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1910年,印度学者在南印度波德摩纳帕城附近的一座寺庙里发现了十三部未署名的梵语戏剧抄本,经过考证,确认它们是失传已久的古典梵语戏剧家跋娑(Bhāsa)的作品,统称为“跋娑十三剧”。这一发现在印度国内外梵语学者中引起轰动,被誉为梵语文学史上的“划时代发现”。

将这十三部梵语剧本归诸跋娑的主要论据可以归纳如下:许多古典梵语作家都曾提到古代戏剧大师跋娑及其代表作《惊梦记》。例如,迦梨陀娑的《摩罗维迦和火友王》序幕中,戏班主人的助手说道:“观众怎么会放弃负有盛名的跋娑、迦维补多罗和绍密罗迦等人的作品,而欣赏活着的诗人迦梨陀娑的作品?”波那在《戒日王传》中的序诗中写道:

跋娑以戏剧作品著称,

以戏班主人指示开场,

角色众多,插曲丰富

犹如旗幡飘扬的神庙。

迦尔诃纳编选的一部诗集中收有王顶的一首诗:

鉴赏家检验跋娑戏剧,

将它们全部扔进火里;

尽管火焰熊熊燃烧,

却没有烧毁《惊梦记》。

还有,罗摩月和德月合著的戏剧学著作《舞镜》中也提到“跋娑著《惊梦记》”。而这十三部剧本中恰好有一部《惊梦记》;同时,这批剧本在结构、语言和风格上有共同性,表明出自同一作者。关于跋娑生活的年代,一般认为处在马鸣和迦梨陀娑之间,约为公元2—3世纪。

跋娑十三剧按题材可以分成五组:一、取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的六部——《仲儿》《五夜》《黑天出使》《使者瓶首》《迦尔纳出任》和《断股》;二、取材于史诗《罗摩衍那》的两部——《雕像》和《灌顶》;三、取材于黑天传说的的一部——《神童传》;四、取材于优填王传说的两部——《负轭氏的誓言》和《惊梦记》;五、取材于其他传说的两部——《善施》和《宰羊》。

跋娑十三剧代表古典梵语戏剧的早期成就。它们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戏剧性强。跋娑戏剧大多取材于两大史诗和现成的传说,但作者不拘泥于旧说,经常以具创造性的艺术加工制造戏剧性场面。二、古典梵语戏剧在形式上都是诗剧,而跋娑从不脱离剧情需要,盲目炫耀诗才,所以,跋娑戏剧结构严谨,情节紧凑,富有戏剧冲突和动作,特别适宜舞台演出。三、人物性格鲜明。跋娑十三剧中总共有两百多个角色,其中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跋娑还善于准确把握和表达各种人物的微妙心理。四、场景描写生动,而且善于用自然景色衬托角色的心情,达到情景交融。五、语言朴素自然。跋娑戏剧中的散文对白比较简洁,不刻意追求文采,而注重感情色彩和戏剧效果。诗歌大多使用比较简单的诗律,但朴实无华的诗句中常常饱含感情,而不流于平淡。而且,跋娑喜欢使用格言和警句,这也是语言简练的又一原因。

《惊梦记》( Svapnavāsavadatta ,直译为《梦见仙赐》)是公认的跋娑代表作。它与《负轭氏的誓言》( Pratijñāyaugandharāya a )都取材于优填王传说,两部戏剧在情节上也有关联。《负轭氏的誓言》的剧情发生在《惊梦记》的剧情之前,因此,这里先简要介绍《负轭氏的誓言》的剧情:阿般提国大军王在边境放置一头人造的蓝色大象,引诱犊子国优填王前去捕捉。优填王中计,被大军王的伏兵俘获。优填王的宰相负轭氏发誓:“如果我不能救出国王,我就不再叫负轭氏!”他带领官兵,乔装进入阿般提国首都优禅尼,施计营救优填王。而优填王被俘后,爱上大军王的女儿仙赐,不赞成负轭氏的营救计划。于是,负轭氏再次发誓,要同时救出优填王和仙赐。在他的精心策划和勇敢掩护下,优填王和仙赐出逃成功。负轭氏本人虽然被俘,但他无所畏惧,为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而自豪。最后,大军王宣布同意优填王和仙赐的婚事。

《惊梦记》的主题是犊子国遭到阿鲁尼王入侵后,负轭氏施展计谋,促成优填王与强大的摩揭陀国联姻结盟,击败阿鲁尼王,收复国土。全剧共分六幕。

第一幕:负轭氏为实现自己的计划,故意制造了一场火灾,并放出谣言——仙赐王后已被烧死,负轭氏为了救王后也被烧死。随后,他乔装成婆罗门苦行者,带着仙赐前往摩揭陀国,住在一座净修林里。负轭氏安慰仙赐王后说:在尘世中,人们总是有所享受,有所舍弃,不必为此忧虑:

就像你以前那样,事事遂心如意,

随着丈夫获胜,你仍会获得称颂;

世上的种种幸运,随着时间流转,

犹如车轮的辐条,依次向前滚动。(1.2)

负轭氏在净修林里遇见摩揭陀国莲花公主,便假称仙赐是自己的妹妹,其丈夫外出,希望莲花公主能照看她一段时间。莲花公主爽快地收留了仙赐。

第二幕:仙赐在花园里陪莲花公主玩球,莲花公主的奶娘前来报喜,说优填王已同意娶莲花公主。仙赐抑制不住内心的隐痛。后来从奶娘口中得知,优填王是为了别的事情来到这里,婚事是由摩揭陀国王提出的,她才宽慰了些。

第三幕:优填王和莲花公主举行婚礼,仙赐独自来到花园,排遣心中的苦闷。宫娥奉王后之命前来吩咐仙赐为莲花公主编制结婚花环。仙赐感到命运待她实在残酷。她强忍悲痛编好花环,然后忧伤地回屋睡觉去了。

第四幕:仙赐陪伴新婚的莲花公主游园,从交谈中得知优填王仍然眷念自己。这时,优填王和他的弄臣(丑角)也来到了花园。仙赐和莲花公主在凉亭里偷听优填王和弄臣的谈话。弄臣问优填王究竟更爱哪位王后,新的还是旧的。优填王竭力回避这个问题,但经不住弄臣追问,最后坦率承认他的心依然系在仙赐身上:

尽管我十分钦佩莲花公主,

钦佩她的容貌、品德和甜蜜,

但她还是不能夺走我的心,

我的心依然系在仙赐身上。(4.4)

凉亭里,仙赐暗自窃喜,感到自己的痛苦有所回报。宫娥对莲花公主说道:“公主!王上无情无义。”莲花公主劝阻宫娥道:“不要这样说。夫君至今还记着王后仙赐的品德,这才是有情义哩!”凉亭外,优填王因悼念仙赐而潸然泪下,对弄臣说道:

根深蒂固的感情,难以斩断,

回忆连绵不断,把痛苦唤醒;

人在这世上,从来就是这样,

以泪水还债,理智才能平静。(4.6)

弄臣赶忙去取洗脸水。同时,仙赐退走,莲花公主前去见优填王。优填王为了不伤莲花公主的感情,谎称自己被花粉迷了眼睛。

第五幕:一天,莲花公主突然头痛,宫娥分别通知优填王和仙赐去看望她。优填王先到,见公主不在,便躺在床上等候,渐渐睡着了。随后仙赐来到,误以为公主躺在床上睡着了,先是坐在床边等候,不一会儿也躺下了。她刚躺下,忽听见优填王叫喊:“啊,仙赐!”仙赐急忙起身,发现躺在床上的不是莲花公主,而是优填王。她担心自己要是被优填王看见,那么“贤士负轭氏的伟大誓愿就要落空了”。但她欣喜地发现,优填王是在说梦话。她停留了一会,回答优填王在梦中的询问,但在她转身离开之际,优填王醒了,并高喊:“仙赐站住,站住!”这时,弄臣来到,优填王告诉他“仙赐还活着”。弄臣说优填王肯定是刚才梦见了她。优填王将信将疑地说道:

如果这是在做梦,

永不醒来多幸福;

如果仅仅是幻觉,

但愿这幻觉永驻。(5.9)

说话间,内侍前来报告:收复国土的战斗即将开始,于是优填王立刻起身前往战场。

第六幕:在摩揭陀国协助下,优填王击败阿鲁尼王,收复国土。优填王偶然间发现了仙赐昔日心爱的琵琶,不禁触景生情,哀伤不已。他对弄臣说:

它是王后心爱之物,

这把琵琶名为妙音,

唤醒我沉睡的爱情,

可是我已见不到她。(6.3)

这时,仙赐的父母派人前来庆贺优填王收复国土,并送来优填王和仙赐的画像。莲花公主看后,告诉优填王,仙赐还活着。恰巧这时,乔装婆罗门苦行者的负轭氏也赶到了。于是,真相大白,皆大欢喜。

前面介绍的跋娑戏剧的主要艺术特色,可以说在这部戏剧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历代梵语诗人推崇跋娑戏剧及其代表作《惊梦记》并非偶然。

这部《惊梦记》的汉译曾经发表在《世界经典戏剧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这次,我依据迦莱(M.R.Kale)编订本( Svapnavāsavadatta ,MotilalBanarsidass,Delhi,2005)校读了一遍,做了一些文字修订,并增添若干注释。

黄宝生
2020年9月 Zsi6wuGM6ulc7NfwpehGXx3V9E02bWoQIO7E8MSOo/PpI3QJxRRKl7efrY1mik5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