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树叶兽皮为衣

宋子曰:“人为万物之灵,五官百体,赅而存焉。贵者垂衣裳,煌煌山龙,以治天下。贱者裋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是故其质则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为裘褐、丝绵。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

所谓衣食住行是人生活的基础,为什么“衣”排在第一位呢?难道穿衣比吃饭还重要?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呢。

保护身体

人是万物之灵,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有羞耻之心,会用衣物蔽体。

也正是因为这种羞耻感,促使文明诞生。

除遮羞外,衣服还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哩!一方面,衣服可以御寒,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物对人体的伤害;另一方面,衣服对当时的早期人类来说还有类似于护身符的驱邪功能,能帮助人们排除心里的恐惧。

不过,远古时期的人类还不能像今天的我们这样,制作如此精致且款式多样的衣服,当时的人们只能以树叶和兽皮为材料来御寒防潮。夏天,他们为了阻挡毒辣辣的烈日及暴雨冲淋,便将树叶、野草缠绕在身上;冬天来临,天气寒冷之时,他们则把兽皮披在身上来保暖。

随着生活经验和技能的增加,人们渐渐学会制造简单的工具,对生活品质有了一定的追求,便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披上兽皮和树叶,“爱美之心”由之而来。

远古的时候,人们只能用树叶或者兽皮遮掩身体,抵御寒暑

聪明的山顶洞人

三万年以前,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居住着一群智人,他们被称为“山顶洞人”。这些智人发挥聪明才智,把动物的骨头磨制成针,用来缝衣服;用收集来的羽毛创造性地缝制出“鸟羽帽”;因光脚走路不便,他们还缝制出了兽皮靴,等等。后来,他们又从磨制骨针上得到灵感,开始研究起钻孔技术来,把漂亮的石块、贝壳和动物骨骼等先进行打磨,然后穿孔,穿起来当成项链或作为衣服上的装饰品,好不考究!

最初的缝衣针是用动物的骨头磨制的

鸟儿漂亮的羽毛成为人们装饰自己或者显示身份的天然材料

显示身份

除了实用性和装饰性,这些衣物上的饰品也表现了穿着者的勇力和技能。他们用野兽的骨骼、牙齿,以及鸟类漂亮的羽毛,既向人们展示自己在狩猎中的卓越业绩,也显示了自己的英武和地位。

但树叶和兽皮做成的衣服看久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那些爱美的远古女性发现植物的根茎可以染色,于是她们便把不同颜色的植物根茎收集起来,制作成染色剂,五颜六色的远古服饰由此诞生。不得不说,“爱美之心”真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呢!

趣味转移

中国古代,除了日常穿戴的服饰以外,还有一些满足特殊场合需要的特定服饰,比如礼服。礼服在夏、商两代就已经出现了,从那以后,汉人朝代的皇帝举行大典时,比如祭天地、宗庙,以及正旦(农历正月初一)、冬至、圣节(皇帝生日)等,都会穿上最尊贵的礼服,戴上华丽的冕冠。根据典礼的轻重,皇帝所穿的礼服也分六种不同的规格,它们分别是大裘冕、衮(g^n)冕、鷩(b ì)冕、毳(cuì)冕、希冕和玄冕,总称“六冕”。而到了南北朝以后,就只有帝王才可以戴冕了。 Y7+ABA9UEoEJli2kv36Oq9gqaBUQScTKOhkfxn/Dd+MjCFd0UCiaxEFg27A5+dw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