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帝国的皇位该谁坐

公元前210年,在渡河前往平原津的时候,秦始皇突发恶疾。随行的太医们昼夜服侍在秦始皇身边,每日忙前忙后,诊脉、进药,但即使是这样,秦始皇的病情也没有一点点好转。到沙丘时,秦始皇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随时都可能驾崩。

李斯看着病危的秦始皇,心中产生了不祥的预感。他想问问秦始皇,有关国家的事情该怎么处理,但秦始皇怎么会接受自己即将死去的现实呢?李斯愁眉不展,不知如何开口。

可能是回光返照的缘故,有一天秦始皇精神大好,叫来李斯和赵高,写了一封信,让他们交给扶苏,并且说:“告诉扶苏,让他赶紧回来,料理我的后事。”他刚交代完毕,便立刻昏过去了。

身边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连忙慌张地呼喊,正当众人以为秦始皇已经驾崩的时候,他却又突然醒来,无神的眼睛看向留给扶苏的信。李斯立刻上前,以为他还有什么吩咐,结果发现秦始皇已经没气了。

赵高被刚才秦始皇的动作吓了一跳。他必须确认这位权势滔天的皇帝是否真的已经仙去,于是他凑近秦始皇,把手放在他的心脏上,脸都几乎和他贴在一起,这才完全确认,秦始皇已经没有了心跳,也没有了鼻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迎来了他的结局。

此时,秦始皇归天的消息,只有李斯、赵高等五六个人知道,其他人都以为秦始皇还在他的车内休息。为了掩人耳目,李斯、赵高等人只好把他的尸体弄到辒辌车上。这辒辌车,实际上就是古代的空调车,不仅能遮挡视线,而且只要打开车窗,车内就会清凉无比,尸体放在车中,可以避免发臭。把秦始皇的尸体放在这里是最保险的。

就这样,李斯和赵高拉着秦始皇的尸体继续出行。为了封锁秦始皇已死的消息,一切事情都要跟之前保持一样,饭和上奏的简牍都依旧送到车内。奏章必须有人批复,无奈之下,赵高只好自己在车内批阅。这样折腾下来,竟然瞒过了所有人的眼睛,所有人都以为秦始皇就在车内,只是不愿意露面而已。

除了维持现状之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处理秦始皇的遗书。按照李斯的意思,应该尽快把遗书送到公子扶苏手里,让他回咸阳主持丧事。但当时掌管大印的是谁?赵高。赵高不仅掌管着大印,连遗书也保存在他的手中。赵高是个心眼非常多的人,他知道,只要这封遗书送出去,一切就将成定局,公子扶苏会立刻继位,到那时再想换人,就不好办了。此时,他已经在心中制订好了计划。

赵高和公子胡亥向来关系不错。于是赵高找到公子胡亥,告诉他:“如果我把这封信送给扶苏,公子扶苏就会继位做皇帝,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可是,大秦毕竟没有实行分封制,轮到您这里,就什么都没有了!而扶苏未来怎么对待您,也是个未知数!”

面对这番深水炸弹般的话,胡亥不为所动,他说:“天底下的君主,肯定了解自己的臣子,老爹肯定也最了解儿子啊!我老爹心里肯定清楚应该立谁为君主,我这个当儿子的听话就完事了,想这些干什么!”

赵高看胡亥没这个心思,有点着急,说:“哎呀!您这可就大错特错了!您想想,现在是什么情况?谁继位,那还不是我们几个说了算吗?你,我,还有李斯,咱们三个人一商量,什么事都能办成。现在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您是想天天听别人使唤,还是想天天使唤别人?我是做奴才的,我知道伺候人的感觉不好受啊!”

胡亥听了这番话,有点生气了,说道:“您这话是越说越离谱了!我是弟弟,扶苏是哥哥,哥哥做皇帝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我这个当弟弟的,如果把哥哥拉下来,自己继位,那不就是不悌吗?我这么做了,还有什么脸面对祖宗呢?”

赵高听完,无奈地说道:“您啊,实在是太幼稚了,您怎么能墨守成规,守着那点礼仪道德呢?人要随机应变,您想想,商汤杀夏桀,周武王杀商纣王,齐桓公逼死其兄,这群人哪个受到了天下人的指责?他们甚至还拍手称快呢!您要是正义的一方,还在意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干什么!”

此时的胡亥,被赵高这么一说,不免有些心动。赵高索性再添一把柴,直接表示这都是为了胡亥好,一旦事成,受益最大的是胡亥;事情败露,自己将承担所有责任。

眼看劝得差不多了,赵高转身离开,直接奔着李斯而去。李斯见了赵高,赶紧问道:“我正要找你呢,皇帝的遗书还在你那里,你发出去了没有?公子扶苏要在第一时间收到这封信,不能耽误。”

赵高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不紧不慢地说道:“兄弟,这件事我们不急,慢慢来。按理说,遗书应该是皇帝活着的时候就发出去的,可是皇帝先走一步,这遗书就落到了我们的手中。您想想,现在知道皇帝去世的人,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咱们如果把皇帝的遗书这么一改,那岂不是想让谁当皇帝,就让谁当皇帝吗?换句话说,现在选择权在咱们手上,要不然,您来决定下一个皇帝的人选?”

李斯怎么都没想到,赵高竟然会来这么一出,赶紧说道:“你这是什么话!咱们作为臣子,怎么能够产生这种想法!我们就按照遗书当中的意思办就成了,想那么多,反而会出岔子呀!”

赵高拍了拍李斯的肩膀,说道:“我的好兄弟,不说别的,你先想想这几件事——你的功劳,比得过蒙恬吗?你的兵法战术,比得过蒙恬吗?你的威望,比得过蒙恬吗?是你和公子扶苏关系好,还是蒙恬和公子扶苏关系好?你要知道,现在他们两个人可都还在一起呢。”

李斯有点摸不着头脑,问道:“你怎么有这么多奇怪的问题?这不都是废话吗?蒙恬是前线的将军,整个秦国谁不知道?我怎么跟蒙恬去比?我肯定比不过他。不过,你问这个干吗?”

赵高笑道:“蒙恬和公子扶苏走得非常近,你想想,如果公子扶苏继位,那么当丞相的,还会是你吗?到了那个时候,蒙恬就是当朝一把手了。要知道,公子扶苏是一个非常刚毅的人,做事说一不二,非常痛快,那个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我曾经也是一个奴才,伺候人的滋味可真不好受,所以我日夜攻读法律,终于小有成就,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进入宫中,一步一步往上爬,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想来也快三十年了。这三十年间,我没见过一个当过两朝丞相的人,只要君主更换,您的丞相之位必然不保。如果能够放你回家种地,那都算是好结局了。可是实际上呢?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异常强大。白起,人称战神。再看看吕不韦,他的功劳还小吗?可是他们的结局都非常惨啊!这些都是前车之鉴,我可太清楚这档子事了!如果公子扶苏继位,那么你我的性命都将不保,弄不好还要沦落到诛九族的地步。不过,现在咱们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公子胡亥。胡亥是我看着长起来的,从小我就教他法律知识,这孩子仁慈宽厚,是个好的皇帝人选。现在遗书就在咱们手中,如果咱们稍微修改一下,让公子胡亥当皇帝,那咱们的荣华富贵可就不愁了!别看胡亥这小子不爱说话,实际上他是那种‘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人。我看啊,立胡亥为皇帝就非常不错!”

李斯听了赵高的一番话,脸色都变了,赶紧说道:“行了兄弟,我们共事这么多年,就不要说别的了。你的意思我都懂,但是我不能那么办。皇帝的遗书已经写好了,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把遗书送到公子扶苏手中,其他的事情都往后放一放吧。”

赵高知道李斯害怕,所以继续发动攻势:“我知道你还在考虑很多事情,但这个节骨眼儿上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你我都主动一点,日后还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啊!”

李斯说道:“我之前不过是楚国上蔡的粮食管理员,后来受到了皇帝的赏识,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如果不是他,我估计今天还在粮仓里赶老鼠呢。你看,现在我的子孙都有了官位,每年也都能从朝廷中领到不少的俸禄,我很知足了,咱们做臣子的,尽职尽责就可以了。”

赵高也没想到李斯这么难啃,他知道李斯肚子里面还是有点墨水的,赶紧发动哲学攻势:“聪明人要懂得变通,如果墨守成规,不顺应潮流,那就要被历史淘汰。天下事物都有发展的方向,现在的形势这么明朗,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你想想,眼前的这个机会是多么难得,公子胡亥那里我已经去过了,人家已经铁了心想要继位。如今公子胡亥就在咱们身边,什么事都好商量,而遗书当中所立的皇帝扶苏还远在外面,消息不灵通,这都是天意啊!春天万物生长,秋天万物凋零,这都是规律使然,都是天意!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此话一出,李斯终于服软了,只是心中还是有点觉得对不起秦始皇。毕竟是因为秦始皇的赏识,他才有了今天,子孙后代也有了荣华富贵,自己这么办,心里多少有点过意不去。但赵高的劝告听起来也十分有理,此时的李斯心中非常矛盾。可为了自己的后代,他也只能同意赵高的意思了。

赵高这边说服了李斯,立刻就前往胡亥的住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铁三角如今已经形成,谁都攻不破。此时的胡亥早就不是几个时辰前的胡亥了。几个时辰前的胡亥,心中尚且存有一丝敬畏,对国家、对父子、对兄弟尚存一丝情意,此时的胡亥,脑子里面只剩下自己威风凛凛的样子。他想象自己坐在龙椅上,下面万民称臣、高呼万岁的场面。这感觉,实在是求之不得。

三个人一商量,计划就出来了。他们可以做一份假的遗诏,盖上大印,那他们所写的遗诏,就成了正儿八经的真货。至于内容,则全看他们自己的心情。遗书的问题解决了,但还剩下最后一个心腹大患,那就是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现在正在上郡,和蒙恬一起监督修建长城。如果不除掉这个后患,就算胡亥当上了皇帝,估计蒙恬也会闹出事端来。于是铁三角又以秦始皇的身份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概为:我身为皇帝,为了这个国家忙前忙后,天天出来巡视,正是为了我大秦能够延续万年。但这么多年过去,大秦的疆土都没扩大,不仅如此,你们在边疆那么长时间,在战场上还损失了那么多将士,你们该当何罪!扶苏这个当儿子的,也太不孝顺,所以我今天赐给你一把剑,你就自己了断吧,省得我动手了。至于将军蒙恬,放任扶苏在外面那么长时间,也不帮忙管管,当人臣的心里过得去吗?干脆就跟我儿子一块儿去了,到地府中还能做个伴。军队的问题就不用你操心了,我直接把军权交给副将军王离,谁也不准违抗命令!写完了信,赵高找了个靠得住的人,快马加鞭二十四小时不停,立刻送往上郡。

此时的上郡,早已经乱成一团。蒙恬和扶苏看着眼前送来的书信和宝剑,心中五味杂陈。扶苏知道,自己是难逃一死了。这位大秦的公子和其他人不同,他宽厚仁慈,为人仁义,在他看来,虽然自己没有犯什么大错,可既然是父皇的命令,又怎么能违抗呢?扶苏这样想着,竟然哭出了声。

扶苏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当中最懂事的孩子,父亲突然写信责备他,赐剑让他自裁,心中当然觉得委屈。扶苏大哭一场,哭完后便拔出宝剑,在自己的脖子上一抹,倒地身亡了。他脖子上的鲜血喷出,染红了一大片土地,眼神中还透露着不甘。

扶苏软弱,但蒙恬可不是个好惹的主,多年的战争早就让他看淡了生死,要他死可以,但是必须死得明白。蒙恬没听使者那一套,直接表示:“不用劝我,我是不可能拔剑自刎的!我身为皇帝的臣子,不会违抗他的命令,但我必须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吧,我先去阳周县的大狱里等消息,相信皇帝一定会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与此同时,铁三角已经带着秦始皇的尸体到了咸阳城。他们匆匆忙忙进城,这一路上不断有前来接驾的官员,都被赵高等人劝回去了,说秦始皇这一路上太劳累了,大家都回去吧!

他们前脚刚安顿好,后脚去上郡送信的人就回来了,说是扶苏已经自杀,蒙恬也被关进了大狱。最大的心患已经解决,现在铁三角可以掌控整个朝廷了,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他们立刻宣布了秦始皇的死讯,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胡亥推上了皇帝之位。谁要是问起来,他们就把早就准备好的假遗诏拿出来,以示众人。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过问这件事,大家都以为胡亥继位是秦始皇早就安排好的。毕竟没有多少人会亲自到宫里打听这样的消息,对他们来说,不管是胡亥还是扶苏,谁当皇帝都一样,都是皇帝自己家的事,跟自己没关系。

胡亥当上皇帝之后,自然就开始提拔赵高了。毕竟为这件事忙前忙后的都是赵高,如果不是他,估计自己也坐不上这个龙椅。因此,百官大臣,一律官职不变,只有赵高被升为了郎中令,相当于正部级官员。

眼看着大局已定,可赵高还不放心,眼下的蒙氏兄弟仍然是个威胁。胡亥和蒙氏兄弟本身没有多大的过节,可是禁不住赵高忽悠。他不断给胡亥洗脑,就说:“我在宫里这么多年,几乎一直陪在秦始皇身边,秦始皇一直夸您这么好那么好,早就想把您立为太子了,结果蒙毅那家伙天天说您的坏话,把您说得一无是处,我看留着他是个祸害,不如早早除掉,让他永远闭嘴,让他的坏话都跟秦始皇去地府慢慢说吧!”

当上皇帝的胡亥,早就已经神志不清了,他已经分不清好坏了。听说蒙毅对自己这么不忠,二话不说,直接把蒙毅也抓起来,押入了大牢。

被关进大牢的蒙氏兄弟,再也没有等到平反的诏书,只收到一道自决的命令。在赵高的挑唆下,秦朝的两大顶梁柱先后殒命,而赵高也如愿站在了大秦的权力中心。 e0awUgUa7O+Thp7DfHE2Jt9LaDisO+3rYbuJRGayUtcwFPUCv0qDaY2oQn0+PBo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