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印度具有悠久的口耳相传的文化传统,古代故事文学发达。著名的故事集有巴利语《佛本生故事》,梵语《五卷书》《故事海》《僵尸鬼故事二十五则》《宝座故事三十二则》《鹦鹉故事七十则》和《益世嘉言》等。这些故事集的文本大多经历漫长时间流传后定型。如《佛本生故事》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而现存文本写定于5世纪。《五卷书》早在6世纪就已经通过古波斯语译本逐渐流传世界各地,而现存文本写定于12、13世纪。《故事海》的原始文本是俗语故事集《伟大的故事》,产生于6世纪之前,而现存《故事海》是它的梵语改写本,成书于12世纪。《僵尸鬼故事二十五则》既被收入《故事海》,也作为独立的故事集流行。

《宝座故事三十二则》( Si hāsanadvātri atika )的成书情况同样如此。1926年,美国梵语学者埃杰顿(F.Edgerton)出版《健日王传》( Vikrama'sAdventures )。他依据五个传本,即南印度的南传本和诗体传本,北印度的简明传本、耆那教传本和婆罗鲁吉传本(或称孟加拉传本),编定前四个传本的梵语文本,作为上册,并提供这四个文本的英译,作为下册。他以南传本的译文为主,附上其他三个文本的译文。故而,他依据南传本的书名将译著定名为《健日王传》。而这个南传本的写定时间应该在13世纪之后,因为这个文本的第七个故事中,提到海摩德利关于施舍的论述。海摩德利(Hemādri)是13世纪人,著有法论著作《四如意珠》。

这四个文本的文字详略不同,但故事内容基本相同,只存在少量差异。我这次翻译依据埃杰顿编定的南传本。这个传本中的第一个故事过于简略,第三十二个故事则缺少具体故事内容,还有第二十九、第三十一和第三十二个故事与耆那教传本互不相同,故而,我也将耆那教传本中的这五个故事译出,附在南传本这五个故事后面,供读者参考。同时,考虑到这部故事集的通用名称是《宝座故事三十二则》,我将汉译书名定为《宝座故事》(即《宝座故事三十二则》的简称)。

《宝座故事》的大框架是湿婆应妻子波哩婆提的请求,讲述这个“打动世上所有人心的故事”。故事主要讲述健日王的高尚品质和英雄事迹。开头引子部分,讲述在优禅尼城,一个穷婆罗门虔诚敬拜女神,获得一枚长寿果。而这个婆罗门想到自己生活贫困,长寿对他无用。于是,他把长寿果献给国王,希望他长期造福于民。国王笃爱王后,不愿王后先他而死,便把长寿果赠给王后。而王后把长寿果赠给自己的情夫,此后辗转相赠,最后这枚长寿果又回到国王手中。由此,国王得知王后不贞。于是,他弃世隐居,把王国交给了弟弟健日。而健日王品德高尚,依法治理王国,以英勇和慷慨闻名,又通晓一切技艺。天王因陀罗赏识他,赠给他一个宝座,上面有三十二个女性雕像。后来,健日王去世,这个宝座被埋入地下。许多年后,波阇王在位期间,宝座被发掘出来。而当波阇王准备坐上宝座时,宝座上的一个女性雕像复活,询问波阇王是否具有健日王那样的高尚品质,配坐这个宝座。故事正文便从这里开始。三十二个女性雕像依次复活,讲述关于健日王的三十二个故事。最后,波阇王坐上宝座,三十二个女性返回天国。原来这三十二个雕像是天女,因遭到湿婆的妻子波哩婆提诅咒而变成雕像,直至与波阇王会面才获得解脱。

在印度古代历史上,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2世纪有多位名为健日王(Vikramāditāya)的国王。《宝座故事》中的健日王并非指称印度古代的某位健日王,而是民间传说塑造的一个健日王艺术形象。《宝座故事》第八个故事中提到“身为国王,必须了解人世间的情况,每个人的想法”;“保护民众,惩治恶人,爱护贤士,合法取得财富,平等对待求助者”,是国王的五大“神圣职责”。而“健日王就是这样的国王”。因此,第二十个故事中提到健日王每年六个月在都城统治王国,六个月巡游各地。同时,平时派遣密探巡游各地,了解情况,向他汇报。

《宝座故事》着重宣扬健日王的英勇和慷慨。健日王将勇气视同自己的生命。例如,第三十二则故事(耆那教传本)讲述在都城附近的市场,凡是直至傍晚还卖不出去的商品,一律由官府收购。一天,有个商人在市场上以高价出售一尊穷神铜像,自然无人问津。到了傍晚,铜像照例由官府收购,送入国库。由于穷神来到,吉祥女神和智慧先后向健日王辞别,健日王不勉强挽留。接着勇气也来辞别,健日王惊恐不安,心想:“如果一个人失去勇气,会变成什么样?”他竭力挽留勇气,见勇气坚持要离去,便说道:“没有你,我的生命还有什么用?”说罢,他准备拔剑自刎。勇气只得阻止他,并决定留下。随后,吉祥女神和智慧也重新返回。

而健日王凭借自己的勇敢行为获得的任何宝物,随时都能慷慨施舍他人。例如,第十九则故事讲述有一次健日王猎捕野猪,追至一座山洞。野猪消失不见,他依然进入山洞,在黑暗中前行,到达地下世界钵利王的宫殿。钵利王赠给他炼金剂和长生药。他返回地面后,途中遇见一对贫穷的婆罗门父子向他求乞。他请父子俩从这两件宝物中选取一件。那位父亲想要长生药,而儿子想要炼金剂,争执不下。于是,健日王将这两件宝物都赠给他们。

健日王还以无畏的献身精神为民众解除苦难。例如,第二十五则故事讲述占星师报告健日王,灾星降临,国家将遭遇十二年大旱。于是,健日王按照占星师的建议,以大量祭品举行祭供,并慷慨施舍婆罗门和穷苦人。然而,始终未见下雨。遭逢旱灾,民众忍饥挨饿,生活悲惨。健日王为民众的痛苦而痛苦。正在他苦苦思索怎么办时,空中传来话音说,若是向神殿中的女神祭供具有三十二大人相的人,便能解除旱灾。于是,健日王进入神殿,准备献祭自己。这时,女神予以阻拦,对他表示满意,满足他的心愿,解除旱灾。

第二十八则故事讲述健日王巡游各地,来到一座城市。那里有个暴戾的女神,嗜食人肉。于是,市民们捕捉来到这座城市的陌生人,以满足女神的欲望。健日王得知这个情况,亲自前去女神庙,解救一个被强行充作祭品的穷人。他向市民们提出不要让女神吃可怜的穷人的身体,可以吃他的健壮的身体。女神对他感到满意,请他选择一个恩惠。于是,健日王请求她废除人祭,女神也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宝座故事》中的三十二个故事贯串这样的主题。因此,健日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古代民众对国王的理想要求。诚如金克木先生在所著《梵语文学史》中指出:“健日王在这故事集中不是一个在宫廷中养尊处优的国王,而是一个在民间奔走,到处舍命救人的勇士。看起来他更像一个仗义的侠客,不但救苦救难,而且随手就把自己拼命得来的珍贵报酬(宝物、仙丹、美女等)送给来求告他的穷人,毫不怜惜。这正是封建社会中穷苦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英雄。”这也是《宝座故事》得以在古代印度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

在16世纪,奉阿克巴大帝之命,这部故事集被译成波斯语。它也被译成泰语和蒙古语。蒙古语译本的书名叫《三十二个木偶的故事》。

黄宝生
2021年12月 lSnz+RnoQIMWFhy+n/rhYbnrs6zVwRPXXrJxy0RNMMzn5ZB1Ny5xImSEAFF4vz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