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日语专业教材与等级考试的关联性研究
——围绕《新编日语(修订版)》与能力测试二级的词汇考察谈起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石荷花

【摘要】 教材和测试两者都是日语学习中必不可缺的部分,无论是对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施,还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策略的导向,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和学生势必都会关心和重视专业教材与等级考试的相关性。本文搜集了2015年至2019年日语能力测试二级词汇题,通过分析其与《新编日语(修订版)》词汇的交叉情况,明确两者的相关性,以期为基础日语教学、学生备考和教材的改善提出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专业教材;等级考试;词汇;关联性

一、引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周平、陈小芬编写的《新编日语(修订版)》是众多高校日语专业的教材,它提供了“基础日语”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依据。日语能力测试(以下简称“能力考试”)是日本在全世界范围内测定日语学习者学习水平的级别考试,日语专业学生历来都要凭借能力考试等级证书获得企业就职、日本留学和考研的机会。英语教育学者呼吁“充分利用四八级考试的反拨效应,抑制教学质量滑坡”(秦秀白2012),强调利用考试的反拨效应规范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这对如何提高日语教育质量同样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研究专业教材和等级考试的相关性是利用好考试反拨效应的重要方法,其反馈信息可用于弥补教材不足,增添教学内容,评估教学效果,对提高日语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笔者统计先行研究得知,通过词汇考察日语专业教材和等级考试的相关性已有不少成果,如李娟(2011)、杜琴(2012)等对比教材词汇表和基础阶段教学大纲要求、备考词汇用书、测试出题基准等内容。而秦秀白(2012)指出,“考后反馈对专业教学能起到无法替代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将参考康静纯(2017)、金京淑(2012)等提出的考察方式,通过比较真题的词汇题与教材词汇表来进行相关性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目前,对比日语专业教材和能力考试的研究极少。日语能力考试是针对非母语使用者的国际测试,参试对象包括在校学生和社会成人;日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则是针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国内考试。因此,在研究者有意识地探讨日语专业教材与能力考试的适用性前,能力考试普遍与二外、培训机构常用的非专业教材如《大家的日语》《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等相联系,四、八级考试普遍与日语专业常用教材《新编日语》《综合日语》等相联系。对本专业学生来说,能力考试和专业考试均具有权威性,但高校一般会对专业考试做出相关的应考安排,而能力考试大多依赖学生自行计划。分析专业教材和能力考试的相关性,目的在于探究专业教材《新编日语》是否适用于能力考试备考,专业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是否需要单独备考能力考试等问题。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统计历年真题各个“词汇”题中考查词汇的总数和区别词数 ,并从词形、词性等方式进行细化统计分析。

②将真题中各题的词汇与教材的词汇表进行对比,确认两者的词汇交叉情况,并进一步弄清交叉词汇在教材各册中的分布情况。

③梳理出未被教材收录的考试题词汇,为教师在教学中补充词汇,为学生学习或备考时有针对地加强词汇记忆和学习提供参考。

三、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如能力考试二级词汇考查形式表所示:从题型来看,第三题至第六题“词汇”部分,涉及解题技巧,除需掌握词汇意思外,还需掌握近义词区分、惯用搭配等。本文数据统计收集了2015年7月~2019年12月(一年两次考试)能力考试二级真题10套,词汇部分共计214题。

日语专业学生普遍在基础阶段学完《新编日语(修订版)》第4册时,同时参加专业四级考试和能力考试二级,因此教材内容主要涵盖1~4册的词汇表。能力考试比较重视接头接尾型复合名词,是第三题的专门考查项目。但教材将部分多义词和接头接尾词放在语法部分,并没有罗列在词汇表内,如接头词“無~、非~、不~”(第4册第7课)、“~役~”(第4册第14课)、“~満点”(第3册第5课)、“~ぽい”(第3册第15课),所以教材在语法部分所罗列的多义词和复合词也包含在比较内容内。

能力考试二级词汇考查形式表

参照白晓光(2017)的意见,在数据统计过程中对数据的处理遵循了以下几条原则。

不同题型的词汇统计方法,如:

第三题考查复合词、派生词,干扰选项多是错误的或日语中不存在的,所以该题只将正确选项作为考查对象。

第四题结合句义考查词汇的固定搭配、惯用形式等,选项都是正确的日语词汇,学生掌握与否直接关系正确率的高低,所以所有选项均是统计对象。

第五题是选画线词汇的同义表达,选项一般是用更基础、更简单易懂的词汇或词组解释目标词汇,并且各选项表达意义区别明显,不存在近义辨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题干画线词汇和其同义表达,所以将两者一起列入统计。

第六题是在不同句子中选出同一个词汇的正确用法,故该题不涉及干扰项的统计。

②有多个表记形式的词汇,如“うまい/旨い/美味い/甘い”视为同一个词;同音异义词,以假名表记时,根据题意确定其在教材中的收录情况,如“そなえる/備える/供える”。

③真题中出现的某些词汇,如“多すぎる、速さ、怖がる”,教材的词汇表中以词汇原形“多い、速い、怖い”出现,考虑到“~すぎる、~さ、~がる”是教材中的语法点,可轻易推测出意义,所以视为教材已收录词汇;复合词的接头、接尾组成部分出现在教材词汇表时,如真题中的“ 新しい、スキー ”虽然在教材中没有以相同形式出现,但是教材中有“ っ白、運動 ”等构词要素,所以视为教材已收录。

四、数据与分析

根据上述原则统计各题词汇,并就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一)第三题

第三题“词语构成”,是2010年考试改革后单独列出的一个专项大题,重点考查派生词、复合词、接头词、接尾词等。5年考查词汇总数44个,区别词数36个,重复出现率约为36.3%,重复出现的构词要素为“副~、無~、真~、悪~、~風、前~、~連れ、~率”,与教材的交叉词汇量为32个,交叉率为88.9% 。其中“招待 文化、 カロリー、進学 ”等14个词汇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其余17个则以类似形式出现,如“応募 、会員 、住宅 、スキー 水準”等在教材中具有类似形式“代表 、6334 、商店 、運動 音質”等。未在教材中出现的派生词、复合词,如“ 大臣、 成分、年代 、アメリカ 、政治 、現実 離れ 、管理 ”等,对汉语母语学习者没有太大难度,但仍需要从教材出发,注意积累引申意义。如教材中的“お茶 漬け 、糠 漬け ”“~漬け”,表示“用……腌、浸泡在……里”,还需积累基本意义拓展出的“勉強 漬け ”,了解“~漬け”还有“沉迷于,沉浸在其中”(2016年12月能力测试原题)的用法。

(二)第四题

第四题共收集词汇总数280个,区别词数264个,重复出现率约为11%。该题词汇涉及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外来语六种,其中动词出题频率最高,总数96个,占比34%;其次是形容动词,48个,占比17%;名词44个,占比15.7%;副词34个,占比12.1%;外来语36个,占比12.9%;形容词偏少,22个,占比7.86%。

该题词汇从来源可分为汉字词、和语词、外来语三种。数量最多的是双汉字词,124个,约占总数的44.3%。动词中有50%是形如“確保する”的双汉字词;75%的形容动词是形如“鈍感”的汉字词;约91%的名词是双汉字词,仅有2019年12月真题中的“憧れ、望み、願い、夢”四个例外。除去36个外来语,和语词如“当たる、微か、等しい、さっぱり”等,有120个,约占42.8%。由此可见,双汉字词在日语语言知识部分的重要地位,汉语母语学习者应充分利用母语优势,备考时注意汉语汉字、日语汉字的差别和多种含义。

第四题的答案项和其他选项分开统计结果如下:答案项词汇共计70个,仅“バランス”重复出现,区别词数69个,与教材的交叉词汇44个,交叉率63.8%。从教材各册来看,如下表所示,第2册词汇出现的频率最高,约为38.6%;其次是第3册,29.5%;第4册,22.7%;第1册词汇出现的频率最低,仅有9%。从年份来看,2015年12月交叉词汇出现的频率最高,约为85.7%;其他年份出现频率为42.9%~71.4%。

答案项词汇与教材词汇的交叉情况表

如下表所示,未收录的汉字词汇中“契機、発揮、敏感、分担”与汉语形、义相同,即使教材未收录,也对汉语母语学习者影响不大;而另一部分汉字词汇容易“望文生义”,需要“加倍小心”。15个未收录的和语词在词形上与汉语完全不同,很难猜测含义,需要重点积累。总地来说,答案项中教材没有收录又会影响学生正确选择的词汇约占30%。

教材未收录的答案项词汇表

如果学生未掌握答案项的词汇,对其他选项的辨别能力将直接影响正确率。其他选项词汇共计210个,区别词数202个,其中“柔軟、活発、たのもしい、スペース、デザイン、ごちゃごちゃ”与往年该题的答案项重复,与教材的交叉词汇数为92个,交叉率约45.5%。教材未收录的词汇中有如“過激、失望、限定、孤立”等40余个与汉字形、义相同的词汇。无法借助汉语理解,起干扰作用的词汇有68个,如下表所示,占总数的33.6%。其中最多的是双汉字词,其次是副词、和语动词、形容词,外来语不多且大多能借助英语进行理解。

其他选项中的干扰词汇表

总地来说,第四题难度不大,答案项大多是第2册的初级词汇,如果能准确掌握,该题不难得分;但当答案项掌握不好时,教材未收录的其他选项就会造成较大的干扰,所以此类词汇应该得到重视。

(三)第五题

第五题考查题干中的50个词汇及与其对应的50个同义表达。100个不同的词汇中,仅有题干中的“過剰”和选项中的“わがまま”在第四题即被考查,重复率相当低。与教材的交叉词汇量是22个,交叉率是44%。从教材各册来看,第2册词汇出现的频率最高,约为36.3%;其次是第4册,31.8%;第3册,22.7%;第1册词汇出现的频率最低,仅有9.1%。50个题干词汇中考查频率最多的是动词,20个,占比40%;其次是形容动词,14个,占比28%;副词7个,占比14%;名词、外来语和形容词仅少量出现。

教材未收录的词汇中,与汉字形义相同或相近的有“所有、収纳、同情、動揺、愉快”等,学生掌握与否直接影响正确率的词汇有22个,如下表所示,占总数的44%。

教材未收录的干扰词汇表

50个同义表达中有40个词汇、10个词组。词组一般由两个词汇和简单的助词构成。

如“関心を持つ”“体が小さい”。判断构成的词汇和语法,可分析词组与教材的交叉情况。50个同义表达与教材的交叉率高达95%。由此,再次证明该题选项一般是用更基础、更简单易懂的词汇或词组解释题干词汇,解题关键在于掌握题干画线词汇。

(四)第六题

第六题判断目标词汇的正确运用,共收集词汇50个,区别词数49个,重复出现的词汇仅有“きっぱり”,重复率仅为2%,但“作成、順調、限定、保存”与第四、第五题有重复。其中考查频率最高的是动词,总数25个,占50%;其次是名词,12个,占24%;副词6个,占12%;形容动词4个,占比8%;形容词3个,占比6%。

与教材的交叉词汇有23个,占总数的47%。其中第2册和第3册最多,各有8个,占总数的34.8%;第4册5个,占总数的21.7%;第1册的最少,仅占8.7%。

未收录的26个词汇中,与汉字形义均相同的有“用途、発達、引退、延長、限定、解 、演説、廃止、初歩、特殊、充満、論争”等12个,无法根据中文猜测其义的有“作成、即座、日課、分解、振り向く、さびる、染みる、たくましい、鈍い、だらしない、おおげさ、最寄り、きっぱり、いっせいに”等14个,占总数的28.5%。

五、真题词汇与教材词汇的相关性

如下图所示,第三题与教材词汇交叉率最高;其次是第四题,但是该题干扰项多是教材未收录词汇;第五题和第六题的交叉率最低,不到50%。从词汇交叉情况推测,与第三题、第四题相比,第五题和第六题的难度明显上升。

真题词汇与教材词汇的交叉情况图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的生词不只出现在单词表,语法例句、课后练习里也有大量生词,如果学生将这一部分重视起来,那么真题和教材词汇的交叉率将大幅上升。并且,《新编日语》虽然是日语专业学习者词汇学习的主要来源,却不是唯一来源,还存在听力、阅读、写作等多种途径,所以专业教材和能力考试真题的词汇交叉量实际上仍有开发空间。

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日语能力二级测试词汇量要求在8000词左右,而教材共收录5299词(王静2012)左右,词汇总量与考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加上交叉率不足60%,所以大二学生想要更加有效地备考能力测试,有必要利用更有针对性的考级词汇书。

六、结语

通过分析能力考试,笔者给学生的建议是:大量的日语汉字让汉语母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词汇时更容易依赖母语,习惯将假名翻译成汉语意思进行记忆,善于辨记日语汉字的同时也易望文生义。这种学习思维在应对第五、第六题时特别容易出错,词义记忆依赖汉语会有偏差,学习者要想更精准地理解词义,平时应多看日语词汇的日语解释和近义表达,如2018年12月第25题,“説明はくどくてすみません”(说明太冗长真是对不起),如果只记忆“くどい”的中文意义“冗长乏味,啰唆,叨唠”,就可能错选“つまらない”(无聊)。日本《国语大辞典》明确解释“くどい”为“することがあっさりしないで、しつこい”(做事情不利落,纠缠不休),可见日语释义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理解词汇。再如第六题里出现大量的双汉字词,望文生义容易犯错,如“分解”(2019年7月第27题),《日汉词典》解释为“分为,拆开,拆卸”,据此难以分辨“西瓜太大,冰箱放不下,所以 分为 四份”“机械出故障了, 拆开 部件检查”。但如果结合其反义词“ み立てる”(组装),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立足课本,对常见的二级词汇进行补充,并适当扩展。如“つく”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并在语法部分大篇幅罗列其多义表达(第3册第12课等)。但在“今日はとてもついていた”(2016年12月第26题)中,却是教材从未涉及的口语意义“走运”。第三题考查复合名词,词汇交叉率虽然很高,但大部分以类似形式出现,答题正确率的高低和学生的熟练程度及灵活运用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罗列构词要素培养学生进行词义推测的能力,如通过“ 素、 点、 因”推测生词“要所的读音和含义。第四题主要考查词汇的前后搭配和惯用形式,学生仅仅掌握单个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日常积累固定搭配和关联形式,如接尾词”“~役”是“某角色”,除了罗列“世話 、主 ”等词例外,还应让学生记住承担某种角色的日语表达是“~役を務める”。

笔者考查交叉词汇的过程中发现教材词汇存在明显重复,据王静(2012)统计,1~4册教材中约有重复词汇113个,同时也存在诸多与汉语汉字同义同形的日语汉字词,如第4册中的“暴風雨、表面、服装、農民”等。教材面向汉语母语学习者,同时大二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读规则,所以即使不作为生词收录,此类词汇对学生的影响也可以忽略。因此,教材生词表应剔除重复部分,并在第3册、第4册中减少与中文形义相同的名词类汉字词,增加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和难以猜测的和语词的比重。

参考文献

[1]王静.高校日语专业教材研究:基于《新编日语词汇》[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

[2]康静纯.综合日语教材与日语专四考试相关性的研究:以《新编日语》与《综合日语》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7.

[3]陈晓霞.精读教材“日语”词汇的计量研究:以5~8册的新单词为中心[D].厦门:厦门大学,2008.

[4]白晓光.国内日语专业基础阶段精读教材中基本词汇的计量考察:以《新编日语(修订本)》和《综合日语(修订版)》为对象[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5.

[5]秦秀白.充分利用四、八级考试的反拨效应,抑制教学质量滑坡[J].外语界,2012(3).

A Study on the Relevance Between Teaching Materials for Japanese Major and Grade Examination—About The New Japanese and the vocabulary investigation of JPT Level 2

Shi Hehua Kang Yanmei

(Schoo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CISISU,Chengdu,Sichuan,611844)

Abstract 】Both textbooks and tests are essential parts of Japanese learning,haveing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s’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students’daily learning strategies. Therefore,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bound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elevance between professional textbooks and grade examinations. This text collects the second-level vocabulary questions of the JPT from 2015 to 2019,and clarifi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through the crossover of the words with The New Japanese ,t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Japanese teaching,students’preparation for the tes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xtbooks.

Key words 】 textbooks;grade examination;the vocabulary;relevance 4hhXiTttJ7K/EwHoKh9ereKlyT/SPnbT/bWNSqoQ18Bun16gz5ZD5K4yDreIKBv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