向一位货币巫师求教,于是他施了一个咒语,让每个人都对纸币深信不疑。不过,咒语有时也可能无效,人们会冲到银行去确认他们的贵金属还在不在。这时候,就需要一些东西缓解人们因纸币数量与贵金属数量不平衡产生的焦虑。

碰巧的是,这个货币巫师曾穿越到现代,观看了弗兰克·鲍姆的电影《绿野仙踪》。他对影片中巫师让人感觉良好的方式印象深刻。这位巫师并没有魔法,他只不过是给了胆小的狮子一枚奖章,让它觉得自己很勇敢;他授予稻草人一张文凭,让他感觉自己有头脑;他给了铁皮人一个嘀嗒作响的心形手表,让他拥有了情感。童话故事中的货币巫师说,银行业的困境可以用一个新概念来合法化,即“部分准备金制度”。于是银行得以继续做出他们无法兑现的承诺,从此每个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资本主义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之前,许多人依赖物物交换——用一种商品或服务交换另一种商品或服务。

正如上面的句子所示,前文讲述了一个在经济学界中仍然很流行的故事:在历史上,货币出现的基础是以物易物经济。这个故事中还包含了传统经济和政治思想背后的许多关键理念的精髓。传说故事揭示出的关于货币的谎言和真相以及对它们的解读方式,无不反映在经济和政治决策的过程中。那么,关于货币起源,这一传说到底揭示了什么样的谎言和真相呢? TU2mptH+88LG874mIU7ls+MT5lCcBdenctd7Vpl3Cbpa7FDQ38bbjr7FnGvTaEb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