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细说养蚕

宋子曰:“凡蚕用浴法,唯嘉、湖两郡。湖多用天露、石灰,嘉多用盐卤水。每蚕纸一张,用盐仓走出卤水二升,掺水浸于盂内,纸浮其面(石灰仿此)。逢腊月十二即浸浴,至二十四日,计十二日,周即漉起,用微火烘干。从此珍重箱匣中,半点风湿不受,直待清明抱产。其天露浴者,时日相同。以篾盘盛纸,摊开屋上,四隅小石镇压。任从霜雪、风雨、雷电,满十二日方收。珍重待时如前法。盖低种经浴,则自死不出,不费叶故,且得丝亦多也。晚种不用浴。”

难以置信!

蚕种在冬天要避免被雪的反光照射到,因为它们一旦遭到雪光的照耀就会变成空壳,这样可就不能孵出蚕宝宝了。

同学们有没有养过蚕呢?不管养过没有,现在我就来讲讲古人养蚕的方法,好让大家明白丝绸里的“丝”是怎么来的。

每个蚕妈妈(蚕蛾)大约可以产卵200多粒,古人会用纸或布来承接这些蚕卵,然后小心翼翼地妥善放在专门的箱子或盒子里保存。

好奇的同学可能就会问了:“是不是所有的蚕卵都能孵化出健康的蚕宝宝呢?”

蚕蛾

这个问题就要涉及“浴蚕法”了。古人通常会先将布满蚕卵的纸或布摊开,用小石块把四角压住,然后任凭风霜雨露吹打12天左右,再收藏起来。经过对蚕种的筛选,淘汰掉那些天生比较孱弱的,这样之后的桑叶就不会被浪费啦。

吃住也要有讲究

养蚕的房间最好是朝向东南方向,房屋四周墙壁上透风的缝隙要用纸糊好,遇到天气寒冷的时候,还需要用炭火给蚕室加温。就这样,等到三月初,天气暖和,蚕宝宝就会开始慢慢地探出小脑袋,特别是清明节过后3天,蚕宝宝不再需要衣被覆盖保暖就可以自然地出生啦。

刚破壳而出的蚕宝宝小到就跟蚂蚁一样,它们的采食能力还很脆弱,只能喂一些新鲜的嫩桑叶,而且还要把桑叶上的水珠擦拭干净。需要注意的是,喂养初生的蚕宝宝时,要把桑叶切成细条或者撕得碎碎的,这样才能让它们尽情地享受食物。

华丽的蜕变

这些小家伙长得特别快,不过几天,它们的身体就会慢慢变长。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些蚕宝宝不吃不喝也不动了,就像睡着了一般,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不用担心害怕,这是蚕宝宝正在换皮。此时要尽量少去打扰、挪动它们,不然很容易导致蚕意外死亡呢。因为蚕蜕皮时,体内发生了很复杂的变化,组织器官还非常稚嫩,所以它们换皮后都会休息一下。

蚕换皮时不能被打扰

蚕的一生要经历4次换皮,所以在养蚕时要好好留意。当蚕宝宝慢慢长大,就需要给它们腾筐了。有些人出于懒惰,不愿意给蚕宝宝腾筐,这样一来,竹筐里堆积的残叶和蚕粪太多了,就会变得湿热,蚕宝宝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宝宝很娇气

养蚕有很多讲究,也要懂得蚕的习性才行。比如蚕既害怕香味,也很害怕臭味。如果厕所的臭味顺风吹来,或者隔壁的咸鱼、不新鲜的肥肉之类的气味传来,往往会把蚕熏死;香炉里点燃的沉香、檀香也能把蚕熏死。遇到这些气味,要赶紧烧一些残桑叶,用烟来抵挡。

等到蚕蜕完第四次皮后,就可以直接吃潮湿的桑叶了。要是天晴时候摘的桑叶,还要用水湿润后再去喂蚕,这样之后结出的丝才会更加光泽透亮。大家千万要记住,如果看见早晨有雾,就不要去采摘桑叶了,等雾气散开之后,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再去剪摘都可以。

采桑需要的工具

蚕架和蚕筐组成了蚕的新家

该吐丝结茧了

当蚕要结茧时,先削竹篾编织成网格状的蚕箔,然后在蚕箔下面用木料搭一个离地大约6尺(2米)左右的木架子,在地面前后左右每隔四五尺 都放置一个火盆,这叫作分箔。

蚕箔上的山蔟,是用切割整齐的稻秆和麦秸随手扭结而成的,这样做是为了帮助蚕在吐丝时找到支撑点。

分箔

蚕喜欢暖和,有了火盆中的炭火“助攻”,它就不会再随意到处爬动,而是会马上开始吐丝结茧了。蚕刚开始结茧时,火盆中的炭火要稍微小一些。当茧衣结成后,每盆炭火需要再添上半斤炭,使温度升高,那么蚕吐出来的丝很快就会干燥,这种丝便能经久不坏。

蚕吐丝结茧将自己包裹起来后,大约经过10天就能够变成蚕蛾破茧而出。雌蛾和雄蛾的数量一般来说大致相等,各自寻找搭档。当雌蛾产卵完成后,蚕的一生也就此结束。等到来年,它们的后代又会开启一轮新的命运。

“上蔟”结茧

马头蔟

团蔟

跟着古人去养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浴种 把带蚕卵的纸放在石灰水里浸泡,12天后用微火烘干,收进盒子里,清明节时取出孵化。

2 下蚕 谷雨前后,幼蚕破卵而出,细小如蚂蚁。收蚁蚕时用鹅毛轻拂蚕纸,让它们爬到蚕匾上。

3 喂蚕 蚁蚕要喂嫩叶并且要切成细丝状。

4 蚕眠 四五天后蚁蚕开始入睡,之后会马上脱皮。蚕的一生中要经过4次蜕皮。

5 分箔 与幼蚕相比,此时的蚕已经长大了许多,生活空间开始变得狭窄,要进行分箔。

6 采桑 要采集新鲜的嫩桑叶喂养小蚕,同时要及时打扫卫生,保持清洁。

7 大起 蚕渐渐长大,开始拼命地吃桑叶。喂养时要薄饲勤添,保证其成长。

8 捉绩 捉走老蚕,因为此时有些蚕已经老熟,食量减少,无须再大量采桑。

9 上蔟 蚕长到临近吐丝时要事先准备好蔟具,熟蚕会自己爬到蔟上然后吐丝结茧。

10 炙箔 上蔟期间保持25℃左右温度,需要用炭火来烘烤蚕箔。

11 下蔟 蚕农把蚕茧从蔟上收集起来。

12 择茧 采下的茧要分类,防止烂茧污染好茧。

13 窖茧 贮藏蚕茧多用盐泡和日曝,贮茧时间不宜很长,10天左右即可。

趣味转移

我国古代先民们原来早就发现了“杂交育种”的方法呢!

茧的形状有好几种,但是颜色只有黄色和白色两种,四川、陕西、山西和河南等地有黄色的茧而没有白色的,嘉兴和湖州则正好相反。后来,蚕农们发现,如果将产白色茧的蚕和产黄色茧的蚕放在一起,它们的下一代就会结出褐色的茧。

放在现代科学,这就叫作“杂交育种”。神不神奇? vF1ke8W07xKzuqcsESHly/uPPe73jdEjCNJvO4V41r0BhjAayTDApsdxtddCRZu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