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讲
给孩子优质的陪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发展学校教育,更需要注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发展,这就要求树立新时代家庭教育观。

陪伴,成为当下的一个时尚语。父母给孩子的陪伴,更成为时下社会发展的刚需,由此出现了“散养”与“圈养”两个流行词。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出生的孩子堪称散养长大的孩子,散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放羊”。散养时代,父母管得粗,管得猛。孩子每天自己上下学,自己做作业,有问题自己解决。如果开家长会,老师说了孩子的问题,家里多是一顿痛斥甚至一顿暴打,然后就完了。而且当时也没什么兴趣班、补习班,孩子们放学后玩够了,再回家吃饭。所以在散养时代,孩子虽然学得少,但是活得挺开心的。

而1990年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家庭收入的增长,父母开始更多地关注孩子,家庭教育也开始进入圈养时代。圈养意味着就这么大的地方,父母看得死死的。圈养时代,父母管得细,管得精,却越管越焦虑。父母有钱了,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搞得孩子活得很累。父母信誓旦旦地说:“想当年我们哪有你条件这么好,家里给你买钢琴,让你出国见世面,你还不感恩?”可孩子说:“我不感恩,瞧你们当年玩多学少,我现在哪有时间玩?!”所以圈养的时代反而更难养娃。 0mDwDqha1iUXMn3QSHMZWX1z4Y+LUMIkJL9J3NmIdSvRBVll0BUq9qtfQpGvlq1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