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基于任务驱动的英语泛读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邓洁

【摘要】 2020年春季学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高等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无法构建实体面授课堂环节,翻转课堂的开展面临极大挑战。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大二年级英语泛读在线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探索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分析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步骤,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流程,以期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英语泛读教学

一、引言

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泛读教学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限时阅读教师指定的阅读材料,限定时间结束后,教师分析文章并评讲客观选择题和主观简答题。一方面,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单一、死板,教师成了课程中唯一的信息传递者,学生成了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这种“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完全被动接受老师的讲解和答案,根本不愿主动思考。另一方面,传统的语法翻译法阅读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失去了阅读的本质意义,不利于学生记忆和利用新知识,也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语言信息量的输入受到限制,阅读理解水平得不到提高,进而也影响听说写译能力的提高。此外,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使学生的阅读量和训练量远远达不到积累要求,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在突破传统、力求创新的教学改革中,笔者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到英语泛读的教学中,并做了相关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高校英语专业改革、英语泛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经验。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它认为学习知识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突破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以明确学习任务为导向,通过对教学材料的主动运用,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答疑指导为辅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由阅读。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要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创造性的技巧,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

三、基于任务驱动的在线翻转课堂教学

基于任务的在线翻转教学对大学外语教师信息化素养有极大的考验——教师需灵活运用多种网络教学平台及在线教学工具,为任务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加完善的“脚手架”,从而激发学生语言运用动力。在线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提前给学生安排任务,学生通过看视频、听音频、小组准备背景知识等方式自主学习,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去获得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跟教师讨论、互动。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英语泛读教学团队以王守仁教授主编的《泛读教程4》(第2版)中Unit 1 Exploration为例,详细展示了基于任务的线上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Pre-class课前任务

此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多样化的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线上任务做准备。教师课前通过线上教育平台发布Learning Tasks,让学生完成清单上的任务。

首先,教师通过平台发布 National Geographic 关于撒哈拉沙漠的纪录片 The Sahara ,学生观看后,需完成教师提前准备好的阅读理解题,包括客观选择题和主观简答题。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和对该部分材料的学习,可以提前对课堂上将要讲到的撒哈拉沙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积累与目标任务相关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其次,教师给定课文中的重难点词汇,列出清单让学生提前查阅,如embark,ordeal,amass,circumspect,intrigue等。这一环节是避免上课时教师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词汇和语法的讲解上,忽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最后,教师提前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准备课文的相关背景知识,如第一课最后一段中提到的World Heritage(世界遗产)。上课时,学生通过信息平台的会议模式,展示提前做好的PPT,分享并讲解背景知识。这一环节也是为听、说、读任务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引导小组同学互相配合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完成线上自学后,能够更好地为课堂任务做准备。

(二)In-class课中任务

在此环节中,教师以在线直播课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通过多种互动和任务引导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在线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成效,帮助学生深化课文理解,并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此阶段要求教师准备符合学生需求的、具有吸引力的任务,从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任务链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运用直播平台或其他教学工具敦促学生完成任务并记录完成情况。

首先,在Lead-in引入部分,教师与学生进行你比我猜的游戏,让学生根据图片猜测与之相关的名人,如美国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等,从而引出该课的话题——探险。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进而使他们了解课文阅读的要求及目的。

其次,课堂教学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活动为核心,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自我探索的全新模式。在直播过程中,教师邀请学生用信息平台的语音会议模式进行文档演示,分享提前准备好的World Heritage(世界遗产)相关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分享结束后,教师需对该部分进行点评、总结,并指出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出现的语言、表达错误。这一环节的设计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和主角,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最后,由于学生已经提前预习了该课的知识点,教师只需在直播中补充强调课文中出现的重难点词汇、长难句、习语,并进行篇章结构、逻辑关系的讲解。在课文讲解中,教师可以实时地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寻找答案。如What are the difficult situation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Kropelin and his partners have encountered?文章提到许多沙漠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但是非常分散,分布在第1、2、11、12段,需要学生带着任务快速浏览文章,才能完成相应提问。在线上教学时,教师可给学生规定时间,限时3分钟找到答案。在后面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也可以提出大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限时快速阅读文章,找到答案,完成课文学习。如:①Para. 3:What didKropelin find in the field research of Sahara?②Para. 4:What triggered Kropelin’s interest into the exploration of Sahara?③Para. 6:What was the common origin of the existence of Sahara?④Para. 7:Why did Kropelin hold a different view against other scientists,and what are his evidences to support his own statements?⑤Para. 10:What’s the significance of Kropelin’s findings?

(三)Post-class课后任务

此阶段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进行课堂任务反思,熟练掌握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此任务在作业提交群上完成。教师在We Learn在线教学系统中发布课后练习、测试,除了教材后面Section B部分的五篇快速阅读原题外,还有两篇扩展性的快速阅读理解题。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在线布置该部分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除了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提高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任务完成的反思,提升语言知识准确性,进而让学生进行语言综合运用。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线上答疑工作。在每周两次的直播课结束后,英语泛读教学团队安排了两次线上答疑工作,对直播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或者扩充,学生也可就直播中的疑难点进行提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英语泛读教学流程的设计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学生自学基础知识、课上进行语言输出、到课后完成巩固练习的流程中,各阶段学习任务形成了完整的任务链,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教学指导和即时调整。而基于企业微信、QQ作业提交群、We Learn等在线教学平台及其资源,并通过直播授课的形式,教师能够不受线下面授环节的制约,将翻转课堂所需步骤最大程度地转移至线上实现,确保教学顺利开展,敦促学生投入课堂,保障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

[2]刘延.试论“任务型教学”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3]王丽杨.任务驱动型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7(10).

[4]曾祥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翻转课堂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7):130-132.

Research on Online Flipped Class Teaching Model of English Extensive Reading Based on Task-driven Approach

Deng Jie

(School of Applied English,CISISU,Chengdu,Sichuan,611844)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in the spring term of 2019-2020 academic year,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rouble establishing face-to-face courses,thus the flipped class teaching model is confronted with an enormous challenge.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online teaching ideas,approaches and procedures based on the task-driven approach of her experience of teaching the English extensive reading class to the students from Chengdu Institute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could shed light o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for English majors.

Key words 】 task-driven approach;flipped class teaching;extensive reading 3Q5/IudoD0Rmp+8nrB1Gw4hZgiFpXmbHl0X85U+jHWUCmioSufpsm6yjg1zRaQc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